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將軍威武K
-
2 # 五星紅旗蕩倭平夷
謝邀,若英國投降,將加速美國介入二戰的程序,但是德軍卻不可能跨大西洋作戰,因為德國海軍即便是接管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全部實力,其航空母艦的作戰應用能力也是從零開始,並不足以與美國海軍抗衡,更談不上登陸北美。所以德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南下中東,接管英國控制的石油產地。二是東進蘇聯,與日本協力絞殺蘇聯。屆時,蘇聯將面臨兩線作戰,戰況會慘烈得多。反法西斯戰爭極有可能演變為遍及大半個世界的游擊戰,勝利日也至少要推遲5年甚至10年。
-
3 # 心中的蓮花55
美國參戰後,先是以英國為基地,對德國的工業設施進行狂轟亂炸,消弱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然後又是以英國為中轉基地,率先開始了在北非登陸的歷程。到了霸王行動的時候,又是英國充當了後期基地。
沒有英國,美國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蘇聯席捲歐洲了。
-
4 # 使用者聽松閒人
戰爭沒有假設。
二戰,英國的空海力量本身就比德國強大,希特勒要想啃下這塊骨頭豈是易事?希特勒雖然將英軍主力趕到了英吉利海峽對岸,但英華人加上與美國的結盟完全會採取反攻;第一波無疑是對柏林的狂轟爛炸,希特勒能招架嗎?又相對地分析,英國即使投降了,徳國是否有能力向西線發展?戰略物資呢?糧食能解決嗎?沒有能源,德國的機械部隊動也動不了。恰恰讓美國就有了有趁之機。
假定英國投降;德國便要接收及管理,還有歐洲已被征服的那些國家?最起碼法國不會老實稱臣,反徳勢力遍野,政府跟本不會臣服,法國一反,那小國跟著就得起鬨,希特勒不如何去管理英國呢?接下來德國又拿什麼去奪取蘇聯呢?恰恰相反:希特勒把重點放在西歐一線的話;那邊的斯大林就會趁機躍先攻佔波蘭和羅馬尼亞。這樣一來,希特勒的全球計劃就更快落空,蘇聯搶先一動,納粹德軍更就被切割得不能與日本法西斯匯合。純管小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但這種結局是希特勒不願看到的。因此,假定英國投降,希特勒也不會放棄先東方陸土後英國的既定國策!
-
5 # 含涵說事
我們先來看一看英國在二戰中發揮的作用,首先是在西線戰場對德軍的牽制作用,二是在海上對德國的封鎖,從地理位置上看,無論德國陸軍在歐洲掀起多大的風浪,只要海上力量強大的英國在,德國就無法在海上跨出一步。不僅海軍,英國陸軍隨比不上蘇德,但也絕對不算弱,何況還有歐洲第一的空軍實力。
二戰時,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雖然已經被新興資本主義強國趕超,工業產值已經滑落到不足世界工業生產的十分之一,但畢竟是經過了數個世紀的積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經濟實力十分雄厚。打仗很大一部分是在打經濟。
如果英國在二戰時向德國投降了,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德軍的大後方就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德國可以將西線的部隊盡數投入東線,擺脫雙線作戰的困境。英國海上的封鎖將不復存在,如果德國得到了英國的海上軍事力量,在大西洋對抗美國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二戰時,美國曾大量援助蘇聯,其中的北冰洋航線是極為重要的運輸途徑,而且要比從太平洋航線運來的援助要方便、快捷,沒有了英國的保護,德國勢必會切斷北冰洋、大西洋的諸多航線,蘇聯缺少及時的援助,無疑會變得更加困難。
英國如果投降,最為恐怖的便是德國將得到一個近乎無窮無盡的軍工業生產基地。二戰時期的英國擁有著世界近四分之一面積的殖民地,近4億人口,倫敦當時仍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在資源、勞動力、資金都不缺乏的情況下,德國打得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不說。這對世界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
當然,世界上還是正義至上的,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終究會勝利,這是歷史發展趨勢已經決定的,加入英國如果投降了,二戰恐怕會持續許多許多年。
不過以英國的實力來說,英國並沒有任何理由會選擇投降。
-
6 # 莫高旋律師
