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己716農事

    你好,肯定可以的,西南雲貴川,我就在貴州,每次野外去釣魚,田野田埂邊,河邊,會有很多很多黃花菜,有時候就會摘一些回家燉湯或者炒雞蛋。

    一、土壤

    黃花菜生命力頑強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的,但最好是種植在溫暖、肥沃的土地中,產量才能更高。肥沃的沙壤土最好,這種植物比較怕寒冷,不怕熱,需要種植在Sunny充足的地方,注意種植的地方不要有樹放等遮住Sunny。

    二、整地

    黃花菜好處是今年種了明年還能繼續生長出來,在種植的時候,要將地進行深翻,壟溝,深翻的時候要施足底肥。深翻之後要把土壤整平,然後再種植黃花菜,黃花菜的行距應該在一米左右,株距不限,多在二十到三十釐米之間。

    三、管理

    1.排水:黃花菜的耐旱能力強,但是比較畏懼積水,在雨季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及時的排水。

    2.澆水:在7月和8月的高溫幹要及時的給黃花菜澆水,延長它的採收期。

    3.施肥:黃花菜還是一種喜肥植物,在它正常生長期間應該及時識別,特別是進入花期前要施足磷肥,這樣能讓它長出更多的花蕾可以增加黃花菜的產量。

    4.病蟲害防治:黃花菜主要病蟲害有鏽病、葉枯病、葉斑病、紅蜘蛛和蚜蟲等,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防治工作。

  • 2 # 黃曉紅果果

    黃花菜是屬於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是以花蕾為產品,它的別名叫做萱草,金針菜,黃花,川草,安神菜,黃花苗子等。黃花菜在採後脫水可以乾製。乾的黃花經過了覆水以後就可以食用。它不僅鮮香脆嫩,而且營養很豐富。另外黃花菜的根和苗都是可以入藥的,在我們國家栽培範圍很廣,適應性特別強,主要的栽培地區主要是在北方,四大著名主產區是湖南的邵陽,陝西的大荔,江蘇的宿遷,甘肅的慶陽。雲南的下關也是主產區,這說明西南地區可以栽培。

    西南地區大面積栽培,主要是看你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合黃花菜的生長。

    ◆黃花菜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

    ①溫度

    黃花菜喜好溫暖,但不耐寒冷,遇霜後它的地上部分就會枯死,它的短縮莖和根系抗寒力比較強,能夠忍受-30~-40℃的地溫,在苗期要求平均溫度是5℃以上,15~20℃是黃花菜葉片適宜生長的溫度,在抽薹和現蕾期間,溫度比較高,當晝夜溫差大時,它的植株生長茂盛,花蕾也粗壯,而且花蕾多。

    ②光照

    黃花菜對於光照的適應範圍比較廣,當Sunny充足的時候植株生長旺盛,在盛花期日照充足時花蕾多質量好。

    黃花菜的根系比較發達,它的肉質根水分多,耐旱力比較強,在抽薹前需水比較少,抽薹以後要求土壤溼潤,在盛花期需水量是最大的。水分充足花蕾發生的就比較多,生長也快,如果幹旱會導致小花蕾不能夠正常的生長而引起脫落,導致產量降低。

    ④土壤條件

    如果是在土質疏鬆,土層深厚的土壤中,它的根系發育就旺盛,所以要進行深耕和多施有機肥,pH值6.5~7.5之間最適宜黃花菜生長。黃花菜耐瘠薄,在肥料充足時長勢特別好,產量也高,施肥時宜採用氮磷鉀的合理搭配,不適宜偏施氮肥,要防止葉叢柔嫩而發生病蟲害。

    ◆黃花菜栽培技術

    ①繁殖

    黃花菜的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兩種方法。

    ❣種子繁殖

    要選擇優良高產的植株,在盛花期每個莖留5~6的花蕾開花結果,讓其他的花蕾都按時採摘,在蒴果成熟頂端稍微有裂開的時候摘下來脫離,曬乾並貯存。在當年的9月份進行露地播種育苗,可以採用平畦條播的方式,並按照行距是30㎝來開溝,要求溝深是3㎝左右,每隔上3~5㎝播一粒種子。在越冬期採用小拱棚來防寒。在第二年的春季要加強肥水的管理,7月份長成大苗,在8月份就可以移栽,到第三年抽薹結蕾就可以獲得一部分的產量。

