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李大嘴愛說事

    鯪魚又叫土鯪魚,市場上對它的需求量也是比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它肉質非常的鮮美,並且售價也比一般普通魚的售價要高一些,並且這種魚在養殖過程中,由於它的生長能力以及適應能力是偏強的,是可以在淝水環境中進行養殖的,一般不需要怎樣的特殊管理,就可以達到一定的產量,但是要想適當的提高它的產量以及它的質量,養殖人員是需要費一些心思的。

    想要進行鯪魚的養殖,並且適當的提高它的產量,那麼養殖人員就要多下些功夫,首先魚塘的選址以及建設就是非常重要的,周圍有健康的水源能夠及時的提供,這是必備的第一個條件,一般在魚苗放養之前,需要將池塘的水全部排空,讓Sunny進行暴曬,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之後,再用漂白粉進行消毒,就可以進行魚苗的養殖了。

    在具體放苗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因為這種魚它的特點不同於其它魚,一般在6月到10月份可以進行魚苗的放養,並且還要分成三個階段來具體操作,一般在6到7月按照每公斤5000尾,的標準,每畝要放5萬尾左右;而第二個階段是在8月到9月份,按照每公斤1000尾的標準要放養一萬枚左右;而第三個階段就是在9月到10月這個時間,每公斤200尾左右,每畝可以放置3000尾,有些人會由於自己養殖的一些技巧,適當的調整也是可以的。

  • 2 # 豫西大男孩

    1,關於池塘的建設以及準備。

    如果想要養魚就需要有一個池塘,這個池塘的建設可以選擇在受到Sunny照射附近有良好水源的地方,一般它佔地面積在5到8畝地左右就可以,水位需要達到1.5米深,所以說它的建設至少在兩米以上,這裡可以放置一些淤泥,但不宜過多不能夠超過二十釐米左右,需要養殖一些水草,給他們提供最原始的環境,並且提前應該留好進水口和出水口,再進行換水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一些,在養魚之前,需要進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消毒,可以經過Sunny暴曬,也可以選擇使用2到三千克的漂白粉進行徹底的消毒。

    2,魚苗具體放養的操作。

    魚苗最好的放養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一般可以分為三段的放養的時間,第一段會選擇在6月到8月,放養50000尾比較合適,一般是10公斤就可以,第二段時間可以控制在8月到9月初可以每畝放1萬尾,而第三階段可以在9月到10月初,一般是每千克二百位左右每畝可以放置2000到3000尾,到時候出塘規格1到2尾,畝產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左右。

    3,關於環境與水質的管理。

    在魚塘放入魚苗之前,要在池塘裡邊放清水,不能夠直接上來就使用有機肥料新增的水,這個水位一般可以控制在80釐米以內,需要等待一週以後才可以進行施有機肥,增加水體的肥度,一般具體操作如果選擇是積分的話,可以選擇五千克左右在其中均勻的潑灑,這時候一定要觀察池中水的透明度,如果超明度不足也是不可以放置魚苗的透明度需要達到可以能看到,水下三十釐米左右才是一個合格的,乾淨的池塘用水。在整個魚苗生長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及時的換水,一般做到每週換水一次,每次換水的深度控制在1.2米左右就可以。

    4,資料的管理與投餵。

    魚苗進入池塘之後就會同時飼料進食為主。一般這時候的小魚體型偏小,所以對飼料的要求也比較細,一般的養殖人員都會選擇以豆漿為主,也可以在餵食一些菜餅,一般每一天一餵食兩次豆漿最為合適,以免為多會對池水造成渾濁的情況。這樣的way是可以持續十天左右,等魚苗慢慢的長大一些就需要對飼料有些調整,如果將魚苗分塘來養殖的時候,就要投餵一百千克左右的紅蟲作為魚苗的開口料,再繼續投餵菜餅,一般每生產一千克的鯪魚,都會消耗掉1.5千克左右的菜餅,新手的養殖人員可以根據這樣的方式,合理的規劃飼料,以及慢慢的增加飼料的餵養。

