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包頭醫院辦住院都沒床位,其他地方什麼情況?
3
回覆列表
  • 1 # 樂樂881

    流行性感冒,小兒支氣管炎等等,滿山片野,每個城市差不多,由於周所周知的情況,兒科醫生沒有人願意幹。兒科可能是醫院風險最高,工作量最大,藥佔比最高,醫藥零加成,兒科成了雞肋科室,大醫院不想開,小醫院不敢開,沒資格開,貴市是三線城市,好的兒科醫生留不住,醫院實質已經企業化,成本觀念強,兒科看病難只能不能解決!!

  • 2 # 健康小今漫生活

    全國各地都一樣!

    為啥孩子一到秋冬季就容易生病?

    一轉眼,又到了穿羽絨服都嫌冷的季節。北方的暖氣已經燒起來,南方的空調準備就緒。要風度的二八少女也把壓箱底的毛褲放進了衣櫃,美女的逛街熱情也被外面的冷風吹滅...

    相對於街上的冷清,這個時候,兒童醫院的呼吸科門診卻會“爆滿”,感冒、發燒、打噴嚏、流鼻涕……很多家長就被孩子們的這些“小毛病”折騰得不得安寧。

    為什麼孩子一到天氣轉變的秋冬季就容易生病呢?

    內因是孩子本身抗體水平就比成人低,6個月以後,嬰兒時期從母體獲得的抗體逐漸消失,而新的抵抗力又未建立,所以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特別容易生病。另外,正常的排痰功能需要利用氣道黏膜上的纖毛擺動,但是兒童的發育並不完善。(所以有建議可以延長哺乳期。)

    外因就是環境因素:秋冬季節溫差大、灰霾天氣較多,冷空氣刺激對兒童稚嫩脆弱的呼吸道影響明顯於成人。

    另外,社會因素:幼兒園、小學怕孩子受傷,不太敢讓孩子在戶外進行體育運動,易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當然孩子之間交叉感染的機會也較多。所以就有人開玩笑說“幼兒園一開學,醫院就有飯吃了。”

    如何增強孩子體質

    吃穿住行四個方面:

    吃:透過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等的補充。

    優質的蛋白比如魚、肉、蛋、奶等等。人體抗體——免疫球蛋白就是各種蛋白。

    蔬菜:菜花、紅薯、蓮藕、蘿蔔等。

    水果:獼猴桃、橙子、柑橘等。

    穿:選擇純棉衣物、透氣和寬鬆的衣物。根據溫度增減衣物,如果到了室內不必包裹得嚴嚴實實,否則孩子愛動的天性很容易出汗,冷汗貼身容易著涼。

    住:在家裡注意通風,不要緊閉屋子。使用空調前一定要進行消毒。不流通的空氣細菌含量高,如果屋子裡麵人多,大人的細菌也容易傳給孩子。這些病毒細菌對大人無妨,孩子卻很敏感。另外孩子愛翻來覆去,踢被子,冷又不會自己蓋,所以往往容易睡覺受涼。一是:不要給孩子蓋得太厚。二是,睡覺前不要吃太多東西和喝太水。給孩子穿上睡袋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行:經常運動的孩子體質比一般孩子身體好。戶外活動可以讓寶寶適應冷熱氣候的變化,還能讓寶寶自身產生抗體,以此抵禦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的侵襲。

    文:大咖醫

    參考資料

    1 秋冬季學會這4招,寶寶不生病,還能增強寶寶抵抗力!近日爆點

    2 感冒高發期,冬天吃什麼才能提高免疫力? 千尋生活

  • 3 # A陳婷203

    發熱是一個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發熱是機體對感染的正常反應,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加白細胞的釋放和活性。以及干擾素或其他物質的釋放。兒童常見的發熱37.8度到40度是無害的,大部分是由病毒性疾病造成的,有一些是由於細菌性疾病引起的。大部分在38.3度以下的所謂發熱是由於天熱或者穿著過多造成的。出牙發熱不會超過38.4度。 大部分與病毒性疾病有關的發熱波動於38.3度到40度之間,持續兩到三天。總的來說熱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無關。發熱只有在升到38.9度或39.4度以上才會引起症狀在升到41.7度或42.2度以上時會引起損害(例如腦損傷)幸運的是腦的熱平衡中樞會將未治療的發熱維持在40.1度或41.1度之下,發熱的患兒僅有4%發展成熱驚厥這種驚厥常無害。 熱恐懼症是家長對患兒發熱的一種過分焦慮反應的名詞,Schmitts研究發現80%的家長認為在40至41.1度之間的發熱引起腦損傷,大約20%的家長認為如果發熱處理不當會繼續升高,這兩種觀念都是錯誤的正是因為這種錯誤觀念,家長們常常對輕度發熱給不必要的藥物治療。提高寶寶的免疫力是醫生與家長共同努力的方向,建議各位家長正確理解發熱對機體的正能量,給寶寶一個健康的體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和她姐同一天過生日!老婆非要我送她姐禮物!送什麼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