    ❣分株繁殖

    要選擇生長旺盛,花蕾多,花條長,品質好的株叢作為種苗,在花蕾採收完畢以後就可以進行。注意選擇晴天,一邊挖苗一邊分苗,隨即就栽苗。在挖苗和分苗時要儘量減少傷根,這樣做可以促使栽苗以後讓苗長得旺,緩苗也快。把種苗挖出來以後,都掉泥土,再一株一株的分開,也可以2~3個分櫱為一叢,再從株叢上分開。這時要把株叢上的老根,病根,朽根都剪除了,只留下1~2層新根,根長大約留10㎝左右,就可以進行栽培。

    為了能夠讓株叢在來年仍然可以保持比較高的產量,一般情況下分株的部分約佔到整株的1/或者是1/3,如果採用自然分株繁殖方法,這樣速度比較慢,要加速種苗的繁殖,可以根據黃花菜肉質根中含有豐富的養分以及根狀莖上腋芽比較密集的特點,可以採用芽塊繁殖的方法。採用6~9年生的株叢,把根狀莖帶芽塊育苗繁殖,繁殖係數比分株要高11~17倍。

    ②整地做畦

    黃花菜栽植後要連續生長10年以上,所以在栽植前不管是平地,坡地都要進行深耕,並施足基肥,如果是坡地建議做成梯田,還可以利用梯田的邊埂帶狀來進行栽植,在做畦的時候要根據土壤的條件來進行。對於一些降水量比較少的地區建議採用平畦,這樣方便蓄水和灌溉。

    由於黃花菜的根系比較發達,而且分櫱也快,就要求比較疏鬆的土壤,在耕地的時候採用深耕,耕深在30㎝左右,在深耕後要平整田面,要做到上虛下實。

    在花蕾採收完以後,花薹枯死後是最佳的栽植期,由於黃花菜的產量的高低是取決於栽植的密度的,所以栽植前要確定合理的栽植密度和栽植的方式。一般情況下平地,肥地,每畝地栽植1600叢為宜,如果是坡地,瘠薄地,每畝地栽植1800~2000叢為宜。

    黃花菜栽植的方式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單穴栽植,行距是60~90㎝,穴距是30~50㎝,採用雙片對栽的方法,或者是三角形栽法,雙片對栽就是,每穴三叢,每穴是兩個芽片,兩叢間距是12~19釐米,三角形栽植就是,每穴三叢,每穴是1~2個芽片。二是寬窄行穴栽,寬行是80~100㎝,窄行是60~70㎝,穴距是40~50㎝,每一穴栽植芽片的數量和單穴栽植是相同的。這種栽植能充分的利用邊行的優勢,這樣方便採摘和管理,適用於大面積生產。

    栽植的時候要先按規定的株行距挖穴,穴深是16~20㎝,寬是20~25釐米,每一穴要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1.5㎝,把土肥混合均勻以後就可以栽植了。種苗栽植的時候要把秧苗端直的放入,然後再覆土,讓根部埋入土下10~15釐米,注意栽後就可以澆水。

    ④田間管理

    ◆中耕培土

    黃花菜的生育期比較長,並且是容易滋生雜草,同時在採摘期經常會被踐踏。造成土壤緊實所以每年必須林進行中耕鬆土3次。第一次是要在春季發芽以後來進行,注意這次中耕可以結合施肥來進行,株間適宜淺些,行間適宜深些,大約是10~15㎝,這一次中耕是具有翻埋肥料,讓土壤疏鬆,以提高地溫的作用,可以促進黃花菜早發和旺長,第二次是在黃花菜採收完後進行,主要是疏鬆被踩的緊實的土壤,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第三次是在割葉之後進行,這次可以消滅雜草,並減少殘留的病菌以及蟲卵的危害。

    由於黃花菜的根系每年都會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並逐漸的向上生長的,短縮的莖有不斷向上生長和抬高的特性,那麼培土可以防止短縮莖和根外露,並增加花苔數。一般情況下栽植2~3年後開始,在每年要做好培土護根,尤其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是更需要注意勤培土。在黃花菜冬苗枯萎到春苗萌發前結合中耕,施肥,進行培土,建議每畝地施土糞是4000~5000公斤。

