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院子裡樟樹葉子上全是白色斑點,有的已變紅色,慢慢死掉,是感染了什麼病?
14
回覆列表
  • 1 # 基層林業

    這是典型的香樟表白粉病,主要危害香樟葉片的表面,同樣如果是葉背面出現白粉,一般稱裡白粉病。香樟表白粉病主要危害香樟的嫩葉,使葉片發黃,嚴重時捲曲枯萎,影響香樟的正常生長。白粉病還常常發生與各種果樹及香椿、桑樹等。

    白粉病危害症狀

    白粉病主要危害當年嫩葉及嫩枝,發病時會在嫩葉或嫩枝的表面出現一層灰白色粉狀物質,白粉可著生葉表面,也可著生葉背面。著生葉表面的稱表白粉病,著生葉背面的稱裡白粉病,一般裡白粉病較表白粉病更為嚴重。而不著生白粉的葉片另一面,則表現出褪綠的黃斑,發病嚴重時,這個葉片會被白粉附著,葉片生長出現畸形,染病後期白粉層出現棕色至黑色點狀閉囊殼,致染病組織死亡。

    白粉病危害規律

    表白粉病一般始發於4月上中旬,4月下旬產生孢子再次侵染,至5~7月為發病盛期,10~11月白粉層出現大量閉囊殼,以閉囊殼形式越冬。裡白粉病較表白粉病遲發生一個月左右。

    白粉病產生原因

    白粉病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環境因素造成,如樹木地勢低窪潮溼、種植過密,水肥條件好樹木長勢過旺等等,導致樹木枝丫密實,通風條件較差,光照條件受到影響,都會誘發白粉病的發生。

    白粉病的防治

    1)加強經營管理

    首先需要清溝瀝水,改善環境過溼不利因素;其次疏剪樹木枝丫,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最後清掃落葉、剪除病枝,集中焚燬,中耕深翻,控制減少病菌安全越冬,可有效預防次年白粉病的發生。

    2)保護防治

    發病初期可噴施50%多菌靈800倍稀釋液,或者50%甲基託布津800稀釋液,也可噴施50%退菌特600倍稀釋液,每半月一次,持續2~3次,均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 2 # 土家園園

    香樟白化症,現在園林養護中常見的一種病症,主要是由於香樟樹根系周圍的土壤條件差導致,即土壤中pH高,HCO_3~-離子多,從而影響了土壤中鐵的活化,另一方面植株大量吸收磷素,使植株體內鐵磷比失調,影響鐵的運轉,導致葉片失綠,並降低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的活性。 解決方案: 1.首先建議你用園林專用養護品國光氨基酸螯合鐵(又名黃葉必治),稀釋600-800倍噴施葉面,連續用2-3次,間隔15天,對於高大難噴藥的香樟樹可以用吊針注射法,操作方便,治療更徹底,見效快。 2.其次要改良根系周圍的土壤,用國光根寶(酸性)和根動力2號混合稀釋200倍,灌根,連灌2-3次,間隔10-15天,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的酸鹼性,抗旱抗鹽鹼能力增強。 3.後期的養護中可以用國光苗木稀釋美和優豐混合稀釋1000倍,噴施全株,可連續使用,提高光合效率,啟用生物酶,增強植物對營養的吸收與轉化,有效的防治黃葉症。

  • 3 # 一安全

    這是白粉病,用殺菌藥物噴施會好的。

    白粉病葉上有白色的小點點,嚴重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在陰雨潮溼的地方出現,比如連陰多雨季,通風不暢時出現。

