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開淡墨朵朵香
-
2 # 海納心理
從人的生存來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迫於生計而去做自己不喜歡,不願意去做的事,就像題主所言"討好他人",比如為了家庭也是我們說的養家餬口而想在工作職位上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和機會,所以會去討好領導,上司等!再有就是自己身邊重要的人不小心得罪了別人,也會出現以討好的方式去幫忙,當然在生活中這些是顯而易見的情況!
但從心理學視角去解讀這種"討好他人",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預設為"習慣性的討好所有人",這是一種人的性格型別影響,同時也會是家庭乃至童年創傷影響!
如果一個人性格較軟弱,內向,膽小,無主見等,多期望以這種"討好"的方式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賞,一般他會把自己的價值放在別人那裡,很少有自我感!長此以往,會更加失去對自我的定位!
另外,如果一個人童年時從父母那裡或從重要的人那裡很少得到關愛,那很多時候他也會以這種方式去獲得"缺失的愛",也是另一種方式的滿足,即變相滿足心理上的某種需求…所以這種情況是一種童年愛的缺失,如果這種缺失一直被忽視並且一定程度上影響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感到痛苦糾結時等,心理諮詢會更好些,如果沒有影響或甚微,是沒問題的!
另外,最重要的是,"心理病"這個概念尤其是"病"這個詞是在心理學中不能輕易下定論的,因為題主所說的"討好他人"只是一種性格或其它原因影響,而並不能上升為"病這個概念!另外,有的"心理病"嚴重者則可能涉及到醫學藥物治療!
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北芪2sunguixiang
以討好的態度對待他她人,肯定是一種病態的心理。
人是群居動物,是高度依賴社會化、群體化生存的動物。因為人類社會又不同於其它動物的群體、社會,是高度繁榮發展的社會。所以人類社會又需要個人的獨立性,特別是個人獨立的精神世界,和獨立的行為方式。
一個人要融入團體、集體,其實沒有必要去討好別人。應該換一種心態;去理解別人,用對待家人的心態去理解你周圍的人,你才能海闊天空。
能夠在生命中遭遇到的人,其實都是生命過程中與你有緣份的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緣中人。而善待每一個緣中人,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
所以,每個人都應用一顆平常心,和善良的心,去發現別人、去認識別人,去理解別人才能夠更好的融入集體、融入社會。
-
4 # 蚌埠三妹心理諮詢
我想我們不能簡單的這麼看待討好他人的行為,並以此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的標準和依據的。
心理學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能適應ta所在環境,並且給本人帶來較大的壓力和負性情緒,甚至產生生理和心理症狀,如不願與他人打交道,人際關係不良,睡眠差,食慾減退,心悸,疼痛,自我懷疑等等,我們就說ta屬於適應不良,並會建議ta透過心理諮詢來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事實上,無論在自然界的動物身上,還是在人類社會中,討好行為都是存在的一種現象。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一隻小猴子從小就由人類撫養長大,從來沒有在猴群待過。有一天,心理學家就拿一張猴王的照片給小猴看,小猴立刻做出了拜服的動作:身體趴下,低頭,尾巴蜷曲,"俯首帖耳"。小猴這是基因裡就有的一個東西:對於等級的尊崇。
猴群有等級,人類社會也有等級。面對某些方面比自己強大的人,表達"臣服"是風險最小的做法,避免自己被攻擊和傷害。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討好是一種適應社會的生存策略,這是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心理機制。
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度的問題。如果我們在與他人交往時,總是討好權威,討好領導,討好一切比我們強大的人,又會帶來一些傷害,比如:會帶給自己消極的自我暗示:我就是不行,我就是比不上ta。時間長了,會產生較低的自尊。並且如果總是這樣暗示,也會投射給別人一種貶低,蔑視的自我形象,可能會讓別人對我們的態度變得傲慢,輕視。另外,還會建立不平等的人際關係,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偶爾的討好,幽默的討好,分場合看情境的討好,只要不是過度,惹人反感,都是可行的。如果過度使用討好的人際策略,表面ta的生活策略單一,僵化,不靈活,建議還是接受心理諮詢更好。
-
5 # 雙擊評論六6六
也可以這樣說,也可以不這樣說,討好他人只是人的一種互相溝通和接近的辦法。不管是人是動物,就像猴子討好同伴他會在同伴身上捉蝨子,狗狗討好主人他搖擺尾巴,人是高階動物討好的時候會用各種辦法,歸根結底討好他人只是一種生活中的需要。如果說心裡病?那麼每個人都有心裡病,心病是人最大的敵人,好比慾望?他就是無窮的心裡病,假如你今天撿到一個錢包發現裡邊好多的錢高高興興的回家,到家一輸全是假錢你是不是很失落的感覺!換個位想一下自己又沒付出什麼有啥好失落的?慾望也是心裡病!所以人人都有心裡病。當所有人都病了那就不是病了!