    ◆追肥灌水

    在出苗之前要結合中耕進行催苗追肥,要施入速效性氮肥以促使春苗的粗壯和整齊,在抽薹之前進行第二次的追肥,這個稱為催薹肥,並且這次追肥必須是重施,每畝地施入氮肥是10~15公斤,鉀肥10公斤,過磷酸鈣是25公斤。在採收的盛期要進行第三次追肥,這樣可以讓後期多發花蕾而減少落蕾的現象,以延長採摘期,這個稱為催蕾肥。如果是在瘠薄地塊,那麼這次追肥的增產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在抽薹採蕾期,如果遇到了乾旱就要及時的進行灌水,這樣可以讓花蕾增多並肥大,以延長花期減少落蕾,並提高產量,注意灌水要以早晨和傍晚為最好。

    ◆保蕾措施

    黃花菜的花蕾是比較容易脫落的,這樣會影響增產,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加強肥水的管理,並及時追施催薹保蕾肥,要及時的進行灌水抗旱和保蕾。黃花菜在現蕾以後,建議用0.3%~0.5%的尿素+1%過磷酸鈣的浸出液+0.2%~0.3%的鉀肥,或者是0.02%的稀土,再結合噴施15~20㎎/L的赤黴素,這樣對壯苗和保蕾是十分有利的。

    ◆病蟲防治

    黃花菜的病蟲害主要有葉斑病,鏽病,害蟲主要有紅蜘蛛,蚜蟲等。在前一年採收以後就要及時的拔薹割葉進行清園。因為葉斑病一般情況下是在3月的中旬發病,在5月的下旬危害比較嚴重,建議用託布津或者是百菌清進行噴霧防治,鏽病是在4月的下旬發病,在6~7月份危害比較嚴重,,可以用敵鏽鈉或者是用石硫合劑來防治。紅蜘蛛主要是在高溫乾旱的季節時繁殖很快,可以用三氯殺蟎醇防治,蚜蟲可以用蚜蝨淨來防治。

    ⑤採收

    黃花菜的採收季節一般是在6~8月份,採摘的最佳時間是13~14時,在採收時最適期是含蕾帶苞,也就是花蕾飽滿還沒有開放,它的中部色澤金黃,兩端是綠色,頂端尖嘴處是似開未開的時候,過早和過晚都不會好的,如果太早,就是青蕾,糖分的含量太少,這樣品質和色澤都會太差,產量也會低,如果太晚,就會有“咧嘴”開放,這樣不利於加工,質量差不容易保藏。注意,採回來的花蕾要及時的進行蒸制,來防止咧嘴開花。

  • 3 # 農村婆媳幸福生活

    一、可以種的,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黏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長,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肥沃土壤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

    二、管理技術如下:

    黃花菜又名萱草菜、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宿根多年生的一種三倍體草本植物。只開花,不結果,無性繁殖。以花為食用部分,可以鮮炒,也可以製成乾製品,用溫水浸泡後炒食、做湯或水焯後涼拌,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並具有安神、定驚、催眠、清熱、消炎之功效。黃花菜栽培歷史悠久,分佈範圍廣,種植面積大,是一種栽培管理容易、收益時間長、效益高的經濟作物。現將其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地點選擇

    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耐貧瘠,適應性強,不管是黏壤土還是沙壤土均能良好生長,無論山坡,平地都可以種植,但肥沃土壤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不積水的地塊。

    (2)施足基肥

    栽植時,先開好深15~20釐米、寬20~30釐米的穴,每40穴施入腐熟豬牛糞50千克、複合肥1千克,施後把基肥與穴土拌勻。

    (3)苗根修剪

    將生長5~6年的大叢黃花菜頭挖起,分割成2~4個單株為一叢備用,並剪去肉質根,只保留1~2層新根,新根長4~5釐米,同時將“根豆”和根部的黑鬚剪掉。這樣有利於栽後新根群的旺盛發育。

