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鬍子娃娃
-
2 # 桑代克的貓er
每個人都應該體會人生中的不同階段,都應該要去扮演著每一個階段你該扮演的角色,一旦你缺失了哪個角色,你變老之後,將會產生很大的不完善感,會帶著一些遺憾和傷感。作為父母這個角色,被認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獲得豐厚的個人和社會回報,比如為人父母的喜悅和滿足,個人的意義和價值,逐漸擴大的生活圈和朋友圈。體驗生命的再生和延續。雖然有這麼多好處,可是現如今生育率卻在逐漸下降,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丁克家庭。他們都是一群自願不育的人。為人父母真的對他們失去吸引力了嗎?
1、生育不是婚姻的必需品
社會總是不能容忍不生孩子的行為,總是把傳宗接代看作是人最應該遵守的原則,認為結婚不生孩子是逃避社會責任和自私,只有為人父母后才意味著個人的成熟和社會成員身份的認定。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大家對於婚前性行為、非婚同居和非婚生育等容忍度的增加,導致人們對丁克的態度大大轉變,現在已經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可以接受丁克,認為婚姻如果有孩子的話,會影響兩個人的生活質量。
2、丁克只是少數人的意願
也就是說其實大家現在只是說可以接受丁克,但並不是說自己就想成為丁克。只是人們不再把這種不生孩子的丁克當作一種恥辱,生育自由,自己決定自己應該過什麼樣的生活,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還是把為人父母視作人生重要的成就,而丁克只是少數人的生育理想。
3、晚婚晚育已是普遍趨勢
生育不斷延遲的現狀越來越普遍,就因為晚育的多了,所以他們越來越不著急,而長時間下會使得人們已經適應於丁克生活而難以改變,習慣於兩人世界的人,很難再想增加一個人,特別是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的孩子。並且他們還都忙於工作,正在追求工作成就,所以會最終放棄生育。
-
3 # 知我君
丁克的名稱來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個單詞首字母D、I、N、K的組合--DINK的諧音,Double Income No Kids有時也寫成Double Income and No Kid(Kids)。
《中國丁克》是2005年華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兩個不要孩子的人,一夜間被別人硬塞來兩個孩子,而且是他們最不喜歡的孩子,故事就此開始了。老婆的一個女朋友,因為是否要孩子與老公分手,而患上了暫時的精神分裂,被老婆領回來了。於是一個丁克之家,多出了兩個孩子,外加一個神經病,這下,熱鬧大了……據說丁克有幾種情況:白丁,最終放棄丁克計劃;鐵丁,下定了決心丁克下去;丁寵(狗),養寵物(狗)當孩子。
敢於做丁克的人,肯定是主見極大,自主性極強的人。事實上,考慮到孩子出生後很多父母都變成孩奴的情況,考慮到孩子養大後未必孝敬父母,僅僅因為傳統習慣而選擇生孩子似乎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何必讓孩子來這個世上受苦?生命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就是繁殖嗎?斷後,難道說有孩子就一定能保證延續下去?有了這樣的想法,再去看丁克,就不會覺得難以理解了。
養丁派大戰丁克族,傳統派對戰新勢力?觀念不同,這個理由很簡單。但是,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觀念?因為人已經開始反思人類的意義了。活著就是為了傳後?很多人思考的結果是,人活著其實是沒意義,未來實在太遠,根本不在個人的控制範圍。然而,傳統一些,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那麼,想的少了,選擇也容易了。生活艱難?誰不艱難,不都受過來了?不同的人生觀來自不同的視角和體驗。
-
4 # 催眠77
