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深的呼吸淺淺的笑
-
2 # 盼寶的快樂時光
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資訊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感統訓練遊戲就是以遊戲的形式進行感統訓練,更加有利於被兒童接受。
1個月寶寶的遊戲
1.寶寶按摩操(面板觸覺,情緒/社交)
在寶寶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寶寶會因此感到舒適和愉快,並且可以促進寶寶的血液迴圈。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寶寶蓋上一層薄被,隔著薄被進行按摩,以免寶寶著涼。
2.手指按摩(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寶寶的小手指頭,或者把手指給他,讓寶寶緊緊地握住。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及手指靈巧;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3.抬抬頭(肢體動作)
學會抬頭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促進智力發育。方法有三種:一是將寶寶豎直抱起來,靠在媽媽的肩頭,慢慢讓他的頭部離開,自然豎立幾秒鐘。可以在每次喂完奶後進行。二是讓寶寶趴在床上,頭偏向一側,然後在另一側呼喚或逗引他,讓他把頭抬起片刻;三是讓寶寶面對面趴在你的身上,把他的頭扶正,然後由斜靠姿勢慢慢躺平,寶寶會自然地努力抬頭。注意寶寶剛吃飽時,不要俯臥;練習抬頭時間不能長,以一兩分鐘為宜;事後要讓寶寶仰臥休息。
4.爬呀爬(肢體動作)
每天給寶寶洗完澡或做按摩操後,讓寶寶俯臥在床上,儘管他還抬不起頭來,但是當你用手抵住寶寶的小腳板時,他就會向後用勁蹬,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這是寶寶先天具有的爬行反射。利用這一能力可以鍛鍊寶寶頭、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運動,增強體質。
5.“開步走”(肢體動作)
出生8至56天的寶寶具有一種先天的本領——行走反射,過了這一階段這種反射就會自然消失。如果充分利用寶寶的這一能力並加以訓練,寶寶可以在10個月左右提前學會走路,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發展。
訓練方法是:從背後托住寶寶腋下,用雙手大拇指控制住寶寶尚不能豎直的頭部,讓寶寶光著腳接觸床面,他就會自然邁步。要注意的是:寶寶患病、體質弱、情緒不好時,不要做這一遊戲,正常情況下,從出生第8天開始,每天可做3、4次,每次不超過3分鐘。這樣,56天后你的寶寶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只要把寶寶扶著“站”起來,寶寶就會“開步走”。
2個月寶寶的遊戲
6.飛行玩具(肢體動作)
當寶寶躺在地板上、床上或坐在嬰兒車上時,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在寶寶面前搖擺,讓寶寶擊打它,寶寶可能更喜歡用腳踢著玩。
7.寶寶飛(肢體動作)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你可以在寶寶剛會抬頭時玩與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
8.蹬“腳踏車”(肢體動作)
讓寶寶面朝天躺在床上,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腳踏車一樣。
9.蹬腿運動(肢體動作)
如果你將手放在6-8周大的寶寶的腳下時,會蹬你的手。 若把寶寶豎抱著踩在地上,他的腳也會蹬地面。
10.這是我的手(精細動作)
透過輕輕撫摸和搔抓寶寶的手和手指,可以讓他意識到這是他自己的雙手。你可以用不同材料的東西在寶寶的手上擦一擦,在物體接觸手指時,一邊數數或唱歌。
11.有趣的撫摸(精細動作,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這是一項極有意思的遊戲,它可以增進寶寶同父母之間愛的交流。準備一些可以輕撫寶寶的物品,如毛毯、絲綢、羽毛、棉球等。你懷裡抱著寶寶,一邊用這些物品輕輕觸控他的手指和腳趾,一邊同他低聲說話,他將會感到非常快樂。每次觸控他的手指和腳趾,你可以採用不同的物品,你的寶寶將會非常喜歡這些活動。
12.手指木偶遊戲(視覺)
在食指上套一個木偶,讓它轉動,並叫著寶寶的名字。讓木偶上下移動,看寶寶的視線是否能跟著動。試著讓木偶繞圈子。
13.蟲蟲,蟲蟲飛(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慢慢晃動你的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當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再移到右邊,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你一邊搖動你的手指,一邊說:“蟲蟲,蟲蟲飛。”剛開始,寶寶跟著你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但若每天堅持練習,你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14.睡前的交談(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你對寶寶說得越多,他就會越早步入呀呀學語階段,試著說話。安慰的聲音和充滿愛意的詞語可使你的寶寶更容易入睡。你一邊撫摸他的頭,一邊說一些安慰的話,緊緊地摟著他,然後放下他, 繼續愛撫他,繼續講安慰的話語。
15.撓癢癢和逗他笑(情緒/社交)
這項遊戲能鼓勵寶寶笑口常開。抱著寶寶輕輕地前後搖擺,用食指輕輕地撫摸他嘴邊的面板,當寶寶朝你微笑時,要表揚他,並讓他知道這樣使你有多開心。不斷重複這一遊戲。撫摸寶寶的臉三次, 然後說:“笑一笑”當你撫摸寶寶的臉時,你可以說“一、二、三、笑一笑”。
16.擁抱和觸控(情緒/社交,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給寶寶餵奶時撫摸著他是十分重要的。當你抱著他時,他可以自由地觸控到你。你可以把寶寶的手放在你的臉上,讓他的手觸控你的鼻子、嘴、頭髮和眼睛。你還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手,輕拍他的胳膊,同他低聲細語
17.看顏色(視覺)
你在脖子上戴一個鮮豔的項鍊或彩色珠鏈。在餵飯或看護他時戴著項鍊讓他看。收集鮮豔的絲巾和領帶,並系在嬰兒床邊。給寶寶穿雙鮮豔顏色的襪子。試將襪子套在寶寶手上,看著他是怎樣把手舉到眼前,並專心凝視。對寶寶說“多漂亮的顏色”之類的話。
3個月寶寶的遊戲
18.玩毯子(肢體動作)
當寶寶3個月大時,你可以將他放在一塊乾淨、平整的毯子上,訓練他扭動或移動身體。你可以將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以此來鼓勵寶寶翻身。
19.寶寶坐起來(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躺在軟地板上,你面對著他坐著,輕柔地拉著他的手,將他提起來成坐姿。然後,再緩緩地讓他恢復成平躺的姿勢。重複上述動作,並說:“寶寶,坐起來;寶寶,躺下去。”也可以配合念一些童謠給寶寶聽,如:“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20.我的雙腳(精細動作,視覺,聽覺/語言)
鼓勵寶寶去注意他的雙腳,給他帶上彩色腳鐲,它們會發出有趣的聲音並可透過視覺效果引導寶寶去抓自己的腳。當然要確保這些東西是安全的,而且寶寶不會將握著的東西放進嘴裡。
21.不同質地的手套(精細動作,視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然後讓寶寶觸控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看不同的顏色。
22.碰鼻子(視覺;情緒/社交)
讓寶寶面對著你坐在你的大腿上,和寶寶玩碰鼻子的遊戲。說三次“卟”,當你說第一和第二次“卟”時,朝他探探頭,說第三次時,與他碰碰鼻子。如果說最後一次“卟”時你大點聲"這個遊戲就更有趣了。重複做,每次變換你的音調。有時用尖的聲音,有時用低的聲音。可以頭兩次小聲,第三次正常聲,讓他開心。注意別朝他大聲嚷嚷,以免嚇著寶寶。
23.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用你的手矇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俱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蓋”讓寶寶開啟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開啟。可重複做。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4個月寶寶的遊戲
24.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25.我抓到你了(情緒/社交; 聽覺/語言)
重複性的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如何輪流玩遊戲。當你抱起寶寶時你可以對他說:“我抓到你了,”然後用頭輕觸寶寶的肚子。反覆重複這項遊戲,他會感到異常的快樂。然後你可以對他說,“該輪到你了。快來抓住媽媽!”同時要幫助他,讓他用頭來輕觸你的肚子。
26.結識新朋友(情緒/社交)
當有客人來訪時,要把客人介紹給寶寶,這樣可以鍛鍊寶寶不認生。當然,注意一定要給寶寶充分的適應時間。 27.你記得嗎? (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你就應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5個月寶寶的遊戲
28.擀麵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擀麵。
29.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30.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31.身體遊戲(視覺,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抱在你的膝蓋上,觸控他臉上不同的部位,並告訴他那個部位的名稱。如輕輕撫摸他的鼻子,並說,“這是你的(用寶寶的名字)鼻子。”可重複多次。你也可拿起他的小手來觸控你的鼻子,並說,“這是媽媽的鼻子。”然後,你可以問寶寶,“你的鼻子在哪兒?”並把他的小手放在他的鼻子上,告訴他,“在這呢。”像這樣,你可以同寶寶一起做“眼睛在哪兒”、“耳朵在哪兒”等遊戲。
32.讓我們觸控(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你的孩子放在床上或軟墊上,當你低下身子用你的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控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33.“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6個月寶寶的遊戲
34.手和食物(自立)
當你的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將一些薄脆餅乾放在他的椅子上的托盤上,首先你告訴怎樣把它們拾起來再放下,怎樣拾起來放進另一隻手。然後伸出你的手,把手張開,看看他是否會拾起一片食物放進你的手裡。
35.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充套件他的詞彙。