    (4)適時移栽

    從採摘結束至翌年2月均可移栽,但以白露和立春2個節氣移栽較好。尤其白露移栽,尚有充足的雨量和適宜的氣溫,植株能夠進入2次長葉期,有利於分株繁殖,栽後成活率高,當年就可長出3~5個新芽,翌年即可以有一定的產量。

    (5)合理密植

    根據梯園的寬窄,採取單行栽植或寬窄行栽植。單行栽植:行距80~90釐米、叢距30~35釐米,每叢栽2~4片(株)苗,叢內株距4~5釐米,每叢栽3片苗的呈三角形排列,栽4片苗的呈正方形排列。寬窄行栽植:一般寬行行距80~100釐米,窄行行距60~70釐米,叢距35~40釐米。也可以種植在山坡梯園的前崖,園內套種其他作物,穴距為30~40釐米。

    (6)栽植深度

    以10~15釐米為宜。過深分櫱慢,進入盛產期要遲1~2年;過淺植株矮小,分櫱細弱,容易早衰,而且遇乾旱易影響出苗。移栽後應及時澆水,移栽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

    (7)適時追肥

    在春季萌發第1輪新葉時,畝用腐熟的人糞尿500千克加複合肥5千克兌水澆穴,結合中耕培土施春苗肥,使幼苗發育茂盛,生長整齊;4月中旬施抽薹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為抽薹打下基礎;5月中、下旬結合中耕施催蕾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促使花莖抽生,為現蕾創造條件;採摘完後及時割葉施冬苗肥,畝施人糞尿150~200千克、速效化肥10千克。施肥時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掌握“差苗多施,壯苗少施,瘦地多施,肥地少施,晴天水施,雨天干施”的原則。

    (8)堆蔸培肥

    黃花菜根系每年從新生的基節上發生,有逐漸向上生長的趨勢。因此,在冬苗枯死後,應隨即用肥土堆蔸,有利新根生長。新植的不必堆蔸。堆蔸以肥沃的塘泥、河泥最好,田泥、菜園土次之。

    (9)更新復壯

    黃花菜栽植一定年限後,因肥水條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地上部分櫱成密集的株叢,地下部產生許多粗糙而肥大的肉質根,這時花蕾減少,採摘期縮短,產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採收完成後,結合秋季大中耕,在每叢植株的一側連根挖掉1/3的老株,促進整個植株發生新的分櫱,萌發新根,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3~4年後用同樣的方法復壯另一側。1~2年後再將剩餘的蔸全部挖掉,並深翻土。

    (10)病蟲害防治

    黃花菜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葉枯病、鏽病、炭疽病和莖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病蟲害,要搞好農業防治,在黃花菜採摘完後,地上部隨即枯死,應及時割蔸並運離黃花菜地外,以減少菌源、蟲源;搞好黃花菜的追肥、冬培工作,以增強抗病能力;適時更新復壯老蔸;選用抗病品種等。適時用藥防治,病害可用75%的百菌清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可用艾美樂3000倍噴霧防治。

  • 4 # 農人小匠

    黃花菜又名萱草、忘憂草,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5公分,根簇生、肉質,且根端膨大;葉基生,成狹長帶狀,長40~60公分;其花莖自葉腋抽出、莖頂分枝開花數朵,花型大、漏斗狀,因其開花為橙黃色,故稱“黃花菜”。

    黃花菜適應性強,南北各地都有種植,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江蘇、甘肅、內蒙古、吉林等省,而秦嶺以南地區更為常見,村落旁田埂上隨處可見一簇簇黃花菜。

    黃花菜具有藥食同源性,近幾年成為悄然興起的種植效益不錯的經濟作物。

    杜康能解悶,萱草解忘憂

    黃花菜源產地就是中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很多文獻史料上記載了黃花菜的藥用價值,古代文人詩篇中賦予萱草(黃花菜)不同的寓意內含。

    黃花菜又名萱草、忘憂草,嵇康《養生論》雲:“萱草忘憂”。《詩經》裡就有記載,一夫人因其丈夫遠征,特種“萱草”以解忘憂。

    吳中書生謂之療愁。嵇康《養生論》雲:“萱草忘憂”。(出《述異記》)人們用來佐膳的黃花菜,學名為萱草。大約已栽種了兩千多年,是中國特有的土產。據《詩經》記載,古代有位婦人因丈夫遠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種萱草,藉以解愁忘憂,從此世人稱之為“忘憂草”。

