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想看一些書,但是找不到多少好書
7
回覆列表
  • 1 # 白丁觀史

    最近看了一本《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感覺腦洞大開,說的是精神病人的訪談錄。讀了之後,不光思維拓展,我對裡面的某些人簡直是大寫的服,值得一看。既然你都能看毛選了,那你一定對這類書籍感興趣,建議你多看一下這類書籍,由於寫某些東西稽核不過,我直接上圖這是從一個大學學會的群裡推薦閱讀的,我查了查,裡面大部分書我們學校圖書館沒有收錄。你懂的。總之多看書是沒有錯的,畢竟這個年代,就像著名女經濟學家瓊·羅賓遜說的一樣“學習經濟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經濟學家的欺騙”。多讀書的目的,就是不想被忽悠。

    如果覺得我的觀點使您滿意,請求加個關注~~~

  • 2 # 環車視界

    該書彙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和最激動人心的內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勵志經典,出版後立即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暢銷書。無數讀者透過閱讀和實踐書中介紹的各種方法,不僅走出困境,有的還成為世人仰慕的傑出人士。只要不斷研讀本書,相信你也可以發掘自己的無窮潛力,創造輝煌的人生。

    世界成功學第一書,戴爾·卡內基成功學教育全書之一!世界上最暢銷、最經典、最實用的為人處世參考書。“成人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的思想精華和最激動人心的內容,幫助你解決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並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憂慮,以創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

  • 3 # 我本無心20344238

    推薦一本書《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要想自我的成長,首先需要自我心靈的成長,學習心理學是能很好的明白人所思所想,比較能夠讓人學會反思自我。人學會吾日三省吾身,也就學會如何拓展自己了。

    這本書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雖然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因此,《烏合之眾》一經問世,便廣受歡迎,已被譯成十幾種語。《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讓人先是驚異,後是佩服。

  • 4 # 老婆的全職秘書

    你的題目中有4個關鍵詞,方法是透過看書,目的是後面3個。

    看書是達到“開啟視野”和“拓展思維”這2層境界的基礎。我個人意見是看書能漲知識,但這個知識是死的,象一個建築的地基一樣,地基必須牢固。

    “開啟視野”這個目的需要你能夠站得高,只有站得高的人才能看的遠,看得寬廣,所以開啟視野的基礎是站得高。沒有書墊在你腳下,你站不高。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後,看書的轉化效率就很差了。那什麼能夠使知識轉化效率高:躬身實踐。

    只有先認準一個山頭(即自己願意從事的專業),然後透過不斷的實踐,實踐,再實踐,使自己能夠在這個山頭上站得更高。前提是你的書已經看得夠多了。“拓展思維方式”基本指的是融會貫通的能力和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的能力。還是舉爬山的例子,你“開啟視野”是為了看的遠,其實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你看得更多,得到更多資訊。就是你願意轉過身來看你的背後的風景,只要你願意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你會發現更多的風景。簡而言之,看書是基礎,實踐是墊腳石,思考才是關鍵。

    個人看法,不必介意,有機會來我的主頁看看經濟學影片及文章,也許你會腦洞開啟。

  • 5 # 知我心理學

    想介紹一本書《洞察力》,作者是Tasha Eurich,它告訴你人對自我的認識可能多麼錯誤,以及如何提高你的自我覺察能力。

    首先你可能要知道什麼是“瞭解自我的能力”。它就是: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為什麼要了解自己呢?首先你得明白,我們的自我覺察能力有多差:

    錯覺1:優於平均效應

    在一份針對美國80餘萬名學生的調研中,95%以上的人在評估自己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時都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與一般同僚相比時,都會覺得自己更聰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會活得更久。

    但,自己“優於平均”往往是一種錯覺。畢竟理論上,僅有49%的人是處於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當被要求評價自己時,我們也常用“中等偏上”這樣的詞彙。

    錯覺2:達克效應

    Dunning和Kruger透過對人們閱讀,駕車,下棋和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中發現,在有關幽默感,語法和邏輯的測試中得分低的人,對自己真實能力的評估更不準確。也就是說,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我感覺越良好。