假如大英帝國向納粹投降的話,德國就能徹底避免兩線作戰,直接結果就是:非洲戰場,隆美爾不戰而勝,納粹取得遼闊的中東油田,(非洲美國軍隊完全不和隆美爾是一個等級)德意聯軍可以由 義大利駐守非洲(剛正面不行清兵線還是沒問題的),隆美爾可以和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一起進攻蘇聯。只要德國攻進烏克蘭,烏克蘭內部的反蘇聯情緒在德國願意的情況下至少可以武裝五十萬的”烏克蘭集團”。德國為了戰爭資源必須進攻高加索油田,列寧格勒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依然會損失大量精銳步兵,因為英國投降的關係,挪威的鐵礦可以不受威脅的全效率為第三帝國的戰爭機器添磚加瓦,不過避免兩線作戰的德國並不是後繼乏力,在僕從國的支援下,德國至少有七成把握兵臨莫斯科,飲馬莫斯科河,朱可夫雖然為一代名將,不過蘇聯一向政委指揮軍隊的情況嚴重,他不得不為了蘇聯的遠東地區彈盡竭慮。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最後,德國和日本會師蒙古,中國也可能被軸心國軍隊聯合進攻而淪陷,整個亞歐非都會被軸心國。。。。。。。。。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銘記歷史才能有未來
和平萬歲,中國萬歲。
-
7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如果這個假設存在,那麼德國必勝,毫無懸念。
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兩線作戰德國自1871年實現統一以來,要崛起為世界性強國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時兩線作戰,崛起一個世界性的霸權是需要戰爭的,而德國地理位置在中歐,號稱歐洲的十字路口,先天性處在了兩線作戰,甚至是三線作戰的位置之上,這一先天性的頑疾,阻礙了德國對外拓展,縱觀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法克服兩線作戰所帶來的被動局面,是德國最終戰敗的主要客觀原因之一,二戰中如果英國投降,則德國徹底解決西線問題,並解決了北非問題,繼而向中東方向推進獲取油田,然後全力以赴東線對抗蘇聯,那麼估計在強大的蘇聯也很難堅持住。
多線作戰是德國的先天性頑疾
海上霸權19世紀後期一直到二戰結束後,英國海軍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維持海上霸權,英國海軍最強大的時候是要求自身的海軍實力等於排名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海軍強國的海上力量總和,依靠著強大的海軍,英國維持著全球各殖民地對英國本島輸血,並打擊封鎖敵對國家交通線,掌握軍事進攻上的主動,但是一旦英國投降,這支強大的海軍落入到德國手中,德軍則完全可以將這隻海軍力量與德國的潛艇部隊進行整合,那麼世界的海上霸權將易手於德國,德國會使用海軍對蘇聯的海岸線進行封鎖,那麼就會更加增加蘇聯抵抗德軍的難度,要知道盡管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蘇軍長期與德軍在東線作戰,但是蘇聯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並逐漸轉入反攻是和美國透過海上運輸線對蘇聯的大量物資支援是分不開的。而一旦這條補給線被掐斷,蘇聯將會面臨巨大的苦難。
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
美國還會參戰嗎?1941年,在二戰爆發兩年後,美國宣佈加入同盟國陣營對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宣戰,由於美國世界第一工業國的強大實力,向參戰各盟國進行大規模的物資支援進行輸血,極大改變了二戰的格局。也直接影響了二戰的結果,但是假設英國投降了,美華人還會參與二戰嗎?可能有人會說,美華人參加二戰時因為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確實,珍珠港事件是美國參與二戰的導火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珍珠港事件的時間是1941年12月7日,而早在1940年英德爆發不列顛空戰之時,英國空軍中就有大量的美國志願人員參戰,到了1941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大西洋上會面,簽訂了同盟性質的《大西洋憲章》,併為了應對日益嚴重德國潛艇的威脅和封鎖中暴露出來的英國海軍反潛力量不足的問題,美國一次性向英國支援50艘驅逐艦,加強英國海上反潛力量,所以說珍珠港只是導火索,美國一直在做著參加二戰的準備,而且陣營都選好了,但是假設英國一旦投降,由於本來美國國內的納粹勢力干擾以及反戰保守勢力的干擾,美國在失去參加二戰的歐洲重大支撐點後,一定會在亞洲太平洋地區選擇性的後退,避免與日本發生衝突,而避免捲入完全不佔優勢的二戰,如果在美國拒絕參戰的情況之下,德國的勝算又大了許多。