不生孩子的家庭現在很多 每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不一樣 外人更沒資格插嘴 說什麼丁克的人是太自私之類的→_→歇著吧 跟這沒關係 看過有些丁克的家庭裡 男方表達的就是不想讓妻子收生育之苦 女的生孩子本來就是一大劫難 妊娠貌似也是列為婦科病的一種了吧本身 多少後遺症也是生完孩子會留下的 有孩子後又是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那有的人就是認為這樣就是毀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選擇不要孩子正是因為感情好不願被多一個人破壞和改變才這樣 再加上他們對小孩子也是無感 那就選擇丁克 過兩個人的家庭生活 。生也許好生 但養不好養 到時又是處處都不對 當父母不容易 沒那準備或者想法不生就是不找麻煩 養育子女的父母很偉大 選擇這樣就得付出更多代價 但是如果做不到 那麼就不生 這也是理智的選擇 反而更不是自私了。。。反正人家愛咋咋 管不著 人家也沒有對你說三道四的 更沒礙著你事
-
5 # 孟可的思想空間
選擇做丁克的夫妻一般都是比較喜歡二人世界的。不能接受家裡有第三個人,哪怕這第三個人是他們共同的孩子。
他們都喜歡自由自在、我行我素。
我同學裡就有,至今兩個人過得也挺好的。說去哪兒玩,說走就走,家門一鎖。什麼都不用操心。而且兩個人雖然沒有孩子,但感情還一直都不錯。
-
6 # Van楊帆
先直接回答問題,這是典型變態心理!極其自私,極其不負責任的思想!先不說生兒育女是為了傳宗接代,孩子是夫妻之間生命的紐帶,沒有孩子的夫妻關係永遠比不上有孩子的夫妻。而且一個人這一生中如果連個孩子都沒有,那他真的是白在這個世界走了一趟,因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況且,在中國這個環境裡,沒個孩子對父母來說,也實在是不孝,不說傳宗接代的問題!
-
7 # 錢二王八
得到後悔和不曾擁有,對一個人這一生的認知形成和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時間到我們的當下為止,我們經歷的和擁有的一切,形成了我們的思想。
孩子,代表了感情的一種,也代表了一種未來的精神。關於未來的,是積極的一種精神。積極的精神是貫穿儒家文化始終的一種的基本的精髓精神。
體驗到安全,是人格健全的重要基礎。
-
8 # 妖妖19310731
身邊有不想要孩子的同學,目前來看,肯定是比較逍遙自在了。兩個人賺夠一些錢就去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經常發一些去西藏啊等地的旅遊照片,著實讓大家羨慕的自在生活。他們用大多數人娶妻生子辛苦存錢的時間,做了很多人比較嚮往的事。我記得一個長輩說過,最好的人生,就是在該做什麼事的時候,去經歷什麼樣的事。我是很認同她的,該上學,上學,該工作工作,該結婚結婚,該要孩子要孩子。什麼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沒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你的人生你怎樣選擇,都要承擔你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要了孩子,就要承擔要孩子所帶來的一些壓力,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教育上。選擇丁克也要承受年老時可能出現的後悔情緒和沒有孩子帶來的相關問題。選擇怎樣的生活都沒有錯。反正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
9 # 由米2
我已經有一個孩子,去年還在計劃要二胎,後來因為老公事業受阻,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有時候帶孩子累的不行的時候真羨慕丁克家庭,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也不需要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工作,不用週六週日到處陪著上補習班,不用晚上就想著明早該給孩子做什麼早餐……太多太多的理由。這可能就是促使他們能勇敢面對丁克!我跟老公探討過這樣的問題,他是堅決反對,他覺得沒有孩子以後年紀大了,我們會孤單,會羨慕別人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夫妻如果沒有孩子會少了很多討論的話題,沒有孩子人生都不圓滿。但是不管怎樣的生活,選擇了就要好好過下去,各有各的活法吧!
