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學吧
-
2 # 讀書長大的孩子
1、使用正確的表達/教育方式來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在情緒的當下,全然被情緒淹沒,看不見對方的愛——“剋制”也是一種愛,愛不只是付出、幫助和對你的迴應,他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把傷害減少到最小,就是對家庭和對你的愛。
孩子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麼一無是處,他們有些想法非常單純,是我們家長的誤解讓我們與孩子之間產生誤會。另外,錯誤的表達/教育方式也是激化我們與孩子之間關係的核心原因之一。
2、學會與孩子建立朋友關係,而不是強迫關係
有很多家長會說自己與孩子是朋友關係,朋友關係是一個平等關係,而父子/母子關係更多的表現為依附甚至強迫關係,這樣的父母很容易與孩子發生衝突。靜下心來,孩子出現與自己意願相悖的時候,多與孩子溝通一下,溝通的方式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
3 # 大白兔和小女王
如果母親對孩子有“攻擊性”,母親的不良情緒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1、孩子會變的膽小,唯唯諾諾。
媽媽是孩子的天,是家庭中的權威力量。如果媽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生氣就對孩子打罵,弱小的孩子是無法抵抗的,平時說話也會戰戰兢兢。生怕說錯了,做錯了惹媽媽不高興,自己變成沒人愛的孩子。失去媽媽的愛在孩子心裡是多麼可怕呀。
2、孩子做事沒自信,總是懷疑自己。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判斷對錯的,媽媽的“攻擊性”打擊會讓孩子失去自信,時間長了就開始懷疑自己,而自信是孩子未來能夠立足的根本之一。
3、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也會變成有“攻擊性”的家長。
家庭養育模式經常神奇的重複,孩子會不自覺複製自己母親的模式,並用在下一代身上。如果這是一個壞模式,誰都不願意它重複。
如何解決?
1、意識到攻擊性對孩子不利。
憤怒的情緒就像火山,爆發了對誰都不利,結局還特別難收拾。你真的要開始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2、覺察自己的情緒。
在下一次發火或者打罵開始前,覺察到自己馬上要發火了,提醒自己“停下來”。離開發火現場,深呼吸5次,如果還控制不了就做深蹲10次,一直等到情緒平穩了再跟孩子說話。
3、探索情緒的源頭。
一個人的時候,拿起筆,寫下孩子最讓你生氣的3件事。當時孩子說了什麼,你說了什麼,你的感受是什麼,孩子的感受是什麼,用筆寫下來這個過程能夠讓你冷靜、客觀的看待。
接下來,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你和孩子變換一下位置,你的感受又是什麼?如果作為一個旁邊者,你可能會怎麼想?這些讓你生氣的事情背後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生活中除了孩子是否還有類似的事情會點爆你的脾氣?
4、原諒自己。
就算這一次又發了脾氣,告訴自己:我知道我又不小心發火了,我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下一次我會做的更好。
5、適量運動。
流汗的運動能夠緩解壓力,鬆弛僵硬的身體,從而減輕你的壓力和焦慮。壓力小了,你的情緒會更加平穩。
我們不是天生會做一個好媽媽的,但是我們都有一顆愛孩子和學習成長的心,讓我們一起努力,從我做起,呵護孩子,呵護自己。
-
4 # 穿著風衣的貓1
我也是在暴力家庭長大的,小時候我媽稍微不順心就會對我又打又罵。我小心又謹慎,雖然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沒有改變這樣被打罵的命運。生活太艱苦了,那時候父母賺點錢很不容易,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是同樣生活困苦的情況下,有些母親會用溫暖的愛去庇護孩子,但是也有如我媽一樣,把她對生活的抱怨發洩到我身上。直到我透過讀書考學成功在大城市立足之後,我遠遠地躲開了她,逢年過節除了禮節性的問候,就再也不會跟她有任何更加親密的舉動。當我有了孩子之後,我發現即使長大後我遠遠地躲開了,並沒有使我完全逃脫她的影響,我可怕地發現自己甚至可能變成另外一個她。
