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學習任務加重,鋼琴學了4年放棄了覺得可惜,可是孩子也沒有在這上面特別的感興趣,是堅持練習還是放棄更加側重學習?
15
回覆列表
  • 1 # Aimee兔兔

    我覺得應該堅持下去。既然都是長期學習了,在資金和時間上肯定做出來了很大的付出,就這麼放棄了有點可惜。小學的學習壓力應該不需要那麼大,適當的壓力可以促進孩子的上進心,如果壓力太大會摧毀孩子的,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學習鋼琴不但豐富了孩子的課餘生活,還增添了孩子的一項技能,一箭雙鵰啊!音樂可以陶冶情操,讓孩子放鬆心情,為此需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也不放棄學習鋼琴,我相信以後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 2 # 撲拉拉的飛了

    我們也是三年級!學了也是四年左右!我們不會現在放棄!因為每天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還是可以抽出來的!也沒感覺別的孩子多這一個小時能幹什麼!相反我們功課很好!我希望到初中能兩週上一次!學琴是慢活!不要想著考級,走專業路線什麼!踏踏實實去讓孩子享受音樂!

  • 3 # 入入喵喵喵

    我覺得應該視情況而定,我的建議是,和你的孩子好好聊一下。

    問一下,你的孩子他還願意堅持嗎?

    問一下你的孩子,並不是就認他說的算。

    這樣,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他喜歡鋼琴,想要堅持學下去。那很好,鼓勵他繼續走下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要讓他繼續走下去。

    第二種,他不想學下去。

    這時候不要嚴厲指責他,問一下他原因。如果他是因為課業重而不想學,那麼你就要好好和他談一下。

    你可以問他,學習,課業,鋼琴,在課業重的時候你選擇了學習,是因為什麼?

    是因為你要靠學習靠分數考上好學校是嗎?那考上好學校又是因為什麼?是因為要找一份好工作是嗎?

    當然,爸爸(媽媽)當然希望你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爸爸(媽媽)更想讓你明白,有些事情是比分數比工作更重要的。

    孩子你要知道,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有堅持下去的品質。

    爸爸(媽媽)不希望你在這種情況下放棄鋼琴,是因為你仔細想一下,你真的除了寫作業就沒有時間練鋼琴了嗎?

    仔細想想,你可以寫作業累了,拿五分鐘時間彈一會鋼琴,難道這樣的五分鐘你都抽不出來嗎?其實,你只是不想堅持下去,所以找了課業重的藉口是不是?任何事情,只要你肯堅持,就一定有辦法克服現在的困難。

    爸爸(媽媽)相信你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如果是別的原因,那麼家長可以視情況而定,如果你認為該讓他放棄,那麼就尊重他的選擇。

    但是,再讓他放棄選擇之前,一定要先和他說一段話。

    爸爸(媽媽)希望你能真正的想清楚,你真的想放棄嗎?你知道嗎,很多人都很羨慕能夠學鋼琴,到了大學你就會知道有一門才藝是多麼值得驕傲的。當然,她們值得驕傲的理由是什麼,在別人看來,她們有一門才藝,但是,在爸爸(媽媽)看來,是他學會了堅持的品質。她們也會經歷課業重的時候,她們沒有放棄,她們堅持下來了,所以她們有資本讓他們驕傲。

    孩子,仔細想想,最初的最初,你為什麼學鋼琴,難道是為了現在用來放棄的嗎?爸爸(媽媽)還記得你買到鋼琴興奮的表情,還記得你第一節鋼琴課聽認真的表情。爸爸(媽媽)最後會尊重你的決定,但是你一定要好好想一下,你是真的想要放棄嗎?