美國參戰後,對各盟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物資支援
所以儘管在二戰中,蘇聯的損失要比英美等國大得多,美國的物資投入要比英、蘇等國大得多,但是英國的重要性也是十分關鍵,因為他們的海軍將德國海軍鎖在了北海,並且對蘇、美等國進入一個陣營參戰起到了紐帶和連線作用,1940年在德國肆虐歐洲,蘇聯助紂為虐、美國置身事外的大環境下,英國的堅持抵抗,給予了仍在戰鬥的同盟國陣營堅強的信心,併為歐洲西面戰場和南線北非戰場穩住了堅定的戰略支撐點,為日後盟軍的反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英國一旦投降則不復存在,如此,歐洲必然落入德國的手中。
-
8 # 戰史解碼
我的觀點是,如果英國投降,那麼二戰結束的時間可能會延長,勝利的取得會變得十分困難,但也絕不會像某些回答說的法西斯會取得最終勝利!
毫無疑問英國是反法西斯陣營中的重要一環,英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許多重要的貢獻,在清楚這一點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認正確認識英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作用:它並不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全部,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諸多正義力量共同奮鬥的結果,沒了英國或許勝利會晚一些到來,但最終仍然是”邪不勝正“!
為什麼勝利會遲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國在二戰中的貢獻:
1.鼓舞士氣
二戰爆發之初,德國軍隊在歐洲大陸勢不可擋,連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也被德國“斬落馬下”,這一系列的慘敗讓歐洲人民陷入了極度的悲觀和失望之中。面對極度困難的態勢,英國頑強不屈的鬥爭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英倫之戰的勝利更是讓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的人燃起了希望。歐洲抵抗運動的興起,與英國的頑強抵抗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絡。
2.為流亡政府提供支援
二戰期間,隨著大批國家被德國擊敗,許多流亡政府逃亡了英國,可以說英國的存在為這些流亡政府提供了一個落腳點。這些流亡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視:首先他們大多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所以他們都直接或間接的參與了許多重大軍事行動;其次他們還為英國提供了大量戰略資源,比如丹麥、挪威、荷蘭等向英國提供了十分可觀的遠洋輪船或船隊;最後這些流亡政府在自己的國家都領導者一定的抵抗力量,憑藉地利優勢與德軍周旋,極大消耗了德軍實力。
3.牽制德國兵力
從戰略角度來看,英國的存在使得德國無法將自己的全部精銳部隊調往東線,這使得德國在二戰中後期不得不面對兩線作戰的困境。另外英國強大的海軍對德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德國也需要分出一定的精力與其對抗
4.向蘇聯提供軍事援助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英國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這為蘇聯抵抗住德國的攻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而且英國的存在,也縮短了同盟國向蘇聯運送物資的週期。(大家可以看看世界地圖,美國經大西洋向蘇聯運輸物資是最近的路線)
5.為反攻歐洲提供戰略支撐
在諾曼底登陸之前,各國的部隊都是在英國集結待命的,如果沒有英國這個落腳點,盟軍就很難在德國西線實施登陸計劃。英國的存在可以為盟軍提供一個良好的戰略支撐,在此盟軍部隊可以就近補充補給,而且還能夠縮短行軍路程。
從上面介紹的幾點來看,英國對二戰的勝利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旦英國投降,盟軍要想取得勝利勢必會費一番周折,所以取勝的時間難免就會向後拖延。
為什麼仍然能夠取勝?英國的存在確實為盟軍對抗德國做出了諸多貢獻,但這並不意味著沒了英國,我們就真的打不過德國。英國的貢獻在於加速了戰爭的勝利,而不是戰爭勝利的根本影響因素。除了英國之外,世界上還有著許多與法西斯鬥爭的國家,這些國家的貢獻我們同樣不能夠忽視!