伴隨著孩子的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跟我很多預想不一樣,我竟然也開始延續我媽媽當年的做派,對她橫加干涉和指責,甚至也會粗暴地對她動手。女兒有次很傷心地跟我說,媽媽你能不能別對我那麼兇?這如同當頭一棒,我突然意識到我在重複我媽媽當年的做派。在此之後,我嚴重的反省,並且也暗暗發誓不會再用這種粗暴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女兒,我不想我女兒跟我一樣,想起自己的媽媽來都是隻有那冷冰冰的粗暴。我也積極地修復跟女兒的關係,也給她道歉並做下承諾,在她真正做錯事的情況下,我會跟她溝通她究竟錯在哪裡。現在我的女兒就是我的小棉襖,我們會分享一些各自的小秘密,我希望做她永遠的朋友,尊重她愛她。
-
5 # 彎彎媽的小號
如果母親對孩子有攻擊性,對孩子的安全感而言,應該是有很大的衝擊力。嬰兒在母親的子宮裡成長,然後在來到這個世界,在母親的懷抱中成長,他熟悉的是母親的味道,母親的聲音,所以母親是給予她安全感的第一人。而第一個帶給她安全感的人對他有攻擊性,可想而知她的安全感會怎樣。這樣的孩子如果調整不好,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而且極度的缺乏自信。因為他會覺得不管自己怎麼做,母親都會不高興,都有可能會傷害自己。這種情況下,他就有可能對自己產生質疑,對自己所做的所有事情都產生懷疑。
如果能停止母親對孩子的攻擊性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停止,那麼一定要在孩子的身邊再塑造一個給他安全感的人,給予他自信。同時最好能在母親對其發生攻擊性之後,適當適時的進行引導。可以告訴孩子母親是愛她的,但是母親攻擊的這種做法是絕對錯誤的。小孩子可以反抗這種做法拒絕這種做法,但是最好不要讓他恨母親,因為愛才是最有力量的,恨往往傷人不利已。
-
6 # 阿喵來了
作為一個小時候經常捱打和老媽心情一不好就捱罵的女生,我得承認,有些心理陰影,需要付出特別多的努力才能一點一點往外走。
對我來說,其實心裡至今跟我媽親密不起來。雖然我知道她不是故意的,有時候可能只是她太累了,但那種心理上的距離感,一直都無法消失。
這對我當然也造成了負面影響:
1.最嚴重的,就是我從小就不相信母愛這種東東,一直覺得自己很孤獨,青春期的時候不斷的想過去死。不被媽媽愛的孩子,大概都能理解這種心情。
2.我與女性長輩也一直處不好。我不知道該怎麼與她們相處,心裡很想討她們喜歡,但又害怕,於是乾脆裝出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
3.雖然別人看不出來,但我其實一直很自卑。我個人是有很多優點的,但只要被人否定,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特別沮喪。
4.當我有了孩子,雖然已經盡力剋制,但仍然偶爾會失去理智大聲吼她。我不想這樣,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自己有一點尚在探索的心得,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1.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有遺憾的童年。當一個人不跟自己對抗的時候,改變就會悄悄發生。這個接納的過程也會很漫長,甚至會反覆,但終究會越來越好。
2.如果有時間和財力,不妨找一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有人傾聽你和幫助你,這本身就是一種治癒。
3.堅持學習和成長。看一些有價值的書,讓心靈不斷的成長和成熟,心境自然會慢慢平和起來。
4.有一位或幾位靠譜的閨蜜,可以讓你傾訴,必要時能夠義無反顧的幫助你。
-
7 # 愛心熊老師
小孩除了一些本能的行為外,其餘都是對成人的模仿。如果家長經常對孩子使用暴力進行教育。那麼可以肯定的結果有兩條:一是會給孩子的童年造成恐懼的陰影,使孩子在長大後會產生焦慮、自卑等不良情緒,甚至還會誘發抑鬱等惡性後果。二是孩子長大後大機率也會用同樣暴力的手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對他來說,他沒有接受過其他的教育,他的教育字典裡面只有暴力兩個字。
-
8 # 燕小燕說職場
