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球道人

    說法很多種。

    一種說法是大陸主義,俾斯麥雖然是鐵血,但他更加註重的是大陸爭霸,更加重視的是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實現德語區域內的民族統一然後擴張國境,甚至要聯手在歐洲大陸之外英國,壓制大陸上夾著德國的兩個大國——法國和俄國,所以儘量減少海外殖民,跟英國減少摩擦,集中精力在本土的建設與擴張。

    另一種說法是俾斯麥的實用主義,他的政敵或者政治競爭者,正正是擴張殖民的主張,而最支援殖民擴張的還主要是軍隊以及軍火商、德國貿易資本家,但是如果要殖民,近的成本低的殖民地已經被英法霸佔,如果搶奪,勢必全面開戰,遠的,對於整個國家未必獲利很多,如果耗費資源大收穫少,內部必然出反對聲,而且政府監管遙遠殖民地的能力有限,軍隊借殖民地偷偷獲利而不上交政府,容易造成軍隊勢力坐大。他不殖民,但是同時對周邊擴張,滿足軍隊方面,而德國貿易資本,俾斯麥透過外交和政策扶助手段支援德國資本對外擴張並與英法等資本競爭,從而減少風險的同時儘量滿足各方。

  • 2 # 幾度重陽

    德國地處中北歐,四面臨國,又在歐洲平原,易攻難守。即使有海外領地也很難突破鄰國去守護。同時當時德國還不是歐洲最強國,都有沙俄,西有英法等列強。所以應該說是為了韜光養晦,開拓海外殖民地時機尚未成熟。個人見解

  • 3 # 毛維準

    徐棄鬱老師在《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帝國的命運》中已經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在此,對其大意予以歸納敘述。

    帝國主義浪潮在19世紀下半頁日益興盛,該潮流要求進行海外擴張,更多地攫取殖民地。傳統的德華人本來對海外殖民表現冷淡,但是,海外殖民地被塑造為一種促進社會發展經濟繁榮民族崛起的靈丹妙藥,因此德國也開始對海外殖民地異常渴望。

    不過,對俾斯麥而言,殖民地“不僅沒用,而且是個累贅”,他在1879到1882年之間,堅決抵制政府與社會上的海外擴張壓力與呼聲,從而權力維護德國的總體對外政策,拒絕向非洲和海外其他地區派遣軍隊。這也是俾斯麥維持德國大戰略、避免國內政治和社會潮流衝擊的典型例子。

    俾斯麥不願意摻和殖民地爭奪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殖民地獲取需要付出政治與經濟成本,殖民地管理也需要人力和財政支援,其收益與成本比較低,總體上是得不償失。

    其次,俾斯麥認為,德國統一時間不長,得之不易,一統的民族意識尚未建立,在這種情況下追求殖民地無法促進民族意識的建立,並且會造成分立。

    當然,面對社會壓力的增加,俾斯麥實際上後來採取了一種“搶先”與“超出預期”的方式來滿足相關政治勢力的殖民地需求,然後再嫻熟地予以限制,欲擒故縱,從整體上使對殖民地的追求服從德國的大戰略。

    歷史可貴~~~

  • 4 # 德州教授

    首先,俾斯麥認為德國的地緣優勢在歐洲大陸,海洋戰略應該是次優選項;其次俾斯麥比較了威廉二世和他爸爸,認為二世的能力有限以及德國的國際斡旋空間收縮,不足以支撐起廣大的海外殖民地

  • 5 # xin63776374

    這是個大智慧的人!

    當時德國崛起已經引起歐洲各路軍強國不安,尤其像法、俄、奧等想稱霸歐洲的大國!各陸軍強國都不允許德國再進行歐洲擴張。

    如果德國想大力開發殖民地,首先德國要發展海軍,這就和霸主英國發生矛盾,如果英國也來遏制德國,德國有可能喪失統一的紅利!

    後來的歷史證明了這點,1914年時德國比俾斯麥時期實力強大很多,但德國一戰還是失敗了,不僅要支付鉅額賠款,還喪失了統一時的領土和人民!

    如果德國不大力開發殖民地,不大力發展海軍,那英國最大的敵人就是法國和俄羅斯,德國就可以上下其手大作文章,不僅統一的果實可以保證,看準時機還可能有更大的發展!

  • 6 # 鳶飛九天2018

    1871年,在領導普魯士接連取得三場對外戰爭的勝利後,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的俾斯麥,終於用他著名的鐵血政策和近十年之功,將四分五裂的德國,變成了一個龐大、強悍的國家戰爭機器。

    這位在德國曆史上名列前茅的偉大政治家、軍事家,為近代德國的形成立下了汗馬功勞。俾斯麥是19世紀德國統一的最大功臣,而在當時,正是西方列強瘋狂搶奪殖民地的年代。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俾斯麥對殖民地並不感冒,他甚至認為殖民地對於德國而言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

    俾斯麥

    要知道,自大航海興起以後,殖民地就成為西方各國迅速擴張的最佳途徑,英國正是依仗遍佈全球的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並雄居世界第一強國數百年的時間。同屬西方大國,為何俾斯麥卻持相反觀點?