    爸爸(媽媽)把你當大孩子看,你有自己的選擇。

  • 4 # 甜蜜的小鋪

    孩子學琴貴在堅持,貴在家長的堅持!!請一定幫你的孩子堅持下去。這是我的親身體會。按理說,才三年級的孩子,學習任務是重不到哪裡去的,才小學三年級就覺得孩子任務重,那以後每升一級直到高三畢業,學習任務將會是越來越多,到時候該怎麼辦 ?如果你心痛孩子學習任務過重,建議你認真的捋一捋,到底是學校佈置的作業量真的過多導致的任務重,還是因為孩子沒養成良好的學習慣,做作業不認真,導致邊玩邊做,作業總是做不完,讓家長產生孩子的學習任務很重的錯覺。如果真的是老師留的作業量過多,建議到學校和老師交流溝通,提出要求:不要給孩子佈置重複無意義的作業。不用擔心老師會有意見,如果他反對減輕作業量,只是個對學生搞題海戰術的老師,這樣的老師不要也罷,直接反應到他的上級那去,要求給孩子換個好一點的老師,趁早把你的孩子從苦海中解救出來。我個人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首要任務還是在快樂的童年中,輕鬆的學習一些必要的生活和社會知識,只要玩得開心,書本上的那點知識,掌握起來應該很輕鬆的。千萬不能讓孩子還在上學校的初期就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但是,如果是因為孩子從一上學就沒有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話,邊玩邊做,拖拖拉拉,那作為家長,就很有必要幫他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我的孩子從7歲二年級的時候才開始練琴,之後一直堅持練到高三畢業。在小學到初中階段,一直保持每天練琴一小時。高中階段,因為要上晚自習,回家已經10點鐘,一般只能練半小時,作業多的時候也沒時間練,就利用週末時間多練一下.其實他在小學階段的時候學習任務也比較偏重,常常作業做到很晚。我當時給他規定的是: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吃完晚飯後練一小時的琴,然後繼續完成作業,儘量在10點鐘之前完成,10點必須睡覺,時間到了完不成也不准他做了,如果完不成,第二天到了學校,自然有老師收拾他.大多數孩子天生對老師有畏懼之心,我的孩子也不例外,為了避免被老師責罰,他總是要想辦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練琴的那一個小時,是屬於家長監督的一小時,一般是不會耽擱的。除此之外的時間,他自己掌握好,要想不被老師責罰,他就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快速有效的完成家庭業,根本沒時間一邊玩一邊做作業。若要是完不成,就等著接受老師的懲罰吧。監督孩子練琴,主要是在小學階段,到了初中以後,基本都是他自覺的去練琴,到了高中,有的時候回家已經很晚了,我怕他太辛苦,也怕吵到鄰居,叫他不要練琴了,但他還主動要去練,可以這樣說,在高考衝刺的階段,他已經把練琴當成最能緩解壓力的一種休息方式了。說這些,其實就是要做家長的對孩子一點,你要一時的心痛他,反而是害了他。還有一點,做家長的不要把讓孩子學鋼琴當成一個必須要完成的偉大目標去做,一定不要給孩子設計一個鋼琴家的夢想,那樣練琴,只有痛苦,沒有樂趣。想想看,全世界全中國能出得了幾個郎朗和李雲迪?心態放輕鬆一點,就當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幫他買一個會發出美妙聲音的大玩具讓他玩,既能鍛鍊手腦的配合開發智力,同時又能給孩子的生活增加樂趣,豈不挺好?現在,孩子已經快大學畢業了,家裡的也鋼琴被我利用起來了,閒暇時彈彈簡單的音符,不為藝術,只為修身養性,活動活動手指,提前預防老年痴呆,哈哈。孩子已變成了我的老師,時不時的指點我一下,一家人樂趣多多。說了這些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就是希望這位孩子的家長,一定不要放棄。好好的引導孩子學鋼琴的興趣,堅定的幫助孩子把琴愉快而持久的練下去,將來,孩子懂事了,一定不會怪你對他的狠,一定會感激你今天為他的堅持。加油吧!!!

  • 5 # 飛燁媽媽

    這位家長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主要是有兩點糾結,一是不想讓孩子太累了,還是抓主要的學習吧。二是想讓孩子做事情有永續性,不能半途而廢,的確“堅持”是我們都喜歡的優良品質。 我來講講我家的故事吧!我女兒也是從小學鋼琴一直堅持到四年級,同時她還學著書法和英語。四年級後學習任務開始加重,我就開始糾結要不要繼續學下去,後來和孩子溝通,發現時間的確有些緊促,但是不學下去覺得好可惜,畢竟很喜歡彈鋼琴的感覺,於是我們開始一起商量如何高效學習並且不累。

