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13
回覆列表
  • 1 # 楓145879080

    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菊花詩》

    百花發時我不發……我一發時都嚇煞

    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就黃金甲

    我最喜歡明朝皇帝這一首”菊花詩”有一種大氣膀薄的英雄氣概!象徵自己要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百花發時我不發,我一發時都嚇煞,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就黃金甲。這種思想境界開闊又壯觀,寓意深刻,形象生動的豪言壯志!打敗了割據一方的張士誠,收復了陳友諒地盤,統一了大明江山!全詩展現了,君臨天下,黃袍加身的帝王的氣勢與胸懷!全詩貫穿了朱元璋氣吞山河的雄壯氣。給後人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篇!

  • 2 # 三七姑娘

    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簡短大氣場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3 # 聽書人

    1.棄地不可棄民,無傷百姓一人。

    這不是一句詩,但我覺得他比那些帝王之詩要壯闊得多。知道這句話是因為老妖的《日月之尊》(《滿江紅》的翻填)這首歌,關於明崇禎帝朱由檢的。當時聽到最後一句唸白就覺得很震撼,後來去了解了下背景,再想想這句話整個人瞬間就淚目了。

    天子守江山,君王死社稷,再多勤勉再多詔令施行,六下罪己詔,也挽救不了大廈將傾,這個被時事逼出來的亡國皇帝,可能是罵名最少的末代帝王了吧。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有載: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2.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第一次知道這句詩實在一本小說裡,去搜了下釋義和背景,很喜歡,不管是詩還是人。後來無意中翻了《舊唐書》,詩我依舊喜歡,作詩的人就不必了。

  • 4 # 獨腳兔小姐的光影時刻

    提名劉邦,項羽,劉徹。

    天子之悲,蒼龍有淚。——淺談三首帝王之詩的情感

    此三位帝王,實乃帝王中之豪傑。然觀此詩者,無不有油然而生之悲慨,何解?天子猶悲,蒼龍有淚,況我凡人乎!

    第一首,項羽的垓下歌,項羽之悲,是英雄窮途之悲,不平之悲,蒼龍淚中,多有憤慨之意。然而,項羽的悲,比不得漢高祖之悲,他始終把失敗歸結於時運不濟,人至窮途,仍不知反思自己之過,反思剛愎自用之禍。秦失其鹿,風雲並起,爭奪天下講究的是謀略和用人,項羽卻把“力拔山兮氣蓋世”貫徹到底,結果就成了野史說的:“千斤神力不敵四兩洪福”了。為君者,不知反思,因此,項羽的悲傷,是個人的英雄主義之悲,實在無法與高祖的深謀遠慮之悲,相提並論。

    再言漢高祖,衣錦還鄉多少人忘乎所以,而高祖卻“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這難道如同漢武帝感慨的“歡樂極兮哀情多”一樣嗎?他的悲,是對,辛苦打下的江山,深深的憂慮,他辛苦掙得天下,十餘年中卻不得太平,年年帶兵平叛,差點當了俘虜,他渴望的猛士,是天下歸心,四海昇平。然而自知時日無多的皇帝,看著嬴弱的繼位者,跋扈專權的外戚,更加強烈的渴望,天下早日安定,卻又悲於不可立得。由此,可見高祖,悲在千秋之計,體現了他作為君王,憂心天下,懂得居安思危的品質,實在勝過了霸王個人之悲。

    末言劉徹,從文景之治接過了一個日益強盛的帝國,作此詩時,他正在汾陰祭祀后土,接到了南方的捷報,泛舟汾河,宴飲中流。從悲秋,到懷人,最後難免,樂極而悲,雖貴為天子,依然難以逃脫老去死亡的自然宿命,這就有些凡人之悲了,感傷死亡,難以接受老去,是所有人無法逃脫的來自大自然的命題。由此,不過是驚心老至而已。既驚心老至,難免大有及時行樂之意,不知漢武帝后來敬神仙、請方士,因橫徵暴斂至使“流民愈多,盜賊分行”的過錯,是否與此有關?然而,以此克服老之將至,實在不智。所謂天子之悲,三者皆是,然有高下之分,高祖心繫天下安定之悲,實為首等,項羽窮途之悲次之,至於武帝,悲秋懷人,傷老之悲,應居末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閨蜜漸漸的疏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