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德厚致遠

    人生本是一場修行,生活也是一番歷煉,人生的價值不僅限於得到的財富多少,而在於貢獻的作用大小。是人首先要在社會安身立命,站穩腳跟,獨立生存。立身社會就不能不修德明智,否則立身不穩,難以成功。立足社會,才能施展抱負,有所建樹,服務社會,造福於民,互利共贏。善行天下,善是人類的美德。仁者無敵,仁是人們的愛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體現了彼此間的相互作用,促進了彼此間的相互成就。發揮的是彼此間的相互生機。好人是一種品德,是一種信念,是一種能源,是一種財富。好人能凝聚人心,也能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好人緣能使人心悅誠服地歸順,征服只能使人忍辱屈從。屈己於人,方可得眾,得眾成勢,勢強顯威。好人難做,只怕不做。人生的真諦在於享受快樂的生活,得益於家庭的幸福美滿,社會的文明和諧,國家的強盛繁榮。做個好人,踐行使命。

  • 2 # pztzcddp

    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好人”是指有善心、寬厚待人的人。在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應該都會問過家長,“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那時候家長只會籠統地跟你解釋,好人就是善良的人,壞人就是做壞事、邪惡的人。那時候的我們,想法很簡單,也很純粹。只要對自己好的人都是好人,欺負自己的人都是“大壞蛋”。

    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每個人的人生詞典中的“好人”一詞的含義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班裡兩個跟你關係都挺好的朋友同時競選獎學金,都跟你“打了招呼”,你最後是投誰好呢?投了其中一個朋友,你在那個朋友的眼裡就是樂於助人的“好人”,但是在另外一個朋友的眼裡就是背信棄義的“壞人”。在社會上,幫助一個人,必定會得罪跟被幫助者有利益糾紛的另一個人。

    人長得越大,對於“好人”這個詞的解釋就越模糊。成為一個人眼中的好人很簡單,但是成為所有人眼中的好人很難,或者說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所謂眾口難調,有誇你的人,同時就會存在罵你的人。有很多家境好的愛心人士長期資助貧困山區的兒童讀書。大部分被資助的貧困學生都會定期給資助者寫信、寄獲得的榮譽證書,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恩將仇報,被資助了多年以後,反咬資助者一口,說給的錢太少了。資助者幫你是因為有善心,不資助你也很正常。不要把資助者的善心當成理所當然,恩將仇報,這樣以後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之前國內著名演員孫儷就被被資助者反咬了一口,真是讓人心寒。

    四川多名小學生因扶一摔倒老太被訛推人,中巴車司機因扶馬路上一老人被訛撞人,碰瓷兒愈演愈烈,更有甚者直接往汽車引擎蓋上一趴,直接伸手要錢。因此,好人難做的社會現狀是由於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從被幫助者的角度來講,其個人素質較低。認為別人幫助他(或她)是應該的,全世界都欠他的,而且還有一種利用別人的善心的想法,這就造成了好人做好事兒卻沒有好報的結果。

    然後從幫助者的角度來講,幫助者一心只想幫助有困難的人,卻忽視了被幫助者的人性,又給自己“找麻煩”,讓“農夫與蛇”的故事重演。

    最後從社會的角度來講,現在社會風氣被一些個人素質低的人所汙染,扶老人的好心人反被訛還因此吃官司、賠錢。給更多居心叵測的小人留下更多機會,也讓很多好心人不敢再“好心”了。

    針對這種社會現狀,應該透過多重途徑去解決。

    1.“好心人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注意被幫助者的人品,如果人品有問題,沒必要幫助。幫助了不僅給自己惹麻煩,還會危害社會。

    2.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利用別人的善心進行違法犯罪的不法分子的打擊力度,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好心人的善舉,嚴懲不法分子。

    3.媒體要傳播正能量,引導社會輿論健康發展。

  • 3 # 此生逍遙休問天

    都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其實不是好人少了,而是好人難做,甚至可能被一些人反咬一口,使你變成大眾眼中的壞人。

