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大漢資訊

    GDP=投資+消費,投資主體是一次性需求

        投資的主體部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一次性需求。

        原因:華人都懂,我們大致只用了20多年就建成了世界工廠和世界最密集的城市群。下個20年還會有這麼多訂單嗎?答案很明顯(示意圖如下圖)。

        西方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漸進完成的,因此,他們往往忽略這兩個關鍵性因素的結構性影響。當工業化完成,並越過城市化建設的拐點,社會訂單會結構性消失,而生產效率(能力)卻達到最大值。這就會產生“沒活幹”的危機——產能過剩——虧損潮。

        為什麼會產生虧損潮?

        答案是投資是由貸款完成的,而不是由滾動發展(滾動發展幹不贏舉債者,倒逼所有企業舉債投資完成工業化)完成。因此,一旦城市化拐點出現,社會訂單結構性消失,大量企業失去還貸能力,金融系統為了延緩壞賬發生,會繼續給已經處於盈虧邊緣的企業貸款——借新還舊企業大量存在,會加速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惡化,並且導致所有領域利潤消失——經濟危機、通脹、債務危機相伴發生。

        債務增速高於名義GDP,名義GDP高於實際GDP

        銀行資訊港認為,一旦城市化完成,即使債務危機爆發,資產泡沫破裂,但產能過剩的結構也會永續存在,債務增速高於名義GDP的增速,名義GDP增速高於實際GDP的增速的結構也會永續存在。在這種結構中,單個產業的創新與投資儘管可以拉動經濟出現小高峰,但卻難以持續,這就註定經濟危機無法避免。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重新定義金融的底層邏輯,由人人關係轉變為人機關係,即,貨幣=公共網路債=人類的提貨權,因為這個錢是免費獲得的,所以大家不心疼,不怕風險。大家會發現:70億人每人拿10元提貨權,總量是700億投資,也就是說消費者玩著配置資源會比華爾街(銀行)更加有效,也會比企業戰略更加有效。人類透過這種遊戲控股公共網路,透過公共網路控股智慧機器,幫大家幹活與賺錢是商業民主,也是未來。

  • 2 # 我不吃菜我喝粥

    一般來說宏觀經濟學研究2個方面:經濟增長和經濟週期。這是宏觀經濟學的大課題,所以要回答經濟週期如何產生的,一兩句話不足夠說清楚。

    首先經濟週期要限定範圍,經濟體要有足夠多的分工行業,否則,假設對於一個只生產葡萄的小島來說,每隔七年有一次大風暴摧毀葡萄園,於是島內經濟7年一個週期,這個沒有什麼意義。經濟週期面對的是整個經濟體全行業的繁榮和衰退,不同於農業四季的週期、旅遊業的淡旺季等,那些只是某個行業內的經濟波動,一個行業的波動往往此消彼長,不會帶來全經濟的波動。

    其次,解釋經濟週期的理論很多,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理性預期學派、奧地利的米塞斯經濟週期論。不過不管哪個學派,對於經濟週期,都有一個關鍵,那就是貨幣。貨幣是整個市場的基礎,牽一髮動全身。貨幣和經濟週期是緊密相關的。

    這裡按照奧地利學派的觀點(偷懶,容易寫,不用數學模型哈哈=。=):

    很多人認為經濟週期是市場的固有規律,這帶來了政府反週期政策的支援。但這是錯誤的,引起週期的是政府本身,政府的貨幣政策是帶來經濟週期繁榮和蕭條的最大原因。政府帶來虛假的繁榮,又採取錯誤的方法阻礙蕭條時期的市場自我糾正。

    經濟週期的原因,是政府的貨幣信貸擴張造成的。信貸擴張,帶來了低利率,給了企業家錯誤的訊號,以為利率真的降低了,於是進行了原先他們不會進行的投資,特別是一些回報更長的長期專案,原材料的投資比如鋼鐵、建材、機器等加大,這些投資又轉化為收入,催生了在消費領域的消費,一時間市場火熱、經濟繁榮。

    但是,真實的利率卻不會因為貨幣而改變,虛假的低利率並沒有真正表示技術進步了、資源增加了,相反真實利率總是牴觸貨幣擴張,貨幣擴張的效果越來越小,央行必須發越來越多的貨幣才可以維繫投資,但最終,令人擔心的價格上漲還是會發生,首先發生在金融市場和大宗產品市場,接著擴散到消費品市場。利率最終開始上漲,價格隨之上漲,但企業家們仍然發現他們的產品賣出去的價格彌補不了他們的成本的上漲,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產能過剩”。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消費不足,而是因為投資錯誤,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企業被貨幣政策欺騙了。

    於是,經濟的衰退來臨,這本來是一個自我糾正的過程,一些投資必須被廢棄、工人必須失業,因為那是錯誤。但是往往政府這個時候站出來,補救銀行收不回來的貸款、挽救那些經營不下去的工廠、防止工人們的失業,這些錯誤的做法使得市場的糾正效果減弱,甚至將經濟衰退拉入大蕭條的深淵。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發生過,那就是美國大蕭條,胡佛羅斯福的新政將衰退變成了大蕭條。