攻擊性包括語言攻擊和肢體攻擊,母親對孩子有的語言攻擊像比如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事情都做不好,我生你還有什麼用”,“你再不乖我就把你扔回垃圾桶去,反正你是從垃圾桶撿來的”……對孩子的肢體攻擊裡比較好理解,就是打罰了。這樣的媽媽一般都是控制慾比較強,或是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把憤怒轉嫁給自己的孩子身上,屬於不能有效的處理自身情緒的行為。對她來說或許是解了一時之快,但孩子的人格成長有些不可磨滅的影響!這樣的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和特徵。
1.處理事情同樣會有暴力和欺凌弱小傾向,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總是有樣學樣,父母暴力,孩子也會跟著暴力。孩子還會透過欺凌弱小來獲得自尊心
2.膽小,沒主見。為了迎合這樣的母親,生存下去,孩子會選擇做母親喜歡的事,做個母親眼裡的乖孩子,媽媽叫他往東就不敢往西,所以久而久之變得沒主見了。
-
9 # 真心爸媽
“攻擊性”是一種可怕的“遺傳”,它不是透過生物學上的遺傳由母親傳遞給孩子,而是透過母親對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來傳遞——有這樣的媽媽,一定會有這樣的孩子。解決之道只有一個:媽媽的自我成長。
兩個可怕的“遺傳”媽媽具有攻擊性,會傳遞給孩子兩樣非常可怕的東西:不快樂和攻擊性
1、不快樂
具有攻擊性的媽媽,無論外在表現如何,她的內心一定是不快樂的,這種不快樂,混雜了自卑、敏感、對原生家庭的憤怒、對自己成長過程的遺憾、對他人的挑剔等種種因素,而且當她攻擊自己的孩子時,會表現出赤裸裸的可怕恨意,恨不得自己沒生過這個孩子,覺得孩子生出來,簡直就是為了和自己做對的。
孩子經常承受媽媽的如此對待,很難想象,他會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未來成為快樂的成人,他會把媽媽的種種不快樂,原原本本地繼承下來,再傳承給自己的孩子。
2、攻擊性
孩子也會從媽媽身上,學習到這種攻擊性,他會更容易奚落同學、挑釁同學、對抗老師、對抗父母,用輕蔑、貶低、粗暴的言語對待他人,甚至很可能也習慣於打人。
有這兩個糟糕的傳承,可以預言:如果情況沒有改變,孩子的一生,會重複母親的悲劇。
改變之道:母親自我成長,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既然已經發現媽媽對孩子具有攻擊性,為了避免對孩子產生影響,只能是母親自己尋求改變,努力成長為心智成熟的人,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幸運的是,我們這一代,對心理的關注,已經遠遠高於我們父母的那一代,不但有各種家庭心理學、成長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書籍、文章可以提供幫助,也有更多心理醫生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尋求改變。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改變自己的童年遭遇,但是可以從現在起,做個理性的、不斷成長的大人,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當你努力地這樣做時,你自己和你的孩子,就開始解脫了,童年創傷對您自己的影響會慢慢淡化,而您的孩子,會擺脫被自己父母童年創傷繼續傷害的命運。這並不容易,但作為負責任的父母,我們必須努力去做,而且做到。
-
10 # 育兒如育己
我是在暴力環境長大的,在我小學時候,父母會打架,我已經淡定到他們打他們的,我吃我的,有飯吃飯,沒飯自己想法找點吃的,到點去上學,除了父母打架,我會受到母親的動作暴力,還有母親的語言暴力,而父親對我們算是冷暴力了,幾乎都是不管不問。母親的動作暴力最後定格在小學五年級,直接拿一鐵鍬照頭就打,語言暴力去年還有。他們並不是不愛我,但我討厭這樣的愛。
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我,我是一個對人冷漠尤其是對父母、十分敏感、十分在意周圍看法,極易焦慮,在孩子小的時候繼承了母親的攻擊性,懦弱,極其不自信,易發怒,抑鬱,不會愛人等。
我高中時候大概是抑鬱症早期,時常想自殺並且已經在研究自殺的方式,只是沒來得及付諸行動而已。
我一直對自己有清醒認識,有了孩子後,對生活開始有了期望,所以一直想努力改變。孩子四歲前對她有暴力行為,已經完全控制。
也一直盡力控制對孩子的吼叫,從送走我的父親做全職媽媽以來,做的越來越好,最近吼叫大概是學游泳時,進步慢被教練罵,忍不住焦慮對孩子吼叫。最近兩次被鄰居孩子說我愛笑,喜歡我,我想這是我的進步。
我給孩子說,媽媽衝你吼叫時,你要大聲告訴媽媽做錯了,請她監督。