    俾斯麥之所以拒絕殖民擴張。首先,是由於當時德意志帝國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國際形勢十分艱難。德國坐落在歐洲中部,這是典型的四戰之地,這樣的地理位置非常容易遭受其他歐洲國家的進攻。

    此外,德國剛完成統一大業,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德意志民族的內部連線更加鬆散,這個年輕帝國很容易遭到別人聯合進攻。俾斯麥想要保證德意志帝國的生存與自身安寧,他只能在和平環境中尋求發展。

    為了消除歐洲其他列強對於德國日益強大的恐懼心理,他促成了德奧俄三國之間的“三皇協議”,並對外反覆重申沒有搶奪殖民地的野心。

    德意志帝國

    其次,俾斯麥對於殖民擴張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對內政策所決定的。從60年代開始,俾斯麥在擔任普魯士首相時,為了加速普魯士工業革命的浪潮,他開始推行“走出國門”的外貿政策,不過,他並沒有打算讓帝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

    俾斯麥從經濟考量出發,他發現,國家一味的推行殖民政策所支付的費用,往往會高於殖民地所帶來的經濟好處,所以,俾斯麥也在國內多次重申“殖民地不過是美好幻想的產物”,他也堅定不移的奉行“在歐洲以外不謀求領土”這一政策。

    俾斯麥

    除了經濟因素以外,俾斯麥也必須考慮到當時德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俾斯麥作為德意志帝國大權獨攬的首相,必須保持自己的威望,避免與國會、各黨派之間發生不合。

    但是,德國一旦推行殖民擴張,作為首相的他就必須向國會低頭,乞求貸款對殖民擴張予以支援,這種做法勢必會削弱首相的威望。為了竭力避免這種事情,比如在1881年,有一位工業大亨向俾斯麥提出佔領福摩薩時,他果斷的拒絕了這一提議。

    俾斯麥

    最後,俾斯麥拒絕殖民擴張政策,是由於當時的德意志帝國缺乏來自德意志民族的支援與動力。德意志帝國如若想要推行殖民政策,必然要仰仗當時的工業大亨、金融巨頭、容克地主的鼎力相助,然而,當時的德意志民族並不具備這種凝聚力。

    對於剛剛統一的國家而言,保證國內的和平,為國內經濟發展提供必要條件,才是德意志帝國首相的首要任務。就是因為德意志帝國缺乏這些來自民族動力的支援,俾斯麥也對帝國進行海外擴張一事充耳不聞,甚至不屑一顧。

  • 7 # 步斌納顏

    個人觀點,簡單的說,老俾比較善長地緣戰略政治手腕,普魯士陸地周邊國家地區,基本上都玩的轉。而海外領地開拓,一不善長,二德國海軍實力不濟,難以獲得利益。但德國也不是完全不開拓海外領地,比如青島,東非。只是德國畢竟是大陸國家,陸權利益還是首位。

  • 8 # 比小李子小貝帥的joey

    德國在俾斯麥的引導下錯失了很多殖民地,這對德國不利,殖民地對經濟的作用就不用說了。缺少殖民地影響了德國的政策

  • 9 # 歷史區總柴

    為什麼要開拓海上殖民地?

    為了成為海權國家。

    為什麼要成為海權國家?

    為了成為世界霸主。

    可惜德國雖然當時是經濟工業大國,是陸權國家,但是德國地緣政治簡直世界最差。

    德國作為陸權強國,被法俄兩個陸權強國夾在中間,而且德國統一成為集權帝國太晚了,德國抬頭看世界的時候世界各地都讓英達等老牌殖民帝國分的差不多了。

    俾斯麥的意思是反正殖民途徑已經鎖死了,不如專心攻略Continental,穩住俄國,打擊法國,成為歐洲霸主。

    但是威廉二世和鐵血宰相不和,最終俾斯麥下臺,德國走向海洋。

    俾斯麥的外交政策被改的一團糟,德國俄國分裂,一戰德國不得不兩線作戰。

    一戰爆發,英法海軍封鎖了德國的出海口,海外殖民地成了無根之水只能等待失敗。

    俾斯麥認為德國不發展殖民地一是因為殖民地已經不剩多少了,二就是德國即使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也不可能打破英法的海上牢籠。

    海外殖民地,對當時的德國,只是雞肋而已。

  • 10 # 青年維也納

    我覺得很多人談了很多俾斯麥,但卻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俾斯麥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明確的回答,那就是俾斯麥是一個普魯士地主!

    如果要給俾斯麥的平生功業貼標籤,那麼最好最準確的一個標籤就是普魯士地主,用我們更常見的一個音譯詞來說就是一個“容克”。

    (俾斯麥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容克地主而不是什麼白色革命者)

    普魯士雖然名字叫普魯士王國,但它的真正核心地帶是柏林附近的勃蘭登堡。雖然維也納和約授予普魯士以廣闊的西部領土,雖然這些西部領土在之後的小半個世紀裡迅速崛起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區之一。但普魯士的東部領土遲至1850年代依然維持著傳統的狀態。雖然在斯泰因改革當中普魯士當局已經以立法的形式承認了國民不分等級自主擇業的自由,允許市民購買土地,農民購買城市的房屋,但是在一代人的時間裡這兩件被法律允許的事情卻幾乎沒有發生過。普魯士東部的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北德意志邦聯和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的事。未來的工業城市埃森在1840年代只有三千人口,1910年代人口已經突破三百萬的帝國之都柏林,在1840年只有329000人口。

    (1900年代令人眼花繚亂的帝國之都柏林?俾斯麥上臺的時代還不存在!)