    白居易為好友劉禹錫書雲“杜康能解悶,萱草解忘憂”。

    白居易也有過詩云:“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為他晚年的知己劉禹錫屢遭貶謫的身世予以勸慰。

    蘇東坡曾賦日:“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他所述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愛心。

    因地制宜種植黃花菜,田埂地頭種植也能增加一些收入,規模種植走出產業扶貧新模式

    1,掌握黃花菜的生長習性

    黃花菜耐瘠、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地緣或山坡均可栽培。對光照適應範圍廣,可與較為高大的作物間作。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地下部耐-10℃低溫。忌土壤過溼或積水。旬均溫5℃以上時幼苗開始出土,葉片生長適溫為15℃~20℃;開花期要求較高溫度,20℃~25℃較為適宜。

    2,適宜種植的地區

    黃花菜易成活,好種植,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多分佈於秦嶺以南、湖南、江蘇、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省,西北地區甘肅、陝西兩省,吉林與內蒙古草原等地。四川渠縣被稱為“中國黃花之鄉”。

    因此,在中國西南山區從區域和氣候條件都適宜種植黃花菜,規模種植是可行的。

    3,用好扶貧政策,黃花菜種植助力扶貧攻堅

    黃花菜原產於中國,是食藥同源的經濟作物,適應性廣,栽培管理也比較容易,近幾年很多地方把黃花菜種植做成了規模產業,產品內消與出口雙輪驅動,提高了黃花菜產品附加值,增加了經濟效益。

    舉這樣一個例項:產業扶貧要雙輪驅動、雙向發力,一方面鼓勵和扶持要落到實處,一方面群眾更要積極投身其中。只有因地制宜,抓住特色,用好政策,才能收穫致富希望。在寧夏鹽池縣,黃花菜風頭正勁,成為助力當地脫貧攻堅的“金花”。

    黃花菜的栽培與管理

    一,黃花菜常用的栽培繁殖方式

    1,分株法

    分株繁殖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將母株叢全部挖出,重新分栽;另一種是由母株叢一側挖出一部分植株做種苗,留下的讓其繼續生長。

    挖苗和分苗時要儘量少傷根,隨著挖苗和分苗隨即栽苗。種苗挖出後應抖去泥土,一株一株地分開或每2~3個芽片為一叢,由母株上掰下。將根莖下部生長的老根、朽根和病根剪除,只保留1~2層新根,並把過長的根剪去,約留10cm長即可。

    2,切片法

    切片法有點類似於土豆種植,花菜採收完畢後,將根株挖出,再按芽片一株一株分開,除去短縮莖周圍的毛葉,已枯死的葉,然後留葉長3~5cm,剪去上端;再用刀把根莖從上向下先縱切成兩片,再依根莖的粗度決定每片是否需要再分。如果根莖粗壯,可再繼續縱切成若干條。這樣每株一般可分切成2~6株,多者可達10株。須注意,在分切時每個苗片都需上帶“苗莖”,下帶鬚根。分切後用50%多菌靈1200倍液浸種消毒1~2h,撈出攤曬後用細土或草木灰混合黃土拌種育苗

    3,扦插法

    黃花菜採收完畢後,從花莛中、上部選苞片鮮綠,且苞片下生長點明顯的,在生長點的上下各留15cm左右剪下,將其略呈弧形平插到土中,使上、下兩端埋入土中,使苞片處有生長點的部分露出地面,稍覆細土保護;或將其按30°的傾角斜插,深度以土能蓋嚴芽處為宜。當天剪的插條最好當天插完,以防插條失水,影響成活。插後當天及次日必須澆透水,使插條與土壤密接。以後土壤水分應保持在40%左右。約經1周後即可長根生芽。入冬注意防寒。經1年培育,每株分櫱數多者有12個,最少5個,翌年即可開花。