  • 3 # 馬克燦爺

    1、純貨幣理論

    該理

    康德拉季耶夫週期

    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為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的波動,而且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2、投資過度理論

    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週期性迴圈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3、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的出現較為久遠。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近代則以霍布森為代表。該理論把經濟的衰退歸因於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社會對消費品生產的增長。這種不足又根據源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過度儲蓄。該理論一個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釋了經濟週期危機產生的原因,而未說明其他三個階段。因而在週期理論中,它並不佔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和投資過度理論是緊密相聯的。該理論認為經濟的迴圈週期取決於投資,而投資大小主要取決於業主對未來的預期。而預期卻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現象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經濟波動的最終原因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當預期樂觀時,增加投資,經濟步入復甦與繁榮,當預期悲觀時,減少投資,經濟則陷入衰退與蕭條。隨著人們情緒的變化,經濟也就週期性地發生波動。

  • 4 # 盧信義

    大家好!

    這個問題是經濟週期如何產生的?

    週期源於經濟體系內部——收入、成本、投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的必然現象。

    1、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為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的波動,而且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2、投資過度理論

    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週期性迴圈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3、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的出現較為久遠。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近代則以霍布森為代表。該理論把經濟的衰退歸因於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社會對消費品生產的增長。

    這種不足又根據源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過度儲蓄。該理論一個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釋了經濟週期危機產生的原因,而未說明其他三個階段。因而在週期理論中,它並不佔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和投資過度理論是緊密相聯的。該理論認為經濟的迴圈週期取決於投資,而投資大小主要取決於業主對未來的預期。而預期卻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現象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經濟波動的最終原因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

    當預期樂觀時,增加投資,經濟步入復甦與繁榮,當預期悲觀時,減少投資,經濟則陷入衰退與蕭條。隨著人們情緒的變化,經濟也就週期性地發生波動。

    如圖一。

    擴充套件資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 “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透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佔有率。

    因此,作為企業家對經濟週期波動必須瞭解、把握,並能制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週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經濟週期的特徵:

    (1)經濟週期不可避免。

    (2)經濟週期是經濟活動總體性、全域性性的波動。

    (3)一個週期由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組成。

    (4)週期的長短由週期的具體性質所決定。

    繁榮,即經濟活動擴張或向上的階段(高漲);

    衰退,即由繁榮轉向蕭條的過渡階段(危機);

    蕭條,即經濟活動收縮或向下的階段;

    復甦,即由蕭條轉向繁榮的過渡階段。

  • 5 # 詳解創業

    大家好,對於經濟週期這個詞,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比較陌生的,那我就為大家來主要分析分析。

    何為經濟週期呢,就好比生命一般,會有一個生命週期,會經歷長大,衰老,生老病死等等。經濟週期是客觀的規律,是市場中必然會發生的東西,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經濟規律,市場經濟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極端表現,當一個方向釋放出好的訊號,眾多的投資者將資金投向一個產業或地方,最終就會形成產業與產業,區域與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現象,某些產業就會出現極度火爆的現象,極速壯大,正因為這種現象,當這種情況達到飽和,就會發生逆轉,起導致經濟週期的產生。

    我們所說的經濟週期其實就是市場經濟失敗的體現,但這也是現實中必然會產生的事件。

  • 6 # sixiang224

    週期源於經濟體系內部——收入、成本、投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的必然現象。週期交替運轉分繁榮期:這個時期經濟和通貨膨脹加速上升。企業的盈利水平高速上升。大宗商品投資者的最佳選擇。

    衰退期:經濟高峰之後必然會迎來衰退。這個階段經濟增長的速度逐漸變慢。市場逐漸萎縮導致企業供大於求,盈利水平下降,物價和通貨進一步走低。債券是衰退期最好的投資目標。   

    蕭條期:經濟的衰退導致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都下降。該階段通脹開始上升,失業率增加。政府加大調控力度。現金是最適用於該階段的資產。

    復甦期:經濟加速向上,通脹下降。經濟慢慢走出衰退,由於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最大,因此成為了收益率最高的投資產品。

  • 7 # 王點說財經

    人性導致的

    從理性的保守,到慾望的擴張,非理性帶來的危機使人類不得不審視自己,最後迴歸理性。

    週而復始!

  • 8 # 一個老韭菜的自我修養

    週期經濟是長期的供需關係造成的!比如煤炭,冬季煤炭需求量大,煤炭價格自然上漲,當然也跟開採率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其供需關係!