36.社群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群,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群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適合7個月寶寶的遊戲
37.舉腿(肢體動作)
首先慢慢而輕柔地分別將寶寶的兩腿舉起,放下。然後同時舉起他的雙腿,放下。最後,舉起寶寶的雙腿,並慢慢地將它們前曲直至貼到他的胸部。此時,你可以讓他的腿自然彎曲,但不要強行推拉。
38.蹺蹺板(肢體動作)
首先你坐在直背椅上,交叉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39.質地“小徑” (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將不同質地的東西散佈在地板上,讓寶寶爬過去。如把一小塊地毯、麻質的擦腳墊、橡膠的擦腳墊、革制擦腳墊等東西排列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小路,讓寶寶沿著“小路”爬,體會不同質地的物質。這些東西用過後放起來收好,過些天可以將它們以不同的順序排列成另一條小路。
40.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41.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你可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膠充氣玩具和裝有穀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但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42.豆子袋 (精細動作)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一般對擲豆子袋的遊戲很感興趣。寶寶可輕而易舉地將它們堆在一起,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擲到自己頭上,感受它們帶來的刺激。但必須確保裡面的豆子不會漏出。玉米粒是一種很好的填充物。
43.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幫他把球撿回來。
8個月寶寶的遊戲
44.抓物體(視覺,精細動作)
收集絲巾、小手絹或其他扔向空中能緩緩落下的氣球之類的東西。與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把絲巾扔到空中,當它落下時,舉起胳膊去抓它。再扔出去,讓孩子抓。讓他張開雙臂,讓絲巾落在他懷裡。繼續用其他的物品玩。
45.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46.隱藏的玩具(視覺; 智力/邏輯)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寶寶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寶寶理解客體永存性。
47.媽媽在哪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你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48.滾球(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你需要一個柔軟的布制的球。和寶寶一起坐在地上,讓寶寶面對著你。首先你把球滾給他,然後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怎樣把球再滾給你。他會覺得很有趣。只要稍加鼓勵,他就會很快學會將球滾回來。一旦他開始將東西丟擲床外,就意味著他已經開始喜歡上這種遊戲了。
9個月寶寶的遊戲
49.杯子遊戲(自立,精細動作)
讓你的寶寶坐在一個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邊,在他面前放一個小托盤。小手托盤裡放一個小杯子。你首先舉起杯子假裝喝裡邊的東西,同時說一些像"啊嗚、啊嗚”或“好喝、好喝”之類的話。然後你把杯子舉到寶寶的嘴邊,當寶寶假裝喝的時候你也說同樣的話,最後把杯子放在托盤上, 看看寶寶是否會將杯子舉到嘴邊。
50.洗澡遊戲(自立)
做一個洗寶寶身體不同部位的遊戲。在寶寶手裡放一塊洗澡巾或海綿,說出名稱並讓他自己象徵性地擦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51.學小鳥(創新/創造力,聽覺/語言,肢體動作)
與寶寶坐在一起,將他的胳膊展開,讓他的手臂上下扇動學小鳥飛翔,並學小鳥啼叫。然後,停止扇動胳膊,學飛機的“隆隆”聲,讓寶寶像飛機一樣飛翔。在戶外,讓寶寶觀察小鳥和飛機,並反覆學它們的聲音。
10個月小寶寶的遊戲
52.在哪裡?(認識人體器官,強化自我意識)
準備物:寶寶心愛的娃娃。
1.讓寶寶看著娃娃,媽媽問,“娃娃的眼睛在哪裡?”“娃娃的嘴巴在哪裡?”然後,拿著寶寶的小手分別指點娃娃的眼睛或者嘴巴;
2.用同樣的提問和動作來問寶寶自己的眼睛和嘴巴。
53.模仿學樣(模仿成人生活,學習交往,發展良好的情感)
準備物:寶寶熟悉的日常用品。
1.選擇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刻,和媽媽相對而坐;
2.媽媽開心地做拍手、搖頭、噘嘴、插腰、做怪臉等動作,邊說邊動,讓寶寶開心地模仿;
3.媽媽拿梳子假裝梳頭,同時說“梳頭啦”;此外,還可以做刷牙、洗臉、給娃娃把尿洗澡穿衣等模仿遊戲。
54.好玩的大紙盒(全身動作訓練、建立空間概念、學習自己玩)
準備物:比較結實的、底淺、面積稍大的紙板箱一隻,玩具數個。
1.紙盒裡的玩具讓寶寶隨意地拿進取出,他很喜歡這樣玩;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寶寶看;
2.當寶寶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你可逗引寶寶爬進紙盒裡,“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
3.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要點: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綜合訓練遊戲,寶寶非常喜歡。等寶寶懂得玩法後,可鼓勵他單獨玩。注意環境安全。 55.小瓶蓋在哪裡?(發展語言和記憶力)
準備物:小瓶蓋或者其他大人能一手握住的玩意兒。
1.寶寶和媽媽對面坐;
2.先當著寶寶的面把小瓶蓋藏在媽媽的手裡,讓寶寶找;
3.逐漸增加難度,把小玩意兒藏在身後、毛巾下等等。
要點:寶寶雖不會說,但能聽懂一些話了。現在需要給寶寶多多練習“聽的同時看大人的動作”,以幫助寶寶理解語詞。這個遊戲一定要邊玩邊說,用手勢和動作來輔助你的語意,“給我”,“給寶寶”,“放到裡面”,“拿出來”等等。
56.拉著媽媽站起來(伸曲膝蓋,學習控制腳底腳跟的重心和力量)
1.寶寶坐,媽媽抓著他的雙手,輕輕幫助他站起來;
2.一站一坐,反覆練習;“寶寶站起來嘍,好能幹”;“寶寶坐下去啦,真厲害!”
要點:a)媽媽使的力由大倒小,逐步發動寶寶自己的力量和主動控制意識;b)經常玩這個遊戲可以鍛鍊腳跟和腰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底,有助於孩子學習走路。
提示:請繼續上個月的遊戲,讓寶寶多運動,多看圖,多聽大人說話。
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
和11個月寶寶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成人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成人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成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此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
在和12個月寶寶玩爬樓梯遊戲時,爸爸媽媽可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臺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此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但應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1-3歲寶寶感統訓練遊戲
1.遊戲名稱:投球
遊戲目的: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
遊戲準備:廢舊報紙、臉盆或紙簍一個
遊戲活動:在孩子面前將舊報紙揉搓成團狀,吸引 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 動手能力,可以請孩子一起參與揉搓報 紙)。讓報紙球在地上滾動,激發孩子 遊戲的興趣。與孩子一起玩丟球、滾球、 追球、撿球的遊戲。成人示範將紙團投入筐內,然後引導孩子玩“投球”。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根據孩子投球的情況,隨時調整距離和筐或盆的大小。
2.遊戲名稱:奇妙的錄音
遊戲目的:感受錄音的奇妙,傾聽自己的聲音,能重複成人所說的詞或句子。
遊戲內容:成人先說幾句簡單的話,並用錄音 機或錄音筆錄下來,然後放給孩子聽,引發孩子的興趣。告訴孩子, 這是“錄音機(錄音筆),它會學我們說話”。然後讓孩子對著錄音機(錄音筆)說一句話,把孩子講的話放出來給孩子聽,觀察孩子的表情和反應。
遊戲時間:10--2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孩子來假裝錄音機,當成人說一句簡單的話後,孩子就要學者重複一遍。
3.遊戲名稱:雙人兩腳走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遊戲準備:地板(或場地)上畫好圓圈、曲線、或長方形等、小障礙物若干。
遊戲活動:讓孩子騎在成人脖子上,握緊孩子的雙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繞行與小障礙物之間。成人從背後用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的雙腳站在成人的雙腳上,和孩子一起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邊沿著畫好的圖形走。
遊戲時間:2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孩子可以一起往前走或者向後退,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4.遊戲名稱:鑽洞洞
遊戲目的:練習手膝著地爬行,設定方向爬行。加強爬行的靈活性。
遊戲準備:孩子喜歡的玩具若干
遊戲活動:在房間的某處放一件孩子喜歡的玩具,引起 孩子先注意。一個成人手腳著地彎下身子做“山洞”,引導孩子鑽過山洞去拿自己喜歡的玩具。孩子拿到玩具後,讓孩子玩一會玩具以鼓勵。
遊戲時間:15-2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選擇適當的區域或空間,讓孩子有開闊、安全的爬行範圍。
5.遊戲名稱:拉拉走走
遊戲目的:練習拉著玩具走路
遊戲準備:一個帶輪子的可以拖拉的玩具
遊戲活動:拿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孩子玩具的名稱。示範給孩子怎樣拉著玩具走,引導孩子拉著玩具行走。
遊戲時間:20-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具翻到或繩子纏繞時,大人要及時給與幫助,以免孩子發生危險。 6.遊戲名稱:搬運工
遊戲目的:練習下蹲撿物,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遊戲準備:玩具若干,裝玩具的容器一個。
遊戲活動:將玩具攤放在平面上,成人走開一定距離。請孩子拿一樣玩具走到成人處交給成人(如果孩子已經具備對玩具的認知,成人可以指定孩子拿取某一樣玩具)。孩子完成“任務”時,成人要給與表揚。