    治療,剪掉病枝嚴重的葉子枝條,,讓其通風,噴施百菌清,辛硫磷,甲基託布津十葉麵肥治療和改善它的生長環境。

    7一10天噴一次,連噴4一5次。會有好轉。

    以後可以噴施含啤灑的溶液也可以改善植物的葉色濃綠。

  • 4 # 清雯一笑

    極有可能是黃化病

    發病初期,枝梢新葉的脈間失綠黃化,但葉脈尤其主脈仍然保持綠化,黃綠相間現象十分明顯。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片由綠變黃、變薄,葉面有乳白色斑點,葉脈也失去綠意,呈極淡的綠色。相繼全葉發白,葉片區域性壞死,葉緣焦枯,葉片凋落;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至整株死亡。黃化病開始多發生在樟樹頂端,新葉比老葉嚴重,冬、春季比夏季嚴重。 病因 樟樹是喜酸性苗木,若長期生長在偏鹼性土壤就會影響根系對鐵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葉片變黃變白,所以黃化病也是樟樹缺鐵的一個表現。同時,土壤中缺乏營養元素,根系發育不良或化肥、農藥施用不當,也能影響樟樹對鐵元素的吸收,加速黃化病的發生。 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和沿海地區土壤和水質呈鹼性,樟樹容易得黃化病。近些年,由於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舊城改造,使建築廢棄料及很多有害物質進入土壤,改變了適宜樟樹生長的土壤結構,這也是樟樹易得黃化病的一個原因。 防治方法 ①發生此病時,應改變樟樹周圍土壤的酸鹼度,提高葉片鐵的含量。在林地增添含鐵豐富的紅壤,施酸性化肥,如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在根系周圍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亞鐵液,樹幹注射硫酸亞鐵15克、尿素50克、硫酸鎂5克、水1000毫升的混合液,葉面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或500~1000 m的尿素鐵或黃腐酸鐵、檸檬酸鐵等,均有良好的復綠效果。 ②要根治香樟黃化病,可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機肥等,改良其立地條件。

  • 5 # 貝莉的鏟屎官

    白粉病:此病多發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氣溫高、溼度大,苗木過密。通氣不良的條件下最易發生。嫩葉背面主脈附近出現灰褐色斑點,以後蔓延整個葉背,並出現一層白粉,嚴重的嫩枝和幹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經常注意環境衛生,適當疏苗;或發現少數病株時立即拔除或燒燬。

    2、發生時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劑,每10噴射一次,連續三、四次。

  • 6 # 鄉村奇緣

    香樟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優以臺灣、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較多。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不耐寒冷。適生於年平均溫度16~17℃以上,絕對低溫-7℃以上地域。

    香樟對土壤要求不嚴,於深厚肥沃的粘壤土、砂壤土及酸性土、中性土中發育均佳,在含鹽量0.2%以下的鹽鹼土內亦可生長。

    香樟為樟科、樟屬的常綠大喬木,樹形雄偉壯觀,四季常綠,樹冠開展,枝葉繁茂,濃蔭覆地,枝葉秀麗而有香氣,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風景林、防風林和隔音林帶的優良樹種。香樟對氯氣、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也是工廠綠化的好材料。香樟的枝葉破裂散發香氣,對蚊、蟲有一定的驅除作用,生長季節病蟲害少,又是重要的環保樹種。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釐米,寬2.5~5.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脈1~3~5(7)條。基生側脈向葉緣一側有少數支脈,側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釐米,腹凹背凸,無毛。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

    香樟樹圓錐花序腋生,長3.5~7釐米,具梗,總梗長2.5~4.5釐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上尤為明顯。花綠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

    香樟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適應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域海拔可達1000米。主要生長於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溝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香樟樹

    生長特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於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發達,深根性,抗倒能力強。

    香樟樹形狀

    主要價值

    香樟有很強的吸菸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香樟冠大蔭濃,樹姿雄偉,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

    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樟腦和樟油供醫藥及香料工業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約40%,油供工業用。根、果、枝和葉入藥,有祛風散寒、強心鎮痙和殺蟲等功能。木材又為造船、櫥箱和建築等用材。

    繁殖方法

    多采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

    栽培管理技術

    苗木培育

    圃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忌選水地和鹼性土。分別於冬初、播種前進行第1、2次耕耙,並底施腐熟廄肥22.5~30.0t/hm2或碳銨750kg/hm2、磷肥750kg/hm2、菜餅2250kg/hm2,然後築成高床,床高、寬分別為35~50cm、1.2m。

    種子採集

    待11月中旬漿果呈紫黑色時,選40年左右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樹採種。漿果採回後,放在水中浸泡2~3d,待果皮與種子分離時進行搓洗,將乾淨的種子拌草木灰脫脂12~24h,洗淨陰乾。種子千粒重120~130g,發芽率80%~90%。

    催芽

    播種前(3月初),用溫湯(50℃)浸種,冷卻後更換,重複3~4次,種子可提前10~15d發芽。也可將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用薄膜包好後曝曬,翻動2~3次/d,並保持溼潤,直至有少量種子萌發。也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h消毒殺菌,一般7d後種殼開始龜裂,種胚微突,此時可用於播種。