-
10 # 希樸羊
夫婦自願選擇不育, 固守其二人世界。 人們通常把這種型別的家庭稱為丁克家庭。
改革開放事業促進了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事業的巨大發展,人們的基本需要普遍得到很好的滿足,
從需要層次理論出發, 丁克的生理需求都已經得到良好甚至優越的滿足, 不可能再為之付出多餘努力。由於養老社會化和財富養老的歷史進步, 安全、老年的穩定不再是難題。夫妻往往能保持持久、愉快的交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照顧老人, 參加社會活動, 於是歸屬與愛的需求也得到相對美滿的滿足。前三層需求得到良好甚至是優越的滿足後, 會自然地將更多精力和資源放在滿足第四和第五層次的需求上, 作出“丁克決策”。
具體說來,丁克家庭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一些丁克夫婦認為,在當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 一個人從小到大為學業、為工作、為社會地位奮力拼搏, 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就算是幸運的了, 哪裡還顧得上生育子女。不少丁克夫婦看來, 生養一個孩子談何容易。對孩子的成本投入從孕期就已經開始了,要想把孩子培養成才, 從孕期開始到請保姆, 再到不斷地供給上學, 哪一樣離開了錢都是萬萬不能的, 而且費用極其龐大。因此, 他們深感孩子即使生得起, 卻養不起。除了養育費, 其實還有諸多費用需要考慮,如婦女懷孕後的營養問題。
其次,有些丁克夫婦是因為對婚姻的穩定性信心不足, 既擔心不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長和教育環境, 也擔心婚姻破裂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他們懼怕離婚後孩子帶來糾纏不清的麻煩,害怕自己由於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受早已破裂的婚姻生活 ,更擔心孩子由於父母的離婚會造成心理上的陰影。
第三,丁克夫妻文化程度普遍較高, 絕大多數都有大專以上文化, 有的還是碩士或博士他們看重個人體驗和個人幸福, 把自我價值的實現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 傳宗接代等傳統觀念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被享受個人生活的現實追求所取代。如果有了孩子, 兩人就不得不圍著孩子轉。 這是他們所不情願的。
最後,有些丁克夫妻害怕生不出想要的孩子, 更多的情況是擔心本來想生個男孩卻生了個女孩, 並由此釀成家庭危機。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粗見。
-
11 # 知我心理學
在中國,越多越多人選擇做“丁克族”:不生小孩。這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文化下是最大的“不孝”之舉了。在遭致社會尤其是老一輩人批評的同時,我們也該聽一聽,這些人選擇丁克的理由。以下內容來自我們的徵集:你為什麼會不要孩子?
▶小時候長得醜,除了家裡人疼我,基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溫暖。對外貌也很自卑,現在有個表妹長得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我自己看她都覺得討厭,喜歡不起來。然而有的孩子,野一點也無所謂,看你長得好看就原諒你了。可是長得不好看是自己的錯嗎?我知道人類的侷限,可是對又醜又野的孩子根本壓抑不住厭惡。這世界對醜的人太艱難,我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也跟我以前一樣。
▶生孩子意味著太隆重的人生,支付不起,除非非常有錢、還幸福、還有閒。
▶25歲,女,工作三年,不容易懷孕的身體,沒有孩子以及不喜歡孩子。自己年幼時過得很不好,是父母沒有準備就生下來的。母親因為產後保養不好,後期多病,對我關照很少。父親工作忙,給錢。感覺自己就是他們的累贅。想到自己要成為母親就覺得難以想象。既不想照顧小孩,也不奢望以後誰來照顧自己。