    錯覺3:95% vs. 15%

    Tasha和她的團隊調查了成千上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發現,雖然95%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但實際只有不到15%展現出了自我覺察的能力。

    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瞭解自己的人,你需要具備以下7個方面的洞察

    1. 對自我價值觀的覺察

    明瞭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這套價值觀既能幫我們定義自己想成為的的樣子,也為對自己行為的評估提供標準。

    2. 對自我熱情的覺察

    明白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是什麼。找到自己的熱愛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但自知的人會不斷尋覓,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接近它。

    3. 對自我抱負的覺察

    抱負與目標、成就略有不同。定目標不難,但僅有目標並不能通向真正的洞察。與其問自己“我想達成什麼?”更好的問題是,“我想從生活中獲得些什麼?”抱負是持續的,它永遠無法被完全實現,我們可以每天醒來都再次感覺被它激勵。

    4. 對自己與環境匹配度的覺察

    自知的人瞭解最理想的環境是怎樣的。知道在怎樣的環境中最開心最有動力,能事半功倍,並在一天結束後覺得沒有虛度。

    5. 對自己行為模式的覺察

    具有一種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持續性和一致性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模式。比如,如果我某天突然在與同事交流時話中帶刺,那我可能只是太累了。但如果我總對同事冷嘲熱諷,那我可能是具有這樣一種行為模式。

    6. 對自我反應的覺察

    人們在各種情境下思想,情感和行為上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我在有壓力時會產生對別人的批判思想,會變得暴躁,會透過運動抒發。那這些就都是我在高壓下的反應。

    7. 對自我影響力的覺察

    每個人的行為都會有意無意地給他人造成影響。明白自己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力,也是自我覺察的標誌之一。

    其實呢,這本書還講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們慣用的錯誤的自我覺察方法,像是“自省=洞察”、“自省要多問為什麼”、“最親近的人能夠反饋最真實的資訊”、“自己比別人更瞭解自己”之類的其實也都是不合適的方法(想不到吧?)

    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自我覺察呢?

    一.提升內部自我覺察的方法:

    1. 練習正念,幫你瞭解當下的自我

    正念核心在於“對當下進行覺察”:放棄過度思考,讓自己放鬆,去體會當下,全然接受當下經歷的一切。和我們上文提到的多問“是什麼”,少問“為什麼”類似,正念強調的也是去覺察你現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麼,但不去評判。

    2. 改變敘事方式,幫你提升對過去自我的瞭解

    敘事,即我們怎樣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關注了什麼,如何解讀細節,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曾經的自己。

    自我覺察能力強的人,在講述生命的重大事件時會採用更復雜的敘事方式——他們願意從不同的觀點來描述這些事情,其中包括對事件的不同的、多樣的解釋。他們在講述一段故事時,往往不會只給出一個層面的“發生了什麼“,他們會進一步繼續講述在更深層的心理層面上發生了什麼,或者從不同人的立場上來說發生了什麼。

    自知的人接受並尊重事件的複雜性,他們不強求絕對的真實,或者一個簡單、普適的真理。因為那並不存在。

    二.提升外部自我覺察的方法:

    1. 360度反饋

    為了獲得一個全面、準確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們需要了解生活中各方面的人對我們的看法:伴侶,朋友,親人,同事……你可以在網上做一份匿名調查問卷。可以設計一些具體問題,比如:你認為我是一個懶人嗎?回答是從1-10中選取一個度。

    比起需要自己輸出內容的開放式問題,人們更願意回答選擇題;比起是或否的二選一,在一個區間內作出選擇也更加容易。而研究也指出,在匿名的情況下,人們更少受到“媽媽效應”的影響。

    2. “對”的反饋

    雖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意見是提高外部自我覺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外界反饋都具有價值——我們需要尋求“對”的反饋。在選擇物件時,我們要避免兩種人:無愛的批評者和無批評的愛人。

    不難理解,前者就是那種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指責、批評我們的人。後者是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會批評我們的人。因為這兩類人的反饋帶有過於濃重的主觀色彩,所以對我們提高外部自我覺察沒有幫助。