    播種條播,行距、定苗距分別為20、4~6cm,播種量150~225kg/hm2,播後覆土蓋稻草或地膜,使床面保溼,促使種子發芽。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後揭去稻草或地膜,有數片真葉時即可間苗,苗高約10cm時定苗,留苗量30萬株/hm2左右。7月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鬆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3次追肥分別施尿素105~150、105~150、150kg/hm2,其中第3次加施磷肥112.5kg/hm2。一年生苗株高可達50cm以上,地徑達0.7cm以上。香樟起苗時一定要堅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則,要堅決棄掉小、弱、彎苗,以免培養出劣質苗木,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資源。因此,苗木管理期間要適當處理,例如疏除葉片等。因為香樟主根深而側根少,所以育苗時要注意培育側根。在苗圃中一般要經過2次移植,香樟樹苗一般1年後最好進行移苗,有利於提高苗木成活率。小苗移植是剪去主根一段,只留10~15cm長即可。苗木移栽密度按0.5m×0.3m進行,以利於側根、鬚根發育,同時為起苗帶護根土做準備。一年生幼苗易受凍害,移栽時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蓋保墒。出圃苗標準:地徑2~4cm,主幹綠色,黑褐色苗木不宜栽植,因為樹苗已老化。

    移栽栽植時間

    春季栽植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為宜,秋季栽植以9月為宜,其次為梅雨季節,可作為補填良機。

    栽植規格及注意事項

    香樟成片新造林時栽植株行距為1.5m×1.5m或2.0m×1.5m,栽植坑穴規格以達到30cm×30cm×40cm為宜,穴底施肥。栽植時填表土(埋土至苗木根頸處),填完後扶著樹幹向上提一下,壓實,有利於樹根舒展。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聯,回土不緊、不實會形成吊空。

    大苗移植注意事項

    ①少傷根,帶大土球,移植樹的枝幹截口先用黃泥漿(用適量食鹽水將黃心土攪勻)封口,再用塑膠薄膜紮緊包嚴,且用草繩卷幹保溼,充分灌水和噴灑枝葉,以保持水分和防止日灼;

    ②移植前2~3d整地,挖穴,規格一般為2.6m×2.4m×1.2m,實際挖掘時比根幅大幾十釐米均可;

    ④應隨移隨栽,保持移植樹原有的生長方向,回表土,壓實,保持原有的栽植深度;

    ⑤移栽時保護好樹皮和根皮;

    ⑥移植時間以在芽剛萌發時為佳;

    ⑦香樟移植時應帶直徑30cm左右的護根土。起苗後保留1~3片葉,其餘葉片剪除,注意不要去頂,以免形成多頭樹冠。修枝數量:移栽3~6、7~10、11~14年的,分別剪去整體枝條數的1/2、3/5、4/5;修枝方法:樹體1/3以下的側枝全部剪除,2/3以上選留方位分佈均勻的3~7個側枝。另外,跨省跨地運輸的,為了提高成活率,應去掉一定數量的側枝細條。在剪枝時,剪口要緊貼主幹,不留短節,不撕破樹皮。大苗入坑後,邊回土邊踩實,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飽滿為止,並做到坑土內緊表松。移栽後,及時澆1次透水定根。若遇乾旱,要每7d左右灌1次透水,連續3~4次。

    撫育管理

    小苗造林的,中耕除草為1年1次,在秋冬季樹木休眠期進行,中耕深度以20~30cm為宜。一方面可促進土壤風化,消滅病蟲害;另一方面樹木處於休眠期,如損傷部分根系不會對樹木生長有較大影響。此外,中耕結合施肥效果會更佳,這時應施基肥,可蓄水、保溫、促進根系發育,為來年樹木生長創造條件。除此以外,可與低矮農作物套種進行撫育管理,因為低矮農作物可使樹木周圍土壤變鬆,肥力增加,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低矮農作物可防止地面水分的蒸發。

    病蟲害防治

    蟲害

    ①樟葉蜂。1年發生1~2代,5月上旬、6月上旬分別為第1、2幼蟲期,取食嫩葉。防治方法:可噴施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2000倍液,也可用鬧羊花或雷公藤粉末0.5kg對水75~100kg噴殺。[3]

    ②樟天牛。主要為害主枝和側枝,採用人工捕殺,或用敵敵畏填塞排洩孔。

    ③樟梢卷葉蛾。1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嫩梢。防治方法:3月樟樹抽發新梢後,第1代幼蟲孵化時噴施50%二溴磷乳劑、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5d噴1次,連續2~3次。還可用40%樂果200~300倍液噴殺幼蟲;當幼蟲大量化蛹期間,苗圃或小面積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葉燒燬,結合撫育進行林地除草培土,殺死蟲蛹。