    5,關於疾病的預防。

    鯪魚在各種魚類中,它屬於是抗病能力比較強的一種魚,但是由於身處的環境出現汙染,如果有細菌滋生,它也難免會出現疾病的情況,所以就要求養殖人員其實的對池塘的水進行更換或者是消毒,以免他們出現疾病。而在於苗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叫做一種氣泡病,所以就需要做好這種疾病的預防工作,才可以減少這種疾病的出現,另外如果說發現有些魚出現了氣泡病,一定要及時將它打撈出來,一直如果使用一些藥物可以讓其恢復也是可以的,否則就會出現皮潰爛而死亡的情況,一般飼養員都會選擇用百蟲淨這種物質在池塘中進行潑灑,有效的降低細菌以及寄生蟲的出現。

    以上就是關於鯪魚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注意事項以及養殖技巧,希望在新手自己操作過程中能夠有所幫助,我希望今天這樣的文章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借鑑的意義,但如果說新手只瞭解這些,就想要進行魚類的養殖還是不可以的,要多學習一些關於魚類養殖的技巧,以及從老的養殖員那裡獲取經驗,才是在以後養殖過程中最有意義的東西,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解決,控制一定的成本,才能夠最好獲得一定的收益,否則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可能會出現大片難以控制的情況,到時候就會增加成本。

  • 3 # 貴州爛哥

    鯪魚是一種熱帶或者是亞熱帶的淡水魚,他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低,適應能力偏強,食慾也非常的旺盛,所以說是肥水魚塘中必養的一個品種,但是它在人們的餐桌上也是比較常見的豆豉鯪魚,也是一種人們在飯店常點的食物,所以一些養殖人員也就看好了這些,想要進行養殖,那麼它如此好養,但是還有沒有一些注意事項以及技巧,需要養殖人員在養殖之前瞭解到下面就隨我一起來了解一下。

    關於池塘的建設以及準備。

    如果想要養魚就需要有一個池塘,這個池塘的建設可以選擇在受到Sunny照射附近有良好水源的地方,一般它佔地面積在5到8畝地左右就可以,水位需要達到1.5米深,所以說它的建設至少在兩米以上,這裡可以放置一些淤泥,但不宜過多不能夠超過二十釐米左右,需要養殖一些水草,給他們提供最原始的環境,並且提前應該留好進水口和出水口,再進行換水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一些,在養魚之前,需要進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消毒,可以經過Sunny暴曬,也可以選擇使用2到三千克的漂白粉進行徹底的消毒。

    魚苗具體放養的操作。

    魚苗最好的放養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一般可以分為三段的放養的時間,第一段會選擇在6月到8月,放養50000尾比較合適,一般是10公斤就可以,第二段時間可以控制在8月到9月初可以每畝放1萬尾,而第三階段可以在9月到10月初,一般是每千克二百位左右每畝可以放置2000到3000尾,到時候出塘規格1到2尾,畝產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左右。

    關於環境與水質的管理。

    在魚塘放入魚苗之前,要在池塘裡邊放清水,不能夠直接上來就使用有機肥料新增的水,這個水位一般可以控制在80釐米以內,需要等待一週以後才可以進行施有機肥,增加水體的肥度,一般具體操作如果選擇是積分的話,可以選擇五千克左右在其中均勻的潑灑,這時候一定要觀察池中水的透明度,如果超明度不足也是不可以放置魚苗的透明度需要達到可以能看到,水下三十釐米左右才是一個合格的,乾淨的池塘用水。在整個魚苗生長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及時的換水,一般做到每週換水一次,每次換水的深度控制在1.2米左右就可以。

    資料的管理與投餵。

    魚苗進入池塘之後就會同時飼料進食為主。一般這時候的小魚體型偏小,所以對飼料的要求也比較細,一般的養殖人員都會選擇以豆漿為主,也可以在餵食一些菜餅,一般每一天一餵食兩次豆漿最為合適,以免為多會對池水造成渾濁的情況。這樣的way是可以持續十天左右,等魚苗慢慢的長大一些就需要對飼料有些調整,如果將魚苗分塘來養殖的時候,就要投餵一百千克左右的紅蟲作為魚苗的開口料,再繼續投餵菜餅,一般每生產一千克的鯪魚,都會消耗掉1.5千克左右的菜餅,新手的養殖人員可以根據這樣的方式,合理的規劃飼料,以及慢慢的增加飼料的餵養。

