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啟關愛自閉症
-
2 # 幻馨June
我覺得現在對於分享這個問題,無論老師和家長都是非常關注的。我們在幼兒園裡,老師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和大家分享,有時還會讓帶自己的玩具,零食去學校參加分享活動,和同學們交換玩具等。作為家長我們平時可以給小孩子講講有關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讓梨的故事。 相信這些對孩子都是很有幫助的!
-
3 # 四季幸福ing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孩子在2到3歲有一個物權意識,開始將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加以區分,這時候要去分享可能不願意,但這並不是自私的表現。分享是一種自願的行為,我們父母不能過於強迫。分享過程可能會發生點小矛盾,但是小朋友間的事情還是要他們自己解決的。小朋友間即使很好的朋友,如果有了心愛的玩具想保護起來也不是不願意分享的。如果你想讓孩子瞭解分享的快樂,可以和他一起閱讀關於分享的兒童讀物,或者和要好的朋友一起聚在一起分享快樂,最好兩個家庭都參加,這樣孩子可以模仿大人交流的方式,嘗試分享帶來的快樂。如果真正體驗到分享的快樂了,我相信就可以理解分享,願意去分享了。還有如果被小朋友誤解了,就得表達出來,鼓勵孩子表達真實的想法。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不會隔太久,也會因為另一次分享好起來的。個人觀點,作為媽媽的一點看法。
-
4 # Carnation的小晴空
孩子的物權意識也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特色!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也要尊重孩子的不分享!同時要營造分享的氛圍,體驗分享快樂。要為孩子創設充滿“分享”的環境的意識。孩子身邊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緒,統統構成他的成長環境。當環境中充滿了分享的意識、情緒、行為,孩子的“分享”也會從心底發生。首先,多營造平等的享用氛圍,如: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避免孩子獨佔食物。再如:家長要有意識的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有意義的事講給孩子聽,讓他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分享,慢慢的孩子也學會把自己高興的或傷心的事講給家長聽,讓大家一起分享他當時的情緒。其次,多創設“孔融讓梨”的分享氛圍,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行為帶給家人的快樂。第三,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如:多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在他人家中體驗分享別人東西的快樂,進而別人到自己家中也願意把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多帶孩子與其他家庭外出遊玩,體驗與別人共同遊玩的快樂。
回覆列表
分享的前提,是擁有且擁有過。如果孩子沒有這個東西是我自己的,物權意識,那麼我們可以先不教分享的概念。當孩子有物權自我意識的時候,我們再來教分享。
分析:
不願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與他人分享這是小朋友很自然的想法,雖然從某一方面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孩子在與人分享方面的困難。這樣的行為不僅有可能造成孩子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的衝突,也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在與他人的互動與交友。
干預: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很多孩子從別人手中拿過玩具或者零食之後就很難會主動還給孩子了,這也就導致為什麼孩子不願分享他人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當前把零食或者玩具與他人分享並不意味著接下去就好長時間沒得玩了沒得吃了,相反,只要完成了分享就很快可以接著玩而且也能很快可以吃得到,從而減少孩子對於分享的拒絕心理。讓孩子明白並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恩啟特教平臺ing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