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兼和立命
-
2 # 牧羊曲人
這塊沒有一概而論的。
一、同一個專業,你是211、985高校畢業的和在一所普通大學畢業的,也就不一樣了,現在的企業招聘,更多選擇的是高等學院畢業或者更好學歷的。
二、同一所高校,不同專業畢業,社會形勢的變化,總有些高校畢業生,即使所就讀院校不算高等,但因為所讀專業符合現實社會的需要,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吧。
所以高中學生再辛苦,我們也要努力奮鬥,爭取考上優質的高校,這是我們踏出社會找到好的工作很重要的第一步。而在我們選擇專業的時候,興趣與未來趨勢相結合,如果既能選擇到我們喜歡的專業,也能為未來大學畢業後找到更多的工作做好準備,那就兩全其美了。
但在現實選擇中,難以面面俱全的,這需要我們根據時勢的變化作出我們相應的改變。
-
3 # 消防橙
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學似乎成了人生中一個必經的階段,它是一段長久旅程的終點,也是一段全新生活的開端。又是一年高考結束,對於即將填報志願的考生來說,到底是選一所好大學重要,還是選一個好的專業更重要呢?
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糾結於“好大學”還是“好專業”都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的,只有在分數剛好卡在一個水平線的時候,才會有意義。那麼這個水平線是什麼呢?打個比方,清華大學錄取最低分680,而你的分數剛好就是680到690之間,這個時候你去清華多半是不能挑專業的,只能服從調劑去一個很冷門的專業,那麼這個時候該怎麼選呢?
如果你只在乎清華的名號,那就可以去讀這個冷門專業,畢竟即使再冷門,畢業後頂著清華的頭銜,無論是就業,還是出國,或者是考研,都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有熱衷的專業,或者說有明確的職業規劃,那麼就可以去選一個浙大、復旦這一層次高校的熱門專業。
再有一種情況就是分數線卡在985與211之間,或者是卡在211和其他普通一本之間,這個時候是可以糾結考慮選個好專業還是好學校,其他的情況其實並不需要過於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從就業的角度看,同一個高考分數,可以選的學校之間的差距,遠遠小於專業之間的差距。
所以對於考生們來說,更應該糾結的是”地域“和”專業“的問題。
如果有特別偏好的地域,那麼應該爭取該地的地方性學校,如武大華科之於湖北,中大華工之於廣東,這些學校在當地享有的信任度、地方政府的支援、人脈網路和實習機會都是很強大的,不亞於清華北大之於北京,所以廣東人特別喜歡說“考不上清華北大就不必出省了”這種話。
而如果你有特別心儀的專業,那麼就應該爭取“專業性名校”,比如水利行業的河海大學,通訊界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法學界的“五院四系”(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大學法學院、華人民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財經界的“財經五校”(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等,這些學校在業內享有的信任度,認可度,人脈和實習機會同樣是非常高的。
當然還有那麼一批人,抱著先挑一個好學校,再轉專業的想法去的,實際上絕大部分學校轉專業都有門檻,比如專業成績在整個系要達到百分之多少,即使達到了,也還要和其他院系的人競爭,越是好的專業競爭越激烈,因此小編建議,大多數情況下,專業都比學校重要。
除了上面所說的非常在意清華北大,或者985和211名聲的,還有一些其他的情況也可以優先選學校,家庭條件好到可以忽略專業的,對興趣目標和職業規劃沒有一點思路的,對某些院校有情節的,或者鍾情於特定地理位置的等等,除此之外,不管是為了畢業後的發展,還是在校四年所能成長的程度,好專業都比好學校要重要得多。
-
4 # 時光匆匆微微甜
關於考生在填報志願對於選擇院校和專業哪一個優先的問題,提問者在附加的問題說明中已經描述的非常明晰。
的確,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考生要遵循個人專業興趣愛好和高考成績狀況來選擇報考院校的層次以及和辦學性質以及實力,再確定專業類別。也就是說,院校的層次決定了考生報考專業的層次,通常一些國家985、211及其雙一流知名高校的院校投檔錄取分數線非常高,高於普通本科高校的錄取分數線,知名高校的部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在600多分以上,而且是所有專業中的錄取最高。
現階段一些知名企事業單位對於國家985、211及其雙一流著名高校的畢業生更加青睞,在招聘之際,直接要求知名高校的畢業生才有面試資格。而對於國家211高校的招聘之際,也對於211院校的畢業生畢業院校層次加以區別對待。畢竟國家當前國家985高校的數量非常有限,用人單位對於國家985高校的畢業生認同感比較強,畢業院校的層次決定了畢業生接受的專業培養學科體系和畢業生擁有的系統的專業知識貯備能力。
對於一些文科類專業,由於專業開設和申報條件門檻比較低,學科組建的師資力量配備相對比較容易,專業申報和籌備花費成本比較少,而且大多數具備學科組建能力,因此近年來各高校開設了大量的文科類專業,一些普通本科高校開設的專業高達七八十個,其中包括大量的文科類專業。
因此,考生在報考一些文科類專業之際,必須依照高考成績按照一些院校開設的專業綜合排名,進而透過專業排名來確定院校的層次,選擇院校。例如財經類專業,開設院校非常大,一些普通二本層次的院校也開設了這類專業,考生在選擇財經類專業之際必須確立專業綜合排名,根據排名選擇院校。