    3. “晚餐上的真相”

    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方法,但同時也是一個有望給你的外部自我覺察帶來質的提升,並改變你最重要的人際關係。

    顧名思義,你需要邀請一個密友以及一個家庭成員或人生導師共進晚餐。用餐時,你要請他們說出一個你讓他們最惱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過的某件事,你的某個特質等。當然,在那之前,他們需要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以及他們有暢所欲言的權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帶有攻擊性的迴應,而是真誠地傾聽。

    “真相”往往比我們想象中還要難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氣,就有機會收穫同等的成長。

    認識自己是一件漫長的、足以持續終生的事情。這個過程既是一場探索,又是一種學習。Tasha在書中強調,即便是最為自知的人,對自己的覺察也不可能到達100%——因為“自己”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我們在變化,也在成長。

    所以,這本書還不錯吧?

    以上。

  • 6 # 舊陌桑

    我看得書很少,但有幾本書還是想推薦一下,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買到。

    瘋狂閱讀系列《文化紅寶書》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是你瞭解認識後增長知識最全面的人文常識書,簡明清晰,看著不會太煩躁。還有一本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兩書比較時候中學生看,自然想看書的人和年齡無關,畢竟活到老學到老嘛。或許大家都看過了,這兩本書比較常見

  • 7 # 吉姆妮成長日記

    愛看雜書的我來了~~~

    書單在精不在多。我會從 “漲姿勢,開啟視野,拓展思維方式” 三個維度各推薦幾本,保證好看,保證不枯燥,保證達到目的~

    漲姿勢篇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我上學的時候,成績最差的幾門學科就是:物理,數學和歷史。

    但是年齡大了之後發現,這幾門基礎學科知識的欠缺,導致很多時候,會因為缺乏常識而鬧笑話。

    所以近兩年,一直在有意識地補這幾門學科的東西。

    下面推薦的三本書的共同特點就是:有趣,通俗,不枯燥。

    李淼教授,是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博士,中國超級牛X的物理學家,在這本書裡,他將抽象難懂的量子力學,很巧妙地用語言轉為現實可感的事物,比如這樣的:

    “ 下面,我給你們講講什麼叫半導體。大家已經知道,原子中有電子,在一定條件下,電子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在某種材料中自由活動,這就形成了電流。

    讓我們把運動中的電子想象成小汽車,把電子跑過的材料想象成公路。有些材料,他們路況很好,電子就跑得很快,比如銅、鋁、鐵,我們叫他:導體;而有些材料,他們路況很糟糕,小汽車一上路就被堵的水洩不通,跑不起來。我們管這種材料叫:絕緣體。

    而有些材料很特殊,一般情況下,他們路況很糟糕,小汽車根本開不動;但如果外部條件發生變化,比如溫度升高,他的路況就變好了,小汽車又能開起來了。

    這些特殊材料,我們叫他:半導體。”

    不怕丟人,我真的活了二十多歲,第一次真正明白什麼叫半導體。

    這本書,一下子拉近了我們學渣跟學霸的距離有木有!

    所以放心看,這本書就是這種畫風的,超級通俗,一看就懂。

    我現在熱切盼望過年在家的時候,可以裝作無意間,給我上小學的侄子解釋什麼叫半導體。(快三十的人了還從小學生那裡找存在感也是夠了)

    看名字就知道了,講經濟學的。作者在序裡說了一句話我覺得蠻重要:

    “很多人以為經濟學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簡單又實際。”

    可能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

    經濟學不應該高高在上,成為只屬於一部分人的知識。每個人都應該懂,而且也沒有那麼難懂——只要用合適的方法講解出來。

    我數了一下,書裡大概有100個小案例,都是作者的學生,把學到的經濟學理論,用來匹配現實生活中看到的現象,很貼近實際。

    一定程度上,他們的理解和闡釋,跟我們普通讀者的立場是一致的,所以就算沒有什麼經濟學基礎的人,讀起來也一點都不費力!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對這本書的解讀是這樣的:

    “對於今天的世界,你的恐慌在於,很多事情你沒法理解了——

    為什麼房價那麼高?