    二,黃花菜的種植要求

    黃花菜根系發達,要求種植在土層厚的地方,種植前施足基肥,深翻25~30公分。因為黃花菜耐幹怕澇,種植不能選擇低窪易澇的田塊。

    1,合理密植。採用密植可發揮群體優勢,增加分櫱、抽薹和花蕾數,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一般多采用寬窄行栽培,寬行60~75cm,窄行30~45cm,穴距9~15cm,每穴栽2~3株,栽植3000~5000株/畝,盛產期達10萬~15萬株/畝。

    2,適當深栽。黃花菜的根群從短縮莖周圍生出,具有1年1層,自下而上髮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因此適當深栽利於植株成活發旺,適栽深度為10~15cm。植後應澆定根水,秋苗長出前應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以利於新苗的生長。

    3,中耕培土。黃花菜為肉質根系,需要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條件,才能有利於根群的生長髮育,生育期間應根據生長和土壤板結情況,中耕3~4次,第1次在幼苗正出土時進行,第2~4次在抽薹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

    三,黃花菜的水肥管理

    黃花菜要求施足冬肥(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補施蕾肥。苗期和花蕾期水肥結合。

    1,冬肥(基肥)。應在黃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長,即秋苗經霜凋萎後或種植時進行,以有機肥為主,施優質農家肥每畝2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畝

    2,苗肥。苗肥主要用於出苗、長葉,促進葉片早生快發;苗肥宜早不宜遲,應在黃花菜開始萌芽時追施,追施過磷酸鈣10公斤/畝、硫酸鉀5公斤/畝。

    3,薹肥。黃花菜抽薹期是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的重要時期,此期需肥較多,應在花薹開始抽出時追施,追施尿素15公斤/畝、過磷酸鈣10公斤/畝、硫酸鉀5公斤/畝。

    4,蕾肥。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長採摘期,增加產量;應在開始採摘後7~10天內,追施尿素5公斤/畝。同時採摘期每隔7天左右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加0.4%尿素,加1%~2%過磷酸鈣(經過濾)水溶液,另加15~20mg/kg九二O於17:00後噴1次,對壯蕾和防止脫蕾有明顯效果。

    5,澆水。黃花菜分植移栽時要澆小水,促使分植早生根發芽成活。以後在苗期,蕾期追肥後及時澆水。注意黃花菜怕澇,夏季豐雨期,大雨後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四,黃花菜病蟲害防治

    花菜主要病蟲害有鏽病、葉枯病、葉斑病、紅蜘蛛和蚜蟲等。

    黃花菜鏽病

    1,危害症狀與原因

    鏽病主要為害葉片及花莖,初侵染產生皰狀斑點,後突破錶皮,破裂散出黃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有時很多皰斑合併成一片,表皮翻卷,葉面上鋪滿黃褐色粉狀夏孢子,皰斑周圍往往失綠而呈淡黃色,整個葉片變黃,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花莖變紅褐色,花蕾乾癟或脫落。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代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條件有利病害發生,植株長勢弱,加重病害發生。栽種過密,通風不好,地勢低窪,排水不良以及施氮肥過多都使病害發生嚴重。

    2,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或地表溼度過大。

    採收後拔薹割葉集中燒燬,並及時翻土;早春鬆土、除草。

    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代森鋅500~600倍液或40%稻瘟淨600~7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黃花菜葉枯病

    1,危害症狀與原因

    主要為害葉片,初侵染從葉尖開始呈現蒼白圓形小斑點,以後順葉邊緣逐漸向下擴充套件變黃褐色而乾枯,溼度大時病部產生黑色黴狀物。病菌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產生的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溫暖多雨條件有利病害發生,植株長勢弱,栽種過密,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等發病較重。

    2,防治方法

    常用等量式0.5%~0.6%的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防治,出現病害後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黃花菜葉斑病

    1,危害症狀與發病規律

    主要為害葉片和花薹。葉片初生淺黃色小斑點,擴大後呈橢圓形暗綠色病斑,最後發展成梭形或紡錘形大斑,邊緣深褐色,中央由黃褐色變成灰白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溼度大時,病斑背面有粉紅色黴層。乾燥時易破裂,病重時全葉發黃枯死。田間一般3月中下旬開始發病,是每年黃花菜發生最早的一種病害;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最重,6月下旬停止蔓延。

    2,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病性;採摘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