    首先我相信凡事都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高效學習的辦法,湊巧找到了一本書是中國時間管理第一人葉武斌的書《善用時間》,買到這本書後我就馬上讀起來,真的是如獲至寶,原來時間管理就是精力管理,透過學習時間管理,透過學會自律,更快地獲得人生自由。好吧那就馬上開始我們母女兩個的時間管理之路吧。 然後我們就開始言必行行必果,1.萬事都要有起心動念,我女兒的願景就是長大後能成為醫生科學家,小孩子的理想就是這麼驚心動魄,好吧,這麼偉大的職業首先得考上好的大學,我們一起鎖定了上海復旦大學,想考好大學就得好好學習,這個目標確定了,所以不用講太多學習的意義,孩子有了動力學習就會主動很多。2.每天晚上都要用五分鐘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九點半前必須上床睡覺,一天之計在於晚,晚上睡好了,早上才會有精力,所以晚上最重要。3.早上六點起床,用五分鐘定計劃,計劃要寫下來,包括學習,生活,課外課程,運動,因為每天都做,都成固定格式了,然後聽著童話故事用十分鐘起床收拾,接下來就是運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而且會讓一天都精力充沛,這個活動我會和孩子一起做,一起相互監督。4.起得早還有適量運動,早上自然不會耽誤吃飯,早飯也是事先說好的,所以孩子不會發脾氣說飯菜不合口,這樣自律才會有真正的自由。5.放學回家先在外面玩一會,再回家寫作業。這個和很多家長的做法大相徑庭,開始我也是這樣要求的回家就寫作業,可是發現效率不好,就一起改變策略,用適量運動先緩解下一天學習的疲憊。這樣寫作業就會有好心情。寫作業我用的是番茄時鐘法,全身心投入學習25分鐘,如果走神了就自己做個標記,慢慢下來,就能很好的掌握這25分鐘了,25分過後,停下來休息五分鐘,如果不想停止就繼續25分鐘的番茄時鐘,這個時鐘過後就會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一般三四個番茄始終作業就寫完了,剩下的時間可以練琴,畫畫。6.如果晚上有鋼琴課,計劃裡就會做到,再去上課的路上,她自己就會把今天學的東西過一遍,如果今天作業有作文,就會提前構思好框架,課程結束後直接寫就好了,不會因為練琴而耽誤睡覺。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偷懶的情況發生,我採取的方法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定好的就不能放棄但是可以修正,從孩子下定決心自律的生活和學習起,每天都會發朋友圈,讓大家一起監督,在我們的帶領下,很多朋友也一起加入了這個自我監督的圈子,大家在這種氛圍裡都很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當孩子因為自律嚐到了甜頭,學習和課外課程都有了進步時,她更加自信了。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類似要不要繼續學鋼琴的問題,成長是痛的,不能因為痛就停止,一起和孩子進步吧。

  • 6 # 聽不劍

    我認為還是堅持,堅持這個品質對孩子非常重要,他早晚會得到堅持帶給他的成就感,對孩子未來做事也是一個示範作用。鋼琴作為一項音樂技能,並不是人人都會,不僅能提升人的內在氣質,功利點說,還能在未來的戀愛工作社交中為自己提升價值,這個潛力是要為孩子考慮進去的。至於學業,也就是應付一下考試,出了學校那些知識大多是沒用的,也很快會被遺忘。為了這些沒用的知識而放棄能跟孩子一輩子的鋼琴技能,我覺得很可惜。如果實在覺得學業重要,可以折中一下,壓縮下鋼琴的練習時間,徹底放棄是肯定不推薦的。

  • 7 # 五羥色胺5HT

    很有必要,學習任務重並不能成為放棄其他愛好的理由。何況還是本來就學了很久鋼琴的孩子,這就更應該堅持下去了。

    既然學了就一定要學好,堅持到最後。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等到以後出去了,也不至於成為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學琴也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整體氣質,眼光和心境。從這方面來講就很有必要堅持下去了。

    不能讓孩子養成一種遇見什麼困難就放棄的性格,要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逃避。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 8 # 大嫻子3

    我覺得看孩子要選擇什麼未來的發展方向了。

    1、選擇作為鋼琴藝術生

    如果孩子對鋼琴有足夠的興趣,並且孩子學習方面不是特別優秀,家庭能夠承擔的起他學習鋼琴的費用,孩子的鋼琴水平比較高,家長同意孩子選擇作為鋼琴藝術生,那就讓孩子不要停止學習鋼琴,而且要比平時更努力學鋼琴。2、選擇作為純文化生

    如果孩子對鋼琴並不是那麼精通,沒有強烈作為藝術生的要求,或者家長沒能力承擔這個費用,孩子的學習狀況也不太差,選擇作為純文化生。鋼琴就當興趣培養就好了,不要讓鋼琴影響孩子的學業。

  • 9 # 穿越君聊歷史

    我也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對於孩子學樂器我是很支援的,種種資料表明,兒童時期就接觸音樂的孩子不僅智力發育得更好,而且長大後幸福指數更高。樂器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分,關鍵是看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只要孩子對鋼琴有興趣,就應該堅持下去。如果擔心影響孩子學業而放棄,太可惜了,而且也沒必要。鋼琴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能起到很好的調劑作用,長大了,孩子能有一技之長是好事,即使學得不太好,作為業餘愛好自娛自樂也是好的。

  • 10 # 家有雙語娃

    第一、不知道孩子的愛好多不多,除了鋼琴之外,是否還學習其他的藝術類的愛好?