  • 9 # zenger1105

    根據對經濟週期生成所起的主次作用,經濟週期成因可分為基礎因素與影響因素。

    基礎因素

    是指對經濟週期的生成具有根本作用的原因或條件。

    如“按資分配”;“貨幣職能進化”;“市場機制”;“私有制”;“人類自身特性”等。 它們對經濟週期生成的作用關係可簡示如下: 人類自身特性→私有制→市場機制→按資分配、貨幣職能進化→經濟週期

    基礎因素簡釋:

    (1)人類自身特性

    人類自身所具有的總體特徵。 其主要表現似可概括為:

    永無停歇的探索(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

    永不滿足的追求(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

    (2)私有制

    在人類自身特性驅使下,科技水平與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社會財富不斷增長,“私有制”萌芽、生根……

    (3)市場機制

    在私有制的基石上,崇尚自由競爭與自由交換的“市場機制”,成為發展經濟的首選架構……

    (4)按資分配

    在私有制及市場機制的環境中,“按資分配”日漸佔據重要地位……

    (5)貨幣職能進化

    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其職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價值尺度等(似可稱為“原始職能”);伴隨著經濟發展、財富累積與按資分配,貨幣職能出現了“進化”,具有了“投資手段”及“增殖功能”(似可稱為“現代職能”),如人們可以將貨幣進行直接投資(購買股票等)或間接投資(存入銀行等),以獲取其增殖。

    “貨幣職能進化”與“按資分配”互為因果,眾多“消費者”紛紛成為“投資者”: 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力相對萎縮;產品日益過剩……

    影響因素

    是指對經濟週期生成具有影響作用的原因或條件。

    如各類天災人禍(太陽黑子、戰爭動亂……)、科技重大進步等等。

  • 10 # 飛鯨PH

    經濟週期是指總體經濟活動的擴張和收縮交替反覆出現的過程,也稱經濟波動。每一個經濟週期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個階段。上升階段也稱為繁榮,最高點稱為頂峰。然而,頂峰也是經濟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經濟就進入下降階段,即衰退。衰退嚴重則經濟進入蕭條,衰退的最低點稱為谷底。

    當然,谷底也是經濟由衰轉盛的一個轉折點,此後經濟進入上升階段。經濟從一個頂峰到另一個頂峰,或者從一個谷底到另一個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經濟週期。現代經濟學關於經濟週期的定義,建立在經濟增長率變化的基礎上,指的是增長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過程,比如GDP增長率由6%上升到10%,或者由9%下降為4%。

    根據這種定義,衰退不一定表現為國內生產總值絕對量的下降,只要其增長率下降,即使其數值不是負數,也可以稱為衰退。應當看到,經濟週期只是一種現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尋找導致經濟週期性波動的原因,以提出相應的對策,減緩經濟波動的幅度。為此,經濟學家提出的經濟週期理論有幾十種。

    對於經濟週期產生的原因,有人認為自然力量,有人認為是心理因素,還有人將其歸結於貨幣銀行體系的運轉,也有人強調人口增長、資本存量、技術創新、經濟組織的重要性。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一些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實際經濟週期理論,受到了經濟學界的普遍重視。

    實際經濟週期理論認為,經濟波動主要是由外生的實際因素引起的,包括科學技術的突然變化、生產力的變化以及消費者偏好的改變、自然災害、政治動亂、石油價格的變化等等。以技術進步為例,因其具有不確定性,既有發生突破性進展的時期,也有進步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積累時期,例如,人們當初不能確切預測電腦何時被髮明出來,網際網路絡何時得以普遍應用。

    技術進步的不穩定性,使得GDP的增長速度也不穩定,從而形成經濟的週期性波動。經濟週期的概念,容易給人們一個錯覺,以為既然是週期,應該可以預測。事實上不管是哪種理論,都只是對經濟波動的一種解釋,而影響經濟波動的因素是複雜的。世事如棋局局新。影響經濟波動的因素每次都有不同,因而經濟波動是無規律的,幾乎不能準確地預測。

    否則,我們就會消滅衰退,實現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應當清楚,我們所知道的所有經濟週期,都是過去時,對於將來經濟的走勢,只能在現有的有限條件下進行某種程度的推斷。而由於不同的學者使用的理論工具不同,側重的條件不一,得出的結論自然會各有不同。經濟活動就像一個川流,波動很正常,無須大驚小怪,當其處於頂峰時不要得意忘形,當其處於谷底時也不要過分恐慌。

    現實當中,人們普遍認為經濟波動具有破壞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積極影響。其實在一個市場經濟中,經濟波動往往會推動公司改革,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管理效率。科龍在中國第一個做出沒有門把手的冰箱,實現了冰箱門可以兩邊開;古井貢酒是中國第一個標明酒的生產年份的企業。

    這些頗具價值的創新活動,都是在經濟不景氣、生產過剩的時候完成的,併為企業拓展市場積累了資本,帶來了好運。禍兮,福之所倚。

  • 11 # 老闆成功思維

    週期源於經濟體系內部——收入、成本、投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的必然現象。

    1、純貨幣理論

    該理論主要由英國經濟學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純貨幣理論認為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度直接決定了名義國民收入的波動,而且經濟波動完全是由於銀行體系交替地擴張和緊縮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著重要的作用。

    2、投資過度理論

    投資過度理論把經濟的週期性迴圈歸因於投資過度。由於投資過多,與消費品生產相對比,資本品生產發展過快。資本品生產的過度發展促使經濟進入繁榮階段,但資本品過度生產從而導致的過剩又會促進經濟進入蕭條階段。

    3、消費不足理論

    消費不足理論的出現較為久遠。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馬爾薩斯,近代則以霍布森為代表。該理論把經濟的衰退歸因於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社會對消費品生產的增長。