    ④樟巢螟。1年發生2代,5月底到7月中旬為第1代幼蟲期。幼蟲於新梢上取食葉芽,並吐絲包住頂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於第2代幼蟲尚未結成網巢時,噴施90%晶體敵百蟲4000~5000倍液,如已結成網巢,可人工摘除燒掉。

    病害

    ①白粉病。注意清潔苗圃,適當疏苗,拔除病株,顯症時用0.3~0.5°Bé石硫合劑噴防,每10d噴1次,連續3~4次。

    ②黑斑病。播種時做好種子、土壤及覆蓋物等消毒工作。發病時,先拔除燒燬病苗,並噴施2~3次0.5%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

  • 7 # love自由自在

    應該是一種介殼蟲危害,本科昆蟲因體表被白色或乳黃色蠟質覆蓋物,酷似白粉披身。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

    人工防治

    在栽培花卉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枝條或葉片有蚧殼蟲,可用軟刷輕輕刷除,或結合修剪,剪去蟲枝、蟲葉。要求刷淨、剪淨、集中燒燬,切勿亂扔。

    藥劑防治

    速撲殺乳油對蚧殼蟲具有極高防治效果

    根據蚧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藥。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藥仍易殺死。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

  • 8 # 三度遊戲

    個人認為極有可能是黃化病

    發病初期,枝梢新葉的脈間失綠黃化,但葉脈尤其主脈仍然保持綠化,黃綠相間現象十分明顯。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片由綠變黃、變薄,葉面有乳白色斑點,葉脈也失去綠意,呈極淡的綠色。相繼全葉發白,葉片區域性壞死,葉緣焦枯,葉片凋落;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至整株死亡。

    黃化病開始多發生在樟樹頂端,新葉比老葉嚴重,冬、春季比夏季嚴重。 病因 樟樹是喜酸性苗木,若長期生長在偏鹼性土壤就會影響根系對鐵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葉片變黃變白,所以黃化病也是樟樹缺鐵的一個表現。同時,土壤中缺乏營養元素,根系發育不良或化肥、農藥施用不當,也能影響樟樹對鐵元素的吸收,加速黃化病的發生。

    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和沿海地區土壤和水質呈鹼性,樟樹容易得黃化病。近些年,由於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舊城改造,使建築廢棄料及很多有害物質進入土壤,改變了適宜樟樹生長的土壤結構,這也是樟樹易得黃化病的一個原因。

    防治方法

    ①發生此病時,應改變樟樹周圍土壤的酸鹼度,提高葉片鐵的含量。在林地增添含鐵豐富的紅壤,施酸性化肥,如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在根系周圍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亞鐵液,樹幹注射硫酸亞鐵15克、尿素50克、硫酸鎂5克、水1000毫升的混合液,葉面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或500~1000 m的尿素鐵或黃腐酸鐵、檸檬酸鐵等,均有良好的復綠效果。

    ②要根治香樟黃化病,可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機肥等,改良其立地條件。

  • 9 # 陝西蘋果網

    蚧殼蟲生命力比較頑強一般殺蟲劑使用後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反反覆覆的發作……其實只需3種藥劑,就可以殺絕介殼蟲,並且不復發:

      1、殺撲磷:廣譜殺蟲、殺蟎劑,防治蚧殼蟲有特效,不內吸,安全高效,兼治粉蝨、蚜蟲,秒殺一切New Beetle、青蟲。缺點:味道有點大

      2、噻蟲嗪:菸鹼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對介殼蟲具有胃毒、觸殺作用,和殺撲磷搭配後對介殼蟲成蟲有特效。

      3、有機矽高滲透劑:輔助殺撲磷和噻蟲嗪使藥性穿透進介殼蟲體內,輔助兩種藥穿透蟲卵,殺死蟲卵。

     這三種藥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搭配著用,可以把介殼蟲殺絕。噴葉子+噴溼土表或者灌根,殺死土裡的蟲卵,如此這般可以殺絕。比例是1:1500倍,每種藥劑取1克,合計取3克,然後加入1500克的水就可以了,具體用量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參照上面的比例來定。香樟對土壤要求不嚴,於深厚肥沃的粘壤土、砂壤土及酸性土、中性土中發育均佳,在含鹽量0.2%以下的鹽鹼土內亦可生長。