    為什麼有的人那麼有錢?

    為什麼投資人會給你覺得很low的專案投資?

    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怎麼來,也不知道它們向何處去。整個演化過程你一無所知。

    而這本書的牛X之處在於,他用極其嚴密的邏輯推導了——

    從文明到經濟,從道德到法律,從婚姻到網際網路,都是人類行為的結果。

    看完這本書,你馬上就能推匯出——人人都是幸運兒,關鍵看你站在哪兒。”

    我個人覺得最好看的是最後兩章:金錢的演變、網際網路的演變,這兩章對於正在思考職業規劃、職業轉型的人,會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

    開啟視野篇

    開啟視野,我的理解是,針對不是自己專業領域的內容,多一點了解。

    這段時間來,我感覺很多人對網際網路領域的工作感興趣,也有很多人想轉行,但是又感覺程式設計、寫程式碼很難,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個。

    首先,網際網路行業不只是程式設計師一門職業,還有很多不需要程式設計能力的工作比如設計、產品、運營;

    其次,程式設計不難。現在相關的培訓和書籍非常多,自學環境特別好,相比幾年前來說,入門輕鬆多了。

    作為五年經驗的軟體測試工程師,給大家分享一點微小的經驗:

    這本書作者是網易互動設計師,內容是有關於產品經理、UI設計、使用者體驗等方面的入門知識,從使用者體驗設計師的角度出發,系統介紹了職業生涯中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工作流程,可以說是設計師入門必備。雖然我是做測試的,但是看完也很受啟發——對於使用者體驗,所有的網際網路從業者都要關心和學習。

    一個秉持成長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不斷成長的,並把注意力放在能力成長上;

    一個秉持僵化型思維的人,會認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並把精力放在“證明自己行還是不行”上。

    成長型的思維相信別人的成功是辛苦奮鬥而來,大多數時候都會由衷地祝福對方,吸取成功經驗為己用;

    僵化型思維的人,會把他人的成功看做自己的失敗,並且時時懷疑別人的成功是否來路不正。

    看完這些描述之後是不是覺得好震撼?

    原來生活中各種不同的人,不同的行為,其實大多都是出於A或B的心理成因。

    現代人都焦慮,現代人都有病,現代人都痛苦。

    作為現代人,真的都應該看看這本書。

    李笑來老師關於成功和運氣有一個說法,特別特別讓人贊同:

    “……成功……,用5年到10年時間,定義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為之堅持,為止奮鬥,不知停歇地努力上10年20年。有些成功靠運氣,但持續的成功和運氣無關。”

    現在的社會,別說5年10年了,就連1年2年的持續努力,都會讓人感覺心生厭倦。因為人們都想速成,都想暴富,都想一夜成名,唯獨不想等待——最好一天也不要等,馬上成功。

    但其實仔細想想,假如人可以活80歲。任何一個智商平平的普通人,在40歲那天,下決心接觸一個從來沒接觸過的領域,刻意練習,潛心研究,10年後肯定能有所成就(前提是你不要妄想造永動機之類的)。當他成為大師的時候,不過才50歲而已,他還可以滿足而富有地活30年,而且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這一生不是比大多數人活的好多了嗎?

    看完這本書,關於成功、時間、信念、心智、情緒、記錄、計劃、自學、教育、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一個重新整理般的感覺,有些地方確實覺得三觀被顛覆。

    最主要的,這本書會讓你心態變好,變得淡定,變得不那麼急躁。

    而這,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現在最需要的東西。

  • 8 # 楊小羊Elena

    以下是我在今年讀到的開啟新世界大門的幾本書,供您參考:

    《不可不知的經濟真相》

    一本通俗易懂的財經類讀物。用說人話的方式介紹了財經新聞裡那些聽不懂的知識和道理,適合非專業人士拿來了解財經知識。

    《牛奶可樂經濟學》

    用經濟學原理來解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為什麼牛奶盒子是方的而可樂瓶子是圓的,為什麼鯨魚瀕臨滅絕而雞卻不會……等等。是一本有趣而易懂的經濟學讀物。