    我個人覺得,如果條件允許,孩子至少應該培養兩個愛好,一個文藝類的,一個體育類的。文藝類的陶冶情操,體育類的強身健體。如果鋼琴是唯一的文藝類別的愛好,還是儘量堅持。

    第二、鋼琴學習,其實對於孩子的未來學習挺有幫助的。

    鋼琴因為使用兩隻手,同時鍛鍊了左右大腦,我碰到的學鋼琴的孩子,感覺都挺聰明的。練鋼琴還要識記琴譜,對鍛鍊記憶力也非常有幫助。每年的彙報表演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表演能力,增強自信。長久來看,絕對是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

    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愛好文學,學過繪畫,學過小提琴。他曾經說:“正是音樂藝術裡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學會藝術的廣闊的思維方法。”

    第三、孩子小時候能否堅持下去,其實更多的就是大人能否堅持下去。培養一項長久的愛好,不僅僅是修身養性,也是對孩子堅持不懈的鍛鍊。

    因為任何一種愛好,當進入了中高階階段時候,都會遭遇瓶頸,都會有很多困難。只有堅持下來,才會感受到那雲開日出的美景。

    而且,孩子少不更事,如果輕易放棄了,等有一天長大了,很多都會後悔。我初中有個同學,初三時候考過了鋼琴八級。有一次上課談到自己的媽媽。她說她特別感謝她的媽媽逼她學鋼琴。她小時候不喜歡彈鋼琴,她媽媽為了讓她堅持,還曾經那尺子打過她的手心。可等她初三了,懂事了,也逐步體會到了堅持後的那種快樂,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發自內心的感謝她的媽媽。

    當然了,這個媽媽做法不可取。現在能讓孩子堅持下去,簡單粗暴已經過時了,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智慧的。

    第四、鋼琴可以堅持學,但如何分配時間,可以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每天騰不出1小時練琴,就半小時。平時萬一太忙沒練,那就有時間多練會。即使需要考級,也可以把戰線拉長一點。別人一年考2級的,孩子就1年考一級或者三年考2級。四年級到高二(不算高考那年),還有整整8年的時間,相信孩子現在應該也有3級水平了。8年時間,從4級到8級,真的夠了。或者目標再低一些,6級,這也屬於業餘中級水平了。總之,可以看到,只要堅持了,一定會有收穫。

    第五、明確學鋼琴的目的是,陶冶情操,生活更有樂趣。

    即使考級,也不過是一個檢驗學習的量化目標而已,成績不要太在意。因為藝術的感受無法量化,但是,藝術帶來的生活樂趣,絕對值得這份堅持。

    總之,個人覺得,除非還有其他愛好,需要縮減專案。建議哪怕斷斷續續,磕磕絆絆,也要堅持下去。因為,真的值得。

  • 11 # 九鬥學生心理

    重點不是學習任務加重,而是孩子能不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任務再重,只要時間利用合理,絕對有時間能夠練琴。問題是:

    1.孩子以作業多為藉口排斥練琴。

    2.孩子自己內心根本就不想練琴,所以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

    3.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和耐心陪孩子堅持下去。

    4.父母內心的天平還是傾斜,覺得孩子的學習比練琴更重要,所以在行動上有懈怠。

    任何孩子的興趣愛好,只要家長方法得當,家長能堅持孩子就能堅持。大部分練琴的孩子都會在三四年級的時候開始放棄,因為學習任務重,因為學習更重要,因為作業變多,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家長開始鬆懈,孩子開始偷懶,基礎的練習一次次的跟不上,只要基礎練習跟不上孩子就會退步,半推半就、半吊子功夫的練習,即使沒放棄,實際上也等於放棄。

    1.孩子練琴不是為了考級(雖然考級是很重要的促進孩子練習的手段之一),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綜合審美,按照流行的話來說,讓孩子有一個有趣的靈魂,所以家長和孩子的目標要一致。

    2.如果孩子想走專業的路線,孩子有潛力有天賦能走專業的路線,練琴就不能停,就一定要堅持。

    4.孩子練琴不是為了練,在練的過程中更多的培養孩子自我的時間管理、自我約束、學習習慣的養成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所以我們看到的學霸,以高考狀元為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學習很好的同時,還能多年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的時間從哪裡來的呢?擠出來的,合理安排出來的!

  • 12 # 牛娃擼錢大神

    簡單明瞭直白的說:如果只是為了考級不學也罷。。。。。

    要求為了興趣愛好提升音樂素養那就堅持下去。。。。。

    一個合格的琴行一個合格的老師是不會誘導孩子考級的。。。。。

    能誘導考級的也都是些水平不咋地的。。。。

  • 13 # 蘇珊職場進化論

    我的建議:當斷則斷!當然後面還有一句話,是以括號的形式說給家長和老師聽的:為了以後更好的堅持!!噓~

    為何這樣說,但凡在兒時有過專業特長的小孩都會告訴你,他曾經有多麼多麼想放棄學這個琴跳那個舞還有象什麼棋的,哪個做家長的不會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堅持呢,但又有哪個孩子沒有一個叛逆的童年呢?