    1、貝勃效應:對人好,他習以為常,就不會珍惜很多時候,好人之所以難做,是因為一個好人會習慣性地去付出,去為某人或某些人做好事,當他每天付出習慣的時候, 他人就習以為常了,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因為其他一些原因,這種習慣突然戛然而止,他人就可能對你“刮目相看”,心生怨恨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心理效應,叫作“貝勃效應”。有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一人右手舉300克砝碼後,在其左手再放置305克砝碼,他就不會覺得兩手有多少差別,給左手繼續加碼至306克時,他才會感覺左手有些重;同一人,右手舉600克砝碼,左手砝碼要達到612克時他才能感覺到左手重了。這就是說,原來的砝碼越重,後來就必須加更大的重量才能讓人感覺到左右手的差別。如果把這個貝勃心理效應沿用到現實生活中,就會發現,如果你平時對某一個人好的時間久了,她就把你對她的這種好習以為常了,忽視了,更談不上她會覺得你對她有多麼的好了。如果你對她的好突然增加一倍或更多,她就會明顯感受到你對她的好,這就是貝勃效應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2、蔡戈尼效應:人們一般記得別人沒做的事好人難做的第二個原因是“蔡戈尼效應”,蔡戈尼效應是指人們對他人已經做過的事沒有多大印象,而對他人沒做的事卻總是耿耿於懷,掛記在心。好人平時做的事情被他人習以為常了,於是,一旦有一件事沒做到,就會被他人記住,被他人抹上汙點,甚至翻天覆地的口水就撲面而來了。與之相反的則是,浪子回頭之所以受人歡迎,是因為他以前做的壞事多了,突然做了好事,反而給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一部電視劇拍得再好,一本詩集寫的再好,也總有人盯住其中一些瑕疵,揪住一些毛病,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冷嘲熱諷、喋喋不休。

    3、做一個好人需要讓他人降低對自己的期望值,才會更有價值心理學上還有一個重要效應,叫“期望值管理”。我們在做好人好事的同時,還應學會降低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值。具體而言,就是我們不需要過度地積極表現自己的好,而是一點一點慢慢展示自己的優點,這樣可能會給人更多驚喜。這也正是平時低調、小氣的人,有時反而會更受人歡迎;平時高調、闊氣的人,有時不僅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反而會覺得你做那麼多好事都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甚至是你必須要給他們做的,不做反而是他們眼中的罪人了。

    每個人都很厭惡損失,心理學上還有一個效應,叫作“損失效應”。例如,我們丟掉一萬元錢時的痛苦,遠遠會超出我們得到一萬元錢時的快樂。

    所以,平時不要無原則地對他人好,不要拼命地為他人好,不要過於頻繁地為他人好,不要經常過於主動地為他人好,而要有原則,有選擇,有針對性,保持一定距離,這樣才會放大你好人好事的優點與價值。

  • 4 # 清月明光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好人壞人都是相對而言。一個在社交場合很會做人的人,大家都會說他夠朋友,講義氣。但在家裡他的親人可能會被他氣得半死。或者他是當老闆的,他的員工會被他罵得狗血臨頭。

    人都是善惡混合體,你把善給了一些人,就有一些人要承受你的惡毒。所以我們看人做事不要看表面。事情要一分為二來看。看人同樣如此。

  • 5 # 吉祥233374412

    謝謝邀請!因為好人要忍一時之氣,吞百至千之怨聲之道。說白了,好人是圓消,.外面都是圓消,包的酸甜苦辣鹹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委屈全全包在心裡。承載了太多太大的難言之蔽!吉祥願善良的人們自我調整好心態。給自己留點小空間.釋放,減減壓力!!!

  • 6 # 永不言退

    謝邀!說為什麼好人難做?這話要是在幾十年前根本就不存在,為什麼到了現在,科技,見識,涵養都高發展的時代就會有這個問題了呢?本人覺得!還是社會本身出了問題!不能死板的把什麼東西都生搬硬套,比如說!有很多在路邊救摔倒昏迷的老人卻被其家人訛詐經常出現在報端,這些好心人做好事非但沒有得到讚許,卻被別人訛詐!而導致現在出現了類似情況很多人都選擇了冷眼旁觀!不過還是有不少人還是選擇出手相救!這個社會需要正能量,讓我們一起更好的建設我們的社會吧!

  • 7 # 70後的彬

    其實我想說的是,社會始終在進步,隨著物質文明和國民教育人們的整體素質在提高,那我們的道德要求也應該提高,現在比過去野蠻惡性犯罪減少了,大家普遍道德基於管好自己,公共道德缺乏維護。這應該是本題要回答的吧?