    這種不足又根據源於國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過度儲蓄。該理論一個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釋了經濟週期危機產生的原因,而未說明其他三個階段。因而在週期理論中,它並不佔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論

    心理理論和投資過度理論是緊密相聯的。該理論認為經濟的迴圈週期取決於投資,而投資大小主要取決於業主對未來的預期。而預期卻是一種心理現象,而心理現象又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因此,經濟波動的最終原因取決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

    當預期樂觀時,增加投資,經濟步入復甦與繁榮,當預期悲觀時,減少投資,經濟則陷入衰退與蕭條。隨著人們情緒的變化,經濟也就週期性地發生波動。

    擴充套件資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家們越來越多地關心經濟形勢,也就是 “經濟大氣候”的變化。一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好壞,既受其內部條件的影響,又受其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一個企業,無力決定它的外部環境,但可以透過內部條件的改善,來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並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自己的小環境,以增強自身活力,擴大市場佔有率。

    因此,作為企業家對經濟週期波動必須瞭解、把握,並能制訂相應的對策來適應週期的波動,否則將在波動中喪失生機。

    經濟週期的特徵:

    (1)經濟週期不可避免。

    (2)經濟週期是經濟活動總體性、全域性性的波動。

    (3)一個週期由繁榮、衰退、蕭條、復甦四個階段組成。

    (4)週期的長短由週期的具體性質所決定。

    繁榮,即經濟活動擴張或向上的階段(高漲);

    衰退,即由繁榮轉向蕭條的過渡階段(危機);

    蕭條,即經濟活動收縮或向下的階段;

    復甦,即由蕭條轉向繁榮的過渡階段。

  • 12 # 金融小俠

    在經濟的發展和執行過程中有高峰也會有低谷,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政府可以透過各種調控措施延長或者減少不同階段的持續時間,卻無法完全避免某一階段的到來。

    經濟週期的四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1.繁榮期。這個時期經濟和通貨膨脹加速上升。企業的盈利水平高速上升。

      [2]衰退期。經濟高峰之後必然會迎來衰退。這個階段經濟增長的速度逐漸變慢。市場逐漸萎縮導致企業供大於求,盈利水平下降,物價和通貨進一步走低。

      [3]蕭條期。經濟的衰退導致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都下降。該階段通脹開始上升,失業率增加。政府加大調控力度。

      [4]復甦期。經濟加速向上,通脹下降。經濟慢慢走出衰退,由於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最大,因此成為了收益率最高的投資產品。

      不管經濟是處於過熱還是不景氣的狀態,找到最合適的投資產品才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 13 # 棟選理財

    首先,大部分經濟學家都不承認有經濟週期這件事。

    為什麼有這麼多經濟學家不承認經濟週期呢?主要是因為經濟學家他們尋找的是確定性的答案而作為國家的經濟管理層,他根本不關心確定性答案,他關心的是如何應對經濟的不確定性。所以說經濟學家關心的是方位,而經濟管控者真正關心的是方向。

    針對某些經濟學家的解釋,比較流行的週期理論就有四個:

    庫存週期

    投資週期

    信用週期

    技術週期

    庫存週期就是一名叫基欽的經濟學家,在分析了美國經濟資料之後提出的。他發現平均每40個月,也就是3年左右,美國經濟就會出現一次上升和下降的短週期變化。他覺得,這種波動應該跟企業的庫存行為有關。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把庫存週期叫基欽週期。

    假設人的生產投資是理性的,則就不會出現經濟週期。

    麻煩來了,經濟學家不承認經濟週期,可經濟週期卻實實在在地存在。

    你得知道,你不明白的事情,並不意味著就不會存在。有一位著名經濟學家叫“索洛”。索洛就說過一句特別精彩的話:“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明白,長頸鹿是怎麼把血液輸送到那麼高的腦袋裡的,但你不能因為你沒搞明白,就不承認長頸鹿有個長脖子。”經濟週期確實存在,因為人性。

    人性影響經濟週期的過程

    第一個階段,繁榮。企業家樂觀,看到自己賺了很多的錢,就會想擴大生產,賺更多的錢。擴大生產要有錢啊,你得借錢。

    跟誰借錢呢?你會跟銀行借錢。銀行這時候借不借給你呢?借。

    因為這時候,銀行跟你一樣樂觀。它看到的是你借了錢,還款還得很及時。當然,銀行會跟你要個東西當抵押品,比如,你可以把廠房抵押給它,那也沒關係啊,在經濟繁榮時期,房地產的價格也會漲,也就是說,你的資產升值了。

    第二階段,生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或者遇到疫情。你發現自己過於樂觀了,其實市場訂單沒有那麼多。你的現金流不再增加了。

    那怎麼辦?

    馬上認輸,及早撤回?