其他的缺點毛病大概不會改掉了。
-
11 #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父母的關愛、照顧,恰如其分的對待,是其形成健康人格的關鍵性因素。父母,尤其是一般作為最原初,也是最主要照料者的母親,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接觸到的第一個他人,心理學上稱其為“原初客體”。
與原初客體的互動會奠定孩子的人格基礎,形成他對於世界最原始的印象。
著名心理學家克萊因、溫尼科特、科胡特,都非常強調一個好客體對孩子人格起到的重要作用。溫尼科特提出的“Good-enough Mother”,足夠好的媽媽,特別注重的是母親對孩子“恰如其分”的對待。這種恰如其分包括:在孩子表達需要時能夠準確識別並及時滿足,能夠包容孩子的情緒,能夠給孩子恰當的指導,保護孩子的同時也允許他探索……如果母親能恰如其分地對待孩子,她就是一個“抱持”的母親,母親抱持的能力越強,孩子的人格發展得就越好。
但如果母親是一個攻擊性客體,就意味著她的抱持功力有欠缺,這時,孩子會對應這些缺口發展出相似的缺口,或者對缺口的補償。
比如,一個從小被母親責打的孩子,可能會同樣對他人施以暴力,但也可能會變得非常軟弱無助,感覺不到一點兒攻擊性。在安全感方面,他或者表現出天不怕地不怕,或者表現得極為恐懼不安。
在與原初客體互動中產生的問題,也需要在與客體的互動中得到解決。
這後天的客體既需要是外部客體——我們可以透過做心理諮詢,與諮詢師進行互動療愈,也可能會在生活中遇到一個好的伴侶,慢慢修復內心的創傷,也要是內部客體——我們要與內心的小孩、內化的父母對話,將與外部良好客體的正向互動體驗引入內部,慢慢改變內心原初的對於世界的感受。
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對自己太操之過急。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時,也會在與自己孩子的互動過程中得到療愈,所以別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了再生養孩子。過分追求完美,其實是在防禦內心的恐懼與不安。
-
12 # 星星家的毛球
我的性格比較安靜,現在想想原因,我認為和我的父母還是有很大關聯的。我覺得我的父母並不是對孩子有攻擊性的父母,教育方式甚至有點放養的感覺。但是我到現在還是非常清楚的記得小時候的一個想法,千萬不要和她們吵,因為會沒完沒了。 所以一直以來,我和父母的溝通都很少。
我只是個例,但我相信很對人在對待父母的攻擊性行為時作出的選擇會是兩個極端,要麼一靜到底,要麼就和父母嗆聲。長此以往,後天的性格習慣就養成了。在沒有辦法好好溝通的情況下,問題日積月累,最後發現問題想改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
13 # 育兒路上紅綠燈
近幾年一個新鮮詞彙“原生家庭”闖入了每個研究心理的人的腦海,要麼是心理不是很健康,要麼是學業工作生活不順,要麼是研究各類心理,總之“原生家庭”是個切入點,甚至是萬能元素。
原生家庭是指我們成長的那個家庭,通常是指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使我們出生後進入的第一個系統,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當然,如果合理適當地運用其影響,也未必完全是負面的。
譬如,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現在各類不順、人際關係不好等等,都是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問題,把責任都推給父母。
如果一個媽媽是個“攻擊性”、特別強勢的媽媽,勢必表現出對孩子的要求特別嚴苛,呈現出的對孩子的愛不夠,或者比起原則、要求遠遠不夠,慢慢孩子會覺得壓力特別大,也漸漸認為媽媽愛的是一個好孩子。我做得不好,媽媽就不會愛我。
在這種專制型家長的影響下,孩子會變得特別軟弱,沒有自己的主見,其實很多時候是不敢於表達自己的立場、真實想法。如果被長期壓抑,可能在孩子10歲以後,青春期時,這種叛逆就越發明顯。也就是老話說的“翅膀硬了”。
這時候的孩子會非常叛逆,想掙脫家長的舒服。尤其是強勢媽媽養育的男孩,多半性格懦弱,敏感、不自信,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這樣對於將來的事業和家庭都會有很大負面影響。
-
14 # An媽育兒記
