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腫瘤時間
-
2 # 是我噓
硬結灶是影像科常用術語,不代表某種特定疾病,往往代表的是疾病癒合過程中形成的慢性肉芽腫,性質較穩定,不必過度擔心。但也有極少的一部分硬結灶,周圍有纖維索條的時候,可能演變為瘢痕癌,但這個機率整體來說非常低。建議您1-2年定期複查一次,複查3個週期後,講複查間隔延長為3-5年
硬結灶是影像科常用術語,不代表某種特定疾病,往往代表的是疾病癒合過程中形成的慢性肉芽腫,性質較穩定,不必過度擔心。但也有極少的一部分硬結灶,周圍有纖維索條的時候,可能演變為瘢痕癌,但這個機率整體來說非常低。建議您1-2年定期複查一次,複查3個週期後,講複查間隔延長為3-5年
CT發現肺結節,會是惡性嗎?應該怎麼辦?會不會是肺癌?早期還是晚期?還能活多久?需不需要手術?相信每一個有過同樣經歷的人, 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會冒出這些想法。那麼,CT發現肺結節,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影像學鑑別診斷!一般來說,肺部結節如果具有以下特徵,那麼一般會考慮惡性腫瘤!
1.分葉徵
病灶邊緣凹凸不平呈分葉狀。這是由於癌細胞分化程度不一致,各部位生長速度不同。在支氣管、血管進出病灶處往往呈現凹陷,大約70-80%具有分葉徵的肺部結節是惡性病變。
2.毛刺徵
病灶邊緣不同程度可見細短毛刺,棘狀突起或鋸齒狀改變,常見於病灶和正常肺組織相交面。此為肺癌的常見徵象,發生率約為80%-85%。肺癌的毛刺為短毛刺,需要與結核及慢性炎症的長而稀疏毛刺(長毛刺)相鑑別。
3.胸膜凹陷徵
位於肺周圍的病灶與髒層胸膜之間的條形影像改,導致胸膜凹向病灶方向。常見於肺腺癌,原因是由於腫瘤的纖維化收縮所致。
4.空泡徵
病灶內小灶透光區,一般直徑小於5mm,空泡區域是未被癌細胞佔據的肺組織或細支氣管,也可能為壞死排空後的表現。
5.細支氣管充氣徵
細條狀直徑約1mm的空氣密度影,或呈小泡狀(小於1mm)的空氣密度影,見於連續數個相鄰的層面上,是為擴張的細支氣管,多見於肺腺癌。
6.空洞
是指大於5mm的圓形或類圓形空氣樣低密度影,在肺癌影像出現的機率低於10%。肺癌的空洞壁厚薄不均,內壁凹凸不平,空洞呈中心性或偏心性發生。空洞多數系腫瘤組織壞死液化物與支氣管相通,排出後形成。有文獻報道當空洞壁厚度小於1 mm時,全部結節均為良性;空洞壁厚度5~15 mm時,約有51%的結節為良性、49%的結節為惡性;空洞壁厚度大於15 mm時,約有95%的結節為惡性。
7.血管聚集徵
具有血管聚集徵的病灶肺癌的機率達到65%左右。它是指周圍的微小血管向病灶聚集,血管在病灶邊緣中斷或貫穿病灶。血管聚集徵的出現與腫瘤內成纖維反應,腫瘤的供應血管增粗等因素有關。
如果沒有以上特徵,結節較小或者孤立單發,一般考慮良性結節,定期複查CT就可以,不需要過於擔心。當然,疾病是千變萬化的,良性病變也有極低的機率表現為這幾種影像學特徵,所以,並不是有以上特徵,就一定是惡性腫瘤,而需要進一步檢查。
第二步,病理檢查鑑別診斷病理檢查一般包括經皮肺穿刺活檢或經支氣管鏡活檢。
經皮肺穿刺活檢是肺癌診斷的一種方法,一般是在CT的引導下進行。CT對於密度和空間解析度高可以準確顯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周圍比鄰組織情況,因而可以準確引導穿刺進針經皮肺穿刺活檢術常應用於周圍型肺部病變,但中央型肺部病變並不是其禁忌證,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明確病灶位置 大小、比鄰組織精確計算進針途徑再借助CT裝置精準進行活檢操作,也可以明確獲得中央型肺部病變病理結果。經皮肺活檢術創口小、安全性高、花費低廉、簡便易行,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經皮肺活檢穿刺是臨床中常用的一種安全、簡便、準確率高的穿刺方法,給與病變的診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據,等病理結果出來之後根據疾病的性質診斷治療。
經支氣管鏡活檢術有兩種含義:廣義上講泛指透過支氣管鏡進行的所有活檢術,其中包括經支氣管鏡肺活檢術;狹義上講是指單純針對支氣管腔內進行的活檢術,如支氣管粘膜活檢、支氣管內腫物活檢等,不包括肺活檢及縱膈淋巴結的針吸活檢術。
經皮穿刺活檢或經支氣管鏡活檢的目的都是取一定量的病變組織,在顯微鏡下經過細胞學診斷,來確診疾病,有極高的準確性,可以明確病變性質。
經過病理檢查,如果確診是惡性腫瘤,也就是我們說的肺癌,那麼就需要到腫瘤科進一步治療了。 如果不是,根據具體的診斷結果,可以到相應科室進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