    沒那麼容易啊,你已經搭了那麼大一個架子,有點騎虎難下了。

    你又想,雖然我的現金流沒有增加,但我還有資產啊,這會給你一種虛幻的安全感。這時候,你會繼續借錢,借新債,還舊債。

    那銀行還借不借給你呢?借。

    因為它要是不借,你馬上完蛋,你完蛋了,它也跟著完蛋。但它已經不像在第一階段那麼相信你了。它會到處張望,突然,它看到了別的企業出現了違約,於是,它就會更警惕,信用風險比以前更高了啊。於是,下一次你再找它借錢,它就不一定借給你了。

    第三階段,慌了。

    心裡很鬱悶,你老是覺得,銀行只要再借給你一筆錢,你就能翻本。可是沒有辦法借到錢,你就只好減少投資了。你要知道,這時候,不是你一家在減少投資啊,那要是大家都在減少投資,總需求很快就會下降。於是,你的訂單會進一步減少,你又要進一步減少投資。更糟糕的是,你可能要不得不變賣資產才能還債。你要知道,這時候,不是你一家在變賣資產啊,那要是大家都在變賣資產,資產價格就會進一步下降,於是,你得進一步變賣資產,資產價格又會進一步下跌。到這個時候,不悲觀都不行,不恐慌都不行。

    週期來了。。。

    經濟週期確實存在,但是它不能像物理學一樣能算出哈雷彗星什麼時候回來,那麼肯定沒有,因為人性不可預測。

    所以,每當經濟一片大好的時候留一份警惕,每當經濟不行的時候留一份希望。

  • 14 # 葉隨風飄0089

    所謂經濟週期(又稱商業週期或商業迴圈),是指經濟執行中週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迴圈往復的一種現象。它是指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週期性波動變化。

    由於經濟在總體上保持著或多或少的增長,所以,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是正斜率的。經濟週期大體上細歷週期性的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經濟學家根據一個週期的長短將經濟週期分為長週期、中週期和短週期。長週期又稱康德拉耶夫週期,週期長度平均為50年左右。中週期又稱朱格拉週期,指一個週期平均長度為8到10年。短週期又稱基欽週期,指一個週期平均長度約為40個月。

    關於經濟週期形成的原因,存在著許多的理論解釋。總結各種經濟週期理論,可以將關於經濟週期根源的論述劃分為兩類,即外因論和內因論。外因論是經濟體系之外的某些要素的波動中尋找經濟週期的根源,如戰爭、革命、選擇;石油價格、發現金礦、移民;科學突破和技術創新;甚至太陽黑子和天氣等等。與外因論不同,內因論則在經濟體系內部尋找週期的機制和原因。這種理論認為,任何一次擴張都孕育著新的衰退和收縮,任何一次收縮也都包含著可能的復甦和擴張。內因論有以下幾種:純貨幣因素;投資過度;消費不足;心理因素;創新因素等等。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預測宏觀經濟走強還是衰退,意義不大。但是對於專業投資機構和職業投資人來說,是決定資產配置決策的重要因素。如果預測與市場看法不一致,就會對投資策略產生很大的影響。經濟週期具有迴圈特徵,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週期是可以預測的。

  • 15 # 南方基金

    我來給大家講講不同經濟週期應該如何投資吧。

    01

    “美林時鐘”是由國際知名投行美林證券提出,將經濟週期分為四個階段,從復甦、過熱、滯漲到衰退。不同的階段,股票、債券、現金和商品等資產的表現也不同。

    當經濟在四個階段順序迴圈時,最佳的投資品種也進行了相應輪動,猶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

    02

    美林時鐘主要涉及兩個指標:一是代表經濟增長的GDP和代表物價上漲速度的CPI,由於GDP和CPI始終處於動態變化中,根據兩者的變化,將經濟週期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經濟復甦期

    經濟增長上行、通脹下行,這一階段最佳資產選擇是股票,其次是債券、現金,最後是商品。

    這是市場公認的最好時光,復甦期由於經濟會持續增長,股票或股票基金將帶來更好的回報。同時由於貨幣環境寬鬆,債券的表現一般也不錯。

    第二階段:經濟過熱期

    經濟增長上行、通脹也上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商品,其次是股票、現金,最後是債券。

    經濟持續增長之後進入過熱期,此時一般處於牛市末期,可以持有股票但要注意拐點的到來。

    第三階段:經濟滯脹期

    經濟增長下行,通脹上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現金,其次是商品、債券,最後是股票。

    滯脹期進行資產配置的策略是“現金為王”,經濟不景氣股票與其他證券表現都較低迷,配置貨幣基金是較穩妥的選擇。

    第四階段:經濟衰退期

    經濟增長下行,通脹也下行,這一階段的最佳資產選擇是債券,其次是現金、股票,最後是商品。

    經濟低迷,物價回落,股市機會不多,同時由於貨幣政策趨於寬鬆,債券表現最為突出。

    以上四個階段會像與鐘錶一樣,順時針方向迴圈往復。這就是美林時鐘。

    它所展示的大類資產輪動規律,指導我們在經濟週期變換中把握趨勢獲利,對的時間配置對的資產。

    03

    美林時鐘很好地解釋了1973-2004年這三十年間美國的市場資料,但當前在現實使用時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首先預測經濟週期並非易事,有人說經濟學是後視鏡,能看見後方,卻看不清前路。