    我們再反過來想想,當時不能堅持學琴的理由是什麼?是學習。既然孩子選擇“放棄”學琴,那不管背後的真相是什麼,他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種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是透過“放棄學琴”可以讓孩子習得的。試想,這是不是一個不錯的培養方法呢?

    接下來的步驟非常重要,無論家長老師都要根據以下的策略來分步驟實施。

    一、首選,既然尊重了孩子的選擇,放棄學琴專心學業,那我們就要幫助孩子保證加強學習的決心。原先學琴的時間花在了哪裡,家長要做“有心人”,做好記錄,心中有數。計劃表、時間管理、過程性檢查一個都不能少。

    二、接下來,我們來“解決”閒置鋼琴的問題。當然,這不是個問題,因為恰恰是這個家裡的龐然大物,可以發揮它特別的功能。孩子不練琴誰練?爸爸媽媽練,爺爺奶奶練,來家裡的哥哥妹妹們練。過去家裡的小主人獨霸鋼琴,學費貴、老師難請,其他人也沒有機會,這回感興趣的家人都可以“表現”出自己想學琴的意願。這時孩子可能有兩種選擇,不聞不問或者“應邀”來做家庭老師。家長們這個時候要使用巧力,相信我,孩子一定會樂意抽出他“寶貴的時間”來做你們的老師。注意了,這位“萌老師”很“芒”,要根據他的檔期來安排學習時間哦

    三、最後,我們邀請誰來出場呢?孩子過去的琴友和他的鋼琴老師。這些曾經的好朋友和老師有一陣子沒見了吧?找個孩子相對空閒的時間,最好是剛考完試或參加完成某項學校的任務,這個時候是孩子需要放鬆舒緩的時刻,與老朋友相聚,回憶過去一起學琴切磋技藝的日子,往往有種“昨日重現 無限美好”的趕腳。

    The last but not least,一張音樂會的演出票。好了,大功告成!接下來你就等著孩子來找你“談”琴吧!千萬不要主動哦,如果等不及,就把剛才三個步驟組合再現,功夫不怕有心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孩子!還是這個關鍵點,選擇權交給孩子

    既解決了學琴和學習的矛盾,又培養了孩子為自己選擇為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是不是事半功倍呢?如果我們作為教育者,能把一次次問題化險為夷,經過和孩子的通力合作,把一個個棘手的問題變為鍛鍊孩子的機會,是不是皆大歡喜呢?

    如果人的這一生能夠品嚐音樂之美,能夠體會音樂帶來的無限美好和美好背後的付出,那麼,兒時的音樂學習就絕對不是浪費瞬間,絕對不會後悔;而這份付出伴隨著間斷、猶豫和徘徊,那最後一路走來的風雨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情商培養。

    這個曲線救國的方法,在很多孩子上操練過,家長們都等到了滿意的結果,而最美好的收穫是在於孩子心靈的成長、家庭關係的和睦以及音樂素人的美意。

  • 14 # 飛雁168469260

    我的孩子8歲多一點,也是小學三年級,每天堅持練琴1小時。此外,孩子就讀學校每週安排四次課後足球訓練,週末孩子還有長期參加的合唱團、戲劇社、繪畫課程,我還想教孩子打網球(我自己的網球水平不錯),也是忙的不行。我們沒有給孩子報任何學習補習班,小時候孩子媽媽就給孩子買了很多書,英文為多,並堅持給孩子讀書,目前,孩子已經喜歡上了閱讀,中文、英文書每天都讀,中文已經在看厚厚的書籍,英文也能自己讀一定深度的繪本了。只要有時間,就喜歡抱著書看,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被書中的內容逗得哈哈大笑,然後與我和孩子媽分享。儘管每天的時間都是滿滿的,但也是充實的。為了讓孩子學會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我們也是在摸索一些辦法,目前看效果還不錯。為了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培養好的習慣,我和孩子媽也是以身作則,目前孩子基本上在學習上都是自己獨立完成,大部分作業都在學校課間時間完成,有不懂的會回來問我,經過一年級、二年級的鍛鍊,靠他自己學,成績也能保持在優秀的水平(語文、數學成績都在九十多分,英語一直是滿分,體育、音樂、繪畫都是優),所以在分數上沒有要求必須考滿分。三年級,我對孩子的學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先透過上半學期看看他能否做的更好,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學習習慣,再有針對性提供幫助,目標依然是提高他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音樂,我也儘量抽時間陪孩子練琴,因為我和孩子媽都喜歡音樂,所以孩子對音樂也很喜歡,琴也練的不錯,我是會讓孩子一直堅持下去的。繪畫也是,孩子從三歲開始接觸繪畫,至今沒有間斷,孩子也很喜歡畫畫,今年開始學習素描,是素描班年齡最小的,指導老師也希望孩子畫下去,我也會讓孩子堅持下去的,因為喜歡。作為一個家長,也深知應試教育是迴避不了的現實,小升初壓力很大,但為此就要放棄堅持多年並有益於孩子綜合發展的愛好似乎不是最佳的選擇,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就得想辦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會時間管理,讓魚和熊掌儘可能兼得。