沒了英國,流亡政府可以逃亡其他國家;美國也可以不經大西洋援助蘇聯,無非費一點事而已;沒了英國,德佔領區仍然會有抵抗力量。
另外對於英國的重要性,有兩點過於誇大:一、英國投降後,德國會接收他所有的海軍以及海外殖民地;二、英國一旦投降,蘇聯必定戰敗。持這兩種觀點的人都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們不僅低估了人們抵抗法西斯的決心,還高估了德國的實力。
首先英國政府投降,並不代表英國就完全臣服。在此我以法國為例來進行說明,法國戰敗投降後,戴高樂仍然建立了法國流亡政府,並在英國聚集了大量不願向德國臣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即便法國政府投降,可法屬殖民地仍然控制在流亡政府手裡。難道英華人就都是軟骨頭?所有人都願意投降德國?另外,上文我也曾提到,各國流亡政府在出逃時都帶走了大量的艦隊,誰又敢保證英國投降時,其所屬海軍沒有跟隨流亡政府逃走的?
其次,蘇聯戰勝德國與英美等國家的支援有關係,但這並不是關鍵點,蘇聯還沒有弱到沒有別人的幫助就打不過德國的地步。即便蘇聯因為缺少支援輸了莫斯科等戰役,但德國真的能吞得下這麼大的蘇聯麼?蘇聯的戰略縱深可不是放在那好看的,德國佔領的地方越多,他分派到各地駐紮的軍隊越多,總不能到後邊全靠”偽軍“去打仗吧?而且蘇聯在西伯利亞地區的精銳部隊也會影響到戰局吧?
最後,法西斯軸心國根本不具備擊敗盟軍的可能性。其一,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根本就不得人心,在人和上先輸一籌;其二,但凡侵略戰爭都是在異國作戰,在地利上又輸一籌;其三,到了戰爭中後期,反法西斯鬥爭成了世界主流思想,全世界人民都在反對法西斯(甚至軸心國自己的國民都已經開始反對),這天時也丟了。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盡失,又如何取勝?
所以從上述幾點來看,”英國投降德國會取勝“的觀點根本站不住腳,這過於誇大了英國的作用。英國確實很重要,沒了他我們會晚幾年取勝,但德國也絕不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
9 # 鐵翼鷹揚之大秦銳士
首先,二戰時德國要能打的英國投降必須先重創甚至消滅英國的海軍,不然就沒有辦法打過英吉利海峽對英國本土進行登陸作戰。所以德軍必須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如果英國投降,美國在歐洲海上最後屏障就沒了,美軍就需要直接面對德國海軍威脅了,這樣就會牽制美國海軍,造成美國海軍不能對日本海軍的壓制。沒有了壓制的日本海軍就會搶奪更多的東南亞資源為其提供戰爭血液,而在亞洲可沒有哪個國家是日本的對手,有了資源的日本就能延長亞洲的戰時。
其次,英國投降,德國就有時間消化其歐洲佔領區的資源,北非的資源也會落入德軍之手,德國的資源短板就會被填補,這也會延長戰爭時間。
最後,英國的投降真的會延長二戰勝利的時間,甚至還會改寫二戰結果。
-
10 # 影媒咖