    《社會心理學》

    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社會上的各種現象,很厚一本,還沒看完,但很值得看。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不僅有斷舍離的理念,更介紹了很多實際的關於整理收納的方法,切實可行。看完之後不僅開啟了整理收納的新世界,更改變了整個消費觀。

    《人性的弱點》

    十幾年前讀這本書的時候只覺得很雞湯,道理都對都懂,可是那又怎樣呢?最近重讀了一遍,結合工作後的種種經歷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本書的好,開始後悔如果早一點領悟就好了。

    《把時間當作朋友》

    沒有當作一本簡單的時間管理書籍來讀,讀完之後對人和時間的關係開始重新思考,對於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吃掉那隻青蛙》

    這是09年買的老版。把重要而困難的事情比作青蛙,每天優先要做的事情的事情就是先吃掉那隻青蛙,治癒拖延症的良藥。

    《一句頂一萬句》

    劉震雲先生的小說,被稱作中國版的《百年孤獨》。同樣都是表達人在人群裡的孤獨併為了對抗孤獨,尋求可以理解的人而做的努力和抗爭,卻比《百年孤獨》更符合中國國情,也更易讀更有共鳴。讀完覺得自己至少不孤獨了,原來大家都是這樣的。

    《巨流河》

    一部從學子的角度描述戰爭年代家國變遷和作者求學經歷的紀實文學。感動於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求學的艱辛和努力,映照出一顆晶瑩剔透的求知的心。對比之下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9 # 蕭瀟心理說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然而世人卻常調侃,後半句才是殘忍的真相。在“天賦論”當道的時代,的確這樣的調侃會受到大肆吹捧,且人們深以為然。在我讀到馬修·薩伊德所著的《天才假象:從刻意練習、心理策略到認知陷阱》(以下簡稱《天才假象》)之前,我也深以為天才只是少數的幸運兒,而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輩。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體會到愛迪生說這話時是多麼地真實又多麼地真誠。

    《天才假象》一書的核心觀點就是對“天賦論”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發起挑戰,認為世人一直高估了天賦的作用,而忽略了“練習”的重要性。簡而言之,成就卓越的並非天賦而是練習。書中探討了諸多“天才”、“神童”現象背後的真相,所以不管正在看此篇文章的您所處在人生什麼樣的階段,是迷茫的青少年,是焦慮的中年父母,抑或是垂暮之年,都必定能從《天才假象》一書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天才假象》的作者馬修·薩伊德,是英國乒乓球名將,憑藉自學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學、哲學與經濟學,以一等成績畢業。他雄踞英國乒壇榜首近十年,並兩次代表英國參加奧運會。現為《泰晤士報》知名專欄作家,英國廣播公司時事節目《新聞之夜》(Newsnight)撰稿人,也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常客。

    《天才假象》主要有三部分構成,下面我會著重介紹第一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的內容是本書最核心的觀點,成功的關鍵在於練習而非天賦。

    馬修·薩伊德作為一名屢創佳績的乒乓球運動員,他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同時列舉了其他成功人士的案例(並非侷限於體育運動領域),結合心理學家安德森·埃裡克森對小提琴手的研究,得出結論,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起根本和決定性作用的是勤奮,而不是天分。在埃裡克森的研究中,所有進入精英行列的學生都是下了苦功的;凡是用盡全力的學生,沒有不成功的。讓自己脫穎而出的唯一方法就是志在必得地練習,練習,再練習。

    而為什麼人們更願意相信是“天賦”成就的卓越呢,是因為這其中存在“冰山錯覺”,也就是說人們只看到了結果而非過程,就下結論說,這一定是存在某種天賦。其實這些卓越人士所表現出來的“天賦”,是背後無數的練習造就的,人們如果看到了他們一點一滴地緩慢進步的過程,就不會再認為這是“天賦”了。