    關於疾病的預防。

    鯪魚在各種魚類中,它屬於是抗病能力比較強的一種魚,但是由於身處的環境出現汙染,如果有細菌滋生,它也難免會出現疾病的情況,所以就要求養殖人員其實的對池塘的水進行更換或者是消毒,以免他們出現疾病。而在於苗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叫做一種氣泡病,所以就需要做好這種疾病的預防工作,才可以減少這種疾病的出現,另外如果說發現有些魚出現了氣泡病,一定要及時將它打撈出來,一直如果使用一些藥物可以讓其恢復也是可以的,否則就會出現皮潰爛而死亡的情況,一般飼養員都會選擇用百蟲淨這種物質在池塘中進行潑灑,有效的降低細菌以及寄生蟲的出現。

    以上就是關於鯪魚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注意事項以及養殖技巧,希望在新手自己操作過程中能夠有所幫助,我希望今天這樣的文章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借鑑的意義,但如果說新手只瞭解這些,就想要進行魚類的養殖還是不可以的,要多學習一些關於魚類養殖的技巧,以及從老的養殖員那裡獲取經驗,才是在以後養殖過程中最有意義的東西,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解決,控制一定的成本,才能夠最好獲得一定的收益,否則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可能會出現大片難以控制的情況,到時候就會增加成本。

  • 4 # 鍾祥剛哥

    麥鯪俗稱土鯪、鯪公、雪鯪,屬鯉科野鯪亞科鯪屬。鯪魚是一種生活在氣候溫暖地帶的魚類,主要分佈在華南地區。在珠江流域,是江河捕撈和池塘養殖的主要物件之一,已有好幾百年的養殖歷史。

    鯪魚是雜食性,魚苗孵出4天后開始攝食浮游動物,如輪蟲、橈足類和小型枝角類。孵出後10天,體長1.4釐米以上,除了吃浮游動物外,開始攝食浮游植物。以後,吃浮游植物越來越多,直到孵出後40天左右,體長4釐米以上時,便以吃浮游植物為主。同時,鯪魚喜歡舔刮水底泥土表面或岩石表面生長的藻類。此外,還吞食少量浮游動物和有機碎屑。在池塘養殖條件下,可攝食米糠、花生麩等飼料。

    鯪魚是暖水性魚類,在水溫15℃至30℃時,食慾旺盛。當水溫高於31℃時,食慾減退。而水溫低於14℃時,就聚集在深水區不大活動。水溫低於13℃時,停止攝食。低於7℃時,則不能生存。由於鯪魚的抗寒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風向陽的深水池,有時還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鯪魚為底層魚類,對溶氧的要求不高,能適應較肥沃的水體。當水溫在20℃至28℃時,溶氧量低於1毫克/升,還能正常攝食;溶氧量低至0.24毫克/升時還沒出現窒息。因此,它可高密度放養,一般可畝放1000尾左右。

    鯪魚的生長速度比其他家魚慢,特別是池塘養殖放養密度大,長得更慢,1齡魚體重約70克,2齡魚體重約250克,3齡魚體重約350克,4齡魚體重約500克。

    但是,鯪魚的群體產量高,鯪魚的食用規格要求又不大,體重200克左右就可上市,放養鯪魚的經濟效益還是比較高的。夏季繁殖的魚苗,當年份兩階段在魚苗、魚種塘培育成體重5至10克的魚種,年底或翌年放入成魚塘套養,養成50到100克的中等規格的魚種,第三年在放入成魚塘混養,養成200克的商品規格上市。夏季上市的是2週年魚;秋季上市的,則經歷三個秋季,叫"三秋鯪",一般體重在250克左右。

