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不懂的人生
-
2 # tom強子
就是再給你一次機會,選擇相反的答案,你同樣也會認為自己選的不對,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你沒有自信,想改變就要抱著哪怕後悔哪怕覺得走的路錯了也要認定自己一定是對的,一條道走到黑
-
3 # 獨行居
想對的人太多,所以總有錯的。比如1+1=2,一選,二選,甚至多選,我相信人們不會再選了。而是看出這個問題的人是怎麼了?
-
4 # 格子染過的夏天
當事件總有1/2機率時人是不會總選錯的。話雖這麼說,還是要分析一下,你所認為的「倒黴」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也是相當常見的,題主放大了錯誤,看小了正確,因為犯錯給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比正確做好某件事更深刻。這可能是題主問出問題的原因,不過並不本質;
第二,機率其實不是1/2。這種情況有時也會發生,比如某人特別擅長猜拳,連續在BO5局中以3:0勝他人的事情,其實是雙方出拳中的潛在規律相契合導致的。我發現(沒有做大基數統計,但我手頭的一點資料幾乎一邊倒的支援這個結論)不經常鍛鍊猜拳的朋友在與計算器隨機數做來不及反應的快速猜拳時勝率近似相同,也是類似原因。
對於問出這個問題的題主而言,更重要的應該是一,還是要放平心態為好。
-
5 # 夏海偉352
1.怕什麼來什麼,一個人心裡怕輸了,就會失去判斷力 2.其實人往往對選錯的時候比較在意,心裡一直記著,容易造成刻板印象,而忽略了還有很多選對的時候
-
6 # 直面truth
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當然我不是指那種非要觸犯道德和法律底限的過錯。比如一個孩子做了一件他認為對的事情,在父母的認知中覺得孩子做錯了。這事誰對誰錯就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分辨出來的了。也就是說人們所處的角度不同,剖析是非對錯的立場也就不同。
很多時候人們容易陷在“非黑即白”的觀念裡,停滯不前,退一萬步,即便真的錯了又怎麼樣呢?接受自己所犯的錯,然後想辦法去努力調整方向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選擇鑽進牛角尖裡不出來了呢?
《人生總會有辦法》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緊盯著問題不妨,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引人注目、太具有誘惑力了,他們滿腦子都是問題,別無他想。”
有些問題原本就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複雜,是人們把精力及時間完全消耗在它們身上,才導致了問題在無形中被放大了,越是在意就越想馬上把它解決掉,以致於忽略掉問題是如何引起的,以及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問題不再發生。
-
7 # 劉瑤30995858
文科生問出的理科問題!如果真是1/2機率的話,不可能總選錯!然後心理學上分析一下:失去時的痛感是同質量得到時快感的四倍。也就是說,失去更讓人刻骨銘心。所以不是你總選錯,是你對選錯的記憶更深刻。
回覆列表
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考慮問題的。所以心理上總以為自己選擇的就是對的,那怕是錯的也有理由說它是對的。然後選擇了發現自己還真錯了,又開始找理由我當初要是怎麼怎麼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