    同理,神童現象的真相是,神童們都是很早就開始練習的,與同齡人相比,他們的練習時間是非常驚人的。音樂家莫扎特從3歲開始就接受高強度的作曲訓練課程,美國Golf大師泰格·伍茲在18個月大時已經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Golf球賽,貝克漢姆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帶著足球到公園裡一個小時接著一個小時地從球上的同一個位置踢球……而教育學家拉斯洛·波爾加對自己三個女兒在國際象棋這一技能的培養上,更是強有力地說明了“神童”是練習出來的。

    那麼,到底要練習多久才能取得卓越成就呢?答案是:一萬小時。一萬小時的練習並非是簡單地重複,而是目的性練習,也就是刻意練習。

    想要達到卓越,我們需要走出“舒適區”,竭盡全力地投入訓練,接受“磨鍊與艱苦不可避免”這一事實。當然這也並非全部,除了一萬小時的目的性練習,還需要有正確的訓練體系的指導,這也是薩伊德在開篇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強調的,能夠接觸到正確的訓練體系的關鍵性。

    人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在經年累月的目的性練習後,大腦會被反塑,最終與專業相關的大腦區域或機體會發生轉變,也就是“天才”誕生了。目的性練習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能改變你。而且,無論是在什麼專案上,都能發揮這種作用。

    就連看起來似乎是完全依賴於天賦的創造力上,實際上也是練習的產物。和走向卓越一樣,只有經歷了目的性練習的艱辛,人們才能完成創新。專家們之所以能提出創意,就是因為他們長時間沉浸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中埋頭苦幹。換句話說,靈感降臨的時刻不是意外之喜,而是對專業領域進行潛心研究後厚積薄發的結果。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只是一個觸發因素,而非決定因素。同樣,在本文開篇所說的愛迪生的名言,那百分之一的靈感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積累的結果。

    回到神童的現象,我們也看到身邊有很多家長對孩子很早就進行潛能開發,但為何有所成就的只是極少數而已呢,這裡又不得不提動力的問題了。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於動力源自何處。只有個體深刻地體會到了動機的存在,才有可能成功,反觀諸多“神童”教育下的孩子,他們真的具備這樣的源動力嗎?未必如此。況且,只有動機也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動機的力量不容小覷,另一方面,必須再一次認識到成就卓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就是說茅塞頓開的瞬間開啟了一個人漫長艱辛的卓越之路。

    如何保持動力呢?薩伊德提到了思維模式的重要性。一種是固定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會變化的;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是“能力漸進論者”,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透過努力得到提升。能最終達到卓越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因此家長更多的功課是要在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成長型思維上。

    在如何稱讚還在這點上,薩伊德也在書中給出了具體的建議。我們應當稱讚一個人很努力,而不是很有天賦;我們應當強調勤能補拙;我們應當教導自己和他人,把挑戰看作學習的機會而不是威脅,把失敗看作進步的階梯而不是對缺陷的控訴。一定不要輕易誇孩子“聰明”!

    為何薩伊德要一再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練習而非天賦,是因為“天資成就卓越”的說法,會使個人和社會公共機構喪失改變自我與社會的動力。書中談到了麥肯錫與安然公司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這種論調的巨大危害。

    《天才假象》一書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別從心理學效應和認知陷阱入手,提出了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如何運用心理策略讓自己保持成功以及避免一些認知陷阱帶來的危害。

    總之,這是一本能使人的思想發生變化的書。假如能認知到書中的核心觀點,即便不能成為人群中數一數二的成功人士,也能將自己的效能不斷地提升。

  • 10 # 花鹽說

    漲知識還是要看一些能升級認識的書吧,比如邏輯思維推薦的很多書。

    《人類簡史》,像是一個有趣的歷史老師給你上了一堂世界歷史課。作者的一些結論腦洞很大,比如他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解讀。雖然有些人說他的論斷有點不靠譜,但是確實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提供了很探討問題的新思路。

    最近愛上了看心理學方面的書。感覺心理學書是知識的源頭,瞭解大腦是怎麼工作的,從而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瞭解社會行為,看清本質。

