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哥小站
-
2 # 又以夏為愛
《你的名字》是一部讓我驚奇連連的電影,哪怕之前那麼多的讚譽已經讓我做好了準備去迎接一個涅槃了的新海誠,我還是對這部電影驚奇無比。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甚至有種我在看細田守的作品的錯覺,但是新海誠還是用鮮明的個人印記來提醒我這是他的電影,他的故事。
看完電影之後我坐在電影院裡看著不斷出現的字幕,回想起來的第一個驚奇點是:這特麼的竟然不是個悲劇。
這根本不符合誠哥一貫的殘缺美學,在新海誠的電影裡男女主不能在一起、愛情必將留下遺憾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
實際上這部片直到最後男主開口喊三葉之前,我都以為它會有一個新海誠式的結局。嚴格來說,過去的那個新海誠來操刀的話,這電影在成年後的兩人第一次在天橋上擦肩而過的時候就結束了。那個瞬間都已經做好迎接片尾字幕的準備了,你看這多熟悉啊:錯過的兩人、悠揚的主題曲、搭配誠哥式的生活瑣碎快閃,從《秒速五釐米》開始誠哥的作品不就是這個味道麼?
對誠哥來說,曾經擁有就已經足夠了,他為了凸顯這種曾經擁有的美好,不惜留下殘缺遺憾的結局,這就是新海誠式的殘缺美學。但這次他沒有,男女主角再一次相見了,正如三葉在去東京尋找男主時所說的那樣:我有自信,不管在何種狀況下,見到他,我都能第一時間認出他來。
我不由得猜想,新海誠其實是想在錯過之後就結束電影的,然後投資方找到了他。新海誠被帶到了牆上掛著“任俠”字帖的房間裡,坐在正中的組長大人一扯西裝完成光速脫衣,露出上半身的惡魔曉美焰紋身。
“阿誠啊,虛淵玄上次躺了半年,你想躺多久啊?”
然後就有了現在這個結局。
第二個驚訝的地方是:誠哥居然會講黃段子了!過去的誠哥可能也講過黃段子,但給我留下印象的一個都沒有。然而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在大熒幕上看誠哥的電影,然後誠哥他——居然講黃段子了!而且這黃段子竟然是影片中最大的笑點擔當,還用了三次!
胸部的美好,誠哥你果然也感受到了麼!
誠哥這絕逼是從一個死宅處男順利畢業了啊!
像這種畢業以後就發生180度轉變的例子多了去了,你看庵野秀明,多麼放蕩不羈多麼反社會的傢伙,結婚生孩子之後拍出來的福音戰士劇場版序就變了——序和舊TV版差別最小,因此改變的地方也最明顯:屋島作戰的時候,新劇場版中真治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他自己決定再次回到狙擊位置,憑藉著自己的勇氣動了起來,而葛城美里的臺詞和碇源堂的行動也變了,美里說:“他是憑藉自己的意志坐上EVA的,請相信自己的孩子。”
然後源堂老爹就真的相信了自己的孩子!
媽蛋一看這就是當了爸爸的人給孩子拍的電影啊,將來小庵野秀明看到這部片的時候,一定能從老爸融入其中的感情中得到勇氣和力量。
誠哥的轉變,一定也是經歷了和“結婚”“為人父”一樣等級的生活異變啊!
第三個驚訝的地方:誠哥這次的故事,居然有頭有尾,而且每一個伏筆每一呼應都好好的完成了!