    當大家對經濟所處的階段達成共識時,相對應的資產價格往往已經上漲了一大截了。

    其次政策干預可能會引起時鐘逆轉或者跳躍。

    比如08年金融危機,各國央行都實行了前所未有的貨幣政策,直接推升各個大類資產的價格,導致它們的表現與時鐘不符,使得美林時鐘的資產指示作用減弱。

    尤其在中國,資產價格快速切換,美林時鐘被戲稱為“美林電風扇”。

    因此我們在具體投資中可以參考美林時鐘,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

  • 16 # 瞭然財經

    經濟週期是由商品和服務的總需求推動的,長期來看經濟的總體趨勢是上漲的,週期性表現在圍繞這種長期增長趨勢上形成的波動。

    正偏差被稱為繁榮,負偏差被稱為危機。宏觀趨勢圍繞著出生率、移民、“重大事件”,但最重要的是為新的經濟活動提供資金。

    當一些新生公司向消費者(和政府)提供新產品,它們是以“知道客戶想要什麼”為目標來進行生產的,當他們透過貸款獲取資金開始生產後,就增加了總體需求,因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容易賣出去。

    然而,一些公司(特別是小公司)在緊跟消費趨勢方面是出了名的差勁。當貸款到期,可獲得的融資減少,公司仍在提供與以前相同的產品組合(或錯誤的新產品組合)時,消費者會減少購買,公司就會倒閉。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從死迴圈裡走出來,變為始終向上和向右的前進方式,而且因此而破產的公司還相當多。

    就比如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的英國,他們的經濟危機是由於經濟體制的內部失衡引起的。

    某些行業的工業化導致了普遍的生產過剩--在這種狀態下,工業發展的技術水平使得生產商品的速度遠遠高於消費。因此,當市場上某種產品飽和時,這種商品就會供不應求,與其生產相關的廣泛基礎設施就會受到大規模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的解決方案有三種類型:

    -尋找新的分銷市場;

    -重新分配現有的生產設施,以生產其他型別的商品,這些商品的生產涉及類似的生產要素;

    --生產水平下降和大規模裁員(蕭條)。

    上述選擇中的每一個都會導致生產水平顯著放緩,並最終引發經濟危機。即使進行“技術革命”,讓新生公司提供更多的數碼產品,也不能改變經濟週期。雖然使用收集的資料確實可以更好地衡量需求,但沒有根本的方法可以知道未來整體經濟需要什麼樣的生產模式。

    人們的喜好會發生變化,而公司並不總是緊跟這些變化。這就是為什麼會有經濟週期的原因。

  • 17 # 黑馬財經圈

    今天我要向你解釋經濟週期是怎麼產生的,當你明白了經濟週期產生的原理,很多的問題就豁然開朗了,比如對於週期性行業的投資邏輯你就能看清楚了。

    前方高能預警,這會是一篇燒腦級的文章,但我會盡量用大白話說清楚,記住,我們現在試圖探尋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所以如果你只喜歡看看娛樂,請繞道!

    請問,什麼叫做週期?

    四季的更替就是週期,這個週期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

    所以週期就是隔那麼一段時間就要重複一次的事情,比如女孩子的大姨媽就是週期性事件。

    當這個事件來臨的時候,她們一般情緒不太好,所以你要小心點,別踩到了雷。

    搞明白經濟的週期也可以不讓你的投資碰到雷。

    什麼叫做經濟?

    經濟是人類交易活動的總和,各位,關鍵詞是交易,這個詞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就像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一 交易

    交易看似簡單實則深刻,經濟週期就是交易造成的,所以我們搞懂了交易,就能搞懂經濟週期

    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一層層往下分析。

    交易就是買方用貨幣或者信用去交換賣方的產品,服務或者金融資產,比如買股票,菜市場買菜都是交易,當人一多,於是就形成了市場。

    那為什麼會產生交易呢?這是人的天生慾望驅動的,無法泯滅。

    交易是推動經濟活動最核心的力量,沒有交易就沒有經濟發展。

    所以沒有慾望的社會經濟就會蕭條,比如低慾望社會的日本;交易不活躍經濟也不會發展,比如幾十年前的中國。

    交易會產生支出,支出總額=貨幣+信用,它是經濟的驅動力

    解釋一下,你去買東西可以用貨幣,也可以賒賬,賒賬就是用你的信用購買,你承諾未來會償還,在生活中用信用支付無處不在,比如信用卡,花唄,還有信用借貸等等。

    之所以說交易是經濟的核心驅動力,是因為幾個原因:

    1 交易會產生支出,你的支出會變成別人的收入,比如你一個月賺一萬,全部花掉,這一萬實際上變成了別人的收入。

    2 用信用作為支出的方式,會產生乘積效應,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比如你把一萬元收入全部花掉,而且還刷了一萬元的信用卡,這一萬就是你用信用在支出,你的實際支出就是11萬,這11成為了別人的收入,如果他也全部花掉並刷一萬塊信用卡,就變成了12萬,另外一個人同樣如此變成13萬,自我強化,不斷迴圈,於是經濟就開始蓬勃的發展起來了。

    二 信貸

    以上描述的其實就是信貸如何促進經濟增長,交易產生支出,需要錢, 而透過信貸就可以借到錢,所以可以立刻增加支出。

    支出越來越多經濟向上,資產的價格開始上漲,人們感覺自己越來越有錢,於是借更多的錢花銷,因為他的支出是另外一個人的收入,另外一個人的收入增加了,再透過信貸也增長了支出,如此不斷迴圈強化,這個週期就是經濟的上行週期。