    《自控力》,瞭解慾望的本質,戰勝拖延症。在這本書中第一次看到“道德許可”現象:平時品行高尚的謙謙君子,為什麼會做出一些齷齪的事情來。

    《影響力》,這本書很出名了。7大影響力法則都很強大,誰能自如運用這些法則,世界都是他的。商家深諳影響力之道,所以我們總說無奸不商,買的永遠精不過賣的。

    《怪誕行為學》這本書跟影響有一點點類似。

  • 11 # 每日新閱讀

    最近看了 《極簡思考》一書,對先定義問題後找解決方法的觀點表示很耳目一新。先從一個例子開始說吧。

    1908年世界上第一輛成品T型車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誕生。這一年也因為T型車的誕生成為了工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福特T型車以其低廉的價格使汽車走入了尋常百姓之家,美國亦自此成為了“車輪上的國度”。 事情是這樣的,福特 T型車的價格發生了過山車一樣的變化,從原來的4700美元直降到360美元,當時很多人以為老福特找到了流水線裝配的標準生產流程,從而降低了成本,但事實並非如此,老福特是先有了一個想法,他覺得,只有讓汽車的價格降到這個程度,美華人民才能消費得起。然後他開始尋找各種方法來降低生產成本,雖然我們還是習慣從方法推演出結論,但是一百年前的的老福特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更為精簡的思考方法,那就是,先從結果開始考慮。

    老福特的思維方式,就是《極簡思考》這本書中給我們提供的思考方法,我們稱其為結構化思維方式。這個結構化思維方式的過程是這樣的:

    這種思維方式和我們習慣的思維是相反的,當我們想要去解決一個問題,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先收集資料,然後對資料進行分析,之後得到一個認為可行的結論。但是,當你提供方案,很大的可能就是會遇到意料之外的質疑和始料未及的問題,這個時候,你可能因為沒有準備,甚至可能只是因為慌亂,而讓整個計劃泡湯。

    結構化思維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確定義問題。之前見到過這樣一段對話:妻子說自己的褲子出褶子了。敏感的丈夫覺得,妻子不會莫名其妙地說這樣的話,因為最近剛剛才逛過商場,新的衣服和禮物也都買過了,妻子也不是在撒嬌,那麼褲子上的褶子要表達什麼呢?靈感突然造訪,丈夫彷彿一休附體一樣說:親愛的,你瘦了!妻子的心思終於被猜中,這位丈夫如釋重負,二人皆大歡喜。無論是夫妻間簡單的對話,還是談判桌上的察言觀色,我們都在努力尋找問題的根源,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它。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比如,馬上到月底了,上司讓你再想出來一個增加一百萬元利潤的方法,,如果深入瞭解一下問題的本質,你會發現,上司其實只想用這一百萬元的利潤補齊與計劃的差額,這是一個解決短期內利潤的問題,那麼你就可以用提高售價或者停止出差來將眼前的任務完成,而不是去擴充套件新的市場或者開闢新的產品線。但是,你真的能領會到領導的意思嗎?

    那麼正確的問題該如何提?方法就是,勇敢地運用假設。相比無目的的思考和統計資料,一個假設就能讓你找到一個關注點,從這個關注點出發去獲取所需要的資訊,減少花在無用分析上的時間。 就像我們對自己未來的展望一樣,我們對事情的假設也不可能只有一個,你的假設當然可以以ABCDEF這樣的順序列表展現,這時候,採用各個擊破的方法,輪番分析每一個假設。如果你心裡有些擔心自己選定的方法不是最優解,那麼下面幾個問題可以幫到你加快選擇程序:

    哪個想法看起來最有勝算? 哪個想法符合我們的目標? 哪個想法能得到利益相關人都支援? 哪個想法最有可能成功實現?

    事實上,這就像我們在菜市場挑選西紅柿,首先,我們先挑選表皮完好無傷的,其次,在這裡選擇個頭大一些的,最後再挑熟透一些的。可能這些過程你會在幾秒中內無意識地完成,但是結果告訴我們,我們的眼神和思維就是按照這個方法來買菜的。 結構化思維中,並不要求我們去分析選中的每個西紅柿的營養成分,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時候不用深入分析每個想法,我們只需要挑出來那些可能被選中的大個子西紅柿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站和b站你更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