    鯪魚體形修長,鰭條柔軟,生長迅速,是鱖魚的適囗飼料。透過提高鯪魚復養指數對池塘產出率有明顯作用。

    養殖技術和方法: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5-8畝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釐米大右,水質清新,無汙染,注排水方便。

    二、清塘消毒

    魚苗放養前3天需做好乾塘、曬池,然後用漂白粉2.5公斤、畝清塘消毒。

    三、水質管理

  • 5 # 農民傻妞

    近兩年來,廣東省常規淡水魚類價格持續走低,生魚、塘鯴等價格也遭遇了“滑鐵盧”。與此同時,筍殼魚、桂魚等品種相對走俏,作為他們的餌料魚,鯪魚仔需求越來越大,使得這條一直不太被重視的魚,成為了“熱門”養殖品種。

    尤其是在2015年全年,鯪魚均保持了相對較高價位和利潤空間,展望2016年,我們又該如何做好鯪魚養殖呢?

    一、品種簡介

    通常所說的鯪魚,從品種上可分為:土鯪魚、麥瑞加拉鯪魚(簡稱麥鯪)、泰國鯪魚(簡稱泰鯪)、野鯪魚等;從成魚用途可分為:餌料鯪、罐頭鯪、大規格鯪魚。從養殖模式來說可分為套養和精養。

    其中精養模式下,從群體產量、耐低溫等性狀考慮,麥鯪養殖性狀較優。所以麥鯪養殖(成魚作為餌料鯪)也是最多。

    二、麥鯪開花技術

    背景介紹

    麥鯪養殖的起點為水花,麥鯪開花為麥鯪養殖的第一階段(也有部分客戶直接購買其他客戶開花的朝苗直接下塘),也是養殖階段最重要最有管理難度的階段。

    近年來,麥鯪養殖取得快速發展,但開花管理一直比較粗獷,開花成活率普遍較低,很多不足三成(例如:6畝塘,開花2000萬尾,到15-25天分塘,規格在2000尾左右,存塘魚仔有3000斤,而成活率僅約30%)。主要問題如下:

    1、開花池塘塘底,很多沒有嚴格處理,直接沖水放花;

    2、進水時間長,老水開花,敵害生物多,氣泡病危害大;

    3、開花期投餵很不均勻,水花多吃不飽,成為弱苗;

    針對以上問題,從 池塘前處理、開花過程管理兩方面 進行規範操作,解決方案如下: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處理:

    1.1 池塘要求:

    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以3—5畝為佳,水深1—2米 ,要水源清新、進排水便易,進水前要進行徹底消毒和清理。

    1.2 放苗前處理:

    第一步:塘底處理(敵害生物、蟲害、細菌)

    ☆消毒時間:放苗前4天,塘底先進水20-30cm;

    ☆消毒產品:生石灰等。

    ☆注意事項:消毒後第2天,再加水至80-100cm。

    第二步:水體處理(新水處理)

    ☆殺蟲時間:放苗前2-3天清晨7點,或傍晚5點。殺蟲前,先進好80-100cm水位;

    ☆殺蟲產品:興棉寶——2-3兩/畝(不計水深)

    ☆注意事項:用興棉寶兌塘水10-20倍全塘用藥,或集中在塘邊四周使用,用藥後注意開增氧機2-3小時(傍晚殺蟲,則過夜開啟)

    第三部:打底穩水

    ☆打底時間:放苗前1天下午4-5點

    ☆打底產品:活寶源 應激寶Ⅱ

    ☆使用方法:把應激寶Ⅱ 加入池塘水稀釋後全塘潑灑;使用後,保持增氧機開啟至第二天。

    ☆溫馨提示:使用後3-4天內,水會變成黑褐色,對防止氣泡病效果明顯。

    二、開花過程管理:

    4-5月期間開花,蝌蚪、蝦鉗等繁殖較多、較快,開花過塘時間越長,敵害動物的損傷就越多(一隻蝌蚪一天一夜能吃50-100尾魚苗,蝦鉗能咬死、咬傷30-40尾魚苗)