遊戲時間:20-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具翻到或繩子纏繞時,成人要及時給與幫助,以免孩子發生危險。
7.遊戲名稱:大吊車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的手臂力量。
遊戲活動:成人屈肘,讓孩子抓住成人的手臂,成人慢慢將孩子吊起來,再放下。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吊起孩子的時候,動作要緩慢,均勻用力。不能持續過長時間,開始的時候,以2秒為宜,再根據孩子的能力延長吊臂時間。
8.遊戲名稱:小飛機
遊戲目的:強化孩子的前庭固有感覺,對平衡能力及本體感幫助很大。
遊戲活動:成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腳、一人抓住孩子的手,抬起後進行左右和上下的搖擺或晃動。孩子可以採取仰臥或俯臥的姿勢。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側手和腳,進行前後、左右、上下的搖動。同時,注意孩子肌肉緊張的情況,不宜太勉強進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另外搖擺或晃動的幅度不宜太大。
9.遊戲名稱:抓泡泡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追逐能力。
遊戲準備:泡泡瓶一個。
遊戲活動:成人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
遊戲時間:1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選擇安全的玩耍區域,以防孩子追逐時發生危險。
10.遊戲名稱:拔蘿蔔 遊戲目的:用身體運動感受節奏,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遊戲活動:讓孩子當蘿蔔。寶寶躺在床上,爸爸拎其腿或腳踝往斜上方邊拔邊有節奏地說“嘿呦嘿呦,拔蘿蔔!嘿呦嘿呦,拔蘿蔔!”讓孩子合著節拍反覆彎曲膝蓋、伸直膝蓋。當說到:“拔出來囉!”時,就拉直孩子的腿。然後媽媽從頭到腳咯吱或輕撫孩子,模仿洗“蘿蔔”的樣子,最後媽媽親親孩子,假裝要吃“蘿蔔”。
遊戲時間:15-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玩這種模擬遊戲時,孩子的興趣會很高,成人可以經常和孩子玩這種遊戲,遊戲內容可以延伸為“包餃子、摘蘋果、滾皮球” 等等。
11.遊戲名稱:裝東西
遊戲目的:練習用手指捏取物品,並放入容器中,學習擰蓋和搖晃,感受不同音色的區別。
遊戲準備:帶蓋的大小、形狀、材質不同的空瓶、空鐵盒、塑膠容器若干(容器應較輕較小,以便孩子能夠抓住)。材質不同的大小珠子若干(珠子可以先用盤子盛放)。
遊戲活動:1成人拿出珠子和瓶子,用誇張的動作將珠子放入瓶中,邊放邊說:“這是珠子,把珠子放進瓶子裡”。2用同樣的步驟將另幾顆珠子放進鐵盒裡,再將蓋子蓋上。晃動瓶子,讓孩子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鼓勵孩子自主選擇材料,將不同材質的珠子放入不同材質的容器中,製作能發出不同聲響的“玩具”。
遊戲時間:20-1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要注意安全,不要讓孩子把珠子放到嘴裡,以免發生意外。
12.遊戲名稱:小畫家
遊戲目的:對顏色產生探索興趣,感受用自己的身體器官作畫的樂趣。
遊戲準備:分別裝有不同顏料的小盆若干、大白紙一張。
遊戲活動:指著裝有不同顏色的小盆,教孩子認知顏色。然後成人把手浸入小盆裡蘸上顏料,再印到白紙上,讓孩子看到白紙上彩色的手印。逗引孩子產生自主創作的興趣。鼓勵孩子自己印出小手、小腳。
遊戲時間:25-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注意不要讓孩子把顏色放入嘴裡。
13.遊戲名稱:認知遊戲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對周圍生活環境、人物、物品的認知和記憶。
遊戲活動:成人要利用一切機會向孩子灌輸認知的知識,加強孩子的記憶能力。比如:家裡人的稱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家裡物品的稱呼(電視機、冰箱、洗衣機、桌椅板凳等)、家周圍的環境稱呼(電梯、公園、草地、樓梯)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根據孩子的認知基礎,加深認知的難度(爺爺是爸爸的爸爸、老老是媽媽的媽媽等、電視機可以看動畫片、洗衣機可以洗衣服、我家住20層、公園裡有草地、小朋友)
14.遊戲名稱:聽聽說說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鍛鍊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遊戲活動:這個時候,成人要經常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多聽、多學、多講、多重複。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可以運用音樂、書本等輔助工具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學說、學唱。同時應開始避免重迭詞(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等)的運用,教會孩子正確的用詞。家裡有條件的可以進行雙語訓練(爸爸用漢語、媽媽用英語;爸爸用粵語、媽媽用滬語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多元的語言學習環境。
15.遊戲名稱:我會……啦!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探索能力,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遊戲活動:成人應多創造孩子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認識新的親戚、朋友。鼓勵孩子和自己的同齡人交流。鼓勵孩子自己做一些日常活動(自己洗手、自己搬凳子、自己收拾玩具等)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要特別注意不能再這個時候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剛開始孩子可能做不好這些“活動”。但並不表示孩子沒有興趣來完成,很多成人在這種關鍵時候往往就會來打斷孩子的活動或乾脆包辦孩子活動,這樣重複多次,會讓孩子失去耐性和勇氣。
16.遊戲名稱:爬樓梯
遊戲目的:學習扶欄杆上樓梯,鍛鍊孩子的膽量和腿部力量。
遊戲活動:成人帶領孩子來到樓梯邊,拿著玩具或食物在樓梯上逗引孩子,鼓勵孩子自己扶欄杆上樓。
遊戲時間:15-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5-2歲的孩子。成人除了在家中訓練,還可以將孩子帶到戶外,在滑滑梯上訓練孩子。但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成人在一旁給於適當的保護,但不是包辦。上樓容易下樓難,在有了扶欄杆上樓梯的基礎後,再接著學習扶欄杆下樓。生活中需要上下樓梯時,應鼓勵孩子自己來,逐漸達到孩子自己上下樓的能力。
17.遊戲名稱:拋接球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孩子手臂動作的靈活性。
遊戲準備:大小不同的皮球若干。
遊戲活動:成人與孩子面對面坐著或站立,成人先將球輕輕拋入孩子懷裡,引逗孩子將球接住,鼓勵孩子把球拋回來,反覆練習。
遊戲時間:20-25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開始時成人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或家長把球伸向孩子,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隨著孩子動作靈活性的增強,可以逐漸提升遊戲的難度(拋接的距離、球的大小等)。
18.遊戲名稱:倒著走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空間概念,協調身體能力。
遊戲活動: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後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導,如:成人在前面扶著孩子的雙手,給予身體協助。孩子每有一個進步都要給與讚揚和鼓勵。
19.遊戲名稱:推物拉物走
遊戲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培養孩子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遊戲準備:孩子能推動、拉動的小凳子、箱子、或裝有東西的塑膠瓶子等。
遊戲活動:成人與孩子共同遊戲,請孩子當“搬運工”,引導孩子或推或拉將物品挪移到另一地點。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此遊戲可以在家中進行,注意使用物品的安全性,在孩子能力的基礎上,選擇適當重量的物品進行遊戲。
20.遊戲名稱:踢球
遊戲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遊戲準備:皮球1個。
遊戲活動:成人引導孩子參與踢球的遊戲。首先鼓勵孩子將靜止的球踢出去(能達到1米遠),當孩子已經有可以將球踢出的基礎後,增強難度,要求孩子能將球踢中前方1米遠的物體。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此遊戲可以在戶外進行,選擇寬闊一點的場地,不僅讓孩子有充分互動的空間,也可以讓孩子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
21.遊戲名稱:講故事、看書、聽音樂、畫畫等等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繪畫能力的等等。
遊戲準備: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的書;音樂教材;繪畫工具(油畫棒)等。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以上所有的遊戲活動均需要成人與孩子共同參與。此階段是孩子感知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成人可以利用多種途徑,如:看書講故事 (從著名的童話故事開始,選擇一些圖文並茂、淺顯易懂、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書籍)、聽音樂(選擇一些簡單、節奏明快的兒歌、歌曲,引導孩子模仿,學唱)、畫畫(讓孩子透過絢麗的油畫棒,促進對顏色的認知、引發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家長注意不要刻意要求孩子去畫出或完成什麼作品,重要的是讓孩子享受塗鴉的過程)。
22.遊戲名稱:戶外活動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認知能力、探索能力、記憶力。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可以開始定期帶孩子到戶外遊玩、探親訪友,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透過孩子對外界環境的觀察、探索,加強孩子對戶外環境、人物的認知(成人可以引導孩子瞭解所在地的建築物、特色景點、動物園裡的各種動物,簡單的圖形、以及與陌生人、同齡人的友善交往等等)豐富、積累孩子的記憶。 23.遊戲名稱:講故事、看書、聽音樂等等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語言能力、記憶力。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可以開始透過講故事、聽音樂等多種途徑,讓孩子學習複述和模仿。鞏固孩子對認知的積累,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鼓勵孩子多說、多唱、多交流。