-
6 # 俗人妄語
不能一概而論,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其中包含幾個概念。首先要確定這個“心理病”的定義,是人們約定俗成的簡單意義上的“你有病”,也就是說是一種眾生都不能苟同的一種習慣或做法,又或許是一種不良嗜好。還是說精神衛生學科中所指的心理疾病,如強迫症。
我想:如果是因為愛一個人而去討好,目的就是讓所愛之人得到更多的幸福,這不能被稱作有病。應該被尊重,被鼓勵。如果是因為有利可圖,而去刻意地討好,那就不值一提,可以說是心理扭曲。長此以往,損害的不僅僅自己,而且對於被討好方也是不公平的,缺乏真誠的給予是醜陋的,從中不會感覺到快樂和幸福。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最好是水到渠成、自然流露。
-
7 # 趙聰的冥思錄
討好別人不是一種病,它是一種喜歡當老好人,並且做過了頭的行為傾向。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種傾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這個問題美國的一名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曾經系統的研究過,布萊克把這種討好別人的行為表現稱之為「取悅症」。
所謂的取悅症,是指:我們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所以我們會努力讓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一個人都滿意。強迫自己去做一些原本不願意做,或者能力不足的事情,希望自己在每一個方面都做到完美。於是我們需要做的事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最終會不堪重負,內心焦慮緊張。但是為了保持自己的正面形象,過分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時間一長,得不到宣洩,會引發強烈的不安心態。
取悅症分三種:
一、認知型取悅症得了這種取悅症的人,認為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取決於自己為他人做了多少事情。他們相信只要對別人足夠好,就會被別人喜愛,不會遭到別人的批評、拒絕,疏遠。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無法令所有人都喜歡我們。
有認知型取悅症的人,一味的對別人付出,而不講求回報。這樣的話反而會令被別人懷疑他的動機。被幫助的人內心會產生內疚感,你無意中讓他覺得對你有所虧欠,覺得跟你相處有負罪感或者感覺沒有尊嚴。
二、習慣型取悅症當我們每一次做好事的時候,都會得到別人的誇獎。這樣的話,就相當於得到了別人的獎賞。而一旦得到了別人的獎賞,我們就會強化這一行為。
等這個孩子長打了,就形成了習慣,習慣做些討好別人的事,來得到別人的喜歡,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滿足。
三、情感逃避型的取悅症這種取悅症產生的根源是:害怕和別人起衝突。因為一旦和別人發生了衝突,就會面臨別人的憤怒、拒絕、對抗。你不知道怎樣處理與別人的衝突,只能幫助他做好事情,來期望這種衝突永遠發生,以此來保護自己。
實際上而言,只要衝突處理的得當,反而會對人際關係起到促進作用。例如,我們藉助於衝突瞭解到對方不滿意或者憤怒的問題所在,這樣反而加深了兩個人的瞭解。俗話說的好,不打不相識,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發生這種情景:兩個人打了一架,反而成了很好的朋友。
現實情況下,那些喜歡討好別人的人,可能以上三種形式的取悅症都兼而有之,那麼怎樣去改正這種行為呢?
一、學會說不長時間的無法拒絕別人會使你的自我價值感降低,如果你無法直截了當的拒絕別人,你可以委婉的說不。
不要立刻回答別人提出的請求,想辦法拖延時間。例如,別人想要跟你借錢,你可以說錢都在自己的愛人哪裡,你要先同愛人商量一下。在這裡,你需要學會的一點是:不要讓自己在第一時間,給他回覆,因為你一旦立馬給他做出了回覆,你就很可能不假思索答應他。
二、學會優先考慮自己的感受討好別人的人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虧待自己。你要對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情景,排定優先順序。你只有在先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才能照顧到身邊的人。
這不是自私,而是給自己劃定界限。人都是先利己後利他的。你要告訴自己:除非這個人或者這件事對我來說,非常的重要,否則的話我要先考慮一下要不要答應他。
三、跟朋友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替朋友解決問題當朋友有事求你的時候,你切不可滿口答應他,會完全替他解決。你要告訴他,他的事要靠它自己,你不可能替他全權負責。
但是你要給予朋友同情和理解。並且向他表示可以與他一起集思廣益,探討解決方案。表明你會參與整個過程,但是你不是主導者,而是支持者。確定對方會承擔最終選定解決方案的責任。你只是給他建議,最後出了問題不能怪罪於你。
所以,取悅症不是病,他只是你的責任感出了問題,認為只要別人請求你的事情,你都要替他們解決妥當。這樣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委屈了自己,事情一旦多了,你完成不了,反而得罪了別人。
你要先考慮自己的感受,敢於說不,直面衝突,只有這樣你才能治好它。
以上。
回覆列表
是的,人喜歡大家喜歡自己,喜歡幫助別人獲得快樂都是正常的,但是嚴重犧牲自己去討好別人就是一種病了。
這要追溯他的童年經歷,一定是不被重視,不被呵護的,或者寄人籬下,或者多子女家庭,因此需要她討好別人來獲得存在感,時間長了就養成了習慣,習慣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性格!
長大了會發現,這種性格其實很辛苦,他需要不斷付出和忽略自我感受,這無疑是痛苦和矛盾的。
但是其實透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變的,要自信,自強,關注自己內在,慢慢調整就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