    建議麥鯪開花密度要適宜,一般養殖15-20天分塘。

    ①第1-5天(具體時間長短和天氣相關):群豐661+麵粉+水蛛樂

    ②第6-14天(具體時間長短和天氣相關):群豐661/6901+水蛛樂

    三、養成期管理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處理:

    1.1 池塘要求:水深1—2米 ,要水源清新、進排水便易,進水前要進行徹底消毒和清理。

    1.2 放苗前處理:參照開花管理技術

    2、水質管理:

    經常施肥以培肥水質,特別在高溫的 6—9月份,每週施肥l—2次,每月使用 活寶源嫩水寶/爽水寶 2次。

    每月加水一次,每次10一20釐米。

    適度的水體肥度可以大大降低麥鯪的養殖成本。

    3、投餵管理:

    麥鯪生長速度快,但養殖時間較短(低溫期不能養殖)。

    要達到在較短的時間內將麥鯪喂成上市規格的目的,必需配合優質飼料,進行“四定”投餵。

    投餵率控制在6-8%之間。

    投餵方式:沿魚塘淺水平緩一邊,將飼料浸水後投餵。

    下表供大家參考(具體投餵選擇和養殖時間需與實際結合)

    旺海鯪魚料6609特點:

    ①粉碎細度高: 有利於鯪魚消化吸收

    ②熟化度高: 有利於鯪魚吸收利用,外在表現為飼料不渾水。

    ④配方、原料:符合鯪魚營養要求

    喂出來的鯪魚背肉厚,長速快,料比低。

    4、病害防治:

    麥鯪抗病力和適應性強,暫無特別或大規模傳染的魚病,日常管理主要為定期殺蟲和消毒。

    5、起捕管理:

    麥鯪是依靠群體產量來獲得高產的,因此,在養殖中中及時出魚特別重要,一般規格達到300尾/斤以上開始起捕,之後高峰期應該每星期起捕一次。避免池塘頂塘出現。

  • 6 # 60後趙大姐

    1,關於池塘的建設以及準備。如果想要養魚就需要有一個池塘,這個池塘的建設可以選擇在受到Sunny照射附近有良好水源的地方,一般它佔地面積在5到8畝地左右就可以,水位需要達到1.5米深,所以說它的建設至少在兩米以上,這裡可以放置一些淤泥,但不宜過多不能夠超過二十釐米左右,需要養殖一些水草,給他們提供最原始的環境,並且提前應該留好進水口和出水口,再進行換水的時候也比較方便一些,在養魚之前,需要進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消毒,可以經過Sunny暴曬,也可以選擇使用2到三千克的漂白粉進行徹底的消毒。

    2,魚苗具體放養的操作。魚苗最好的放養時間是在每年的6月份到10月份,一般可以分為三段的放養的時間,第一段會選擇在6月到8月,放養50000尾比較合適,一般是10公斤就可以,第二段時間可以控制在8月到9月初可以每畝放1萬尾,而第三階段可以在9月到10月初,一般是每千克二百位左右每畝可以放置2000到3000尾,到時候出塘規格1到2尾,畝產可以達到五百公斤左右。

    3,關於環境與水質的管理。在魚塘放入魚苗之前,要在池塘裡邊放清水,不能夠直接上來就使用有機肥料新增的水,這個水位一般可以控制在80釐米以內,需要等待一週以後才可以進行施有機肥,增加水體的肥度,一般具體操作如果選擇是積分的話,可以選擇五千克左右在其中均勻的潑灑,這時候一定要觀察池中水的透明度,如果超明度不足也是不可以放置魚苗的透明度需要達到可以能看到,水下三十釐米左右才是一個合格的,乾淨的池塘用水。在整個魚苗生長的過程中,也是需要及時的換水,一般做到每週換水一次,每次換水的深度控制在1.2米左右就可以。