  • 8 # 大叔品世界

    好人為什麼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可以修成正果,而壞人只需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這是很多人納悶的事情,順便去查了一下資料,按佛學來說要是真成佛,好人成的是聖佛,壞人成的是鬥佛,鬥佛易做聖佛難,但是在真正生活中聖佛的代表卻少之又少.就像很多人的體會一樣,就像社交媒體互動一樣你給他點贊,他很感謝你說你很好,第二次也會找你幫忙,你是好人你會幫忙,他同樣感激你但是也沒有第一次強烈了,最怕的是成為習慣,你因為其他事情很累你拒絕了他會說沒關係但是心裡去想小事都不幫忙算不算朋友。而有人一開始就拒絕,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人不找他了,突然有一天他破天荒的給你做了好事你覺得他好好哦,冷漠的人就會出現寬容大度之類的光環,這個人還不錯之類之類的。就像老師會誇學習很差的學生突然變好的成績,警察會誇不再偷東西的小偷,然而一直資助貧困大學生的人從來沒有得到過被資助人的感謝和電話因為破產停止了對他的資助,卻得到了對方的辱罵,正義的人在公交抓小偷被捅傷,被偷的人卻跑了,目擊者都跑了,忍著傷口抓小偷去派出所的人還沒有出院小偷就被放了,被幫的人還是渺無音信,好人你覺得他一定會幫你的,幫是正常,不幫就是虛偽。壞人不幫你覺得正常,偶爾幫你了一次你就感恩戴德了。好說話去幫別人的人,反而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和理解,這是當別人把你的好當作一種習慣的可怕效應還是人類本身就有的劣根性?你們是否感同身受這樣的情況,你們是怎麼理解這種現象或者怎麼解決的呢?

  • 9 # 老頑童168666666

    謝謝悟空邀請!我們當今社會已經進入文明社會,文明社會千羅永珍,不單是精神文明,而且還有物質文明,縱觀天下,哪個朝代哪個社會“好人”好做呢?“好人難做”確實存在,農民歌唱家“朱之文”,人紅又賺錢,他拿出錢來,鋪路造橋,鄉親的不領情。這叫怎麼回事呢?做人難難做人,只要你做對的起這個社會,對的起人們,對的起自己,就無愧於人民了。

  • 10 # 麗麗99616526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做人難,難做人,好人尤其難做。

    主觀而言,從社會學角度看,好人應該做,人生活在社會當中,離不開相互幫助,只有互助互愛,才能更好地立足社會生存發展。

    但客觀上看這個社會太現實了,因為金錢、名利,人心變得浮躁,人的三觀思維,所處環境,教育素質參差不齊,想做好人未必就能做到好人,未必就一定好人有好報。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如果一個人一味地做好人,沒有原則,不保護自己,就有可能陷入小人和壞人的圈套,而淳樸、善良好心的人在幫助別人時,而受到幫助的人末必就十分感謝你,還有可能被誤解,也可能得罪人,適得其反,比如現實中有見老人摔倒反被訛,不但好人得不到好報,還會深受其害。

    古語云“凡事皆有度,為人處世,切不可逾此度。”做人有尺,把握有度!以善良之心幫助他人,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特徵,但不要因為施愛於對方,就盲目相信對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萬無”,要時刻保持防範之心,不要讓受助而變為受害!因為金錢利益面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保證不受傷害。

    切記,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11 # 憤怒野虎

    這與人的認識態度,以及相關保障制度待完善情況有關。 1.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民眾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提高,網路通訊發達。一些事件經媒體報道後迅速發酵,各地類似的羅生門層出不窮。南京的徐宇幫扶老太被訛詐案例後,各地方的老人跌倒被訛案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些受訛者為自證清白,甚至以死明證。 2.一些見義勇為事件,因為正當防衛及防衛過當等概念解釋含混不清,至使“見義勇為者”賠償損失嚴重,從而使人的態度冷漠。新聞中的追趕小偷,使小偷自己跌倒受傷,追趕者需賠鉅額醫療費。還有奇怪的帶套不算強姦等事件,不斷衝擊人的道德底線。 3.在許多事件的出現時,有點遺憾的是,相關法律法規卻跟不上,好人被訛,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等概念解釋含糊等,給群眾帶來極大麻煩。這些諸種原因,都是影響的因素。

  • 12 # 曉燕的詩和曉燕話營養

    可能與好人一而再地被壞人刻意綁架了道德有關吧,也與有的時候,壞人或惡人先告狀或敗壞好人的形象有關,雖說清者自清,但清水裡滴一滴墨,清水就很難自清了,沉澱下來需要時間,可以好多的人不會或沒有時間等著那個必須沉澱的時間的。

  • 13 # 頭上朗月

    謝謝邀請!當今社會好人難做有以下原因;其一,多元化思潮的影響,特別是歷史發展到轉型的新時期,每個人的社會屬性已被弱化,自我意識非常活躍,傳統意義上的當好人,做好事在華人的觀念裡開始淡漠,行為上的表現已非常謹慎,不再那麼強烈;其二,即便做了,可能付出的成本太高,例如:本來好心去救助遇險遭難的人,會得到反誣的結果;像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小品«扶不扶»就是非常生動的寫照;如果是那樣,不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好;其三,看客心態;事實上,魯迅先生早年評說的從眾麻木不仁的民族劣根性,即便今天仍有一定的市場,這實在令人思考;透過以上所述,筆者還是覺得:雖然我們道德文化體系在改革年代的重構需要時間和努力,但鑑於中華古國淳厚的精神底蘊和優良民族傳統,一旦上下一心,凝成合力,最終定會迎來革故鼎新,繼往開來的大好社會局面;對此,我們仍充滿著信心!個人見解,敬請指正。

  • 14 # 簡愛淼

    這個社會做人難,本來做人就要解決生活問題,還有人情世故,家族生活,朋友問題,同事問題等等!還要做一個好人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做人不容易吖,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傳奇,都是故事,做一個對的起自己良心的好人,又有幾個了,所以捫心自問,你們做到了嗎?

