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金香617

    控制慾太強的父母,孩子往往生活壓力更大,做事情的時候更容易畏首畏尾,容易缺乏創造力,更難有所成就。

    據說,心理諮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家庭的困惑,因為原生家庭的控制,導致孩子成年以後很難邁出步子往前走。在面對一些人生困惑時,更不知道應不應該自己決策,還是聽從父母的意見。

    太強的控制慾其實也是一種軟弱,這表明,家長接受不了孩子的快速成長,又無法承認自己相對於時代的退化。愛,不該是對親密關係的綁架,放手不等於失去;緊緊握住的,才讓人難以呼吸。

    父母永遠無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教育更傾向於相互獨立和相互尊重。

    控制慾太強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容易特別嚮往自由,要麼面對事情的時候比較懦弱,容易自卑。

    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對孩子進行讚揚式教育更容易使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他們往往比別的孩子更加自信,更有主見,遇到困難的時候,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就是出於過於強大的控制慾型別的父母會做的事情。

    在內心抗拒下的屈從,會對以後的人生產生心理陰影。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更難以形成獨立人格。

    比如媽寶男,大家都不喜歡。但為什麼會有這種男生出現,往往是因為這樣的兒子背後,有一個非常強勢的母親。她會因為害怕孩子吃苦而替孩子做很多決定。導致這一類人在脫離母親以後,生活難以獨立。

    為了孩子的幸福,我想父母的愛應該更加寬容一些。多聽一聽孩子內心的感受,孩子也應該與父母多做溝通,而不是難以相互理解時,就拒絕交流。

    在書上讀過一句話,人們究其一生都是為了愛和希望而努力。

    但控制慾強的父母會用愛把孩子對未來的希望打破。當愛跟希望相互矛盾,那大家應該怎麼選擇呢?

    這是個強調獨立的社會,有的人認為,離開了父母,自己就是獨立的。但我認為真正的獨立是保持思想和人格上的獨立。

    最好的教育依舊來自於可以跟孩子做朋友的父母,最好的教育依舊是趨於民主,平等,獨立,相互尊重的教育。

    正因為這樣,父母和孩子才需要共同成長。想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迫切需要父母降低自己的控制慾。

    熊孩子是熊父母教育出來的,不要過多的用愛去綁架她們的人生。也就不會有更多的抱怨和不滿了。

    如果真的想要孩子獨立行走,請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權利,如果真的要提孝道,那一定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努力。收一收父輩的控制慾,也坐下來和父母好好聊聊。

  • 2 # 心理學工作者張淑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影隨形,因為孩子最初就是在那塊土壤里長大的。

    其中家長消極的負向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消極影響。

    比如有的家長有強烈的控制慾,致使孩子凡事都得“聽話”“懂事”,他們認為聽話才是好孩子。但是你知道嗎,聽話的孩子表面上是讓家長省心放心了,可是做“乖孩子”是有代價的。

    聽話的“乖小孩”背後隱藏著恐懼,討好,壓抑的心態。這些不良心理會造成他們難以言說的委屈和悲傷。讓他們找不到活著的快樂,事事聽話不能自主,更使他們失去了高飛的翅膀。

    當家長誰都是第一次,但優秀的、對孩子成長有積極正向影響的家長,一定是經過學習、進步、不斷地修煉而成的。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一定加強學習心理學知識,儘早掌握孩子成長的規律。要知道:只有家長努力學習,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大的“財富”。

  • 3 # 夢之覺

    靜下來,我們可以試著觀察自己,觀察自己一慣的言行,舉止,情緒,為人處事...是否遇事總是聽別人的,自己沒有主見,連買件衣服都怕別人說不好看?是否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從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否有依賴心理,凡事總想別人替自己做好?是否膽小怕事,自卑軟弱,敏感而自私?是否內心有叛逆,也在控制別人?是否時常恐懼,極度缺乏安全感?是否壓力很大,又很難突破自己?是否總是對別人不放心,疑心很大...

    這些慣性思維和習慣形成了我們的性格特點,而這性格卻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一個人的性格是後天形成的,與其成長環境和教育背影有密切的關係,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原生家庭,反觀我們的成長及成長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不得不追朔到童年的創傷經歷...因為童年是孩子們形成自我認知的最初階段,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完全依靠父母的評論,控制慾強的父母對孩子是非常嚴厲的,很少表揚孩子,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他們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所有的想法都是錯的,孩子必須要服從,服從,再服從!他們的話就是命令,如有違抗,重則打罵,輕則貶低,反正孩子是一無是處!從此,孩子埋下了自卑的種子,因為自己怎麼做也做不好,長大後,也同樣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非常渴望別人的認可,內心多有無助無力感!