    香樟為樟科、樟屬的常綠大喬木,樹形雄偉壯觀,四季常綠,樹冠開展,枝葉繁茂,濃蔭覆地,枝葉秀麗而有香氣,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風景林、防風林和隔音林帶的優良樹種。香樟對氯氣、二氧化碳、氟等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也是工廠綠化的好材料。香樟的枝葉破裂散發香氣,對蚊、蟲有一定的驅除作用,生長季節病蟲害少,又是重要的環保樹種。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樹冠廣卵形;枝、葉及木材均有樟腦氣味;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頂芽廣卵形或圓球形,鱗片寬卵形或近圓形,外面略被絹狀毛。枝條圓柱形,淡褐色,無毛。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6~12釐米,寬2.5~5.5釐米,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軟骨質,有時呈微波狀,上面綠色或黃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晦暗,兩面無毛或下面幼時略被微柔毛,具離基三出脈,有時過渡到基部具不顯的5脈,中脈兩面明顯,上部每邊有側脈1~3~5(7)條。基生側脈向葉緣一側有少數支脈,側脈及支脈脈腋上面明顯隆起下面有明顯腺窩,窩內常被柔毛;葉柄纖細,長2~3釐米,腹凹背凸,無毛。幼時樹皮綠色,平滑,老時漸變為黃褐色或灰褐色縱裂;冬芽卵圓形。

    香樟樹圓錐花序腋生,長3.5~7釐米,具梗,總梗長2.5~4.5釐米,與各級序軸均無毛或被灰白至黃褐色微柔毛,被毛時往往在節上尤為明顯。花綠白或帶黃色,長約3毫米;花梗長1~2毫米,無毛。花被外面無毛或被微柔毛,內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毫米,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毫米。能育雄蕊9,長約2毫米,花絲被短柔毛。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箭頭形,長約1毫米,被短柔毛。

    香樟子房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狀,長約5毫米,頂端截平,寬達4毫米,基部寬約1毫米,具縱向溝紋。花期4~5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適應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長江以南及西南生長區域海拔可達1000米。主要生長於亞熱帶土壤肥沃的向陽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溝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香樟樹

    生長特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性不強。適生於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發達,深根性,抗倒能力強。

    香樟樹形狀

    主要價值

    香樟有很強的吸菸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香樟冠大蔭濃,樹姿雄偉,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

    木材及根、枝、葉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樟腦和樟油供醫藥及香料工業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約40%,油供工業用。根、果、枝和葉入藥,有祛風散寒、強心鎮痙和殺蟲等功能。木材又為造船、櫥箱和建築等用材。

    繁殖方法

    多采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

    栽培管理技術

    苗木培育

    圃地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壤土作圃地,忌選水地和鹼性土。分別於冬初、播種前進行第1、2次耕耙,並底施腐熟廄肥22.5~30.0t/hm2或碳銨750kg/hm2、磷肥750kg/hm2、菜餅2250kg/hm2,然後築成高床,床高、寬分別為35~50cm、1.2m。

    種子採集

    待11月中旬漿果呈紫黑色時,選40年左右無病蟲害的健壯母樹採種。漿果採回後,放在水中浸泡2~3d,待果皮與種子分離時進行搓洗,將乾淨的種子拌草木灰脫脂12~24h,洗淨陰乾。種子千粒重120~130g,發芽率80%~90%。

    催芽

    播種前(3月初),用溫湯(50℃)浸種,冷卻後更換,重複3~4次,種子可提前10~15d發芽。也可將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用薄膜包好後曝曬,翻動2~3次/d,並保持溼潤,直至有少量種子萌發。也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h消毒殺菌,一般7d後種殼開始龜裂,種胚微突,此時可用於播種。

    播種條播,行距、定苗距分別為20、4~6cm,播種量150~225kg/hm2,播後覆土蓋稻草或地膜,使床面保溼,促使種子發芽。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後揭去稻草或地膜,有數片真葉時即可間苗,苗高約10cm時定苗,留苗量30萬株/hm2左右。7月以後,要加強肥水管理,經常鬆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次,3次追肥分別施尿素105~150、105~150、150kg/hm2,其中第3次加施磷肥112.5kg/hm2。一年生苗株高可達50cm以上,地徑達0.7cm以上。香樟起苗時一定要堅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則,要堅決棄掉小、弱、彎苗,以免培養出劣質苗木,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資源。因此,苗木管理期間要適當處理,例如疏除葉片等。因為香樟主根深而側根少,所以育苗時要注意培育側根。在苗圃中一般要經過2次移植,香樟樹苗一般1年後最好進行移苗,有利於提高苗木成活率。小苗移植是剪去主根一段,只留10~15cm長即可。苗木移栽密度按0.5m×0.3m進行,以利於側根、鬚根發育,同時為起苗帶護根土做準備。一年生幼苗易受凍害,移栽時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蓋保墒。出圃苗標準:地徑2~4cm,主幹綠色,黑褐色苗木不宜栽植,因為樹苗已老化。