    這一點就說明了實際上在俾斯麥長大和登上歷史舞臺的時代,普魯士王國西部的工業化和東部的傳統的農業社會,幾乎是兩個彼此平行的社會。在西部信奉天主教的地區,崛起了近代的工業,城市開始擴大,人民開始爭取民主制度。而在俾斯麥長大的東部,絕大部分人依然生活在農村,掌握了東部大地產的容克們掌握著東部的絕大部分財富,同時也就掌握著社會上的主要權力。在西歐已經成為過去的領主權力,在普魯士東部省份依然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而俾斯麥在政治上剛好以一個露骨的鐵桿容克的形象出現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也正只有從他這個露骨到紅果果的地步的容克的形象和立場出發,才能解釋為什麼他在政策上反對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

    我們知道普魯士東部的大地產是以出售自己莊園的農產品為目的的。它和中世紀追求自給自足的領主莊園不同,它是一種帶有“農業資本主義”性質的莊園。但遺憾的是這種“農業資本主義”在16世紀曾經具有的那種進步性,到19世紀已經蕩然無存。普魯士莊園主們的利潤受到殖民地產品的嚴重衝擊。殖民地糧食嚴重拉低了歐洲地主的利潤,而且容克們雖然以銷售為目的的經營他們的莊園,卻幾乎不願意在最基本的水利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投資。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利潤會越來越低。當然說他們完全不爭取產業升級也是不客觀的,但容克們的產生升級被科技的進步抵消了。當糧價持續下跌的時候他們開始轉而經營畜牧業,但輪船的發明讓牛羊橫渡大西洋成為可能。於是容克們又開始經營乳製品,但船用冷藏庫甚至專業冷藏船的發明又把乳製品的利潤摧毀了。到俾斯麥擔任帝國宰相的末期,歐洲糧價已經跌落到這個境地,就是作為畜牧業大國向歐洲出口牛肉的美洲國家巴西,可以直接進口匈牙利的小麥來維持國內所需,歐洲的小麥橫渡大西洋都比巴西人自己種得小麥划算。可想而知當時歐洲地主的利潤已經低到了什麼程度。

    而容克們用來保衛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普魯士政府。而普魯士政府能用來保衛他們的東西就是“保護關稅!”而俾斯麥剛好是保護關稅政策的堅定捍衛者。1920年代的德國總統興登堡如果不補貼救濟德國東部的容克們,就別想回自己的莊園了。俾斯麥在這個問題和興登堡一樣,他屬於普魯士東部的那個地主圈子,他從來不想也不能背叛他的鄰居和親戚們。因為他就是被這些人推出來的。

    (被自己的容克鄰居折磨的老總統興登堡和俾斯麥一樣,他們名字裡真正決定性的部分是那個經常被忽略的“von”,我們翻譯成“馮”,這個詞兒決定了他們都是馮家人!)

    如果普魯士開拓殖民地,那麼俾斯麥手裡就連針對外國的保護關稅這個工具也用不上了。所以在整個俾斯麥時期德意志帝國幾乎沒有在殖民地問題上採取任何積極政策。即使在俾斯麥之後的德意志帝國,除了出產花生的德屬非洲這種不會衝擊本國農產品的地方,德意志帝國也幾乎沒有推動什麼殖民地計劃。

    俾斯麥反對殖民地計劃的另一個原因有其他回答提到了,那就是殖民地的基礎是海軍艦隊。而俾斯麥執政期內德意志帝國幾乎沒有像樣的海軍艦隊,這又是為什麼呢?從戰略的角度解釋是可以的,因為作為地主傳聲筒的俾斯麥必然支援德意志帝國作為歐洲陸上強國的角色。這樣可以把導致容克破產的殖民地農產品用保護關稅阻止在國門之外。但其實這還不夠。

    因為容克的另一個身份是普魯士人。普魯士人的角色在他們身上遠比德意志人這個角色重要。在俾斯麥身上也不例外,威廉一世皇帝曾經對俾斯麥說“你終究還是一個德意志人”,俾斯麥的回答完全符合他的容克立場,他說“但我首先是一個普魯士人”。那麼這種普魯士與德意志的矛盾與德國海軍的關係何在呢?

    我們至少稍加利益就會發現德意志帝國的陸軍和海軍的區別。這個區別總結起來就是德意志帝國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陸軍,德意志帝國只有普魯士王國陸軍、巴伐利亞王國陸軍、符騰堡王國陸軍而沒有德意志帝國陸軍,實際上德意志帝國也沒有一個陸軍國務秘書。因為陸軍的徵募、組織、訓練權完全屬於各邦,只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各邦的陸軍應該按照1867年的秘密條約接受普魯士國王兼德意志皇帝的指揮。所以作為普魯士人的俾斯麥熱烈的支援普魯士擴張陸軍,因為這支陸軍也好,這支陸軍的總參謀部和戰爭部也好都是屬於普魯士王國的。

    而海軍呢?尷尬的是海軍是屬於德意志帝國的,按照《德意志帝國海軍法》這支海軍屬於新生的德意志帝國,帝國宰相府有海軍國務秘書,建設海軍的經費按照法律也應該由帝國預算負擔。於是俾斯麥對待海軍的就和他對德意志國家一樣,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別看日後德國海軍建造了俾斯麥號戰列艦,其實這位宰相有生之年對德國海軍的態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海軍是什麼鬼?”)