對於國家選調生的招考,通常還是熱衷於國家985、211知名高校的畢業生錄取率比較高,部分國家知名高校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難,通常會考慮選調生的報考,國家知名高校畢業生在國家選調生在報考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最後,部分考生在志願選擇之際,更加看重的是院校的知名度,一些高考成績不佔優勢的考生為了報考國家985、211高校,寧可被調劑到一些冷門專業;一些考生高考成績可以報考國家211高校,但可以報考的專業不是理想的優勢專業,因此報考一些省屬重點院校的優勢專業,這兩種選擇方案未嘗不可。
-
5 # 慌夢
我個人覺得,文科類專業注重學校,理科類專業注重專業。
名校有名校的好處,985、211學校有更好的資源和就業優勢,而一個好的專業,學生能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知識過硬,也能找到好工作。
選擇學校和專業應該考慮一下幾點。一、考慮家庭條件
當你無法在學校和專業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可以考慮一下你的家庭條件。要是家庭條件比較好,應該儘量選擇一些名校。因為在名校裡,你能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積累到優質的人脈。
要是家庭條件稍微差一些的話,就需要比較現實一些。通常來說,選擇一個普通大學的重點專業,在畢業之後,找工作的壓力會少一些。因為在重點專業,你能掌握到比別人更多、更有深度的知識,這些在找工作的時候,都將成為你的優勢。
二、考慮個人的想法
每個學生在這個時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說想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或者是想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
當你覺得好學校更重要的時候,就沒必要考慮專業的問題,只要能被這所學校錄取,哪怕被調劑都可以。
當你覺得好專業更重要的時候,在選擇的時候就不要考慮學校的問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選擇師資條件最好的專業就可以了。
三、考慮就業問題
雖說還沒開始上大學,就需要考慮就業問題,聽起來有些不好。但是有很多學生,正是因為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畢業之後完全失去了就業方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從事什麼工作。
因此,我們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也要考慮就業問題。比如你想從事什麼行業,或者說你覺得什麼專業好找工作,這些你全部都要考慮到。
總體來說,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到底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重要,這個問題是沒有一個標準回答的。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這又是能夠決定你人生軌跡的重大決定。
但我們唯一能確定的是,大家一定要考慮到專業這個問題,否則一味地追逐名校,可能會像阿離一樣,被調劑到各種冷門專業。所以,大家還是要斟酌過後,做出讓自己滿意的選擇。
1.兩所高校實力對等,專業排名更重要
現在一些單位在招聘時會有要求,只招985高校或者是211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如果兩所高校的實力相差不太懸殊,那用人單位可能會更傾向於專排名比較高的大學。畢竟在同等條件下,專業更靠前也說明你在大學所接受的專業知識教育更為全面。2.名校與普通高校,學校排名優先
特別是在北上廣等大城市找工作,985、211高校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即使985、211高校畢業生學的是冷門專業,但也能擁有很多面試的資格。即使985、211高校的專業排名,不如普通高校同類專業的排名高,但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也更願意相信985、211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3.人文社科專業優先學校,理工類專業傾向於學校的專業排名
人文社科類專業包括哲學、歷史學、經濟學類專業等,這些專業更偏向於理論性的知識,技術性不強。企業在招聘研究生的時候,非常看重學校的綜合實力。比如金融、會計等專業,大型證券公司的總部、銀行的總部都是直接到清北復交、兩財一貿、老牌985高校等直接招聘畢業生。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要辯證看待。對大多數人而言,專業比較重要,因為專業基本決定了事業未來的走向,雖然很多人的實際工作與專業並不吻合,但大學專業的底子畢竟是很重要的,至少大方向不要出問題。比如喜歡人文,卻學了理科,就值得商榷,這至少會降低人生的效率。而院校,也很重要,常規而言分一本、二本、三本,在專業基本確定的前提下,如果讀個好學校,比如北大、清華、師大等,接觸的教育資源會比一般院校有更大優勢,人脈也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總體而言,先選專業,這是人生大方向,其次再選院校。當然,有人熱衷某個學校,非要上這個學校,至於專業,差不多就行,這種情況也有,比如是為了考公務員作準備,這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