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啟耀英語教授

    實際上,英語學術論文最好由作者本人撰寫,如果這個人英語水平足夠高的話。起碼要過英語四級,能過六級最好。因為是寫他自己專業的東西,並且由於他英語夠好,寫起來能夠得心應手,語言使用的要地道一些。

    如果作者英語不夠好,先寫出中文論文,然後再翻譯成英語論文,這也是一種辦法。那麼翻譯人員應該從本專業的人中來找,或者找自己帶的本科畢業生、碩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等。這些人英語如果過了四級或者六級,再加上是自己的專業,翻譯起來應該能順暢一些。

    但是如果這些專業的人英語不好的話,翻譯出來的材料讀起來不流暢,晦澀難懂,邏輯上有問題,用詞不專業,漢式句子多,錯誤百出。即使是英語水平、專業水平較高的專家級的人來進行校對,也很難達到雜誌的要求。

    如果找英語專業的人來翻譯,雖然他的英語足夠好,但是由於他不懂專業,用詞不會很準確,讀起來可能比較流暢,但是不一定能表達出作者的真正含義。這種翻譯需要經過譯者與專業人士的多次溝通、研究,才能最終確定譯文,比較耗費時間。

    回過頭來講,最好是由英語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士來撰寫。直接用英語寫作的好處是,該作者能夠用英語進行思維,能夠直接引用一些英語的專業詞彙、短語,習語、慣用語等,寫出的句式也都是地道的英語句式。

  • 2 # 英語發動機

    比如數學物理這些基礎學科的內容,沒受過學科訓練的普通人根本除了認識字,其他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講什麼。怎麼翻譯?配專業水平這個高的翻譯,不現實。

    以英翻中為例:

    我以前讀工科的,喜歡看科普讀物,看到這篇論文的數學術語我大概還是知道在指什麼。對於我來說的話,這篇文章基本不存在任何生詞,但是我除了知道這是一篇和數學有關的論文之外,再也讀不出點什麼東西了。

    這是懷爾斯證明費馬大定理論文的一部分,我真的是什麼都看不懂。

    翻譯是個很複雜的東西,它並不是機械地單詞對單詞,語法對語法的過程。翻譯的核心是準確地用另一套語言系統還原原作者想傳達的資訊。語言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同樣的單詞,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上下文情況下,傳遞的資訊都可能會大不一樣。因為我根本就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所以我就不知道我是否正確傳遞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至於翻譯,無從談起。

    能夠勝任這篇文章的譯者,至少數學系本科畢業。因為費馬大定理的證明涉及代數數論、代數幾何和模形式等屬於研究生的課程內容了。話又說回來,一個受過七八年數學專業訓練的人,為什麼會願意做個這麼小眾、繁瑣卻又是高技術的活。最現實的一點,怎麼開價?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譯者專業領域的母語表達水平問題。

    即使是母語者,沒有在被相關行業工作過,也不大可能寫出某個行業的專業性文章。主要原因就是非行業內的人士,不太會使用行業內的專業術語。和專業人士交流不用行話,很致命。我剛工作的時候,我們單位就出現過翻好的中文文字,建築師讀不懂的問題。

    我曾經在網上遇到過一個人評論某個地方土建問題的文章,而且是涉及比較專業的問題這剛好是我的本行,所以我饒有興趣地讀了一下。然後我就發現這個人文采確實好,但是寫得東西我讀起來很吃力,在專業問題上,我不是很明白他到底想表達什麼。我不是很明白他到底想表達什麼。他的用詞習慣和我們工程師很不一樣,勉強讀懂後,發現他對我們行業的理解是錯的。

    所以,對於這類比較專業的領域的翻譯,也最好是要有行業背景,即使沒有,也要他們和專業人士多混在一起,耳濡目染。

    最後,這篇文章也回答了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外語。

    有些小眾的領域根本找不到相關翻譯。在文科方面,如果你想研究伊特魯尼亞人的文明,對不起,你必須懂英語。因為,相關著作沒有一本用中文寫的,中國研究這個的人,也不會超過100人。不會有翻譯去翻譯相關著作的。想在這方面做出成績,只有兩條路,要麼大量閱讀國外的文獻或者教材,要麼出國,兩條路都需要學習外語。

    專業水平是科研、工程的核心力量,但是涉及到科研問題,要做到最好,保持領先,那麼必須要不斷吸收外面最新的資訊。我看到有一種不好的思潮,說外語浪費了太多時間,太多精力,應該所有精力集中在數理化上。確實,對於中學生來說,數理化多花點時間會學得更好。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學數理化學得再好,也只是學了點皮毛,這點知識量,哪怕水平高到了國際競賽水平,都只是知識高峰的冰山一角。學好中學的知識,只是讓我們走在科學高峰的山腳,要登上頂峰,還得靠不斷吸收最先進的知識。如果外語不好,就無法把握某領域的最新動向,那勢必事事慢半拍。對於最前沿的學科來說,大家水平都很頂尖而且差不多的情況下,慢半拍就是徹底落後。閉門造車造不出好車,科學文化要多交流才會更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菲律賓馬尼拉有好吃的川菜館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