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老六說三農

    小麥紋枯病, 發病條件:高溫高溼,氮肥過大是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

    可以用噻呋醯胺,丙環唑,已唑醇,戊唑醇,氟環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加磷酸二氫鉀加有機矽噴霧,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小麥根腐病,可以用生根劑加氨基酸葉面肥加蕓薹素內酯加甲霜.惡黴靈加五氯.福美雙或者四黴素或者咯菌腈或者枯草芽孢桿菌噴霧防治,間隔5天連續噴施一次。

    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又稱小麥立枯病、黑腳病。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 節。 可選用12.5%矽噻菌胺(全蝕淨) 懸浮劑進行種子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小麥返青期,抽穗期,灌漿期,噴施丙環唑加生根劑加磷酸二氫鉀可以減輕小麥全蝕病危害。

  • 2 # 格格媽田園生活日記

    感謝邀請!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葉鞘及莖稈上,初期在近地面的葉鞘上產生褐色梭形病斑,中央淡褐色或灰白色,以後逐漸擴大並擴充套件至莖稈上,顏色變深,重病株莖基部1-2節變黑甚至腐爛,常出現早期死亡。紋枯病病株莖和葉鞘基部通常受到破壞,手拔病苗常將麥苗基部拔斷而不能將根拔起。

    小麥發生全蝕病後,根部和莖基部1-2節變黑,植井岡黴素及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逐漸發黃,輸導組織逐漸壞死,生長受阻、發育不良,抽穗後田間出現成簇白穗或連片白穗。“黑腳”和白穗是該病的典型症狀。全蝕病病株根系受到破壞,通常輕輕一拔就起,除粗根還殘留一部分外,其餘根都會被拔斷。

    要防治小麥紋枯病,可以採用農業和化學措施來進行防治。因此在播種前使用粉鏽寧進行拌種,併合理施用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在發病後使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等藥劑噴霧防治。

    小麥全蝕病是典型的土傳根部病害,病菌只侵染小麥的根部和莖基部,田間症狀表現是黑根和白穗。其首次發病是由種子帶菌進行遠距離傳播的,從第二年開始全蝕病病菌就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越夏,造成發病面積逐年擴大,發病程度越來越重。防治該病,重在預防,一要選用無病種子。二要進行種子藥劑拌種,拌種的藥劑可用適樂時、戊唑醇、三唑酮等。三要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磷鉀肥。四要在小麥拔節前用三唑酮噴淋小麥莖基部。

  • 3 # 旅遊達人老嶽

    大家好!我是農夫老嶽,目前是小麥生長管理後期,對於小麥病害防治也是最關鍵時期。那麼小麥的病害紋枯病和全蝕病,又被稱之為小麥的癌症。對此兩種病害症狀有些農民朋友分不清楚。今天我想和大家做下介紹瞭解,幫助大家儘量避免小麥受災影響產量。

    一、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紋枯病發病條件是高溫高溼,氮肥過大是該病發生的必要條件。紋枯病主要發生在葉鞘及莖稈上,初期在接近地面的葉鞘上產生褐色梭形病斑,中間淡褐色或灰白色,以後逐漸擴大並擴充套件至莖稈上,顏色變深,重病株莖基部1~2節變黑甚至腐爛,常出現早期死亡。

    紋枯病病株莖和葉鞘基部一般受到破壞,如用手拔病棵時,常常能將麥株其部拔斷而不能將根拔起來。

    防治方法:可以用噻呋醯胺,丙環唑,已唑醇,戊唑醇,氟環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加磷酸二氫鉀加有機矽噴霧,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二、小麥全蝕病

    小麥發生全蝕病後,根部和莖基部1~2節變黑、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逐漸發黃,輸導組織逐漸壞死,生長受阻、發育不良,抽穗後田間出現成簇白穗或連片白穗。

    防治方法:小麥全蝕病又稱小麥立枯病、黑腳病。

    1、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可選用12.5%矽噻菌胺(全蝕淨)懸浮劑進行種子處理,對小麥全蝕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小麥返青期,抽穗期,灌漿期,噴施丙環唑加生根劑加磷酸二氫鉀可以減輕小麥全蝕病危害。

    農夫老嶽:2020.5.18.

  • 4 # 90後農技人

    如何區分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其實有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法,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雖說都是小麥的根部病害,而且都會導致小麥後期形成白穗,但是這兩種病害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區別。小麥紋枯病可以在小麥的莖基部看到很明顯的雲紋狀病斑,用手摸的時候是正常的麥稈的感覺。

    但是小麥全蝕病會造成小麥莖基部發黑腐爛,就好像貼上一層嘿膏藥一樣,用手摸的時候會有明顯的油膩感,所以小麥全蝕病又叫黑腳病。

    而針對這兩個病害,最有效也是最簡便的防治方法就是拌種包衣,可選用苯醚甲環銼+咯菌腈+噻蟲嗪的復配藥劑進行拌種防治。

  • 5 # 今夕月映

    小麥紋枯病和全蝕病最大的區別就是紋枯病在前期發病明顯,全蝕病在中後期後期發病明顯。紋枯病在苗期防治最關鍵,全蝕病拌種防治效果最好。

    再者,紋枯病的初期症狀比較好辨認。在小麥的苗期,返青拔節期群體密度大,高溫髙溼的地塊就可以看到麥葉發黃,莖基部有云紋狀的圓形橢圓形斑塊,根部完好。全蝕病一般在小麥的抽穗期逐漸顯現。尤其對於有機質含量低,施肥不足的田塊更加明顯。嚴重時,輕輕一拔,根部就斷了,露出黑膏藥一般的顏色。俗稱“黑腳病”。然後整穗發白,逐漸枯死。

    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區別。紋枯病可防可治,對產量影響不大。全蝕病傳染性很強,絕對不可以留種。

    關於這兩種小麥上的病害。只要認真細緻觀察,是很容易區分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迪巴拉算什麼水平,有成為巨星的潛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