    如果考慮到這兩點,你就能真正理解,為什麼作為一個紅果果的普魯士地主的俾斯麥,無論從一個普魯士人的立場還是從一個地主的立場,都要反對德意志帝國開拓海外殖民地了。

  • 11 # 沉思的托克維爾

    這是俾斯麥作為一個大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俾斯麥深知,德國的地緣環境是腹背受敵,強敵林立,因此德國的核心外交利益,就在於防止周邊國家形成反德之共識,避免德國遭受周邊一眾列強的圍攻,以至於尚未崛起就胎死腹中。

    俾斯麥之所以反對開拓海外殖民地,是因為這將會觸及海上霸主英國的核心利益:航道控制權,一旦英國因為核心利益被侵犯而參與到反德同盟中,德國將必敗無疑。

    一、德國的核心外交利益:避免周邊列強形成反德之共識

    當時歐洲的主要強國有五個,法國、德國、英國、俄國和奧匈帝國。

    法國由於和德國有領土爭端,因此一直是德國在歐洲的宿敵,因此對於法國,俾斯麥是從來不抱希望的,一直將其當做主要對手和吞併的物件。俾斯麥的外交策略在於,防止法國與更多的列強聯盟,以組成對於德國的包圍圈。

    (德國的地緣環境一目瞭然,周邊列強林立,很容易腹背受敵)

    為了避免包圍圈的形成,俾斯麥先是和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向俄國出讓利益,從而穩住德國的東面。

    二、不開拓海外殖民地的原因,避免觸及英國的核心利益

    另一方面,他又極力反對擴充德國海軍的實力以及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政策,因為他深知,大英帝國的核心利益在於航道控制權和殖民地的工業原料,一旦德國發展海軍,觸及英國的殖民地,將直接違反英國的核心利益,逼迫英國加入反德同盟中。

    事實證明,俾斯麥對於英國的退讓是明智的,正是由於他的外交策略,普魯士才能順利在在1871年擊敗法國,並在凡爾賽宮建立德意志帝國,而英國、俄國都未對此進行干涉。

    (大英帝國是完全的海洋國家,其十分依賴海外殖民地的原料和對外貿易的航道)

    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後,各國為之一驚,意圖組建反德聯盟,但是俾斯麥再次透過靈活的外交以及對英國、俄國的退讓為德國贏得了和平的崛起環境。

    此外,俾斯麥還與奧匈帝國簽訂了盟約,以進一步壓制法國。

    在俾斯麥的領導下,五大歐洲強國,德國方面佔了兩個,有兩個保持中立,而法國則孤軍奮戰對抗德國。在1890年俾斯麥被迫辭職前,他為德國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三、威廉二世的愚蠢使得德國在一戰中走向了敗亡

    只可惜,德國的君主威廉二世志大才疏,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使得他過分高估德國的實力,而完全無視俾斯麥的警告。

    威廉二世趕走俾斯麥,完全掌權後,先是無故羞辱俄國,從而使得俄國倒向法國,簽訂了盟約。之後又大力發展德國海軍,威脅英國的海上殖民地,從而使得英德關係急劇惡化。由於德國的冒犯,1904年,英國加入了法俄的協約國聯盟,俾斯麥最不願意看到的三國抑制德國的反德聯盟終於正式形成了。這幾乎註定了德國在一戰中的敗亡。

    (威廉二世的愚蠢徹底葬送了俾斯麥的成果,直接導致了德國在一戰中的敗亡)

    果不其然,在一戰中,德國因為英法俄的多重夾擊而腹背受敵,最終走向了敗亡,威廉二世被自己人推翻,並逃到了荷蘭,失去了所有權力。

    事實證明,不考慮自身實力、一味用強的憤青思維是後發國家的大忌。

    如果說俾斯麥重視最終的勝利勝過一時的榮耀,那麼威廉二世就是重視一時的虛榮遠勝過最終的勝利,這是大政治家和三流政客最主要的區別。

  • 12 # 昭楊

    我看了幾個高讚的回答,大多強調了俾斯麥對德國國家利益的清晰定位,即孤立法國,避免惹怒海洋霸主英國。還特別比較了威廉二世開拓殖民地,發展海軍政策對英德關係帶來的不可扭轉的損害。

    但是這個解釋過於強調和誇大了俾斯麥和威廉二世個人在德國外交政策形成中扮演的作用,沒有看到他們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德意志帝國的發展階段和利益需要對政策制定者帶來的影響。

    比如,俾斯麥希望不要割讓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以免和法國結仇,但是當時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和軍方要求吞併此地的意願非常強烈,俾斯麥只能接受現實,開始孤立法國。

    俾斯麥生於1815年,這一年英普聯軍在滑鐵盧徹底擊敗拿破崙。英國從此確立了海外殖民霸權,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在1815年後的50年裡,因為法國被削弱,美國和德國尚未崛起,英國是當仁不讓的世界霸主,不僅是海軍領先,工業,殖民地同樣領先。大英帝國的強勢肯定給青年俾斯麥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再看看當時的普魯士,1815年擊敗拿破崙後,普魯士獲得了萊茵蘭,但是這個戰勝國地位有點名不副實。因為,普魯士參加反法聯盟,經濟上依賴英國的補助,軍事上嚴格意義上是被沙皇俄國反攻大軍所解放的。當時,德意志兩大強國普魯士奧地利都仰賴於俄羅斯的鼻息,特別是1848年(當時俾斯麥33歲),沙俄出兵14萬幫助奧皇鎮壓匈牙利革命,扮演了歐洲憲兵的角色。