▶沒小孩,今年三十一了,單身。大概以後要小孩的機率也會很低,老家粵東,家庭觀念很強,在這條路上的抗爭一直沒有停過,全靠意志和信念在撐。並非不喜歡小孩,相反,每次看到他們都會生出溫柔和愛護之心,但是也並不覺得非要自己生,人生才叫完整,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充實人生了。再說世界上有那麼多何其無辜的孩子,能付出一份責任的並不僅僅限於親生。所以如果考慮要孩子,第一選擇還是領養。
▶ 從初中決定要丁克,到現在二十多年,雖然不要孩子的原因特別多,比如怕失去自由、覺得自己心理都不夠強大完善,怕影響孩子、教育問題頭大、食品安全堪憂等等。但最主要原因是覺得孩子是第三者,一旦生出來,夫妻雙方一定會分精力和感情在孩子身上,這樣給對方的愛就不是100%了。本來遇見100%的戀人就好像中了頭彩,得了極大的幸運。生個娃等於親手毀掉這份難得的禮遇。我容不下兩個人的感情中多出來任何一個人,哪怕這個人是我們的孩子。
▶ 我有脊柱畸形,病因未知,術後不到一年,又長了甲狀腺腫瘤。雖然醫生對於畸形會不會遺傳沒有明確的答覆,但是我覺得我的身體狀況並不適合孕育一個生命,我怕我的孩子萬一和我有一樣的病,Ta有可能會問我,媽媽你為什麼要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我知道有很多健康的父母,也有可能有不健康的小孩,可是我不想在明知自己不健康的情況下,還要讓孩子承受那麼大的風險。
▶我是70後丁克,為自己的選擇正確而高興,結婚快20年,越來越知道這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生育還是不生育,請用大腦而不是本能做決定。
▶ 來自單親家庭,媽媽從小情緒不穩定,會對我冷暴力和打罵。原生家庭的影響依然讓我現在無法真正信任一個人,我沒有自信去善待一個小生命,因為我還不能愛自己。
▶我是躁鬱症患者,覺得自己的性格如果要了孩子的話很大程度上對他的成長不利,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而且我自己有好多童年陰影,現在都沒辦法釋懷,我怕這個問題也出現在自己孩子身上。很多父母都忽視了對孩子心靈上的教育和撫慰,等發現問題了也很少在自己身上反思,或者乾脆忽視問題讓孩子自己消化。
▶我是抱養的,我就一直沒要孩子,即使想要也會選擇去抱養一個。▶ 這個問題是基於對我自己的深入瞭解,只要我有固定的伴侶,幸福的感情,有沒有婚姻和孩子都沒關係。而孩子對於我,應該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意義,不是到了年紀應該要有,這輩子應該要有。自己開心,身邊人開心重要,不然對孩子成長也不好。
▶ 越聰明越懂得對一個新生命所要負的責任有多大。
▶不想要小孩,因為不知道他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之前認識一家人,父母很愛孩子而且挺開明的,孩子卻很不懂事,任性而且不在意父母的狀況。之前他爸爸生病,孩子還要求爸爸早起開車送他上學,只因為他不想去擠公交車。這種小孩要了只會徒增感傷,而且你在把他撫養長大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將來會變成啥樣,這根本是一項無法預知風險且中途無法撤資的投資。當你半死不活躺在病床上,而自己的小孩根本不想管你,或者兄弟姐妹之間忙著爭遺產只等著你嚥氣兒,半生的心血和關愛換來這種情形,想想還不如孤獨終老來的乾淨。看了以上這麼多關於選擇丁克的理由,不知你是否也能理解這些丁克族的真實想法或者苦衷?選不選擇丁克應該是一件關乎個人自由選擇的事情,我們或許不該用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去裹挾他們的人生。
以上。
-
12 # 小松鼠667
天生不喜歡小孩,總有人不厭其煩的說什麼哎呀生了就喜歡了,呵呵。不喜歡能掐死嗎?生了就是責任了容不得你喜不喜歡。
回覆列表
男性心裡大多是無能力撫養孩子,不想讓孩子受罪。在被採訪的7位丁克家庭的男性成員中,有4個人的答案是:“我沒有能力負擔孩子。“而幾位放棄做父親權利的男性平均年薪為3.5萬元,其中最高的年薪為7萬元。但這些男性異口同聲地宣告理由是:“如果生孩子,就要讓孩子過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
女性心理一般是:覺得世界太亂,社會競爭非常殘酷,不希望孩子也來受苦。孩子過得不開心,父母看著也心疼;成功養育一個孩子是非常艱苦的過程,而且往往影響工作事業;學習或者生存壓力大,年輕時沒有時間生孩子:等到年長些,事業算有小成,比以前更忙:或者是考慮到高齡產婦對於胎兒健康和產婦本身都不利,索性就不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