24.遊戲名稱:我的好習慣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獨立性、自理能力。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1-1.5歲的孩子。成人可以開始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如:戴帽子;洗、搽手;主動配合家長穿衣褲;辨認和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穿不用繫鞋帶的鞋子;扣外衣上的大紐扣;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等等),並要培養孩子與家人的主動交流(主動問好、主動告別、主動感謝、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等等)。
25.遊戲名稱:獨自上下樓梯、金雞獨立、蹦蹦跳跳遊戲目的:鍛鍊孩子動作靈活性、平衡能力、跳躍能力。強化孩子下肢力量。
遊戲時間:隨機。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引導孩子這方面的能力發展。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強度。使孩子在這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地發展。
26.遊戲名稱:分糖果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精細動作的發展、培養孩子認知和分辨能力。
遊戲準備:孩子喜歡吃的糖果若干,與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球若干。空瓶子一個。
遊戲內容: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裡。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遊戲時間:25-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增加,可以準備3樣以上的物品讓孩子區分。也可以增加物品的數量,讓孩子發展用手指挑揀的精細動作。
27.遊戲名稱:手眼協調訓練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手眼協調動作能力,發展孩子的動作靈活性。
遊戲內容:
1、抄寫訓練。讓孩子描寫、抄寫各種簡單的線條、圖形、字母、數字等。
2、倒水訓練。讓孩子學習把水倒入某一容器中,儘量不要把水漏出。
3、扣鈕釦。讓孩子學習扣按扣、鈕釦、爿口等。
遊戲時間:25--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
28.遊戲名稱:找手機
遊戲目的:發展聽覺識別能力,培養聽覺注意能力。
遊戲內容:讓孩子先熟悉爸爸媽媽的手機鈴聲,然後將手機藏在房間的某個地方(注意要保證孩子能夠聽得見)。藏好以後,成人開始用話機撥打手機號碼,手機響了,請孩子辨別這是誰的手機在響?在哪裡呢?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孩子來藏手機,由成人來找。或進行比賽,看誰用最短的時間找到手機。
29.遊戲名稱:吹風機
遊戲目的:發展感知能力,提高本體感覺。
遊戲內容:先與孩子鞏固對身體部位的認識,再用吹風機的涼風吹這些部位,問孩子的感覺如何?然後按成熱風吹,但注意不要灼傷孩子。讓孩子講講各部位的感受。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臉部和頭頸肌肉上吹風時會有強烈的反應,因此不要勉強吹在這些部位。選擇吹風機時,熱風涼風最好可以隨時切換,並觀察孩子的感覺。
30.遊戲名稱:洗澡
遊戲目的: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溫來強化孩子的肌膚神經,加強本體感官能力。
遊戲內容:成人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各部位,也可以讓孩子浸泡在浴池中。還可以讓孩子邊戲水邊沖刷身體。也可以讓孩子分別感受不同的水溫,冷、溫、熱,讓孩子分別去感受。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觸覺敏感過強的孩子一般會有怕水的傾向,但水的溫度、強弱力量變化最大,如運用恰當,最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礙。玩水的方法有很多種,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季節的變化而改變。但成人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31.遊戲名稱:擺圖形遊戲目的:能較穩定的觀察和想象,能耐心的擺弄圖形,遊戲結束後能將玩具歸放原處。
遊戲準備:各種形狀不同的硬紙卡片或木質型。
遊戲內容:成人先示範用卡片拼成各種圖形,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讓孩子模仿成人做的圖形擺,或者讓孩子嘗試自己想象著來拼圖,成人在旁指導。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在孩子自己拼圖的時候,可以先讓孩子告訴你他想擺成什麼,這樣在孩子擺的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別忘了誇獎他的成果哦。
32.遊戲名稱:情景遊戲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想象力,思維能力。
遊戲內容:給孩子設定一個簡單的情景題目,如:躲雨、開汽車、給娃娃穿衣等等,讓孩子根據這些情景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活動。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進入情景模式中,與孩子分別扮演角色進行遊戲。
33.遊戲名稱:故事接龍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記憶能力、想象力、表達能力。
遊戲內容:
1、給孩子複述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故意在結尾或某一個情節裡進行刪改,看孩子有什麼反應?
2、在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停頓下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接著講下去。
3、給孩子看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上的內容表達出來。
4、多給孩子灌輸新的詞語、詩歌、音樂等內容,讓孩子越來越多的接觸語言的內容。
遊戲時間:20-30分鐘
指導與建議:遊戲貫穿2-3歲的孩子。
-
3 # 松桑上
其實,在寶寶0~3歲時不必刻意去買器材,我想給大家提供一些省錢又省心的方法,供參考。切記,我所提到的這些方法,都可以輔助物質的獎勵,因為寶寶沒有形成理性思維,也就不會對獎勵形成依賴。
視覺訓練:黑白格
視覺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眼睛能正常工作。
我們需要先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白紙,畫成一個棋盤格。你可以任意將其中幾個小格塗成黑色,透過圖形或數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數數,進行視覺刺激。也許她會數錯,也要給予獎勵,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讓寶寶注意到黑白的區別,而不是算對數字。之後,我們可以把表格畫得更大些,圖形更加複雜些,讓寶寶注視1分鐘之後,脫離原圖自己畫圖形。除此之外,多讓他接觸自然環境,或者看比較鮮豔、比較“正”的色彩,這種真實而又強烈的對比,有益於視覺的完善。
聽覺訓練:少噪音多聆聽
我認為聽覺是最容易訓練的,或者說聽覺的好壞更多的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降低電視的音量,還有夫妻吵架的音量,就可以降低孩子的聽覺閾限,大大提高聽力。此外,有意識地讓寶寶多接觸不同的聲音,亦可以促進他知性思維的形成。比如聽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包括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本體覺訓練:舞蹈動作
本體覺,又稱運動覺。人體的指揮部是大腦,身體各個部分是他計程車兵。決策英明,還得執行得力。本體覺就是一種“集體凝聚力”的體現。比如,有人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跟頭,說話的時候大舌頭,這些都與本體覺沒訓練好有關。在臨床上,我們採用最多的器材是“網纜插棍”、“蹦床”等。在家裡,我們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兒童舞蹈動作,如果孩子有一些模仿行為,我們就要給予積極的肯定或引導。
-
4 # 圖圖要飛起來
按摩穴位(0-1歲)
訓練目的:促進生長髮育,提高抗病能力,保護兒童健康。
訓練要求:主要按摩的兩組穴位:
1、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里(位於膝眼下三寸,筋骨外大筋內)和中院(位於臍上四寸)。按摩足三里可使小兒消化系統旺盛,促進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則能行氣和血,清熱化滯,健脾和胃,對治療食滯淤積,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等常見病有良效。
2、是能補腎的穴位,如三陰交(位於內踝高點上三寸,脛骨內側後緣)、二馬(位於手背無名指與小指掌骨小頭之間的凹陷中)及湧泉(位於腳心前凹陷中)。
2
2、抓癢(1-2歲)
訓練目的:觸覺刺激,減輕觸覺過敏,促使大腦細胞活躍,改善腦細胞之間聯絡,促進全身趨於平衡。
訓練要求:抓撓孩子的腳心,重點是腳心不著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分鐘,每天是4~5次,如果孩子抗拒,開始時可每次只撓一下,逐漸地讓孩子習慣這樣的觸覺刺激。
3
3、與別人玩接球遊戲(1-2歲)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幫助給予: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4
4、能抓著滾動的球,並把它推回去(1-2歲)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家長與孩子面對面坐在桌子兩端,家長把球推給孩子,鼓勵他伸手把球接住並推回給家長。
難度設定:A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孩子雙手接球。推球則用右手從右往左推。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並鼓勵孩子用雙手往外推球,用單手接球。
幫助給予: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體協助,注意培養孩子在每一難度的獨立操作技能,然後逐漸撤銷幫助的程度。
5
5、能2步1級上樓梯(1-2歲)
訓練目的:訓練平衡力、協調及獨立行走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腳上一級樓梯,然後把左腳踏在同一梯級。
難度設定:A扶著扶手或家長的手踏樓梯;B獨自踏樓梯;