  • 15 # 左手教書右手育兒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如果是一般公立小學的話,學習任務加重體現在開始學習英語,語文開始寫習作了,數學的難度提升了。這些確實讓孩子覺得學習的壓力變大。當然,家長付出的陪伴時間也就跟著增加。在這個階段,由於孩子對學習難度提升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心情就更加容易變得浮躁不安。和家長之間的各種衝突也會增加。

    鋼琴已經學了四年,算是過了最初的磨合期了。既然能夠堅持四年,孩子起碼來說對鋼琴師不討厭的,加上學習任務加重,自然就懶得主動練習鋼琴了。不光嘴巴上說,實際行動上也會想方設法逃避練習鋼琴。

    在這個時候,家長看在眼裡,煩在心裡。花錢花時間陪了四年,難道就此放棄?確實不甘心。

    我們先假設一下,把鋼琴放一邊去不學了,是不是就能讓學習成績直線上升了?

    答案是不一定的。因為孩子每天吸收知識的能力是有限的,超過了那個量就接受不了了。再說了,彈琴會讓左右腦同時工作,讓孩子更加聰明的同時還得到良好的放鬆。所以,我認為,應該堅持練習。但是呢,不能粗暴地命令孩子,而是要講究策略。

    1.更加關心孩子,幫助孩子正視學習上的問題,調整他的心態

    在孩子學習任務加重的時候,家長更要鼓勵孩子,跟老師保持積極溝通。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度過學習上的難關。

    2.同意暫時放棄鋼琴,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援

    與其逼迫孩子在學業難度加大的時候繼續苦練鋼琴,不如暫時放一放。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視的。

    3.堅持藝術方面的薰陶,用身邊的榜樣吸引孩子回到鋼琴之路

    鋼琴雖然不用練了,放鋼琴曲迎來新的一天。週末帶孩子去欣賞一場音樂會都是可以的。反正孩子不練了,鋼琴擺在那裡也怪可惜的。家長不如自己學習彈鋼琴,就拜孩子為師。看著本來識譜都不會的媽媽居然能彈一首曲子了。孩子心裡多少會有小九九的。再加上身邊堅持練琴的一些小榜樣的偶然出場,孩子慢慢會懷念起以前彈琴的日子。雖然累,但是很快樂。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朋友的孩子學習了4年小提琴之後,嫌累不想拉了。同事同意了,結果一個學期之後,他就主動要求繼續學習了。

    希望你的孩子能真正享受音樂帶給他的快樂,而我相信,不論孩子做出怎樣的選擇,你都依然愛他,對嗎?

    我是左左,家有二寶的學(DOU)習(BI)型麻麻。育兒路上痛並快樂著,和你分享,為你解憂!

  • 16 # 朗朗爸媽

    我家女兒也曾遇到過鋼琴學習瓶頸,在5歲時,開始學鋼琴,但每天枯燥的練習,讓她對鋼琴產生了極大的厭惡,每次一坐到鋼琴旁邊就開始哭,我們在無奈之下,只能讓她直接放棄學鋼琴。但現在10歲,整整過了5年,已重拾鋼琴學習熱情,每天自己都會不由自主地坐在鋼琴旁去練習英文歌曲彈唱,而且還會自己在網上下載喜歡的高難度英文歌曲歌譜來研究,自學能力遠超過同齡孩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對鋼琴的興趣呢?