    移栽栽植時間

    春季栽植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為宜,秋季栽植以9月為宜,其次為梅雨季節,可作為補填良機。

    栽植規格及注意事項

    香樟成片新造林時栽植株行距為1.5m×1.5m或2.0m×1.5m,栽植坑穴規格以達到30cm×30cm×40cm為宜,穴底施肥。栽植時填表土(埋土至苗木根頸處),填完後扶著樹幹向上提一下,壓實,有利於樹根舒展。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聯,回土不緊、不實會形成吊空。

    大苗移植注意事項

    ①少傷根,帶大土球,移植樹的枝幹截口先用黃泥漿(用適量食鹽水將黃心土攪勻)封口,再用塑膠薄膜紮緊包嚴,且用草繩卷幹保溼,充分灌水和噴灑枝葉,以保持水分和防止日灼;

    ②移植前2~3d整地,挖穴,規格一般為2.6m×2.4m×1.2m,實際挖掘時比根幅大幾十釐米均可;

    ④應隨移隨栽,保持移植樹原有的生長方向,回表土,壓實,保持原有的栽植深度;

    ⑤移栽時保護好樹皮和根皮;

    ⑥移植時間以在芽剛萌發時為佳;

    ⑦香樟移植時應帶直徑30cm左右的護根土。起苗後保留1~3片葉,其餘葉片剪除,注意不要去頂,以免形成多頭樹冠。修枝數量:移栽3~6、7~10、11~14年的,分別剪去整體枝條數的1/2、3/5、4/5;修枝方法:樹體1/3以下的側枝全部剪除,2/3以上選留方位分佈均勻的3~7個側枝。另外,跨省跨地運輸的,為了提高成活率,應去掉一定數量的側枝細條。在剪枝時,剪口要緊貼主幹,不留短節,不撕破樹皮。大苗入坑後,邊回土邊踩實,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飽滿為止,並做到坑土內緊表松。移栽後,及時澆1次透水定根。若遇乾旱,要每7d左右灌1次透水,連續3~4次。

    撫育管理

    小苗造林的,中耕除草為1年1次,在秋冬季樹木休眠期進行,中耕深度以20~30cm為宜。一方面可促進土壤風化,消滅病蟲害;另一方面樹木處於休眠期,如損傷部分根系不會對樹木生長有較大影響。此外,中耕結合施肥效果會更佳,這時應施基肥,可蓄水、保溫、促進根系發育,為來年樹木生長創造條件。除此以外,可與低矮農作物套種進行撫育管理,因為低矮農作物可使樹木周圍土壤變鬆,肥力增加,特別是在高溫天氣低矮農作物可防止地面水分的蒸發。

    病蟲害防治

    蟲害

    ①樟葉蜂。1年發生1~2代,5月上旬、6月上旬分別為第1、2幼蟲期,取食嫩葉。防治方法:可噴施90%晶體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2000倍液,也可用鬧羊花或雷公藤粉末0.5kg對水75~100kg噴殺。[3]

    ②樟天牛。主要為害主枝和側枝,採用人工捕殺,或用敵敵畏填塞排洩孔。

    ③樟梢卷葉蛾。1年發生數代,幼蟲蛀食嫩梢。防治方法:3月樟樹抽發新梢後,第1代幼蟲孵化時噴施50%二溴磷乳劑、50%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5d噴1次,連續2~3次。還可用40%樂果200~300倍液噴殺幼蟲;當幼蟲大量化蛹期間,苗圃或小面積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葉燒燬,結合撫育進行林地除草培土,殺死蟲蛹。

    ④樟巢螟。1年發生2代,5月底到7月中旬為第1代幼蟲期。幼蟲於新梢上取食葉芽,並吐絲包住頂芽,造成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防治方法:於第2代幼蟲尚未結成網巢時,噴施90%晶體敵百蟲4000~5000倍液,如已結成網巢,可人工摘除燒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九天玄女是什麼人?九天玄女的法力高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