    老年俾斯麥

    總之,俾斯麥成長的年代,英國和俄國都是非常強勢的。普魯士經濟雖然在飛速發展,但主要任務還是整合國內市場。軍隊也一樣,主要目的在統一德意志諸邦,沒有能力和需要對外開拓。統一後,俾斯麥也主要處理天主教和社民黨問題,對於對外開拓並不熱衷,他認為鼓勵法國對外擴張和英國爭鬥更有利於德國。

    再看看威廉二世,他跟俾斯麥根本不是一代人,他生於1859年,比俾斯麥小44歲!他出生的時候,俄國已經被英法在克里米亞戰爭擊敗,開始關注自身的農奴改革問題,對歐洲影響力大大減弱。在他幼年的時代,奧匈帝國和法國先後被普魯士打敗,成為德國統一的墊腳石。

    英國,儘管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勢頭明顯不如德國,已經展現出頹勢,工業產值增長速度緩慢。相反,德國統一後,經濟欣欣向榮,生鐵,鋼材,煤炭等核心工業產品在短短二三十年間翻了三倍。電氣,化工,汽車等第二次工業革命核心領域德國走在了英國前面。所以,英國的強大不會給威廉二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的年齡之差類似祖孫

    德國經濟迅猛增長後碰到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市場。當時沒有什麼WTO和歐洲經濟共同體之類的跨國聯盟。因為經濟危機的因素,列強主要和自己的殖民地進行內部貿易,對其他工業國都採用貿易壁壘。德國殖民地最少,但產值增加最快,工業界對於海外市場的渴求最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的不擴張海外殖民地政策已經無法滿足德國工業界的胃口。這是他下臺重要的歷史背景。

    所以,威廉二世後期的德國首相都是對外擴張思潮的鼓吹者,比如伯恩哈特·馮·比洛(1900-1909),他聲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的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求Sunny下的地盤。”

    19世紀末擔任德國海軍元帥的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他要求建立大海軍,而新建“這支大海軍的目的,是要使最偉大的海權國家都不敢向它挑戰,否則就有使自己優勢遭到破壞的危險。”從此德國開始和英國進行海上軍備競賽。

    這兩位都是威廉二世皇帝的左膀右臂,他們都認為德國的實力已經雄厚到足以爭取更大的海外市場。他們獲得高位與其說是皇帝的恩寵,不如說是當時德中國產業擴張要求的必然要求。當時德國企業,媒體,大學有很多人都是持劍經商,殖民海外政策的鼓吹者。

    所以啊,探討政治家的政見不能脫離時代背景,個人機遇和時代需求。俾斯麥和威廉二世的政見分歧其實是兩個不同時代的普魯士人/德華人如何看待世界的差異。

  • 13 # 當狗容易做人難

    俾斯麥,人稱“鐵血宰相”,德國統一的大功臣。1862年成為普魯士王國首相後發表的首次演講“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透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聞名世界,從此以後俾斯麥用自己嫻熟的外交手腕,營造有利於統一戰爭的外交環境,最終透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大戰實現德意志帝國統一。

    俾斯麥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英才人物,但也難以擺脫自己容克出身的限制。他出任普魯士首相後,將德國統一的領導權抓在普魯士容克手裡,縱橫捭闔,排除干擾,堅決實行“鐵血政策”,終於達到目的,可以說容克階層的支援是俾斯麥執政的基石,俾斯麥自然也要為容克階層的利益考慮。可以說俾斯麥反對殖民政策與大量容克地主的反對很有關係。容克地主掌控大量土地和農民,影響力巨大,最重要的是德意志帝國賴以立國的軍隊軍官基本上都是出身於容克地主,而這些人的利益是和農業發展分不開的。

    隨著歐洲各國大肆開發殖民地,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歐洲的農業,因為氣候和成本優勢,殖民地低廉的農產品大量湧入歐洲,使得歐洲農產品價格大跌,大量原本靠土地生活的人被逼著轉營工商業或者前往殖民地討生活,只有原本的普魯士後來的德國依靠高關稅政策保護了國內的容克地主的利益。而德國別看殖民擴張較晚,但是運氣還不錯奪得的多哥、喀麥隆等東非殖民地都是適宜發展農業的地區,一旦殖民地大開發,一是本國的產品不可能用關稅攔在外邊;二是國內農民能夠脫離容克地主掌控前往殖民地謀生,因此為了不失去容克地主支援,俾斯麥必須反對擴大殖民。

    很多人說德國和英國的衝突是因為殖民地擴張,其實最核心的還是對於全世界貿易市場的爭奪。在德國崛起初期,英國為了制衡法國、沙俄,扶持德國,統一德國的商品在英國殖民地內售賣,但是德國依靠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優勢,迅速的在世界範圍甚至於英國殖民地內搶走英國的市場,進而引起了英國的打壓。可以說只要德國還擁有超卓的工業實力,英德的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威廉二世莽撞的個性使戰爭提前爆發了。1890年俾斯麥被逼辭去德意志帝國宰相職務,除了新皇威廉二世不喜歡他之外,更多的是俾斯麥的政策已經阻擋了德國內部太多的利益集團,單靠容克地主已經壓不住了。

  • 14 # 漩渦鳴人yy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一件事情,對於英法列強來說,第一次是大戰開始之前,他們搶奪殖民地搶的是什麼槍,人嗎?不可能!那人比他們還窮搶什麼東西?搶的是原料,還有市場。