  • 15 # 徐力大多吉

    我從小就不喜歡別人誇我是個好人,因為我從小就已經看出來了,凡是被人稱為老實人、好人的人,都不受大家的尊重,都被大家看不起,都被大家欺負,沒錢沒勢,沒有社會地位,被大眾擠壓得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這些老實人、好人,生活艱難,生活困苦,頂多也就是能勉強活著而已。我年輕的時候,肯定不願意做這種人。

    我從小就認為,這個世界上不興好人,難容老實人,所以我從小就不想做個老實人,我害怕自己做了老實人之後,被別人看不起,在社會上不受尊敬,被社會淘汰。

    因此,我從懂點事,開始為自己設計人生時,就是排斥老實人的,就是為自己設計的堅決不當老實人的人生路。

    於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就從來沒有一個人誇我是個老實人,也從來沒有一個人說我是個好人。別人對我最多的評價就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

    這是因為我發現,人們普遍尊重敬畏亦正亦邪的人,也普遍喜歡待見亦正亦邪的人。所以我也就把自己塑造成了這種形象。

    幾十年了,我一直很享受這種亦正亦邪的做人方式,因為這樣,我既能得到做人正的好處,又能得到做人邪的好處。兩頭的好處我都拿著。

    但是世事難料。

    沒想到在我44歲的時候,我查出來疑似肝癌,從此我就拋下了過去的一切,走向了到處求醫的道路。

    更沒想到的是,我在求醫的過程中,又學上了醫。

    更更沒想到的是,在我求醫兼學醫的時候,我竟然意識到自己原來不是來人間瞎胡混的,原來自己是有做人任務,是有做人使命的。這個認識,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從此,我就想找到自己的做人任務做人使命。既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有個做人的使命,那我當然就想找到了,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我想弄明白我活這一輩子,我到底是來幹啥的,我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東東。

    於是,我就到處求學,到處向人求教,並且自己也進行認真思考。經過幾年的折騰,我就發現,原來我做人的使命,與大家做人的使命,都是一樣的,都是相同的使命,那就是學會做成一個老實人,做成一個好人,也就是學會做成一個無私的人。

    我開始認識到這個做人使命後,我的內心那是五味陳雜,酸甜苦辣的感覺全有。而且是希望與絕望的感覺並存,也就是時而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人生使命,覺得自己今後的做人那是有望了。時而又覺得,如果做個老實人,做個好人的話,好像將來的處境會是沒有立身之地,這又讓我覺得絕望。

    一個人既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做人目標,那就不可能不向目標走。但是,這個做人目標,又與我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價值觀是相反的。於是,我就這樣,在糾結矛盾中,又過了幾年。在這幾年裡,我進進退退,退退進進,總體上看,我是向著自己的做人目標邁進的,但是步伐並不大,屬於緩步前行。但是就算是這種緩步前進,我也已經品嚐到了做個老實人做個好人的待遇。

    果然與我從前認為的那樣,我這才剛起步,剛剛進入角色,還沒完全進入角色,原來那些敬畏我的人就開始看不起我了,那堆積如山的朋友也一個接一個地慢慢跑光了,我也變得窮困潦倒,混得只能算是勉強可以維持生存生活了。這些,都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這種做老實人的後果,在我年輕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而且,比這更嚴重的後果,我也有心理準備。

    可是,我從前沒有預料到的是,去做一個老實人一個好人,還有這麼大的益處。我發現,在學做老實人的過程中,內心的恐懼越來越少了,糾結苦惱越來越少了,疾病越來越少了,痛苦越來越少了,心越來越安了,快樂越來越多了,心越來越靜了,從總體上看,越來越感覺舒服愉快了。

    現在,儘管我還沒有完全做成一個老實人一個好人,儘管我有時候還有糾結矛盾,儘管我還走在完成做人使命的半路上,但是這兩方面的後果,我都已經初步品嚐過了。我總結這幾年的經驗教訓,我現在的想法是:為了自己的心安,就算將來真的因為做個老實人而沒有容身之地了,只要能心安理得,也值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生活中會有美國隊長那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