其實德國的海軍相對於陸軍來說是比較弱的,這和德國的地理位置有關係,海域比較封閉,海岸線短,處在多個國家包圍中,尤其是海軍作戰思維比較落後,而美國已經是航空母艦為主的海空一體立體化作戰,所以德國海軍只依靠軍艦和潛艇,缺乏航空兵保護,要同英美海軍作戰沒有勝率。
英國是一個島國,所以德國海軍的登陸英國作戰很困難,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實力,這就是佔領法國和英國隔海相望卻佔領不了。
假設英國在德國空軍的轟炸打擊下投降,變成德佔區,那麼也不會穩定太久。看似短暫的相安無事,德國可以在英國建立新的防線,使用英國的軍港和空軍基地。但德國真正缺乏的是資源,眼裡盯上的是蘇聯的油田和礦產以及大片的領土,就是希特勒所說的生存空間,西歐的一個個小塊自留地他根本沒看在眼裡,因為他覺得那些不堪一擊,價值沒那麼大。
所以即便佔領英國,雙線作戰也是不可避免,可能英國有不少軍事實力甚至政府會轉移美國,但是美國海空軍的實力太強,也會像登陸法國一樣先登陸英國,繼而登陸法國,德國是抵擋不住的,因為重點在東線的蘇聯戰場。德國就是沒有西線戰爭,傾盡全國之力一心對付蘇聯也是沒有勝算的,也不過是衛國戰爭會時間長些而已,因為不是一個級別,閃電戰是吃不掉戰爭準備了好幾年的蘇聯的,沒有長期作戰準備的恰恰是德國。
因此兩線作戰不是以英國投不投降決定的,投降了也不會影響英美的登陸反攻,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納粹德國只有死路一條,沒有奪天下的實力卻非要把整個國家民族捆綁上去,多行不義,螳臂當車,只有被碾壓的結局。
回覆列表
英國投降後,德國將完全控制西歐和東歐大部分地區以及大西洋。而後視情況東進攻擊蘇聯或跨越大西洋攻擊美國。個人認為後者更為可能,因為在蘇德戰爭開戰前美國軍事力量只有七八十萬部隊,現役陸戰裝備只有少量輕型坦克及火炮,海空力量更是隻有一戰時期的水平。日本同時也會同時向東攻擊,同德國東西夾擊,以奪取太平洋的權益。
為什麼不會首先進攻蘇聯?蘇聯在一戰之後大力發展以軍工為主的重工業,機械化程度不在德國之下。一旦德國吞併英國,歐洲大陸便只剩蘇德兩強,必然會引起蘇聯萬分警惕。閃電戰能否進行恐怕就很難說了。再者,英國一旦崩潰,所屬殖民地如印度支那、非洲等地必然陷入混亂,蘇聯更有可能趁虛而入,以其機械化叢集的優勢經中東橫掃南亞次大陸,飲馬印度洋,如入無人之境。屆時美國被孤立於美洲一隅之地,被兩大洋阻隔,東西國門各有一個縱火犯(德國與日本),力保本土不失已是萬幸,再難有大作為。蘇聯控制南亞後,將繼續支援中國抗戰以避免日本獨吞中國威脅己方腹地,利用中日戰爭維護其遠東安全。
德國在吞併英國後也將繼續掃蕩所屬殖民地(日本同),期間必然與蘇聯產生摩擦,繼而開戰。同時為防止日本在遠東太平洋坐大也會繼續援助中國抗日,須知德國與日本在一戰時期是世仇。抗戰時期蘇德兩國援華抗日力度遠超美英,德械部隊與蘇械部隊戰力與戰績也強於美械部隊(比較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與之後的戰役可見一斑)。資源匱乏的先天不足必然會迅速拖垮日本,中國將獨自打贏抗日戰爭。未來世界格局走向只有天知道。
德國如果同蘇聯正面開戰,蘇聯無論頂得住頂不住都必然會第一時間與美國結盟,重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