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流星

    我是恢復高考後第一屆從初中畢業生中招的師範生,至今與書共舞三十五年了。這三十五年中至少有二十八年做班主任。我教書,我更讀書。初一學生怎麼提高學習成績,與其談方法,不如回憶自己當年是如何學的。我是教師,我更是一個學生,在校時我是學校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了我是前輩和先賢的學生,將來我仍然是賢達、歷史和生活的學生。

    讀初一,科目增多了,書本變厚了,書包又大又沉了。首先,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能,要學會從親人、朋友、同學、老師那裡獲得鼓勵、肯定和表揚。要坦然直面自己的經歷,學習中有進步也有挫折,進步時不驕傲,失敗時要為自己發現一條走不通的路而高興。沒有自信的旅程是走不了多遠的。

    其次,走進初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個好習慣。學習壓力大了,生活節奏快了,更需要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該放下的放下,該丟掉的丟掉,遠離不良興趣,拒絕不良誘惑,科學規劃時間。好習慣並不與興趣愛好相矛盾,搞好學習,一樣能保障自己發揮興趣與愛好。曾經有個縣的高考理科狀元,他和我睡一個房間,我下象棋時他在旁邊罵我蠢得死,這麼臭的棋也被老師下出來了。他每天早上還和我跑步,傍晚還去打會兒籃球。但是,他絕對能適時而止,學習時絕對聚精會神,天雷崩而不走心。

    再次,年齡大了,開始叛逆了,學習上一定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敢於發現錯誤,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這對於走入初中這片新天地的孩子尤其重要。具體在學習中來說,每天要花上三五分鐘,刻把鍾時間寫生活日記,反思生活學習的得失,為成功的驕傲而發揚,為不如意的總結而形成教訓。而在具體的科目練習中,要對應於每科都有個本子,把自己錯誤的認識、錯誤的練習記下來,改正過來。人的進步就是戰勝自己的一個個失敗,你們說是不是這樣?

    最後,我要說的是,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你的自信、勇敢和堅持,才是最美最帥的。

  • 2 # 語文老師隨手記

    剛進去一個新的階段,正是行為習慣養成的大好時機,首先告訴孩子要約束自己,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

    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一種特殊的心裡歸屬感,渴望獨立,認為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樣,但卻仍舊單純,此時作為家長老師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心理認同感,告訴他我們相信你,希望你自我約束,像個大人一樣。

    我們的作用是輔佐。利用孩子的這個心理幫助他更好的成長學習。

  • 3 # 洛羽凡

    ——老學長前來彙報——

    作為學生,最被關注的問題便是學習,自我們入學之後,學習便貫穿我們的生活。

    老實說,以前的我是一名地地道道地讓家長和老師的頭疼的“差等生”,清晰記得我的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經歷,每一次期末考試,我的語文自然科學都及格,可唯獨數學僅僅只有30多分或40多分。

    小學的學習生活讓我極度討厭自己,我一直認為自己在很努力的學習,可是每每考試結果卻讓人無比傷心。父母從小說教但不願動手教訓我,我知道他們很著急,可是不論怎麼說怎麼教我都沒有把數學學好,成績始終提不起來。

    2006年步入六年級,我的情況漸漸有了好轉,可能是比別人智力發育要晚一些,或許也是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鼓勵才讓我有了變化。等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分班時候我竟然離奇進入了快班(那時候我們學校是分快慢班的),就連父母和周圍的鄰居都非常驚訝。要知道,領居家的孩子從小都比我學習好,可最終他能在升入初中時進入快班,顯然我有些得意哈哈哈哈哈。

    2007年進入初中之後,我的成績並沒有很大的起色,但是我始終努力學習的態度讓老師們沒放棄我,但自此之後,我的學習生活有了樂趣。

    1. 記筆記是個好的開端。

    從步入初中開始,小學時的學習經歷依然揮之不去,我明白,我和同學之間還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必須加倍努力去追趕。要告訴自己去記錄,把不會的題目全部記在你的小本本上,當你遇到不會的題目就記錄一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增加自己對此題的思考時間,再者可以加深做題印象。

    2. 保持好心態為學習提供動力。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學習心態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心態應該是積極向上的,樂觀開朗的,絲毫不怠的。端正好心態,你會發現,遇到的問題最終會透過努力解決,那種獲得勝利的感覺會再次激發你去拼搏。

    3. 預習課本並複習筆記。

    預習課本知識,可以幫助你構建知識體系,有助於你提前思考將要學習的內容;複習筆記的習慣一定要養成,這對於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4. 肯定自己,不斷地肯定自己。

    鼓勵自己,同時接受別人的表揚,我始終相信我們在表揚中成長的速度遠比懲罰的快。肯定自己的付出,接受別人的表揚會使你在前進的路上充滿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有一年考研,怎麼能讓自己不再迷茫?一心學習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