    但是信貸只是把未來的錢提前到現在花銷,是要還的,而且還需要支付利息。

    信貸一旦產生,就產生了債務,它是貸款人的資產,是借款人的負債,只有借款人今後償還了貸款,並支付了利息,借貸就消失了。

    為了償還債務,會讓未來他縮減開支,而且利息越來越高的話,很多人就不借錢了,支出減少,資產的價格開始下降,股市,樓市一篇蕭條,這是經濟的下行週期。

    這就是信貸決定了短經濟週期,這個週期一般5-8年,這也是各國經濟的一個特點,就像四季迴圈一樣有規律性。

    信貸有好也有壞:

    1 對於借款人來說:

    用信貸去消費,比如買了一個更大的汽車,這個汽車除了炫酷泡妞外並沒有產生額外的收入,借代不是好事,因為他是透支了未來的收入,會讓他未來變窮。

    但如果他是用信貸去賺錢了,那就是提高了收入,所以是好事。

    2 對貸款人來說是用今天的錢賺了更多的收入,是好事,但如果借款人跑路了,還不起了,就不是好事。

    三 生產率

    增加支出既可以透過信貸,也可以透過提高生產率,所謂生產率,就是你一個小時賺50塊,我一個小時賺200塊,就是生產效率比你高。這需要增加知識和技能水平,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長期來看,一個人的支出和收入必須平衡,知識的積累隨著時間的增加,是生產力的提高,但是短期內不一定體現出來

    生產率的提高讓支出水平不斷提升,他的支出總體是比上一個階段更高,所以經濟也是不斷的增長,但是也依然有矛盾,因為人的天性總是傾向於更多的消費,更多的支出,導致產生了長經濟週期。

    這是因為生產力的提高不是劇烈波動,但是債務水平卻短期可以劇烈波動,經濟小週期5-8年,大週期75年-100年

    對於經濟來說,生產力在長期內最關鍵,但信貸在短期內最重要

    這形成三股主要的經濟動力:

    1 生產率的提高

    2 短期債務週期

    3 長期債務週期

    四 經濟週期的三個動力和相互作用

    經濟的上下起伏取決於信貸總量,因為信貸增加會增加支出,經濟上升,信貸減少支出減少,經濟下行。

    那信貸為什麼會增加呢?

    有時候儘管借款超過收入,但是貸款人願意借出更多的錢,因為大家認為形勢一片大好,因為收入在增加,資產價格在增加,股票市場的價格在增加,繁榮時期人們感覺自己很富有。

    短期債務週期,支出增加,當信貸產生的速度,超過商品生產的速度,價格上漲

    因此雖然人們的債務大量增加了,但是資產的價格也增加了,用借來的錢消費很划算,當過度消費的時候,泡沫產生了。

    這也就是通貨膨脹

    那信貸的增加和減少是透過什麼控制呢?又是誰控制呢?

    央行

    央行透過控制利率來控制信貸總量,當市場上太熱了,資產價格太高了,央行開始提高利率,借錢成本越來越高,能借的起錢的人就越來越少,支出也減少了。因為一個人的支出是另外一個人的收入,環環相扣,經濟開始下行。

    開始進入去槓桿化時期,經濟開始逆轉。

    第一個階段

    因為支出減少了,價格開始下跌,這就是通貨緊縮,於是經濟開始衰退

    第二個階段

    因為收入進一步降低,資產進一步貶值,甚至失去了價值,人們普遍不消費了,經濟開始進入大蕭條時期。

    因為下行週期的時候,利率已經降到了零,所以無法在透過提高降低利率來提高經濟活力,那怎麼辦呢?

    一般只有幾招:

    1 政府和企業和個人消減支出,勒緊褲腰帶還債

    2 債務違約和重組

    債務人實在是欠債太多還不起了,沒有辦法只能減免,或者破產重組

    3 財富再分配

    有時候透過以上二個步驟還是不行,只能要富人想辦法了,這個辦法就是稅收,透過高稅收向窮人轉移財富。

    4 發行更多貨幣

    市場沒有錢了,所以央行會發行更多的貨幣,讓資產的價格漲起來,信貸就能增加,就能借錢消費了,支出增加,新一輪的經濟又開始了。

    好,各位,這就是經濟週期產生的原因。

    那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怎麼應用呢?