    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及時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湖南省用三色粉(熟石灰、草木灰、硫磺粉20:10:1)在雨後噴撒,每畝45~60千克,兼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紅蜘蛛

    危害葉片,成蟲和若蟲群集葉背面,刺吸植株汁液。被害處出現灰白色小點,嚴重時整個葉片呈灰白色,最終枯死。

    防治方法:用15%掃蟎淨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73%克蟎特2000倍液噴霧。

    蚜蟲

    蚜蟲主要發生在5月份,先危害葉片,漸至花、花蕾上刺吸汁液,被害後花蕾瘦小,容易脫落。

    農藥防治方法:用馬拉硫磺乳劑1000~1500倍液或樂果溶液噴灑。

    生物防治方法:新鮮小辣椒研磨兌水直接噴殺。

    特別注意:黃花菜鮮食地區,因為新鮮黃花菜每天採摘直接售賣,發現花蕾有蚜蟲嚴禁使用農藥噴殺,必須使用生物防治辦法

    總結:黃花菜栽培條件不嚴格,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分佈秦嶺以南各省,西北的甘肅和陝西及內蒙古也有種植。

    黃花菜耐旱怕澇,性喜溫暖,根系發達,適宜土層厚的砂壤土種植。

    黃花菜種植方式別具一格,有分植、切片、扦插等方法,移栽定植後澆水促生根發芽,苗期、花蕾期適量水肥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根據用途不同及時採收。

  • 5 # 長江說農

    只要自然降水或人工供水能夠滿足黃花菜對水分的需求,在西南山區規模種植黃花菜是可行的。在人工供水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自然降水是黃花菜高產穩產的重要條件,也是判斷黃花菜栽培適宜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年降水量800~1000㎜的地區為最適宜區,年降水量500~800㎜為適宜區,500㎜以下的為次適宜區。西南地區的山區,大部分應該是黃花菜的適宜種植區或最適宜區。

    黃花菜是經濟效益較高的特色蔬菜,很多農戶種植黃花菜走上了致富之路,很多企業規模種植黃花菜,形成了持續盈利的產業。對於規模發展黃花菜的業主來說,選擇黃花菜有幾個優點:其一,黃花菜市場銷路廣,鮮銷和乾貨市場需求量都比較大,即可鮮銷,也可以加工成幹品,貯藏運輸比較方便。其二,黃花菜是多年生作物,一次種植可以管10~20年,只有第一年定植的投入大,投產以後的管理就不需要再買苗和栽植的投入了,可以節約大量的物化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其三,作為規模種植的業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來決定黃花菜的種植方式,如果資金充裕,可以投資設施栽培,提早收穫期,提前上市,取得好的賣價和效益。如果資金週轉困難,也可以做簡易露地種植。黃花菜栽培與管理水平成正相關,如果管理水平高,一畝可以賺3000~4000元,如果業主的技術差一些,或者資金投入不怎麼好,那麼一畝賺2000~3000元也是可能的。其四,山區租地費和人工費比其他地方要低,有利於控制和減少成本。其五,山區的生態條件一般比平壩地區好,有利於黃花菜種植達到綠色食品的環境生產條件。

    黃花菜栽培模式大致有三類,一是露地栽培,這是最普遍,面積最大的栽培模式,二是大棚設施栽培,主要是為了促進早熟,提早上市,賣好價錢。三是非耕地栽培,對栽植條件沒有要求,主要是為了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產品和效益。

    在山區規模發展黃花菜可以先從露地栽培做起。其管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品種選擇。中國黃花菜品種很多,在品種選擇上要注意適應性、豐產性和市場需求等因素。黃花菜分為早熟、中熟、晚熟三類。早熟品種生育週期140天左右,5月下旬開始採摘,採摘期30~40天,抗寒抗病性較強,適宜抗旱能力較差的坡土種植,可避過夏秋乾旱的影響,但產量比中遲熟品種低,一般作鮮菜銷售。如四月花、五月花、清早花、早茶山條子花等等。中熟品種生育週期160-180天左右,始採期6月中旬,採摘期一般為50天左右,產量高、品質好。中熟型主要有矮箭中期花、高箭中期花、猛子花、白花、茄子花、杈子花、長把花、黑咀花、茶條子花、炮竹花、高壟花、長咀子花等等;晚熟品種生育週期180天以上。始採期6月下旬,採摘期一般達60~80天,採摘期長,產量高,但常因夏秋乾旱而減產,應選擇土層深厚、抗旱條件好的土壤。晚熟品種有倒箭花、細葉子花、中秋花、大葉子花等。品種選擇主要是根據企業發展的規劃來決定,建議以中熟加工品種為主,適當搭配早熟鮮銷品種。