想當年雲的彼端,你不去看迦納新太寫的小說,你根本無法確定電影最初那段影像是男主角被甦醒後的佐佑理髮卡之後故地重遊。
追逐繁星的孩子也是不認真看你就沒法搞明白來龍去脈,言葉之庭中已經棄療的誠哥乾脆把所有前因後果都讓聲優讀出來了。
然而這一次,故事竟然好好的講完整了!最初的時候就強調了緞帶,新聞播報的區別也非常自然的鋪墊出男女主之間最大的隔膜:女主的世界裡即將到來的彗星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而男主的世界裡卻一點風聲沒有,以至於我一開始還以為這倆在平行世界相戀。
就連之後男女主在逢魔之時的相會——中文版翻譯是黃昏之時,顯然翻譯君對日本神怪傳說的瞭解非常少——就連男女主未成年時代唯一一次相見,也透過香菜配音的古文教師的講課內容做了鋪墊。順帶一提,那古文老師顯然是言葉之庭裡那位,還有給鞋子的特寫。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一個畫面是沒用的,媽蛋那個喜歡用十秒鐘的分鏡來描繪電風扇上光影變化的新海誠呢?那個喜歡用一大堆廢鏡頭來抒情寫意的新海誠呢?
難能可貴的是,新海誠在做出這些變化的同時,還一定程度的保留了自己的特點,比如說那每一幀都能當桌面背景的美輪美奐的畫面,重要畫面中那瑰麗的多層光影,此外還有那新海誠風的抒情獨白。
這電影裡很多句子直接拿過來就可以糊弄小女生。
當然,最有新海誠特點的,還是這個故事本身。
新海誠的故事,撥開外殼裡面的本質都是愛情故事,而且是被某種外在力量所阻隔的愛情故事。星之聲裡面阻隔兩人愛情的是宇宙,“我們是被宇宙阻隔的第一世代戀人”,美加子如此說道,天門的主題曲也完美切合這個主題。
《雲的彼端,約定之地》裡,蘇聯的實驗導致佐佑理的沉睡,佐佑理和男主的愛情也因此遭到了阻隔,佐佑理醒來之後,兩人的愛情又被記憶阻隔。
《秒速五釐米》不用我說了,還是被阻隔的愛情,誠哥竭盡一切所能凸顯著男女主十三歲那年曾經擁有過的美好瞬間。
這一次,《你的名字》也是講的這樣一個故事,然而阻礙男女主的東西比過去要強大得多,時間、死亡、記憶,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竭力分開這對戀人。毫無疑問,這個故事是新海誠的故事。
但是這一次,男主和女主都沒有被動等待著美好的瞬間從自己手中溜走,他們奮力向前,對著愛情和幸福伸出了手。
誠哥,果然是遇到了自己終身伴侶了,肯定是這樣。所以我從電影院回來果斷搜尋了一下,結果找到了11年的一段採訪,那時候誠哥剛拍完追逐繁星的孩子,採訪中那位就是製作這片的公司的社長。社長桑爆料,在開始追逐繁星的孩子的製作之前誠哥就結婚了,社長桑還說“《秒速五釐米》是描繪的阿誠過去的故事,對於這點他自己時而承認時而否認”。
難怪《追逐繁星的孩子》成了我個人最不喜歡的誠哥作品,原來人家從那時候開始就在謀劃轉型,結果用力過猛,趕快拍了言葉之庭調整自己,現在誠哥終於拍出了給妻子和孩子的電影。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看來今後我們能期待看到更多有著大團圓結局的新海城式電影了。
其實,以上雖然說了那麼多,但看完本片我最大的驚奇是,我竟然沒有哭。和期待值過高之類的理由沒有關係,因為我的理智、我的邏輯都清清楚楚的告訴我,這部電影絕對會讓我哭。
這片每一個細節都那樣的完美,把水晶般玲瓏剔透的、不摻雜一點點雜質的愛情展現在我的面前,這愛情那麼的清純、那麼的堅如磐石,我本來應該在影片最後兩人一起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的時候,流下眼淚。
但是我沒有,我在那裡看著字幕回憶著那些精妙的設定,那些美不勝收的畫面,品味誠哥那已經爐火純青的鏡頭語言,調侃著誠哥淺嘗輒止的黃段子。
我唯獨沒有為這麼棒的愛情奉上我的淚水,這明明是一貫感性的我第一時間會做的事情。明明誠哥之前那些帶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作品都從我這裡拿走了淚水,可這一次他卻失敗了。
察覺到這一點之後,我十分的驚訝,而且越想越驚訝。
不過最後這驚訝指向了我自己。
原來,我已經不再相信這樣的愛情了啊。
原來,這種純潔無垢完美無瑕的愛情,我已經打從心底裡不再期待了啊。
————轉自(諾亞諾亞諾)
如果他們下了電車在人海中無法找到彼此?