    但是對於當時的德華人來說。這兩樣東西恰恰是他們最不緊迫的東西。

    當時全世界都在推行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血液是什麼?是煤,工業革命的骨骼是什麼?是鋼鐵。對於德華人來說,自己有魯爾工業區進行煤的生產,至於說鐵礦,一開始是從法國的洛林地區進口鐵礦,到最後這個地方不生產鐵礦了,他們改向瑞典進口鐵礦,總的來講,資源要多少有多少,並且德意志第二帝國剛剛建立,這個時候德國整個市場並沒有飽和,還是有很多富裕空間的。

    對於比賽來講只是知道,如果說德國真的想外圍擴充套件石名第搶不搶的到資源和市場這一點,另外倆說。對於德華人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打敗英華人。兩個國家之間國力對比靠什麼?綜合國力什麼東西支撐起了綜合國力的基底?工業總產值,但是由於德國之前是一個鬆散的聯邦,所以之間內鬥不斷,對於德華人來講,這個時候。他急,需要時間來消化他經過三次王朝戰爭得到的那些賠款,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工業總產值來追趕英華人的腳步。

    這一點恰恰是俾斯麥在經歷過三次王朝戰爭之後,一直盡力去做的事情,利用普法戰爭得到的賠款,德國工業革命推向了最高潮,鄉村人口的大量湧入,使得整個德國的城市化人口急劇增加,工業產值一直在提高,德國一直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正是有俾斯麥在這段期間打下的工業總產值,這個底子,所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才有勇氣跟英華人發起挑戰,否則他連一艘軍艦都造不起,大炮都造不起。

    最最重要的一點,我不會去挑戰英華人的權威信英國日不落帝國世界老大,誰都知道的事情,我去跟他打,簡直就是找死,俾斯麥雖然讓人熟知的是鐵血政策,但是這個人最佳擅長的就是他靈活的外交手段或者說的直白一點兒,俾斯麥表面看上去是一個一往無前的愣頭青,實際上就是在英國面前賣萌裝孫子,正是由於他的斡旋之下。英華人才允許德華人在歐洲這片土地上崛起,如果德華人在崛起之初得罪了英華人,英華人強勢介入,就算德華人把心血都給你流乾了,德華人也沒有辦法戰勝法國。

    對於俾斯麥來講,普法戰爭結束以後,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以後,最重要的兩件事情第一,穩定與英國之間的關係,這一點是他所有政策的核心。第二,提高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增加德國實力,以備以後的大戰,有人會說這是胡說,但事實上我們去看史蒂芬計劃提出的時候,他是什麼時代,我們就可以看出俾斯麥對於整個德國戰略的總規劃的那種深謀遠慮,真的是讓人覺得敬佩。

    但是這一點在熱血方剛的年輕皇帝威廉二世的主宰之下,可以說得到徹底的改變。德意志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結果德國,英國兩個表兄弟就互相掐了起來。

    造化弄人,俾斯麥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培養起來的繼承人,會蠢到這個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華人為什麼會失敗,活生生被自己玩兒到失敗。

  • 15 # 馮瑋

    曾經擔任美國國務卿的陸軍五星上將喬治·馬歇爾認為:“只要目標正確,連一個尉官也能制定戰略。”歷史證明,俾斯麥基於德國的實力,以作為歐洲大陸強國為目標,反對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政策,這一目標是正確的。

    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1871—1890年俾斯麥任首相期間,德意志帝國的對外政策具有一致性、連貫性和穩定性。這一對外政策,通稱“大陸政策”,核心是如何處理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與英、法、俄、奧等大國的關係,運用外交手段使德國利益最大化。具體而言,“大陸政策”主要有三項內容。一、孤立法國,極力壓制法國,防止法國復仇;二、拉攏法國的潛在盟友,分別建立以德國為中心的德國、奧地利、俄國同盟和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同盟;三、在殖民地擴張問題上持謹慎態度,儘量不與英國海上霸權發生衝突,在對外事務中爭取英國的合作。不難發現,俾斯麥所奉行的大陸政策的立足點,是孤立法國。因為,只有孤立法國才能維持德國在歐洲的霸權。

    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戰略家,懂得不能“得隴望蜀”。在發動統一戰爭時,普魯士大軍取得了薩多瓦戰役的勝利,本可以順勢拿下千年古都維也納。但是,俾斯麥卻堅決反對進軍維也納,力主與奧地利簽署停戰協定。俾斯麥非常清楚,統一是德國最根本的國家利益,德國統一的主要敵人不是奧地利,而是法國。他要確保奧地利在即將到來的普法戰爭中保持中立。俾斯麥很清楚,德國是一個陸地大國,地緣政治環境決定了德國的主要敵人是法國,主要資源應投向陸戰力量。這就是“以鐵血著稱的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1890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革去了俾斯麥的宰相職務,並在5年內對德國政治軍事體系進行了大幅度調整。1895年,威廉二世在演講中聲稱:“德國的未來在海洋上”。兩年後,他又聲稱:“這個帝國必將是世界帝國”。威廉二世的外交政策被成為“世界政策”。德國從大陸政策向世界政策的戰略轉變,成為德國在一戰中戰敗並蒙受屈辱的重要原因。

  • 16 # 米南德王問道

    俾斯麥是實際上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真正建立者,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新建這個國家所面臨的困難。對於這個新興國家的定位與潛在危機,也有非常深刻的認識。