    (二)整地施肥。黃花菜對土壤選擇不嚴,沙土、粘土均可種植,但以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平地或緩坡地為好。 黃花菜喜溼怕澇,栽培的土壤應深挖排水溝和圍邊溝。黃花菜喜肥耐肥,在一定的限度內,均衡施肥的數量越大,黃花菜產量就越高。同時,大量施用經過腐熟的農家肥,還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蔓延。一般在稻田和旱地翻耕或翻挖前,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40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油枯30~50千克。有些種植者認為大量施用農家肥費工費時,不如單施化肥簡單方便,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因為農家肥的營養元素比化肥更全面,更豐富,而且大量施用農家肥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改良土壤,實現養分持續均衡供給。

    (三)定植適期。黃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定植時期要求並不嚴格,主要根據土地茬口、育苗長勢和耕作制度綜合考慮。黃花菜耐寒耐熱,一年四季都可以定植,但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定植。春季移栽在3月初黃花菜剛開始發芽時進行。這樣緩苗早,分櫱快,產量高。秋季移栽可在定植後產生新根群,吸收大量營養,進行葉芽分化,為來年分生出新的植株打好基礎。

    (四)定植形式。適當密植是加速黃花菜提早進入高產期的重要措施。但如栽植過密,雖可早得、多得收益,但容易密整合叢,採收年限短。另外,黃花菜現蕾開花的時期很長,在此期間每天都要進行採摘,過於稠密時操作也不方便,也容易染病。所以,定植時要特別注意確定適宜的形式和密度。最常用的定植形式有單行穴栽和寬窄行穴栽兩種。前者行距60-90釐米,穴距30-45釐米;後者的寬行為80-100釐米,窄行60-70釐米。黃花菜栽植深度以種苗根頸部入土3-4釐米為宜。栽植時先按預定的行株距開溝或挖穴。穴深16-20釐米,寬20-25釐米,然後施清糞水,促進根系與土壤密接,植株成活。

    (五)肥水管理。 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定植後一、二年均以營養生長為主,後期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因此,投產前的管理重點是加強水肥管理,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為後期投產打好基礎。第一年的肥水管理以農家肥和尿素氮肥為主,每次每畝5公斤尿素兌1000公斤清糞水,盡力保持土壤的溼潤條件。第二年要用複合肥,每次8公斤,兌清糞水1000公斤施入。投產以後,要逐步增加複合肥的使用量,以提高植株的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形成高產穩產的基礎。黃花菜喜肥、耐肥,尤其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多。投產以後,按照春苗肥、催苔肥和採後肥三個時段進行追肥。 黃花菜較耐旱,苗期需水不多。5月中旬開始抽莛後需水漸增,這時缺水不僅抽臺少,抽臺慢,有時甚至不抽花莛。採收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必須勤澆水,特別是抽莛灌第一次水時,要讓田裡的每個角落都滲到,才能使抽莛整齊。抽莛後到採收前每4-7天灌1次水。從採收開始後到結束採摘,必須經常保持土壤溼潤。黃花菜是喜溼作物,保持土壤的溼潤條件是高產穩產的基本保障。

    (六)適時採摘。黃花菜採摘時間要求較為嚴格,過早過遲均不行,過早採摘,鮮蕾重量減輕,顏色差,過遲採摘花蕾成熟過度,出現裂嘴鬆苞,質量差。山區黃花菜採摘標準應根據市場遠近,保鮮技術、價格、冷藏運輸裝置以及中間購銷批發商是否參與等綜合考慮,採摘可以7~8釐米長,接近生理成熟、具有商品成熟的中等大小花蕾為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銅火鍋清洗涼幹後芝麻油塗上可以儲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