    由於不自信,做事畏首畏尾,內心脆弱,個性軟弱而常被別人欺侮!這就是控制慾強的原生家庭給我們人生帶來的影響!如果我們已經長大了,覺察到因自身性格帶來的這些惡性迴圈;察覺到性格決定命運;覺察到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痛苦和傷害,如果不改變,一生將會與不幸為伴,影響我們一生的運勢;如果要改變,一定要下決心走出“陰霾”!我們也有了孩子,我們也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願意自己的孩子也變成和自己一樣的嗎?不,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學習愛,學習尊重孩子,瞭解孩子,寬容孩子,有耐心的引導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願我們用心為孩子塗滿愛!願我們的孩子能在愛中成長,在愛中學習!讓我們童年的創傷止於自己,為下一代傳遞出我們的愛...!

  • 4 # 李建學心理諮詢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原生家庭也是一樣。而原生家庭對每個人的影響,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下面有一個關於強勢、控制慾強母親的例子,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和借鑑。

    轉至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官網的文章——

    女人希望自己強大獨立,這是好事情,但內心的強大並不等於強勢。有很多女性事業有成,在工作上是女強人,但在人際關係,尤其是家庭關係,不一定就很強勢,反而很民主、很包容。

      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控制慾強,特別喜歡控制家人,希望老公孩子能夠聽話。

      強勢的母親都有哪些特點呢?

      強勢的母親一般自以為是,喜歡頤指氣使和指手劃腳,對老公孩子吹毛求疵。常常表現為:必須要聽母親的,凡事母親說了算;嚴密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了如指掌;小孩的一切活動得向她彙報,採取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妻子過於強勢,那麼,丈夫常常會很有壓力,容易導致夫妻不和諧,因為統御和支配家庭的權利被妻子佔領,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想維持家庭的相對和諧,對於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於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於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當丈夫在妻子這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在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感,他只好到外面尋找安慰,丈夫外遇的機率將增高。

      而且,心理諮詢發現,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父親變成被閹割的男人),母親就會更加強悍,替代丈夫的位置。如此惡性迴圈,女人越來越強勢,越來越控制,男人越來越逃離,越來越無能。

      強勢母親,如果有個女兒,會怎樣?

      這樣的家庭結構、夫妻關係、家庭氛圍,必然會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在孩子的成長中,孩子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女兒向母親認同,兒子向父親認同。在母親強勢的家庭中,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係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也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霸道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

      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強勢的媽媽有一個乖乖女,但這個乖乖女到了青春期或進入戀愛婚姻後,變得專制、控制,甚至以一種軟的方式來展現自己內在的控制。

      因為如果女兒成長過程中,對強勢的母親積壓了太多的憤怒,無力用強硬的方式反抗,便會採用其他的方式來反擊,以此來保護自己不被母親吞噬。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並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與伴侶、與孩子的關係中。

      如果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女兒總是看到母親對父親存在太多憤怒的情緒,女兒長大後,也會不自覺地把這種情緒轉移到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總是莫名其妙的對男友或老公生氣。

      強勢母親的約束、控制也會讓孩子失去自信、低自尊,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而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很多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自我實現途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於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所以,很多媽媽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打造孩子,使得孩子的天性被扭曲、被壓抑,在種種約束中失去自我,變得自卑,感覺所做一切都是為了母親,內心無法產生做事的動力。孩子在強權壓力下,知道抗爭是無用的,雖然內心在說“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順從,所以很多孩子小時候表現很不錯。但越到後面,越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鼓勵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面對自己不能掌控和不願意做的事情,往往採取消極態度,磨洋工就出現了。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認同,那兒子呢?

      近些年,我們只要看情感節目大家就能發現,家庭裡女人過於強勢,不僅老公受到壓制,對兒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女人越強勢,培養出的兒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沒主見,沒擔當。

      對此,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個精彩的論斷,“假如母親較富於權威性,整天對著家裡其他的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在防禦的地位,怕受批評,儘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因為,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甚至也會“討好”強者,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權威和意見。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於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於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大多強悍的母親,培養出的不是強悍的兒子,反倒多數是軟弱甚至沒出息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狗狗兄弟相處九年了,老大回汪星球去了,老二性格發生很大變化,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