    如果你翻看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外領地,就會發現他們實際上得到的都不是什麼好地方。無論是坦尚尼亞還是莫三鼻克,或者是喀麥隆和巴布亞,都是以前其他殖民者暫時放一邊不管的物件。英華人在好望角、肯亞,葡萄牙人在莫三鼻克和安哥拉,就能把要有的利益拿到手。晚來的德華人只能找挑剩下的地方,打造一個讓自己不斷虧錢的獨立體系。

    唯一能給德國帶來比較大收益的殖民地,或許就是生產鳥糞和熱帶種植業的俾斯麥群島,以及山東的青島。但這些地方都與非洲的廣袤土地來說,都顯得過於渺小了。

    作為德意志帝國的建立者,俾斯麥非常清楚自己新早的這個國家應該處在什麼樣的國際定位。他的帝國是一個有根基但絕不穩固的中歐強權,不僅有內部沒有消化處理完的地方公國和權力體系殘留,外部還有不少虎視眈眈的天然敵人。

    在德意志帝國建立的過程中,很多過於用來平衡地區整治平衡的緩衝區被他們自己一手打破:

    比如硬生生從丹麥人手裡拿走了兩個微不足道的小諸侯領地。儘管普魯士人藉此大肆點燃了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節,但也給自己未來的地緣政治製造了巨大麻煩。一個敵對的丹麥,用日德蘭半島將德國的海岸線截成兩段。這讓後來意圖衝出波羅的海的德國海軍一直非常吃虧。

    在意圖消滅舊萊茵聯邦體系的過程中,德意志軍隊先後得罪了法華人和奧地利人。儘管俾斯麥用高超的外交手段,很快將奧地利人拉了回來,卻不可能緩和同法華人的關係。而對奧地利的支援,也很快轉變為對俄羅斯帝國的敵對。這就讓德意志帝國無論如何,都必須面對歐洲大陸上兩個方向的夾攻。這種戰略困境,在後的一戰和二戰中都反覆折磨德國的決策層。

    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德國繼續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去海外,結果是什麼呢?歷史上,尤其是一戰時期的事情,就是最好答案。德國一方面需要維持壓制陸地四鄰的龐大陸戰部隊,還要培養一支可以隨時出現在世界各地進行大規模作戰的海軍。但他的那些殖民地不僅沒有能力給撥款報銷,甚至還成為累贅。喀麥隆成為英法比聯軍的夾攻物件,那密比亞和坦尚尼亞一樣被英聯邦進攻。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巴布亞。至於太平洋群島和青島,都落入日本之手。

    德國海軍在港口吃灰,定期出門打一些沒有目的的消耗戰。陸軍則在兩線來回奔波,疲於應付。最後陸軍和海軍一起,把德國實際上只能從中歐汲取的資源給耗盡了。

    英華人、日本人、美華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他們站到德國的對立面,就是被德華人大肆搞無意義海外擴張所逼出來的。也是俾斯麥當年最為擔心的事情。但在充滿自信和帝國大夢的威廉二世看來,這些事情都不算是事情,畢竟過把癮再死,才是最好的!

  • 17 # 劉權林

    要看年代,殖民地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幾乎無成本的掠奪資源,比如黃金、糖、橡膠、奴隸等。這個時期是一本萬利,每一分錢都沾著血。

    第二個時期是成本高於收益時期,這個時候殖民地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受法國大革命影響,人權觀念開始出現,奴隸貿易被禁止,錢沒那麼暴利了,相反管理成本越來越高。

    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1851年的一句話可以很好體現這一時期殖民地的價值:“殖民地是掛在我們(英國)脖子上的沉重磨盤”。

    俾斯麥1871-1890年擔任德國首相,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國統一之後,德國地理學家腓特烈·拉策爾開始研究當時正在擴充套件中的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問題,並開始應用地理學為俾斯麥的帝國主義政策作辯護。他認為,由於世界在向前發展,空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將越來越重要,大國將逐漸拓展,小國變得無足輕重。世界歷史對空間之要求越來越大,這個事實可以從各重要商業國家的演變明白看出:威尼斯是一個城市;荷蘭是一個三角洲國家;英國是一個島;美國是一個大陸。各強國必須遵從這個絕對的、必然的趨向,努力用殖民、合併及征服的手段來拓展他們的空間。

    英國帝國主義理論家哈爾夫·馬金德爵士也提出了類似的理論,指出一個國家如果要生存,必須實現自給自足。控制原料產地並將其變為產品輸出市場成為攸關國家利益的戰略需求。

    於是俾斯麥開始轉變觀點,支援德國開拓海外殖民地。

  • 18 # 劉大媽說三農

    俾斯麥,是真正的"鐵血宰相",更是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真正人物。他的鐵與血的宣言震撼了所有人,同時努力發展軍備力量。外交手段也很高明,對戰丹麥、奧地利以及法蘭西大獲全勝。

    可以說,俾斯麥特別高調,但是他卻極力反對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的呼聲。為什麼?不是他想放棄拓展版圖的機會,而是作為第二帝國的締造者,知道建立新的國家需要經歷怎樣的困難,也預測到了新興帝國所面對的各種危機。對於當時的德意志帝國來說,開拓殖民地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會成為負擔。

    看看德國的殖民地,都是被其他國家挑剩下的。這些地方的物產不太匱乏,但是產出卻不能滿足德華人開發的投入,簡直就是賠錢的買賣。最糟糕的是,德華人搶奪底盤的戰略也不夠成熟,甚至是支離破碎的。不像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都是連成片的,還可以互相支援,德國的顯得孤立無援。

    與德國類似的還有葡萄牙和西班牙,但是他們很聰明,選擇加入到英國與法國的行列中,令這個體系更加完整。只有德國,真的是雞肋,還幻想打破固定的世界秩序,不是等著捱打嗎?