如果三葉死在了彗星之下,在山頂的那次相遇就是他們最後的交集?
會不會更能體現出電影的主旨?
那種孤獨與無力感會不會更讓人心痛?
回覆列表
筆者覺得,就原作這個結局,是非常到位也非常符合故事的發展的。理由如下:
從氛圍角度
先從畫面說起,一部電影會走上什麼樣的感情色彩,在描繪的時候畫面的色彩上就能看出一定的端倪,【秒速五釐米】的故事,在畫面上,和【你的名字】一樣出現了黃昏的場景,包括傍晚的場景,秒速五釐米在畫面上顯得更加暗色,陰影的繪畫比【你的名字】多許多。
上圖中,在等了許久的女主終於等到男主角的時候,本該是一種溫情的感覺,爐燈的光芒可以照耀的更亮,但並沒有凸顯溫暖的感覺,反而顯得暗沉沉的,陰影很多,烘托了劇本上一種“寫實”的失落感,事實上女主在大冷天等這麼久,也是一種失落的心情。但這其實完全看作者的描繪角度,如果想突出一種溫馨的畫面,陰影減少,燈光的光芒更加亮,畫面的表現感覺就完全不同。
再看看黃昏的場景,同樣是黃昏,秒五中的黃昏顯得更有日落的桑滄感,雲彩的陰影多,顏色深,讓整部作品的氛圍就是比較“沉”的。
再看你的名字
無論什麼時候,光照都是非常充裕的,陰影少,整個畫面亮,充滿了一種“青春”的氣息。
甚至連夜晚的畫面,雲的陰影都非常少,畫面顯得非常的夢幻,這就是作者心中“萬里無雲”的晴天,容不得一點“負面”的感情。
所以,秒速五釐米最後塑造出的悲傷和遺憾的結局,是符合這種陰影較多,色彩看起來比較深的畫面的,當然,你的名字也一樣,一個愉快的結局,才符合得上這樣Sunny燦爛的故事畫面,氛圍上非常的恰當。
從故事題材來看
【秒五】的題材是寫實,故事非常零碎,也很真實,甚至說不上有什麼情節,就是現實的寫照一般,如果用這樣的劇情來為結局的“遺憾”,或者說“現實的殘酷”來做點綴,的確再適合不過了。
而【你的名字。】的故事題材就是幻想的,不僅穿越了時空,還進行了身體對換,本來就是很夢幻的故事,所以擁有一個夢幻的結局再合適不過,本身就是想用“奇蹟”般的結局來喚起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如果強行給了一個“不在一起”的結局,那筆者才認為是爛俗的爛劇情呢。故事也本來就不是“悲劇才顯得發人深省”,之所以能看到他人的美好,才會更對自己的生活充滿嚮往。
所以兩部故事在各個方面就預示著會出現不一樣的結局,殘酷的故事配上殘酷的結局,夢幻的故事配上夢幻的結局,這不是中規中矩,而是理所應當。
假想的“壞結局”
如果硬要說來一個壞結局,那麼最終兩人沒有相認還不夠壞,那走了【秒五】的老路,是筆者做劇本,如果非要是個壞結局,筆者會把最後一幕寫成這樣:
經過許久說辭,三葉也沒能說說服老爸,最終還看著彗星砸了下來,一切盡被破壞,最後出現奄奄一息的三葉,心裡想著你叫什麼名字,張開手心,手上寫著“我喜歡你”,伴隨悲傷的音樂,全劇終。
然後即便是這樣,筆者覺得也很難算得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結局,也許是能在電影院裡騙上更多的眼淚。但這樣的結局才是“強行便當”的惡俗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