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屁屁_
-
2 # 電影美劇世界
貓眼電影透過補貼,在票務市場佔據第一的地位。
目前,線上票務市場形成了百度系糯米影業、阿里系淘票票、騰訊系微影時代(微票兒+格瓦拉)以及光線系貓眼四強爭霸的局面。近兩年爆發式增長的線上票務產業,與其他網際網路細分市場一樣,激烈的補貼大戰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但光靠補貼並非長久之計,若融資不再持續,這些估值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透支了想象的線上票務平臺,如何賺錢便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目前,貓眼及其他線上票務平臺,有這麼幾個問題:
估值高但盈利差
燒錢短期不會結束
過去兩年中,各大線上票務平臺透過票價補貼這一燒錢方式,迅速擴大線上票務市場份額。以2015年春節賀歲檔為例,僅僅在大年初一那天,貓眼、微影、百度糯米、格瓦拉等就推出了9.9元至19.9元不等的特價票。
根據大眾點評公開資訊,2015年春節賀歲檔期間,大眾點評全國半數以上的電影場次都可以享受9.9元票價,另外一半場次則可以給到使用者30元以上的補貼優惠。
易觀智庫資料顯示,2013年線上票務收入規模為48.64億元,不到其他票務收入169.10億元的三分之一。但經過兩年的發展,2015年線上票務收入就已經達到了317.60億元,而當年其他票務收入僅為123.10億元。預計2016年線上票務收入將進一步增長,達到472億元。
藝恩研究總監付亞龍表示,票價補貼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售票平臺自己進行補貼,一方面是發行方進行補貼。票價補貼一定程度上對提升線上票務使用者數、整體觀影習慣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電影產業發展較快、越來越多的觀眾接受了網際網路的便捷性,也是線上票務發展迅速的原因。
目前市場已經形成了微影時代、貓眼、百度糯米、淘票票等幾家獨大的局面,儘管燒錢的程度較此前有明顯剋制,但這種模式短期內仍然沒有改變。科技文化領域知名投資人曹海濤表示,目前各大線上票務平臺都在打價格戰,這也類似於各大外賣平臺的模式,透過燒錢、貼錢來獲取使用者,這個模式短期內是不太會改變的。
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線上票務平臺儘管備受資本追捧,但一個現實問題仍然擺在它們面前,“賠錢賺吆喝、燒錢圈市場”的做法始終不能長期持續下去,這種商業模式最終的可行性取決於在補貼停止時會發生什麼,探索出一條賺錢模式顯然迫在眉睫。
易觀智庫分析師黃國峰表示,目前線上票務平臺確實沒有成熟、清晰的盈利模式,儘管目前這些平臺各個發展軌跡是非常多的,但沒有足夠支撐財務收入的大的來源,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會賠錢、貼錢,經營這些線上票務平臺公司的成本還是來自於融資。因此,線上票務平臺還要去探索一些新的盈利模式。未來可能有一些大的收入來源於電影專案的投融資,也可能會有一些投資性收入,例如華誼兄弟收購銀漢科技等公司股權。線上票務平臺投資收入也是個可以期待的點,能夠投資40家、50家公司,他們的戰略佈局能力是值得考慮的。
與此同時,黃國峰還認為,目前四大線上票務巨頭已經誕生,這個行業跟其他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路徑應該類似,因此最後可能就只剩下一兩家巨頭,而且可能還會出現相愛相殺的階段。
曹海濤則表示,從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路徑來看,像京東是做電子產品起家的,已經將近十年了,都還沒盈利,但是現在已經打造出了京東生態圈,包括物流、金融等,從獨立購物公司變成了生態圈體系。而美團、大眾點評等吃喝玩一體化的網站現在還沒轉變為生態圈,還在吸引融資,還在努力往生態圈方向走。未來線上票務平臺也需要一個過程,需要逐漸將市場消費習慣和行為進行整合,包括與第三方平臺、發行公司、演藝公司等合作,整合之後轉變這樣的模式,避免繼續燒錢。
回覆列表
貓眼的前身是美團網旗下的電影業務,成立於2012年。去年7月,貓眼電影為美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今年6月,王長田宣佈控股貓眼,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王長田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利用新貓眼的平臺,跟光線進行合作,有可能改變中國電影的格局。我們要在中國未來的電影市場、娛樂內容市場上成為領導者。這筆收購使得我們的目標大大向前邁進。”
不過,儘管王長田滿懷希望,但光線傳媒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對於一切以收益率說話的資本市場而言,貓眼短期似乎並不能為王長田賺到錢。
光線傳媒公告中,貓眼2015年度以及2016年1~3月的營業收入一項,並未披露資料,而從淨利潤來看,2015年貓眼實現淨利潤2.38萬元,2016年一季度淨利潤8.08萬元,從這些資料與其超過80億元的估值來看,併購並不能增厚光線傳媒的業績。但光線看重的顯然不僅僅是盈利,更多的是搶佔了線上票務平臺這一重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