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欲之言

    當你發現自己心中曾經堅硬的部分,慢慢地柔軟開來。如果說堅硬是為了抵禦和保護,不如說它的另一面掩蓋的是不為人知的脆弱。人都不是銅牆鐵壁,也不是密不透風。希望人懂,又害怕人懂,再後來不需要人懂。就如向日葵時時向著Sunny,那是因為向日葵的花盤是最怕太陽的。所以為了躲避照射,只能把自己藏起來。時時的緊張,反而更容易疲憊。當有人不經意間觸碰到這個硬核,它會不由自主的反彈,這股力量會給自己或他人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有時候是可以彌補的,有時候也許捅的就是一個窟窿也說不定。人生總不能什麼事情都去吃一塹長一智,那樣代價也忒大了點。

    “柔情似水”。似乎現在也才真正懂得了它的含義。水的無形可以產生分解力量,水的無形是最大的有形,因為它也可以成就千姿百態,在水的變化莫測中,去感知柔的穿透力,柔的嫵媚,柔的委婉,柔的簡約,柔的內涵。心的柔軟如果能達到水的境界,我們活著是不是很妥帖也很踏實。平和的力量是無法比擬的。只有軟了,才會有彈性,也才有伸縮的空間。心裡放的下別人的時候才有慈悲,然後再放的下自己的時候才生智慧。

    世界本沒有變,很多時候是我們自我的扭曲,才看到了亂象叢生的景象。然後我們學會花精力去解決那一個問題,結果會有十個問題在等著你。世界輪迴考察的是智力而不是智慧,智力永遠無法超越自然力,那我們還不如修煉成:他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的淡定和從容。

  • 2 # 傾心悅見

    首先,從根源上來講。認識到自己脾氣不好這點,說明你有改變自我的意向,這點值得一讚。我們都知道偶爾發發脾氣是好的,但是多了就傷人傷己了。然而改變脾氣也是不容易的,畢竟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及兄弟姐妹組成的那個家庭)息息相關的,我們無形中習得了父母在情緒方面的控制方式,那麼如何儘量改變父母留給我們的這些烙印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和修煉的問題。

    其次,從身體上來講。遇到突發事件,人的右半腦先啟動,情感就先啟動,需停下來數6下,意在控制情感,待啟動左半腦的理性思維,再處理。有個簡單的方法是,每當生氣的時候,告訴自己,現在是紅燈,什麼都不可以做,什麼都不可以說,過一會是綠燈,可以想想自己可以做什麼。

    第三,學會非暴力溝通方法。之所以發脾氣,是因為別人沒有看到你的需要,達到你的要求。那麼我們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觀察和指出令你生氣的現象,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XXX,看見你在玩手機不理我(現象),我非常傷心(感受),你可以和我說說話嗎?(需求)

    第四,學會沉默,很多時候,碰到不想理,不想接的話題,沉默就是最好的武器。說得越多,你的心越煩,因為無論你多麼能說會道,總有說得不對,不滿意的時候,說得多,錯得多!這會令人更懊喪,更憋屈,更容易把脾氣發在另外一個人身上。比如你在外面受了氣,回家就把氣發在家人身上。

    第五,多看點哲學和心理方面的書,修煉和強大自己的內心。同時,多理解一下他人,換位思考一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出身,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別人做到十全十美呢?很多事情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為啥他人就要做到呢?

    最後,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

  • 3 # 小兔147208192

    我不覺得你想改脾氣.你說天生的,你說平時也溫柔,有這麼多理由你其實沒意識到脾氣暴躁多傷人.為什麼發脾氣,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覺得親近的人不會離開,覺得大家會讓著你 原諒你...每個人都有脾氣,但前提是講理。人家說你反覆無常、任性其實是在說幼稚 不講理.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家人也許會寵你一輩子,但是外人沒有義務容忍你.沒有捷徑,忍讓、謙虛、寬容,多接觸一些你覺得脾氣不錯受歡迎的人,觀察人家如何待人的。

  • 4 # 鯨魚小星球

    我從大腦的角度來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的大腦處理外部事件的時候,很多情況下都會涉及兩條通路:情緒通路和認知通路。情緒通路處理的是你對這個事件的正面(高興、喜歡等)或者負面(生氣、悲傷等)的情緒喚醒體驗,是一種熱加工;而認知通路則是你對這個事件的認知加工,比如因果性加工(是什麼導致了這件事,這件事有什麼後果)以及具體細節的分析等,是一種冷加工。情緒通路簡單直接,而認知通路則相對深思熟慮一些。我們的大腦這樣做顯然有它的好處,簡單直接的情緒通路在進化上可以幫我們對事情快速做出反應,比如在野外遇到一頭熊襲擊,情緒環路迅速被啟動,讓我們恐懼,我們立刻會躲藏起來或者反擊。而認知通路則能幫我們處理複雜情況,進行最最佳化的分析和解決。

    那麼這些和我們的脾氣又有什麼關係呢?簡單的說,脾氣就是我們情緒通路的反應,簡單直接。顯然題主不是想讓自己面對熊的時候也溫柔,而是面對身邊的人時能夠脾氣好一些。如果你有這種主觀意願,那麼你可以嘗試讓自己的認知通路去調整一下情緒通路的反應。其實這兩條通路有著很密切的互動影響,所以題主想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溫柔一些,那可以嘗試先從認知上讓自己善解人意。“善解人意”可以是由主觀意願來學起。簡單的說,就是把自己放到別人的視角去看待問題,這個認知加工在心理學上叫做觀點採擇(perspective taking),是人們社會交往的重要基石之一。正因為把自己轉換到別人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你才有可能體會到別人此刻的心境,甚至他/她為何會做出這種事情(讓你生氣)。在理解別人的同時,你大腦的情緒通路也會受到這整個認知加工的調整,讓你重新評估整件事情。大腦的情緒通路中進行情緒評價的腦區前扣帶回,和認知加工中處理對他人心理進行理解的腦區內側前額葉,挨的非常近。可以說是人類大腦嘗試平衡情緒、認知這兩種過程,平衡冷熱兩種加工的神經基礎。

    所以以後當你又要衝別人發脾氣的時候,首先你要有自我覺知——”我要發脾氣了“,這樣你才能接下來有意識地去進行認知調控——”讓我轉換到他/她的視角上去看一下這件事“,或許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脾氣不知不覺已經消失,而是可以心平氣和地討論解決這件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三金沒買全,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