    就這樣,德華人還在努力建立中歐帝國,導致原本的歐洲政治格局被打破。從丹麥手裡拿走了兩個沒有價值的領地,隨後又得罪了法華人和奧地利人。當俾斯麥建立帝國之後,四處想辦法來彌補這種失衡的戰略。儘管他的靠著高超的外交手段拉回了奧地利人,但是法華人卻不買賬。前有法國,後有俄羅斯帝國,令德意志帝國受到夾攻。

    當俾斯麥退休之後,威廉二世上位,開始大規模建造海軍部隊。這樣的行為惹惱了英國,反過來給德國施加壓力。即使這樣,德國也沒有撤去對海外資源的投放,導致自己得不償失。當一戰爆發之後,德國既要供養龐大的陸戰部隊,還要培養海軍。但是他們的殖民地卻不給力,直接成為了累贅。

    明明上任宰相全力反對拓展殖民地,可是沒人聽。新任宰相行事囂張,卻導致一些殖民地成為德意志帝國的負擔,沒有任何的積極作用。這種錯誤的戰略方針,註定了帝國的結局。

  • 19 # 澹奕

    被稱作“鐵血宰相”的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德意志在巴黎凡爾賽宮宣佈建立的那幅油畫當中,俾斯麥甚至比德皇更加搶眼。

    不過,俾斯麥在締造德意志的過程中,卻始終極力壓制在海外進行殖民開拓。

    德意志統一之前,俾斯麥就認為奧地利帶著的那群巴爾幹各族都是累贅,而德意志建立後,他也始終壓制著國內要求海外開拓的聲音,對俾斯麥來說,殖民地並非當務之急。

    起家太遲,海外開拓沒有優勢

    大航海時代,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歐洲各國紛紛在海外進行殖民開拓,首先就是葡萄牙與西班牙,而後法國、英格蘭等相繼加入。

    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整個世界幾乎都被歐洲各國所瓜分。

    比起英法,甚至於荷蘭等國,德國的起家實在是有些遲,因為原本的德國支離破碎,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宣告完成統一。

    在德意志建立之前,各諸侯之間攻伐不斷,也並沒有什麼實力與心思去海外進行開拓,而德國完成一統之後,整個世界基本都被分完了。

    公元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宣告誕生,而這個時候,大英帝國正處於巔峰時期,法國等也並不遜色多少。

    如果真正比起來,新誕生的德國其實是沒什麼優勢的。

    這個時候的德國,要真的在海外進行殖民地開拓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虎口奪食,從英國等列強口中搶奪殖民地,可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俾斯麥非常清楚,誕生之初的德意志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在海外大規模開拓,德國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時機,因此沒必要在這方面浪費時間。

    開拓殖民地,未必就真的肯定賺錢

    在近代時期,歐洲進行海外殖民地開拓的國家並不在少數,幾乎大多數的歐洲國家,都曾經進行過海外殖民的活動,甚至包括丹麥這樣的小國。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大多數的國家都逐漸退出了殖民行列。

    奧匈帝國直接放棄了在海外進行開拓的計劃,而原本在印度、非洲與加勒比海擁有大量殖民地的丹麥,也主動變賣、拋棄了這些海外地盤。

    因為很多的國家發現,在海外進行殖民活動,有時候真的沒有那麼賺錢,甚至可能發生大幅度虧損的狀況,根本就是不划算的。

    德國並非完全沒有殖民地,德意志第二帝國時代,也曾擁有了一些殖民地,但德國的殖民地幾乎都集中在那些偏遠沒人要的地方。

    比如西部非洲的荒漠,太平洋上的荒島,青島算是最有價值的一塊。

    德華人的殖民地,幾乎都是當年列強們發現、佔據之後然後就擱置不管了的,德華人將這些地方拿走之後,列強看都不看一眼。

    儘管德國在海外殖民地也獲取了一定利益,可完全無法抵消德國在這些殖民地方面的駐軍等相關投資,連年都是在虧損經營,殖民地反而成了累贅。

    攘外先安內,順序絕對不能亂

    在歐洲地區,德國的誕生與後續生存其實是非常艱難的,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法國是德華人的宿敵,而英國也始終非常擔心德國的出現。

    德意志進行統一戰爭的過程中,英國與法國等都使出了太多的絆子進行阻止。

    儘管德國已經真正建立,但俾斯麥非常清楚,德國當時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非常艱難,英國與法國等,始終都沒有放棄對德意志的打擊壓制。

    若德國在海外進行大規模殖民開拓,那麼勢必與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兩個國家正面衝突,這樣帶來的後果,是新生的德國無法承受的。

    與德國類似的其實還有美國,近代的美國也並沒有大規模海外開拓,整體上,美國在全球各地主要奉行的還是“門戶開放”與“利益均沾”。

    俾斯麥很清楚,時代已經變了,單純的殖民地開拓未必就適合德國的發展。

    自然,德國的情況與美國不同,因為德國的地盤太小物產不多,不能像美國那樣發展,殖民地還是需要開拓的,可並非當時的首要任務。

    俾斯麥時代的德國,關鍵還是在於要穩定與生存,積蓄足夠強大的力量,如果貿然開拓殖民地無異於捨本逐末,反而會弄巧成拙,把德國推入深淵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你做學生的家教,你擅長教哪一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