幫助給予:開始時,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伸出雙手協助孩子並同時給予口頭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乾果放在樓梯上,等孩子踏上後給予獎勵。注意開始時可以在每一梯級放乾果,逐漸地,只在幾級樓梯或最後一級樓梯上才放。不論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物。
6
6、能彎腰並用手觸控腳趾頭5-10次(1-2歲)
訓練目的:增進身體的柔軟度及體能。
訓練要求:在孩子的腳趾頭上分別貼一貼紙,讓兒童彎腰揭下。
難度設定:A開始時先讓孩子把腳放在矮凳或最後一級樓梯上嘗試並且只揭1-2張貼紙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後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張貼紙。
幫助給予:家長需要在孩子旁邊或身後協助,用雙手輕壓孩子的雙膝,如孩子無法同時彎腰及伸直膝蓋,可讓他扶著桌子的邊緣進行嘗試。
7
7、會走上、下傾斜約15度的小斜坡(1-2歲)
訓練目的:重心、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可站在其身後,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後,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
難度設定: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獨自下斜坡
8
8、能倒走3-5步(1-2歲)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協調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沿著一條直線倒退著走路
難度設定:A開始時只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C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開始時不領會,需要給予身體指導,如:一人在前面扶著他的雙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後輪流抬起他的左右腳往後移。2、偶爾地給予身體協助。
9
9、擦背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給孩子洗澡時,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10
10、呵癢癢(1-2歲)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訓練要求: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面板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慣以後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
11
11、刷子脫敏(1-2歲)
訓練目的: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減少觸覺防禦。
訓練要求:家長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渡到刷腳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
12
12、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地方(2-3歲)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孩子的動作。
難度設定:A在一定範圍內接球;B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儘量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孩子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示、手勢提示。
13
13、能在協助下對牆推球和接球(2-3歲)
訓練目的:手臂的運動能力/手眼協調
訓練要求:讓孩子雙手抱著中型球,頓在地上用雙手把球往牆角推
難度設定:A開始時離牆的距離要在一步以內;B逐漸拉大離牆的距離,並要求孩子藉助牆壁的反彈力接住彈回來的球。
幫助給予:手把手的身體協助;逐步撤銷。
14
14、能推著物體向前走2-3米(2-3歲)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手臂推的能力;因果關係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動作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會發聲的“鴨子杆”或類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裡,讓他向前推行。
難度設定: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鴨子杆”透過)。
幫助給予:身體指導(即手把手地教)並不斷地用口頭提示和身體接觸來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運動軌跡,給孩子模仿玩具發出的聲音;轉彎時告訴孩子正在轉彎並用手糾正、幫助他轉彎的方向。
15
15、拉物走2-3米(2-3歲)
專案要求:在一會發聲玩具車上系一條約50公分長的繩子,在繩子上繞一個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讓孩子拉著往前走。
難度設定:A繞大圓桌子;B繞2張距離1米左右的凳子;C繞3-5張不同距離的凳子(注意凳子擺放的距離要足夠孩子和車子透過)。
幫助給予:手把手,並不斷用語言提示看身後的車子的運動軌跡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6、單手投中型球(2-3歲)
訓練目的: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站在一定的距離外把球單手投入球籃中
難度設定:A只在半步的距離外嘗試;B在1米左右的距離外把球投入球籃;C投5次有3次中為透過。
幫助給予:1、開始時給予足夠的身體協助並鼓勵孩子獨立嘗試;2、只在孩子犯規時給予口頭提示。
17
17、能把靜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2-3歲)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伸展能力,發展眼、腿的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直徑10公分左右的軟球放置在孩子眼前,讓孩子踢球。
難度設定:A踢向前方1米遠的距離;B踢向前方1米遠距離的物體
幫助給予:A口頭提示+身體指導+語言提示;B身體指導;C偶爾的身體指導+語言提示
18
18、單手扶欄上、下樓梯,兩步一級(2-3歲)
19
19、能彎腰左右腿交替鑽過呼啦圈(2-3歲)
訓練目的:肢體運動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訓練要求:給孩子一個大號的呼啦圈,示範給他/她看如何雙手分別握著呼啦圈兩邊並把它放在正前方的位置。彎下腰,然後把一隻腳跨入呼啦圈,接著跨入另外一隻腳。
難度設定:A開始時把呼啦圈放低一點,並且幫助孩子握著呼啦圈;B高度稍微調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時給予幫助;C要求孩子雙腳跨入後轉動雙手把呼啦圈由後往前反轉到跨入前的位置(在身體的正前方)。
15
20、坐在童車上被推,能保持雙腳在腳踏上(2-3歲)
訓練目的:發展大運動---腿的控制能力、雙腿運動時的協調能力、雙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車上(童車的選擇要以孩子坐下後,臀部、膝蓋及腳踏三點的角度約為45度的車子為宜),家長在後面腿都給車子。輔助用品:改良的魔術帶。
幫助給予:1、身體指導並控制好車頭轉彎的位置;2、儘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21
21、會走S型的線段(2-3歲)
訓練目的:空間概念,肢體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膠粘出一條S型線段,讓孩子從一端走到另外一端。
幫助給予:1、開始時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她的雙手引導他/她往前走;2、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後邊,讓他/她推著一個手推玩具沿著線段向前走;3、鼓勵孩子自己往前走,並在另外一端放一個玩具或小食品來獎勵孩子的成功嘗試。如果孩子因為見到獎勵物而不配合訓練,則可以等孩子完成了路線後拿出神秘獎勵物獎勵給他/她。
22
22、坐上大龍球
訓練目的:改善身體協調不良,增強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機能對多動和身體協調不佳的孩子有較大的幫助。
訓練要求:協助孩子坐在大龍球上,指導者可以放手,只要協助保持大龍球的穩定即可,鼓勵孩子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躍動。孩子要作前後、左右搖晃時,指導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雙手,以協助孩子保持身體的平衡。
23
23、跳起並接觸懸掛著的物件10次(2-3歲)
訓練目的:腿部、膝蓋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躍時可及的地方懸掛一個玩具(氣球或會彈跳的玩具),鼓勵孩子跳躍並伸手觸控該玩具。
難度設定:A懸掛物開始時掛得稍低一點,讓孩子容易觸到;B孩子掌握了這一技能後,把懸掛物稍微掛高,鼓勵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彈跳起來。
幫助給予:1、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體的力量,可先用雙手扶著他/她的腋下,幫助他/她練習彈跳;2、透過彈跳床和在床墊上跳躍來掌握彈跳;3、給予鼓勵和獎勵來促進孩子練習的興趣。
24
24、扔球3米遠(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幫助給予: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線上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25
25、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左右遠的大盒子中(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標拋擲物件。
訓練要求:能連續5次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
難度設定: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C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
5 # 茗惜521