    1 搞清楚經濟處於哪個週期內,比如現在就是下行週期,負債率非常高了,所以需要去槓桿。

    這個過程中利率會提高,借錢成本會增加,所以現金為王,別借錢,因為成本太高。也別借錢給別人,因為可能會變成壞賬。

    2 在去槓桿過程中,不去購買大類資產,比如現在買房的利率已經在基準利率上調了50%以上,而資產的價格卻會開始下降,會很划不來。

    3 因為利率提升,股市也會缺乏流動性,所以這個時候大牛市不會來臨,可以多去配置一些有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或者購買基金。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還有三條經驗法則

    1 不要讓債務增長速度超過收入,因為債務會把你壓垮

    2 不要讓收入的速度超過生產率,因為這會讓你失去競爭力

    3 盡一切努力提高生產率,因為長期是生產率起到了關鍵作用

    總的來說,短期內控制消費支出,不陷入惡性債務危機,長期不斷學習,提高生產率才能提高競爭力。

    好,今天就和你分享到這裡。

    (本文素材來自橋水公司創始人雷.達里奧的經濟是怎麼執行的)

  • 18 # 高金波

    GDP=投資+消費,投資主體是一次性需求

    投資的主體部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一次性需求。

    原因:華人都懂,我們大致只用了20多年就建成了世界工廠和世界最密集的城市群。下個20年還會有這麼多訂單嗎?答案很明顯(示意圖如下圖)。

    西方工業化和城市化是漸進完成的,因此,他們往往忽略這兩個關鍵性因素的結構性影響。當工業化完成,並越過城市化建設的拐點,社會訂單會結構性消失,而生產效率(能力)卻達到最大值。這就會產生“沒活幹”的危機——產能過剩——虧損潮。

    為什麼會產生虧損潮?

    答案是投資是由貸款完成的(如下圖),而不是由滾動發展(滾動發展幹不贏舉債者,倒逼所有企業舉債投資完成工業化)完成。因此,一旦城市化拐點出現,社會訂單結構性消失,大量企業失去還貸能力,金融系統為了延緩壞賬發生,會繼續給已經處於盈虧邊緣的企業貸款——借新還舊企業大量存在,會加速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惡化,並且導致所有領域利潤消失——經濟危機、通脹、債務危機相伴發生。

    債務增速高於名義GDP,名義GDP高於實際GDP

    一旦城市化完成,即使債務危機爆發,資產泡沫破裂,但產能過剩的結構也會永續存在,債務增速高於名義GDP的增速,名義GDP增速高於實際GDP的增速的結構也會永續存在。在這種結構中,單個產業的創新與投資儘管可以拉動經濟出現小高峰,但卻難以持續,這就註定經濟危機無法避免。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重新定義金融的底層邏輯,由人人關係轉變為人機關係,即,貨幣=公共網路債=人類的提貨權,因為這個錢是免費獲得的,所以大家不心疼,不怕風險。大家會發現:70億人每人拿10元提貨權,總量是700億投資,也就是說消費者玩著配置資源會比華爾街(銀行)更加有效,也會比企業戰略更加有效。人類透過這種遊戲控股公共網路,透過公共網路控股智慧機器,幫大家幹活與賺錢是商業民主,也是未來。

  • 19 # 閒話經濟

      謝謝邀請,經濟週期是經濟運行復蘇、繁榮、衰退、蕭條週而復始的過程。從一個迴圈所經歷的時間看,有長週期,比如,康波週期:有中週期,比如,朱格拉週期;有短週期,比如,基欽週期。至於引起週期的原因,每個經濟學家分析的角度不同,站的立場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屬於盲人摸象,各持一詞,其實都是看到一方面。不能非黑即白,非對即錯。只能說見仁見智。

      康德拉季耶夫認為,科學技術創新週期決定了經濟週期,科技創新了,有了經濟增長點,經濟增長加快。創新成果普及之後,經濟缺少新的增長點,經濟開始放緩直至蕭條。等下次技術創新出現。庫茲涅茨認為房地產投資的擴張收縮構成了經濟週期變動的原因。房地產投資增加,經濟增速加快。反之則萎縮。朱格拉認為製造業的裝置更新的擴張收縮是經濟週期的原因。製造業裝置更新擴大,則經濟走出衰退,走向繁榮。基欽則認為企業存貨調整是經濟週期的原因。

      凱恩斯的分析比較獨到。他認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導致的消費不足和邊際投資收益遞減導致的投資不足,是經濟週期波動的原因。政府的逆週期調節可以防止經濟週期波動。

      馬克思認為引起經濟週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導致社會生產的無序。企業主為了追逐個體利潤,一直擴大再生產,增加供給,同時工人的工資不能同比例提高而導致工人工資相對減少。這會導致供給擴大,需求減少,生產由繁榮走向蕭條。等過剩商品被強制損毀後,又逐漸從蕭條走先繁榮。

      竊以為,馬克思的分析比較在理。抓住本質。社會就是這麼殘酷。

      

  • 20 # 兵臨城下5280

    通俗一點說:經濟也是有新陳代謝的,新技術代替舊技術,新市場代替舊市場的過程就是經濟迴圈週期。

    以電視產業為例:當第一臺黑白電視發明後立刻就受到公眾青睞,電視廠家不斷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個階段整個產業無比繁榮。但是一旦市場飽和以後,需求量大幅下降,產能大量過剩,整個電視產業立刻進入寒冬。直到彩色電視出現,彩色市場淘汰黑白市場時,整個產業才會重新繁榮,進入下一個迴圈。

    手機為什麼每年都推出新款機型,玩的也是市場更新這個套路。但是當技術更新達不到公眾預期,遇到技術瓶頸時,手機產業就會蕭條重新洗牌。

    由此擴充套件,國民經濟也大體是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薯施鉀肥能否用草木灰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