    女兒與著名歌唱家降央卓瑪在化妝間的合影

    第一、不走傳統路線,要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對孩子要練習鋼琴的內容。我女兒5歲放棄學琴,但現在10歲,整整過了5年,已重拾鋼琴學習熱情,每天自己都會不由自主地坐在鋼琴旁去練習英文歌曲彈唱,而且還會自己在網上下載喜歡的英文歌曲歌譜來研究,自學能力遠超過同齡孩子。這都得益於她爸爸(PS:女兒爸爸是音樂專業老師)根據她的興趣愛好(她喜歡唱英文歌曲),從鋼琴的英文歌曲彈唱入手,讓她迅速找到鋼琴彈唱本身的樂趣和成就感。在沒有任何鋼琴基礎的情況下,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學會了多首有難度的英文歌曲彈唱,還培養了她自主探索和學習能力。

    再比如鋼琴家李雲迪性格比較沉穩,內向,但昭義給他選擇了一些相對嚴肅的作品給他演奏。而鋼琴家郎朗天性活潑好動,所以他的老師給他演奏的曲目都偏現代一些,滿足了他的天性。如果你細心的話,從他倆個人的演奏的風格,可以看出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他們所要演奏的鋼琴曲目應該有針對性,更要有開拓性,能夠為他日後的鋼琴思維開啟思路,據一反三。

    第二、要為小孩創設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在公眾場合找到成就感。我女兒重拾彈鋼琴熱情,很大原因也是因為有很好的表演機會:在今年的中央電視臺CCTV希望之星英文歌曲大賽中,她拿了個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回來之後,她爸爸跟她說:“朗朗,你那麼喜歡英文歌曲,如果你能在鋼琴上自彈自唱,那會是怎樣的感覺呢?”果然,這句話完全點燃了她想學彈唱的熱情,每次練習,都不再像5歲時那樣覺得是枯燥的任務,而是完全有了為以後更好地上臺表演的“內驅力”,享受其中彈唱的樂趣了。 鋼琴家郎朗學琴之路上,有很多學琴的夥伴一塊兒鬥琴,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比拼,鋼琴學習很有目標性和儀式感。我們作為普通的家長,或許身邊沒有琴童,那我們家長要伴演小孩的觀眾,讓小孩多在客人面前表演鋼琴,或者將小孩彈鋼琴的影片進行編輯,釋出在公眾平臺之上,讓孩子從中找到彈鋼琴的樂趣和成就感,孩子練習鋼琴就會更加帶勁,更加自覺。

    第三、要為孩子找到一個很好的老師。好老師並不完全是他自己的演奏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很好地引導小孩,提高對鋼琴的認知,只有小孩對鋼琴的認知提高了,小孩才有學習鋼琴的內驅力,才有目標感。 鋼琴家郎朗為什麼能成為世界級的鋼琴大師,源於他從瀋陽音樂學院轉到中央音樂學院,找到了一位非常有學識的老師。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有和他完美溝通的能力。

    李雲迪當年學鋼琴,也是媽媽為他找了一位好老師——但昭義。每週六晚上不辭辛勞從重慶帶著小小的李雲迪坐火車第二天早上到成都四川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為的就是要找一個好的老師。這為他是後能夠獲得蕭邦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金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見一位好的鋼琴老師對一個小孩學習鋼琴的興趣至關重要。

    在中國,很多鋼琴老師給孩子們佈置的鋼琴曲目都是千篇一律,純粹為了考級。為什麼有的小孩不喜歡彈鋼琴。是因為有的小孩根本都不喜歡鋼琴老師給他佈置的曲目。他們認為曲目很難聽,所以根本沒有彈下去的興趣。我家先生寫過一首少兒歌曲,叫做《我不喜歡彈鋼琴》,說的就是鋼琴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不相匹配的現狀。

    最後,家長應該有一個正確的鋼琴觀。學習鋼琴不僅僅是陶冶孩子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鋼琴思維,讓他們能夠有耐心、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完成鋼琴上和生活中一切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好高鶩遠好高鶩遠的想把孩子培養成郎朗和李雲迪等鋼琴大師。鋼琴本身不是為了成功而學習的,鋼琴是為是為了快樂而學習的,是為了幸福而學習的。

    如果家長對於小孩學鋼琴沒有那麼多的功利性,而是遵循小孩內心的發展規律,長遠規劃,相信小孩在學習鋼琴的路上,就不會有過多的外界壓力,就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鋼琴演奏的喜愛上。

    當然,很多孩子在演奏鋼琴的初級階段都是沒有興趣的,因為他們這個時候還不會用鋼琴來表達他的情感,表達他的思想。如果能找準孩子的興趣點,選擇她喜歡的曲目,不走傳統路線,或者等到小孩達到鋼琴七八級的水平時候,小孩學習鋼琴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加,因為鋼琴已經成為他們表達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哪天不彈鋼琴自己就覺得受不了。

  • 17 # 使用者102807331665

    建議先租琴吧,畢竟現在租琴業務很成熟,並且找那些有自己培訓機構的會比較靠譜,一般還會送你課程,我朋友租的北京雲租琴的鋼琴,全新的還便宜,然後送的旗下貝芬思頓鋼琴教室的課程,全國連鎖的,還不用擔心