感統訓練大概就是訓練寶寶對於感觸這一類的敏感性和敏捷性,在家裡可以做的遊戲有:1、與別人玩接球遊戲,如果孩子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孩子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能抓著滾動的球,並把它推回去,開始時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體協助,注意培養孩子在每一難度的獨立操作技能,然後逐漸撤銷幫助的程度。 3、能2步1級上樓梯,開始時,家長可站在上一級樓梯上,伸出雙手協助孩子並同時給予口頭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乾果放在樓梯上,等孩子踏上後給予獎勵。注意開始時可在每一梯級放乾果,逐漸地,只在幾級樓梯或最後一級樓梯上才放。不論孩子如何哭鬧,要堅持讓孩子配合才能給予獎勵物。 4、能彎腰並用手觸控腳指,家長需要在孩子旁邊或身後協助,用雙手輕壓孩子的雙膝,如孩子無法同時彎腰及伸直膝蓋,可讓他扶著桌子的邊緣進行嘗試。 5、會走上、下傾斜約15度的小斜坡,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可站在其身後,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後,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後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 難度設定:a走上斜坡;b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攙扶下下斜坡;d獨自下斜坡。
-
6 # 不酷很愛笑的妞
在人類遺傳基因中,都有感覺統合的基本能力,每個寶寶生下來,就擁有此能力,但是這種本能必須在嬰幼兒時期和環境的互動中,在大腦中身體不斷地順應反應下才能高度健全地發展。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無法發展。如果大腦對身體感覺器官輸入資訊的統合能力不足,身體感官與大腦的學習便會協調不佳,造成混亂,出現感覺統合失調現象。
最新研究調查中國大中城市孩子感統失調率達到80%其中30%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的寶寶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粘人、磨蹭、膽小、暴躁等。透過早期的小遊戲就能預防糾正,給寶寶的一生奠定好基礎。
1-3個月寶寶的遊戲
寶寶按摩操(面板觸覺,情緒/社交)
在寶寶睡醒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寶寶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寶寶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
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
手指按摩(精細動作,情緒/社交)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可以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用另外一隻手輕輕按摩寶寶的小手指頭,或者把手指給他,讓寶寶緊緊地握住。這樣可以刺激寶寶的神經末梢,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及手指靈巧;也可以增進母子感情,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抬抬頭(肢體動作)
學會抬頭可以擴大寶寶的視野,促進智力發育。方法有三種:一是將寶寶豎直抱起來,靠在媽媽的肩頭,慢慢讓他的頭部離開,自然豎立幾秒鐘。可以在每次喂完奶後進行。
二是讓寶寶趴在床上,頭偏向一側,然後在另一側呼喚或逗引他,讓他把頭抬起片刻。
三是讓寶寶面對面趴在你的身上,把他的頭扶正,然後由斜靠姿勢慢慢躺平,寶寶會自然地努力抬頭。
注意寶寶剛吃飽時,不要俯臥;練習抬頭時間不能長,以一兩分鐘為宜;事後要讓寶寶仰臥休息。
爬呀爬(肢體動作)
給寶寶洗完澡或做按摩操後,讓寶寶俯臥在床上,儘管他還抬不起頭來,但是當你用手抵住寶寶的小腳板時,他就會向後用勁蹬,以腹部為支點向前爬行。這是寶寶先天具有的爬行反射。利用這一能力可以鍛鍊寶寶頭、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運動,增強體質。
飛行玩具(肢體動作)
當寶寶躺在地板上、床上或坐在嬰兒車上時,大人拿一個會發出有趣聲音的玩具在寶寶面前搖擺,讓寶寶擊打它,寶寶可能更喜歡用腳踢著玩。
寶寶飛(肢體動作)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寶寶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寶寶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寶寶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可以在寶寶剛會抬頭時玩與寶寶一起玩這個遊戲。
蹬“腳踏車”(肢體動作)
讓寶寶面朝天躺在床上,幫助他來回蹬兩條腿,就像騎腳踏車一樣。有趣的撫摸(精細動作,情緒/社交,聽覺/語言)
準備一些可以輕撫寶寶的物品,如毛毯、絲綢、羽毛、棉球等。你懷裡抱著寶寶,一邊用這些物品輕輕觸控他的手指和腳趾,一邊同他低聲說話,他將會感到非常快樂。每次觸控他的手指和腳趾,你可以採用不同的物品。這是一項極有意思的遊戲,它可以增進寶寶同父母之間愛的交
流。
手指木偶遊戲(視覺)
在食指上套一個木偶,讓它轉動,並叫著寶寶的名字。讓木偶上下移動,看寶寶的視線是否能跟著動。
蟲蟲,蟲蟲飛(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眼睛,慢慢晃動你的食指,放在他眼前以引起他的注意。當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搖動著手指向左邊移動並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移動,再移到右邊,觀察他的眼睛是否也跟著動。你一邊搖動你的手指,一邊說:“蟲蟲,蟲蟲飛。”剛開始,寶寶跟著你的手指持續很短的時間,但若每天堅持練習,你就會發現他在不斷地進步。
看顏色(視覺)
你在脖子上戴一個鮮豔的項鍊或彩色珠鏈。在餵飯或看護他時戴著項鍊讓他看。收集鮮豔的絲巾和領帶,並系在嬰兒床邊。給寶寶穿雙鮮豔顏色的襪子。試將襪子套在寶寶手上,看著他是怎樣把手舉到眼前,並專心凝視。對寶寶說“多漂亮的顏色”之類的話。
玩毯子(肢體動作)
當寶寶3個月大時,你可以將他放在一塊乾淨、平整的毯子上,訓練他扭動或移動身體。你可以將他感興趣的東西放在他身邊,以此來鼓勵寶寶翻身。
寶寶坐起來(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躺在軟地板上,面對著他坐著,輕柔地拉著他的手,將他提起來成坐姿。然後,再緩緩地讓他恢復成平躺的姿勢。重複上述動作,並說:“寶寶,坐起來;寶寶,躺下去。”也可以配合念一些童謠給寶寶聽,如:“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唱大戲……”
不同質地的手套(精細動作,視覺)
在舊手套的各個部分縫上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碎片——法蘭絨布、絲、棉、尼龍布、燈芯絨、天鵝絨——每個手指上的碎片都縫結實,然後讓寶寶觸控感知不同質地的布料,看不同的顏色。
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用手矇住你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藏貓貓”。在傢俱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寶寶。用圍巾蓋你寶寶頭,再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用圍巾蓋寶寶的頭,然後掀起,同時說:“藏貓貓”。然後讓寶寶自已掀開圍巾。
用玩具和書玩捉迷藏(視覺;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把填充玩具放在盒子裡“蓋上蓋”讓寶寶開啟來去找它。然後你把蓋再蓋上並與玩具說“再見”,讓寶寶再開啟。可重複做。把書頁來回翻,讓畫面出現又消失,消失又出現。
4-6個月寶寶的遊戲
說話與唱歌(聽覺/語言)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只唱著“啦……啦……”,觀察寶寶是否會逐漸模仿你唱。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
你記得嗎?(智力/邏輯,視覺,聽覺/語言)
抱著寶寶坐在桌邊的椅子上,把他喜歡的玩具放在桌子上,並跟他談論這個玩具,然後讓寶寶背向玩具而面對著你"如果他把頭往回轉去找玩具,就表揚他,並把玩具給他。
若寶寶在地上爬著玩,就可以讓他在地上做這個遊戲。讓寶寶俯臥,先把玩具放在他面前,然後再放到他旁邊"他會肚子貼著地板地爬著去找。寶寶一但開始找,就幫助寶寶很快地找到,這一點對於增強寶寶的信心非常重要。
擀麵杖(肢體動作)
你可以非常輕柔地將躺在地毯上或床上的寶寶前後滾動,如果他喜歡,可以重複這些動作,並告訴他這是在擀麵。
騎膝蓋(肢體動作,聽覺/語言)
讓寶寶坐在你腿上,面對著你,撐著他的腋下,將你的臀部移到椅子邊上,當你顛著腳後跟重複著某種輕快的節奏時,你的寶寶可以體驗到一種快樂的跳躍感。
戲水(肢體動作,精細動作)
當寶寶玩水、濺水時,也開始認識到自已的身體。除了使身體乾淨外,戲水也使他感受到了容積(體積)的存在和自己身體的存在。
讓我們觸控(聽覺/語言,精細動作)
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軟墊上,低下身子用臉觸到他的臉時,說“臉”,然後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臉上。同樣地,也可以學習“鼻子”、“嘴”、“下巴”、“脖子”……輕柔地引導他的手觸控你的和他的不同面部器官。
“升降機” (智力/邏輯,聽覺/語言)
讓寶寶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上,上”和“下,下,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
手和食物(自立)
當寶寶可以很舒服地坐在高椅上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小塊食物讓他拾起來。寶寶會對小片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感興趣,拾起它們能使寶寶的手更為靈活。
什麼是烹飪(自立,聽覺/語言)
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在廚房,一定要把你的寶寶安全地放進嬰兒椅或高椅子上,當你準備食物時,和他談論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如當你攪拌的時候, 你就說:“我在攪拌。”當你倒水的時候,你就說:“我在倒水”。當你洗菜的時候,你就說:“我在洗菜”。你可以讓他做數匙、數碟子的遊戲。當他足夠大的時候,讓他幫你倒水、敲打和攪拌;同時,告訴他你所用的不同食物和器皿的名稱,以擴充套件他的詞彙。
社群活動(情緒/社交,自立)
當你外出散步或開車的時候,指給寶寶看他所生活在的社群,並告訴寶寶如何才能適應社群生活。和寶寶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你會發現,他將懂得比以前多得多的東西,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寶寶也將會知道,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人可以幫助他。
7-12個月寶寶的遊戲
蹺蹺板(肢體動作)
坐在直背椅上,交叉兩腳,將寶寶放在你的上腳踝上,面朝你。然後你抓著他的手或將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隨著某種輕快的音樂旋律將你的腿舉起、放下。
做個牽拉玩具(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