母親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應該是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如果母親對孩子具有攻擊性,那麼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影響的。
孩子會沒有安全,不自信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是來自於母親的、或者是個自己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如果母親總是帶有攻擊性,孩子就不會感到安全感。長大後,就會有不自信、膽小、懦弱的表現。
孩子長大後,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孩子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長大後,也會用攻擊性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孩子會缺乏愛的能力
在原生家庭中,母親對孩子的攻擊性表明了,母親是個缺乏愛的能力的人。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很有可能也會延續母親的表達方式,錯誤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會在孩子日後的人際交往,工作生活和婚姻中,帶來很大的影響。
影響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問問自己,你希望你的父母怎麼對待你,你就怎麼對待你的孩子!
-
15 # 賽老爺子的研究
有一個研究中,我們發過上萬份問卷,調查父母的教養方式和孩子的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也發了幾篇相關的論文。涉及到這個問題的結論:
專制型的父母教養方式(有很多攻擊性),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依戀。孩子心理很矛盾,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會盡力去順從自己父母;同時他們又很害怕父母生氣和攻擊,又想躲開父母。這種矛盾的心態在長大以後與自己的親密愛人相處的時候還會重現。總之,愛情會比較曲折。
這種家庭的孩子有兩種可能的表現:①很聽話,但有些怯懦,幹什麼都怯生生的,需要父母同意、認可了才敢動手。這種型別的父母一般是稍有文化和耐心的,攻擊完了還會做思想工作。②非常調皮,就是熊孩子那種。這種型別的父母一般都是隻管打,不管哄,讓孩子自己好。這時孩子會得到錯誤的資訊,他們以為只有在自己調皮搗蛋時,父母才會關注自己。越生氣,越強化了他們這種認識。
——
我們不僅是心理學的搬運工,還是心理學的研究者。隨時與大家交流任何問題。
我是在暴力家庭長大的,這肯定對我有太多太多不良影響。我也一直關注怎麼改進,而對自己的孩子影響最小。關注親子關係,但是很少有文章提到父母對孩子的攻擊性的問題,很想知道。
回覆列表
如果母親對孩子常有攻擊性,會對孩子會造成以下影響:
一,孩子會感覺到不安全感和被壓抑。因為攻擊性是來自於自己最親的母親,所以會有更少的防備和更容易被傷害。
二,孩子可能長大後會更易怒。因為母親是比較有攻擊性的,孩子在跟母親相處的過程當中會無意識地學習母親的情緒表達方式,所以在處理個人情緒處理上可能會更容易產生憤怒。
三,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後的人際關係造成一定的困擾。具體表現為孩子可能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當中會言語暴力或肢體暴力的形式表達出來。
四,如果說孩子在長期遭受母親攻擊性的影響下,反而壓抑了自己的憤怒,那麼他更傾向於將憤怒指向自己,這樣的孩子可能更容易陷入抑鬱狀態。
如何解決上述情況:
1、先覺察自己平時處理憤怒情緒時是什麼樣的情況,儘量避免將自己的情緒撒在孩子身上。
2、先改變自己,再影響自己的母親。畢竟你自己的母親已經是成年,擁有自己的行為模式很多年了,一時之間想改變她,只會是徒勞。
3、持續學習,持續成長。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你會不斷遇見受原生家庭影響的自己,不斷遇見那個脆弱的內在小孩,終有一天,你會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孩子,最後接納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