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點擔心他,但是又不能強制。作為家長,怎麼辦?
7
回覆列表
  • 1 # 溫馨5

    1.關上臥室門,只是對自我領地的一種保護。不意味著把你拒之門外。即便他要把你拒之門外,關門是內心抗拒你的一種表現,不是抗拒你的原因。換言之,你就算有辦法強行讓他不關門了,你這是治標不治本。2.其實我覺得跟小孩子交流真的不難。瞭解他們喜歡的事,認真的聆聽他們,仔細的觀察他們的言行。而很多家長,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愛理不理,裝出一副在聽其實心不在焉,小孩子不笨,他們看得出來你不在乎他們。你多這麼幹幾次,他們就不想跟你說話了。再如,他們談論他們喜歡的東西,譬如遊戲,有些家長馬上就訓斥說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孩子馬上就失去了跟你分享的興致。還有些家長,孩子講述自己不開心的原因,家長們永遠會一臉“哎喲多大個事兒啊”,覺得孩子被起個綽號而已無所謂,孩子被同學欺負無所謂,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這可能比天塌了還要嚴重。家長能不能稍微動動腦子呢,在一個弱小的、對世界充滿了不安全感的孩子眼裡,他們面臨的同齡人壓力,跟你們如今工作時的職場關係沒什麼不同。他們是Level 1,你們眼裡的小怪對他們來說跟boss沒什麼區別;你們是Level 100, 你們的boss肯定更可怕但是你們畢竟level 100了。孩子們過的好不好,開不開心,細心的人觀察一下就能得出結果,何況朝夕相處的父母。看到哪裡不對了,就趕緊想辦法瞭解。嚴重到孩子不開口,打電話問老師,甚至問孩子的朋友,孩子朋友的家長 --- 別笑,我認真的。當然,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不高興就不高興,過段時間就高興了,管那麼多幹嘛。你或許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經歷了什麼,你甚至不會注意到ta的改變,直到有一天改變到你遲鈍的神經總算覺察到了,你才要去想辦法,然後你跑到知乎上來問大家怎麼辦。大部分情況沒那麼嚴重,但你不能就因此不去關心。題主捫心自問一下,如果自己跟孩子的關係一直挺不錯的,怎麼會突然有一天他就關上門同時也關上了心扉呢?

  • 2 # 伊人如畫貳

    應該不是小學階段吧?!小學階段的孩子還是很喜歡和家人溝通很喜歡聽家人意見的.

    初中階段的孩子慢慢就學著有點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且觀察能力越來越強了,那怎麼辦?是不是反思下我們的家庭溝通有問題,所以得調整一下子?!

    其實有時候關門也是他覺得煩,覺得有問題卻無法溝通,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感同身受的一種反應吧!給充足的時間,讓他獨處一會兒沒啥不好,遠遠滴觀望他吧!只要不犯法,獨處沒啥錯,同時想辦法,調整姿態和他溝通,改變的家長,孩子是能感覺到的.

  • 3 # 凡凡201611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到底多大了呢?因為孩子的年齡跟行為之間有很大的關係,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做出同樣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不一樣的。但不管怎樣,關閉臥室門都是為了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所以應該從這個層面進入分析。

    一是孩子為什麼要把自己關在獨立的空間,而把家庭的整體空間進行內部分割?家庭是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的主要集結地,一旦孩子對這個空間不再是一個整體的概念,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概念時,一方面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逐漸變強的表現,另一方面是家庭空間可能讓他感覺到不是一種最舒適的狀態,所以需要進行分割。也就是說,一種是由於自己內生髮展的主動需要,另外一種是由於隔離外界環境的被動需要。

    二是基於孩子不同的需要我們究竟應該作出怎樣的不同反應?如果是孩子自己內生髮展的主動需要,那麼沒有關係,他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這是他成長的一個標誌,我覺得大人無須過於顧慮。如果是由於隔離外界環境的被動需要,那麼我們就需要考慮家庭氛圍如何去營造,親子關係如何去改善,怎麼樣才能夠讓孩子在這個家庭中有最強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他才更願意把空間也融為一體,無論是物理空間還是心理空間。

