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旗渠的故鄉
-
2 # 地震博士
當今科技的發展的標誌是以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為標誌的,因此科技的發展主要是能源系統和通訊系統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當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萬物互聯、人工智慧及大資料技術正在改變著每個行業。地震行業也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作為地震預測基礎的地震監測工作必然會飛速提升效率。但是,目前地震預測的難點仍然無法透過提升效率來解決。其原因如下:
首先,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短期內無法透過現代科技解決。如上圖所示,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雖然地震的孕育發生到不了這麼深的深度,但是地震孕育的深度也可以達到1000千米左右,而目前的人類打的最深的鑽孔也只有12.262千米,這個深度甚至連地球的最外層的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都沒有打穿。而且,現代科技雖然發展日新月異,但是關於地球深部鑽探(深達幾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的進展目前還非常緩慢。因此,人類無法獲得地震孕育發生的直接證據,只能靠地球淺層的地震臺站記錄的地震波等訊號來反推地震孕育發生的情況。所以,地震預測的進展也進展極其緩慢。
其次,地震事件發生的小機率性,無法透過現有科技水平的發展解決。雖然現代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但是隻能提高記錄的地震的效率,仍然不能解決由於大地震事件偏少,而造成無法利用統計學方法來準確預測地震。由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雖然地震事件的總數不少,但是對人類影響巨大、同時對地震研究有重要意義的大地震事件仍然非常少。因而嚴重影響在其他各行各業大顯身手的統計學在地震預測中的使用。
再次,由於既沒有對於地震孕育區域的直接觀測、也沒有辦法依靠大資料對大地震的孕育發生規律的透過統計學得到,因此地震孕育發生規律目前仍然是非常複雜的,這一點透過現代科技也無法解決。雖然,科學家透過岩石破裂實驗模擬了地震孕育發生的過程,但是由於缺乏真實的震源破裂的觀測資料和地震統計學資料,因而實驗的可靠性亟待提高。這些都不是單純靠人工智慧、大資料和物聯網就能解決的。
總之,雖然現代科技迅速發展,但是面對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地震發生的小機率性和地震孕育規律的複雜性,仍然顯得一籌莫展,地震預測仍然任重道遠。
-
3 # 側目曰論
至目前為止,中國的地震儀已先後提前監測到2012.11.9西藏五級地震、2015.4.25泥泊爾地震、2015.5.5印尼等地震。2017.9.23,墨西哥6.1級地震,因不能準確監測出震中位置,故不能做出預報。
-
4 # 空源電影雜談
人類可以預測地震麼?負責任的說,不能。但是一點都做不到麼,也不是,目前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臨震預警。
人類從未停止預測地震的步伐,首先早在早在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人類第一臺地動儀。但實際上,這臺地動儀其實是一個檢波器,是用來粗略判斷震源方位的,不能用來預測地震。首先,我們科普一下地震。地震一般會有餘震,餘震的震級通常小於主震。這種先主震後餘震的地震被歸類為“主震-餘震型”地震。汶川地震、蘆山地震都屬於這個型別。下面從網上找來的圖片更好解釋這一點。
但是地震就這些型別麼?並不是,板塊之間相對運動十分複雜,地震的發生機制也充滿複合因素。與“主震-餘震型”地震相對應的還有另外兩種型別的地震:“震群型”地震和“前震-主震型”地震。
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造成了地震的發生,上面三幅圖相應的對應著三種地震型別:情況1對應“主震-餘震型”,情況2對應“震群型”,情況3對應“前震-主震型”。
“主震-餘震型”地震的典型代表就是汶川大地震:一個8.0級主震,後面是一連串的餘震。“震群型”地震,震級相當的一系列地震平穩出現。“前震-主震型”地震就是一系列小震在前,隨後一個大震在後,釋放相當大的能量。
如今,我們能預測的就是第三種類型,因為有前震做預警。
目前人類無法釋出100%準確的地震預報,就和天氣預報有時不準是一個道理,地震預測面臨的終究是機率事件,不可能100%準確。未來,經驗多了,例子多了,或許,就能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了。
回覆列表
如果把整個宇宙當做一個巨系統,那麼現在的科技水平還只是處於萌芽狀態!人類對天文,地理包括自身的探索都還是初級階段。地球內部各種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錯綜複雜,要想準確把握並且預報地震,火山,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無疑是科學家們任重道遠的一個巨大的難題!不過我相信人類一定會了解自然,並且準確預報自然災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