收集一些寶寶喜歡的瓶子和玩具,用繩子把它們系在一起,留出足夠長的一段繩子,讓寶寶可以拉著這些玩具玩。一開始可以系兩三樣東西,教他如何一邊拉著玩具玩一邊唱歌。以後可逐漸增加玩具的數目。
搖晃不同的可搖晃物品(精細動作,聽覺/語言)
對7-8個月的嬰兒而言,他們很喜歡搖晃和擠壓玩具。可以收集一些在搖晃或擠壓時可發出聲音的玩具,例如可發出音響的塑膠充氣玩具和裝有穀粒或大米的調味品罐,它們發出的聲音明顯不同,寶寶會很樂意探究其中的差別。要確保所有的蓋子都擰得很緊,以免寶寶吞下容器內的東西。
扔球遊戲(精細動作)
準備一個小球及一個空罐頭(注意要沒有銳利的邊角),讓寶寶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罐頭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罐頭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寶寶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
寶寶的手在哪兒(視覺,智力/邏輯)
和寶寶玩捉迷藏的遊戲。和他面對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寶寶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問他手在哪兒。
媽媽在哪兒(聽覺/語言,情緒/社交)
當房裡有媽媽和其他人在場時,讓別人抱著寶寶,問“媽媽在哪兒?”如果他轉向媽媽並微笑,就說明他已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可以和寶寶玩“爸爸在哪兒”等。
模仿學樣(情緒/社交)
準備寶寶熟悉的日常用品。選擇寶寶情緒愉快的時刻,和媽媽相對而坐;媽媽開心地做拍手、搖頭、噘嘴、插腰、做怪臉等動作,邊說邊動,讓寶寶開心地模仿。
好玩的大紙盒(全身動作訓練、建立空間概念、學習自己玩)
準備一個紙板箱一隻,把寶寶的幾個玩具放到裡面。紙盒裡的玩具讓寶寶隨意地拿進取出,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寶寶看。
當寶寶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你可逗引寶寶爬進紙盒裡,“這是寶寶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當寶寶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寶寶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走路遊戲(肢體動作)
在寶寶11個月左右時,跟寶寶玩走路的遊戲,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寶寶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一步步後退,讓寶寶練習邁步向前走;邊退邊用語言激勵寶寶,“寶寶走得好,寶寶真能幹。”也可讓寶寶推著童車慢慢向前走,大人在一邊保護。練習時不但可以直線走,也可以拐彎走。這個遊戲可訓練寶寶走的能力。
玩爬樓梯遊戲(肢體動作)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臺階上,以此引導寶寶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這個遊戲能增強寶寶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
1-3歲寶寶的遊戲
投球(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學習觀察和探索目標)
遊戲一些廢舊報紙和一個臉盆或紙簍。在孩子面前將舊報紙揉搓成團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如果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請寶寶一起參與揉搓報紙)。讓報紙球在地上滾動,激發遊戲的興趣。與寶寶一起玩丟球、滾球、 追球、撿球的遊戲。示範將紙團投入筐內,然後引導寶寶玩“投球”。
雙人兩腳走(鍛鍊孩子手臂力量、平衡能力)
在地板(或場地)上畫好圓圈、曲線、或長方形等,準備一些小障礙物。
讓孩子騎在大人的脖子上,握緊他的雙手,或快或慢、或走或跳,自幼繞行與小障礙物之間。也可以從背後用雙手扶住孩子腋下,讓孩子的雙腳站在你的雙腳上,和孩子一起邊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邊沿著畫好的圖形走。
搬運工(練習下蹲撿物,學習聽指示做動作)
將玩具攤放,走開一定距離。請寶寶拿一樣玩具交給比,完成“任務”時,記得要給予表揚。
小飛機(強化前庭固有感覺)
寶爸寶媽一人抓住寶寶的腳、一人抓住寶寶的手,抬起後進行左右和上下的搖擺或晃動。寶寶可以採取仰臥或俯臥的姿勢。
也可以改成成人各握孩子的同側手和腳,進行前後、左右、上下的搖動。注意孩子肌肉緊張的情況,不宜太勉強進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另外搖擺或晃動的幅度不宜太大。
抓泡泡(鍛鍊手眼協調能力,觀察力,追逐能力)
用泡泡瓶吹出泡泡,吸引寶寶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
聽聽說說(培養語言能力)
運用音樂、書本等輔助工具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學說、學唱。同時應開始避免重迭詞(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等)的運用,教會孩子正確的用詞。家裡有條件的可以進行雙語訓練(爸爸用漢語、媽媽用英語;爸爸用粵語、媽媽用滬語等)給孩子創造一個多元的語言學習環境。
拋接球(鍛鍊手眼協調能力和手臂靈活性)
孩子面對面坐著或站立,成人先將球輕輕拋入孩子懷裡,引導寶寶將球接住,鼓勵孩子把球拋回來,反覆練習。隨著孩子動作靈活性的增強,可以逐漸提升遊戲的難度(拋接的距離、球的大小等)。
倒著走(培養空間概念,協調身體能力)
開始時要求孩子隨意在地板上倒走,然後在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後,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線倒著走;要求孩子獨立地沿直線倒著走。
我的好習慣(培養獨立性、自理能力)
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自主地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如:戴帽子;洗、搽手;主動配合穿衣褲;辨認和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穿不用繫鞋帶的鞋子;扣外衣上的大紐扣;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等,並培養孩子主動問好、主動告別、主動感謝、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等。
獨自上下樓梯、金雞獨立、蹦蹦跳跳
對於2-3歲的寶寶,可以隨時引導他做這些動作,按照孩子的能力逐步增加訓練的難度、強度。使孩子在這方面能夠得到全面地發展。
分糖果(鍛鍊精細動作的發展、培養認知和分辨能力)
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裡。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
手眼協調訓練
1、抄寫訓練。讓孩子描寫、抄寫各種簡單的線條、圖形、字母、數字等。
2、倒水訓練。讓孩子學習把水倒入某一容器中,儘量不要把水漏出。
3、扣鈕釦。讓孩子學習扣按扣、鈕釦等。
找手機(發展聽覺識別能力)
讓寶寶先熟悉爸爸媽媽的手機鈴聲,然後將手機藏在房間的某個地方。藏好以後,撥打手機號碼,手機響了,請寶寶辨別這是誰的手機在響?在哪裡呢?
洗澡(加強本體感官能力)
用蓮蓬頭噴射孩子身體各部位,還可以讓孩子邊戲水邊沖刷身體。讓孩子分別感受不同的水溫。
觸覺敏感過強的孩子一般會有怕水的傾向,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突破心理障礙。玩水的方法有很多種,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和季節的變化而改變,一定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安全。
擺圖形(訓練觀察和想象能力)
先準備各種形狀不同的硬紙卡片或木質型。寶媽先範用卡片拼成各種圖形,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讓寶寶模仿擺,或者讓他嘗試自己想象著來拼圖。
情景遊戲(培養想象力,思維能力)
給孩子設定一個簡單的情景題目,如:躲雨、開汽車、給娃娃穿衣等等,讓孩子根據這些情景做出相應的動作或活動。
可以和孩子一起進入情景模式中,分別扮演角色進行遊戲。
故事接龍(培養孩子記憶能力、想象力、表達能力)
1、給孩子複述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故意在結尾或某一個情節裡進行刪改,看孩子有什麼反應?
2、在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停頓下來,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接著講下去。
3、給孩子看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上的內容表達出來。
4、多給孩子灌輸新的詞語、詩歌、音樂等內容,讓孩子越來越多的接觸語言的內容
-
7 # 早教這些事
寶媽們去早教機構,老師只要看到孩子有點問題就會說感統失調了,破腹產的孩子也是感統失調,寶媽們很是緊張!
而且好似每個孩子都是感統失調,不及時訓練的話,孩子以後會有很嚴重的問題!我們來看看網上對感統失調的標準。看完之後是不是覺得自己孩子症狀都符合,感統失調太嚴重了,趕緊得訓練起來了。
其實我們都被網路騙了,也被某些機構的用心宣傳給騙了。
感統訓練這個詞中國以前是沒有的,是從美國舶來的,我們看看美國權威醫學雜誌是怎麼說感統失調的。美國給出的是———感統失調孩子的行為和對事物反應會到達一種怪異的程度。
對,是怪異,而且如果不瞭解感統失調的這件事,這些孩子很可能會認為是自閉症或者多動症。
你還覺得你家孩子感統失調?每個孩子發展有快慢之分,有的孩子小時候是笨笨的,但不傻不自閉不多動症就沒關係。
再來看感統概念,感統即是感覺統合,一般人的概念感覺是指視覺、聽覺、味覺吸嗅覺,但實際上人類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覺卻是觸覺、前庭覺及運動覺。觸覺是指分佈於全身面板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溼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
前庭平衡覺是利用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碳酸鈣結晶體)來探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及保持身體的平衡。
運動覺(又稱深感覺)是來自於我們身體內部的肌肉、關節的感覺,它是瞭解肢體的位置與運動的感覺。人類的各種感覺學習貫穿了人的一生,簡單地講,這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
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和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0-6歲的學習主要以感覺學習為主,由於感覺器官本身是在不斷成長中。感覺統合不健全是正常的,那寶媽們都緊張啥呢!
現在大家既然明白孩子是靠感覺來學習,那怎麼訓練孩子觸覺,運動覺,前庭覺,本體覺等這些感覺呢?
教大家一個秘訣,就是做一個懶媽媽,你放手,在旁邊看著孩子,只要沒有危險,孩子各種摸爬滾打都可以。在草地,沙地,水泥地,地板等都可以滾都可以爬,讓孩子的身體和自然界親密接觸,孩子運動覺觸覺能不好嗎?