    三是我想說一下曾經就這個問題跟幾位老師討論過,然後有一位家長又是老師的朋友說,他在家裡邊從來都不關臥室門,所以他的孩子也從來沒有這種意識。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如果我們比較介意孩子關閉臥室門這件事情,那先想一下我們睡覺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喜歡把自己的臥室門給關上,這個層面上來說孩子也只是個簡單的模仿行為。

  • 4 # baby的童年足跡

    不曉得親的孩子多大了?我們家孩子快三週了,有一段時間超級喜歡關門開門,還有各種抽屜,即使手被夾了哭幾聲繼續開和關,我想著孩子的空間探索敏感期到了,那時候我們的精神都是高度集中!再大一點,比如上幼兒園後,是不是孩子想要自己的獨立空間了,這其實也是個好事,說明孩子自我意識漸漸強化了,假如你要進入他的領域,請記得敲門同意,這習慣得一直延續到以後。假如年齡更大後,我覺得關門不關門都是形式,主要還是親子溝通呀,像孩子表達你的意願,瞭解孩子的意願非常重要。一直注重溝通,孩子是不會抗拒你的接近。如果親子關係不融洽,現在又想修復,那就得慢慢來,哪怕你覺得你接近孩子一步孩子卻退了兩步,但是堅持,拿出自己的誠心來,總有一天會得到孩子的認可!零零散散得寫了這麼多假設,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警示!

  • 5 # 點燈人經典童書

    為什麼要改變呢?

    雖然題主沒有點名年齡,但是看題主的表述,孩子應該是在上小學階段了吧。

    樓主做的很好啊,雖然有點擔心,但是也沒有去強制。

    其實,如果樓主之前對孩子就比較放心的話,孩子在自己的房間裡,也不至於出什麼事情。

    其實,很多所謂的擔心啊什麼的,都是家長自己的內心在起作用,和孩子本身是否真的需要擔心,沒有什麼關係。

    而且,家長總是習慣於,一旦我覺得不妥,就需要改變。這種改變,其實應該有家長改變,和孩子改變兩個方面。而不應該是家長一不爽,就是需要孩子去改變。

    對於這樣的事情,孩子不好改變,就改變自己吧。

    給孩子一點空間,沒必要把注意力時時刻刻的放在孩子身上,也給自己留點空間。

    這樣對孩子,對自己,都輕鬆一些的。

  • 6 # 艾美麗她媽

    不太理解擔心的是什麼?問題描述不是特別清楚。就我個人而言,我在家裡的時候也是喜歡關上臥室門的,一來可以保持安靜,隔絕外界的吵鬧聲;二來可以有個私人空間,開著門總有種被人窺探的不安全感。也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不想讓家長看到,其實很好理解的。也許你擔心孩子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說出你的擔心,但一定要表示可以接納孩子有秘密,理解接納的基礎上跟孩子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以權威者的姿態命令他。

  • 7 # 新東方家庭教育官方號

    孩子喜歡關臥室門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希望家長可以理性地看待關門,孩子長大了總會有自己的秘密,他們也會想擁有獨屬於自己的空間,這個時候家長強行想要進入這個私密空間,既傷了孩子也傷了你們之間的感情,最好的愛叫放手,死抓著不放讓孩子痛苦,也讓自己苦惱,不妨想開一些,讓孩子自己更為獨立地成長。

    看過一部關於福原愛的紀錄片,她能擁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媽媽的引導和放手。

    從她身高剛剛與球桌平齊時,媽媽就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幫她分析戰術,教她賽場的規則,為她制定訓練計劃。

    她的努力和天賦讓她在12歲時進入了日本國乒隊,也是這一年,為了技術更加精進,她決定到中國訓練學習。而這一次,媽媽選擇留在日本:“想要她技術好的話,就不能去幹擾孩子,這種事情不需要父母的。”

    紀伯倫也曾在《致孩子》這首詩歌中說:“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父母應當學會適當放手。”

    最好的愛叫放手,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間,也希望家長能夠給孩子這樣的空間,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秘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靜不下心來的時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