    4,資料的管理與投餵。魚苗進入池塘之後就會同時飼料進食為主。一般這時候的小魚體型偏小,所以對飼料的要求也比較細,一般的養殖人員都會選擇以豆漿為主,也可以在餵食一些菜餅,一般每一天一餵食兩次豆漿最為合適,以免為多會對池水造成渾濁的情況。這樣的way是可以持續十天左右,等魚苗慢慢的長大一些就需要對飼料有些調整,如果將魚苗分塘來養殖的時候,就要投餵一百千克左右的紅蟲作為魚苗的開口料,再繼續投餵菜餅,一般每生產一千克的鯪魚,都會消耗掉1.5千克左右的菜餅,新手的養殖人員可以根據這樣的方式,合理的規劃飼料,以及慢慢的增加飼料的餵養。

    5,關於疾病的預防。鯪魚在各種魚類中,它屬於是抗病能力比較強的一種魚,但是由於身處的環境出現汙染,如果有細菌滋生,它也難免會出現疾病的情況,所以就要求養殖人員其實的對池塘的水進行更換或者是消毒,以免他們出現疾病。而在於苗期間最容易出現的叫做一種氣泡病,所以就需要做好這種疾病的預防工作,才可以減少這種疾病的出現,另外如果說發現有些魚出現了氣泡病,一定要及時將它打撈出來,一直如果使用一些藥物可以讓其恢復也是可以的,否則就會出現皮潰爛而死亡的情況,一般飼養員都會選擇用百蟲淨這種物質在池塘中進行潑灑,有效的降低細菌以及寄生蟲的出現。

    以上就是關於鯪魚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注意事項以及養殖技巧,希望在新手自己操作過程中能夠有所幫助,我希望今天這樣的文章能夠給他帶來一些借鑑的意義,但如果說新手只瞭解這些,就想要進行魚類的養殖還是不可以的,要多學習一些關於魚類養殖的技巧,以及從老的養殖員那裡獲取經驗,才是在以後養殖過程中最有意義的東西,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解決,控制一定的成本,才能夠最好獲得一定的收益,否則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可能會出現大片難以控制的情況,到時候就會增加成本。謝謝請點關注互相學習!再見!

  • 7 # 呆呆不呆

    如果是自己開花,培好水就可以放水花了。在水花放下去的前5-6天,可以潑灑豆漿並及時補菌調水給魚增加天然餌料,另外加鯪魚高檔開口料,水花一下塘就可以投餵了,沿著池塘四周投餵。

    如果下水花的前5-6天,喂的是高檔開口粉料。1000萬尾苗每天投餵20斤—30斤,隨著天數的增加逐漸增加投餵量。兌水沿著塘四周潑灑,一天投餵2-3次

    投餵人工餌料的原因是由於是高密度養殖,透過投餵餌料來補充水體中天然餌料的不足,提高魚苗的成活率。

    從第6天以後可以投餵破碎料,浸泡之後再潑灑,每1000萬尾苗每天投餵40斤左右,每天可以投餵2—3次。根據鯪魚的攝食情況調整。

    高溫時期一般麥鯪水花經過12-15天長到10000-8000尾/斤規格的顆粒苗。

    當將水花苗培育到10000尾左右—8000尾的規格的時候,需要及時賣掉一部分,如果暫時沒有賣的話,就需要將魚苗分塘。

    從水花到10000-8000尾規格的顆粒苗這個苗種培育階段,成活率一般在20%-30%。

    養殖到1斤幾百尾的飼料鯪可以一直使用破碎料,在投餵的過程中,慢慢縮小投餵範圍。鯪魚投餵一般不使用投料機,所以投餵飼料時投料區距離一定要長,最好是沿著一條塘基來投餵。投料區域可以在10-20米長。

    如果是放養1斤5000尾左右鯪魚苗,做飼料鯪魚的養成,放養第二或者第三天開始投餵破碎料。按照體重的8%—10%的比例投餵,每天投餵2-3次。

    根據鯪魚的生長情況逐漸調整,到了1斤200尾以內,可以按照體重的3%—5%的比例進行投餵。

    因為鯪魚在生長的過程中,由於體重比較難以估算,最好在淺水區域潑一些飼料在邊上,判斷鯪魚的攝食情況,2-3個小時左右能夠吃完,並且圍在邊上不走,說明鯪魚能吃完,並且不夠料,可以加料,如果2-3個小時吃不完,就需要減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米k30如何升級MIUI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