再說前庭覺即平衡覺,沒事的時候,就和孩子玩轉圈比賽,或者你當裁判,讓孩子們轉圈。走獨木橋,小區還有公園路邊高一塊的水泥地,不要怕危險,讓孩子走。
總之,只要沒危險,你都可以讓孩子大膽嘗試,不要怕衣服髒,不要怕孩子吃苦,孩子很願意玩這些。
轉呼啦圈拍皮球,這個總是都能玩起來的吧!和孩子經常身體接觸,撫摸按摩孩子身體,這個也簡單吧。比如說摘菜切菜做飯等,也很鍛鍊孩子各項感覺和身體和大腦的配合。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本來很簡單,我們總是把它弄的很複雜!所以大膽讓你孩子玩吧!孩子小就讓他幹力所能及的活,比如1歲多孩子自己穿襪子衣服,也是感統訓練啊,孩子大就讓他幹更多的活。
總之別不捨得讓孩子吃苦,你包辦孩子一切,孩子身體和感覺得不到鍛鍊,能好嗎?
-
8 # 辣媽的養成日記
“感統”這個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父母們所熟知,尤其是那些剖腹產的媽媽們,每當孩子出現不喜歡讓人抱,一天到晚動個不停,做事情一分鐘熱度的時候,更是草木皆兵,本來好好的孩子被貼上了有問題的標籤,花費上萬元送去上感統訓練課,解決孩子的問題,一方面是由於早教機構把感統失調妖魔化了,另一方面是父母們對感統瞭解太少了。
感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是大腦和身體協調發展的基礎,而感統失調是指外部的感官刺激訊號無法在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造成機體不和諧的運作。嚴格的說,感統失調並不是病,針對3歲之前的孩子只要採取有效的感覺統合的方法訓練,都是可以改善的,下面介紹幾種改善訓練的方法給大家。
毯子鞦韆。這是非常經典的感統訓練方法,父母兩人抓住毯子的四個角,把孩子放在中間,像鞦韆一樣晃動,讓寶寶感受到身體的晃動和平衡。
小飛機。媽媽躺在床上,將膝蓋彎曲併攏,然後將寶寶肚子朝下放在小腿上,握住寶寶的腋下慢慢的上下移動小腿,感覺就像寶寶飛起來一樣,但不要太陡。
手電光影。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你可以在晚上玩,也可以白天把窗簾拉起來進行,準備一個手電筒,向地上打出光亮,讓寶寶看。寶寶可能會伸手去抓,這時你可以慢慢將光移走,看看寶寶會不會跟著光亮爬行。
泡泡遊戲。讓寶寶試著去抓到從高處落下來的泡泡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寶寶觀察物體下落的過程,泡泡會飄得比別的東西更慢,寶寶才能觀察得到。
寶寶沙錘。把大米或者豆子裝進空瓶子中,一個簡單的沙錘玩具就做好了,這種沒有音高的簡單樂器是寶寶音樂啟蒙的不二之選。
找出鬧鐘。“叮鈴鈴鈴鈴”這是什麼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讓寶寶試著解決問題吧,來一場鬧鐘的捉迷藏遊戲。如果家中沒有鬧鐘,我們可以找其他能夠持續發出聲音的物品,比如計時器或者放音樂的手機。
枕頭路。父母將靠墊或者枕頭集結起來,在爬行墊上組成一條枕頭路,媽媽可以拿著寶寶最喜歡的玩具在路的盡頭吸引寶寶,爸爸可以牽寶寶的手從枕頭路上走過去,鍛鍊一下寶寶的平衡感。
摸摸雨。把一次性紙杯的杯底用針扎出許多小洞洞,就像一個小號的漏勺一樣。舀上一杯水並拿起紙杯,被子裡的水就會像下雨一樣落下來,鼓勵你的寶寶伸手去摸一摸雨,告訴他這個感覺就像是在摸雨一樣。
這些小遊戲只要堅持陪寶寶一起做下去,讓感統失調離你家寶寶遠遠的。
-
9 # 應舍
一、 前庭平衡
感統室:大滑板遊戲、吊纜遊戲、大陀螺、大龍球、踩踏石家庭:小滑板遊戲、趴地推球二、 腦神經生理抑制困難感統室:大小滑板遊戲、大龍球按摩擠壓、永珍組合跳爬鑽投、海洋球家庭:趴地推球、慢拍球、聽節奏慢的音樂、深呼吸、玩沙土水等三、 觸覺防禦感統室:小滑板遊戲、吊纜遊戲、大龍球遊戲、海洋球家庭:按摩球、抓癢、洗澡、按摩、擠壓身體、用吹風機吹頭和身體、用梳子梳頭、戶外活動四、發育期運用障礙感統室:大小滑板、跳袋、跳床、羊角球、永珍組合跳走鑽爬投 家庭:羊角球、跳繩、跳床、蝸牛平衡板五、視覺空間和形態部分感統室:大小滑板、吊袋插棍、搖滾蹺蹺板、蝸牛平衡板、永珍組合跳走鑽爬投家庭:蝸牛平衡板、搖滾蹺蹺板、投球遊戲、大龍球遊戲六、重力不安感統室:大小滑板、大陀螺、羊角球、大龍球、跳床、永珍組合 家庭:跳床、跳袋、羊角球、跳繩 -
10 # 優加學院姜老師
感統訓練是指透過訓練提高孩子面板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覺,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絡和協調。
可以給孩子做的感統訓練有很多。比如平衡訓練、拋接球訓練等。
接下來推薦一些小遊戲:
1.蹦床:玩蹦床可以滿足孩子的本體感覺刺激,還可以在玩蹦床時加入擊掌、拋接球等遊戲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2.海洋球池:讓孩子在球池中玩耍可以讓孩子的觸覺得到刺激,強化本體感覺,而有些孩子對海洋球池會有恐懼感,可以逐漸讓他適應海洋球池的存在,一開始讓老師陪著孩子一起進去,然後慢慢撤去老師的陪伴,並讓他在海洋球池中開始活動;
3.瑜伽球:瑜伽球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1)孩子拍瑜伽球(2)讓孩子躺在墊子上用瑜伽球在孩子身上輕拍、輕壓或者讓孩子躺在瑜伽球上,用適當的力氣把孩子往瑜伽球上壓來刺激孩子的本體覺(3)讓孩子坐在瑜伽球上並抬腳來鍛鍊平衡能力(這裡要注意的是球不能太大,否則孩子坐上去腳不能著地)
4.平衡木:平衡木的訓練就是在訓練孩子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一開始可以牽著孩子的手讓他走,慢慢的就要放開,讓孩子自己走(平衡木的選擇也很多樣,甚至是花壇的邊也可以當做平衡木來訓練);
還有一些手指遊戲,手指操也是可以帶著給小朋友訓練感統的。
-
11 # 侯媽家庭教育
三歲之前的寶寶抑制機能還不成熟,經常表現出來的是自控力差,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對他們說教基本沒有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讓他們變得更加地任性,那到1—3歲的孩子適合玩哪些遊戲呢?
1.這時的寶寶適合玩一些簡單的操作類的遊戲,比如夾豆子等,增強寶寶手部的精細運作能力,提高他們的自控力,鍛鍊他的小肌肉。
2.透過教寶寶走、跑、跳等運動,培養孩子的大肌肉,這些遊戲可以透過“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來完成。
3.透過遊戲規則謙虛寶寶學會控制自身的情緒,家長可以透過一些娛樂性的遊戲來創設一些情境,比如讓寶寶扮演其中的角色。
4.可以讓寶寶玩一些智力遊戲,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培養寶寶的耐心和信心,開拓孩子的思維能力。
-
12 # 傑奧感統訓練
感統是透過人的六感(視聽嗅味觸重力感)來感受外界事物,並透過感官將資訊傳遞給大腦,大腦經過整合後指揮四肢行動;適合寶寶在家庭做的感統小遊戲有:梳頭遊戲、按摩腳丫、花灑淋浴按摩、欄中取物等等,這些都是我參加感統師資培訓得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回覆列表
1.扔球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適用年齡:3-4歲
幫助給予:
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線上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2.扔豆子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學習向著目標拋擲物件。
訓練要求:能連續5次把豆袋或類似的玩具扔進1米距離外的大盒子中。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定:
A開始時把距離設短一點,如只要求兒童站在距離大盒子一步或兩步的距離;
B逐漸地把距離拉大;
C逐漸地把大盒子換成小一點的盒子。
幫助給予:
A手把手地幫助孩子投擲;
B只是在孩子姿勢錯誤時才給予幫助
3.互動式投籃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定:適當增大距離。
幫助給予:多給予孩子鼓勵。
4.上、下樓梯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定:
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後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
B成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
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
D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幫助給予:
A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助;
B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助;
C單手(拇指)給予協助;
D撤消所有協助。
5.個性跳繩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適用年齡:3-4歲
幫助給予:
A.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
B.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
C.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6.扶物能單腳站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適用年齡:3-4歲
難度設定及幫助給予:
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如:“抬腿!”、“放下!”
B.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她)不要把腳放下;
C.孩子掌握了技能後,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複以上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