  • 18 # 鋼琴楚楚老師

    2019年根據中國音樂協會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琴童數量已超3000w人,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放在歐洲的有些國家,全華人民加起來都還沒有這麼多的人。

    中國琴童為什麼這麼多?像我們小時候在學琴的時候,鋼琴並不是那麼普遍,雖然家長都會有心給孩子培養一些愛好,比如繪畫,運動,音樂等,但是也不會大多都選鋼琴,還有小提琴,二胡,甚至中小學音樂課也會開課的豎笛,口琴和唱歌等。近些年琴童激增數量龐大,在我的教學中,也能明顯感受到每年學琴大軍的人流湧動,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三。

    原因一:

    鋼琴在國內是普及較早,宣傳力度最大的器樂。從新中國開始拉動文化藝術事業建設發展開始,就選拔外派學習人才,被譽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靈魂”的周廣仁教授,朱工一教授等開啟了中國鋼琴教育的先和,隨後有了桃李名揚世界的但昭義教授,即李雲迪陳薩的啟蒙恩師。隨著全世界最受矚目的肖賽,拿獎的參賽選手亞洲面孔越來越多,優秀的中國琴童名動世界,鋼琴認知與推崇在中國逐步開啟,鋼琴市場也日趨火熱

    供需關係其實是兩者相輔相成的,因為有市場需求,所以開始產生供應鏈,因為供應鏈的完善與持續強大,所以教育市場創造更多的需求。因為鋼琴而產生的產業鏈是非常龐大的,從課程的學習,器樂的購買,考級與比賽的認證......方方面面都牽動了鋼琴行業的快速推動與發展。隨著早年影視媒體,到現今網際網路資訊的鋪設與覆蓋,在中國鋼琴早已成為了2-3代人眼中音樂學習的最閃耀的第一梯隊代表和品質生活的象徵。

    原因二:

    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為更多人和家庭帶來了鋼琴學習的可能。80年代的人可能要靠自己的奮鬥創造生活,因為60年代的父母輩可能生活水平都不是那麼好;但是90後已經不同,70年代的父母輩已經有了物質積累,就像普通年輕人結合並在一線城市購房會已經發現家庭財富積累有了一定,甚至明顯的分化與差距。更不用說現在物質條件更為富足的00後,10後一代。興趣愛好的培養,成為了每個家庭對於孩子的必備投資,因為鋼琴的地位,學習音樂的話,很多家庭首選鋼琴。

    而且隨著工業經濟的帶動,學習鋼琴的門檻也是以每10年,甚至5年為單位快速降低,剛才也談到因為鋼琴產業鏈的逐年完善與粗壯,想要撐起整個產業的高速發展,就要教育市場創造更多需求從最早的開始學鋼琴一定要買鋼琴,到後來的沒鋼琴可以先買電鋼琴學習,到再後來的不買琴在琴行練習,上課連書都不用背,去就可以了。其實降低了入門門檻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和家庭進行嘗試,嘗試過程中再提升留存率,就可以讓市場湧入鋼琴學習的流量逐年遞增5-7%。

    另外,對於量產以後的鋼琴價格,也確實容易普及。我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架鋼琴是98年買的,那時候的售價是1w4,現在普通練習琴也就1-2w元不等,但是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98年的1w和現在的1w是不可同日而語了,所以也更便於鋼琴走入千家萬戶

    原因三:

    同齡人壓力逐屆倍增。在上海,我的琴童學生裡,感覺並不比996的成人輕鬆多少,甚至更辛苦。在歡樂玩耍長個子的年齡,孩子們除了上學以外,放學後直接送入英語,奧數補習班,補習班下課以後回來吃完飯,完成作業和練琴或者上課。週末可能會抽出1天的時間,帶著孩子去放鬆玩耍一下,另一天就又恢復到正常的課業學習或者興趣培養學習中去。

    即使很多家長從內心來講也反對比拼教育,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樂教育,但是現實情況是,同班小朋友的學習和展示,也會刺激到自己的孩子,他們會覺得為啥爸爸媽媽不讓他去學些什麼,別的小朋友都在學。我的一個學生,上三年級,英語考試獲得了全年級第一,暑假有個英語班,媽媽說這個班是辦給成績需要提升的小朋友補習用的,你可以不報名,小小的她也會有擔心,她說那她不上,萬一一個暑假後其他同學都超過她了怎麼辦?這種同齡人的焦慮不僅迫使著成年人加速往前跑,同樣也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潛意識的種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高中三年學的知識有用嗎?高中所學對於人在社會中生存有什麼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