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滄海4
-
2 # 易卜生小棧
李小龍,說實話,本人對他是沒有多少了解的,所謂的瞭解就是在現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李小龍吧,不知道真實的李小龍是什麼樣子的,只想說,看了電視劇裡的李小龍自己真的是特別喜歡,感覺李小龍就是一個大英雄,
他去打比賽,他告訴別人中國的英語是Chain,他創立了截拳道。他一個人闖進了好萊塢,他講中國功夫帶向了世界,他也在電影裡留下了中國功夫的蹤跡。
真的,懷念李小龍對於我們這批對他沒有多少了解的人來說,李小龍就是一個英雄,一個把中國功夫介紹給世界,並讓世界上許多挑釁者受挫的英雄,雖然說,李小龍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可是他在歷史上的作用與地位確實不能抹去的。
懷念李小龍,懷念那份英雄情懷。懷念那份赤子之情。
-
3 # 娛樂嘻哈館
李小龍在我眼裡是一個普通人,更是一位人父,拋去巨星光環的他幽默,迷人,風度偏偏,儀表堂堂,人們常叫他“龍哥”。
同時他又是不普通的,他用功夫改變了華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用電影讓世界徹底瞭解了東方的“中國功夫”,樹立了一種民族自信。直到今天他的影響依然強有力地存在著,肉體儘管可以消亡,但精神是不滅的,我們應該記住他,記住他的名字……希望他能在天堂安息,永遠祝福他能夠快樂,正如他墓碑前的書中所說:你的意志將領導人們走向自由和解放……amen
-
4 # 小魯說五穀雜糧
可以明確地說,李小龍至少影響了一代人,李小龍揚名國際,不僅僅是靠他橫掃千軍的拳腳功夫,還有他的人格魅力,李小龍雖然是美國國籍,但是他來到美國時,人家看到他是黃面板小個子,還是很歧視他。李小龍完全意識到了這一點,李小龍認為:“華人也很強大,中國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 要將中國功夫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李小龍開始在好萊塢一直是不順利的,但是他並不氣餒,終於讓中國功夫在國際上得到了昇華!在外華人心目中"李小龍"這三個字就代表了中國功夫!李小龍何以在逝世30多年後,在全世界擁有無數崇拜者?大概是由於李小龍在銀幕上塑造了熱情,勇敢,不畏強暴的華人形象,以及它獨有的人格魅力讓大家折服吧!現在關於李小龍的網站也是越來越多的。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關於李連杰的訪問,李連杰說他有一次去非洲的國家宣傳電影,主辦方讓他比劃幾個動作,也就是擺幾個動作姿勢,他就照做了,當他做完時,臺下的很多人都大聲呼喊:“李小龍,李小龍~~”李連杰當時非常吃驚!李小龍雖然去世這麼多年了,影響力絲毫不減! 成龍說很多外華人對於中國功夫的瞭解還是停留在李小龍階段,他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歡喜還是悲傷。 好幾年前,看電視的時候瞭解到:白巖松有一次去伊拉克訪問,當他告知那裡的居民他來自中國時,很多人叫出了三個人的名字:BRUCE LEE(李小龍),JACKIE CHEN (成龍),JET LI (李連杰)。 也是中國功夫愛好者,看到“中國功夫”這幾個字, 聯想到的就是“李小龍”。的確,李小龍真的是超越了民族,超越了時代!
可以明確地說,李小龍至少影響了一代人,李小龍揚名國際,不僅僅是靠他橫掃千軍的拳腳功夫,還有他的人格魅力,李小龍雖然是美國國籍,但是他來到美國時,人家看到他是黃面板小個子,還是很歧視他。李小龍完全意識到了這一點,李小龍認為:“華人也很強大,中國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我要將中國功夫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李小龍開始在好萊塢一直是不順利的,但是他並不氣餒,終於讓中國功夫在國際上得到了昇華!在外華人心目中"李小龍"這三個字就代表了中國功夫!李小龍何以在逝世30多年後,在全世界擁有無數崇拜者?大概是由於李小龍在銀幕上塑造了熱情,勇敢,不畏強暴的華人形象,以及它獨有的人格魅力讓大家折服吧!
-
5 # 淺雲
當之無愧的巨星!即使辭世44年,現在提到中國功夫,無論是歐美人還是華人,首先想到的還是李小龍。足見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李小龍電影更是功夫電影中的經典,後來包括周星馳、成龍、李連杰等電影,都有向李小龍致敬。
“以前不知道什麼是偶像,但知道你名叫李小龍;以前不知道你是順德人,但知道你是國際巨龍;以前不知道什麼是精神,但知道你讓中國威風!”這是歌曲《我就是李小龍》的歌詞。以無法為有法,他是一座豐碑,一個傳奇。
同為功夫巨星的李連杰曾這麼稱讚李小龍: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武術家,李小龍可能就是他......譬如他練了雙節棍,他是從菲律賓學來的,他所習慣用的李三腳,他的腳其實有一點點是跆拳道和空手道的腳,他的步伐有點跳舞,還有阿里拳擊的步伐,那麼他的拳就是詠春的拳,所以他把各家之長,把優點都集中在一起,就創一個截拳道,不光是動作,還有他一套理論。
-
6 # 龍0818
因為是他創造了“kungfu”一詞,是他創造了截拳道,是他開創了功夫片,他是世界
武道
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
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
的開創者和截拳道
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
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我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功夫之神-李小龍大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
7 # 小胖尬聊
李小龍:對我來說,動作的終極目的,就是如實地表現你自己,像陳真帶著憤怒去日本人那兒退還東亞病夫的招牌,就是真實情感的表達。現在,很難這樣做,我是說,很容易擺出花拳繡腿的架式,作出一副驕傲的樣子,然後自我感覺良好,諸如此類。
或者,我可表演各種迷感人的動作,你知道我的意思,我還可表演一些真正潔亮的動作,但是,要誠實地表達自我,而非自欺欺人,我的朋友,這是非常困難的,實際上,退還匾額這場戲中,我在日本館內使用的不是空手道,因為我不相信任何招式,我的意思是說,我不相信存在類似招式的東西,不管中國功夫、日本功夫還是別的什麼功夫也好,因為假如人有三頭六臂的話,我們打鬥的技巧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但事實上,我們只有一雙手,兩條腿。如果你不懂招式,又怎麼會明白如何完整而充分地表達自我呢?人們通常會使出一個動作,但又不得不使用,因為這是人體的反應,其他部位也是,不僅僅是手。我們在談論格鬥,如果這是體育運動,則是另一回事了。體育運動有規則,而對格鬥來說,是沒有規則的。所以為了迎接格鬥,你應該訓練身體的所有部位。我不相信以血還血,事出肯定是有因的,我為什麼要大開殺戒?實際上我不把這叫做暴力,我說它是動作。
我沒有製造武打片那種滿身血漿的場面,這一血脈不是我創造的,它早在我之前就存在了。我希望自己可以利用(我的影片)向觀眾表明我在戲中大開殺戒的原因。對我來說,在我教導別人功夫的時候,所有知識最終都歸於自我的知識,所以,當別人來向你求教時,不是學習怎樣防守,也不是學習怎樣進攻,而是要學習怎樣表達自己,利用一些動作,表達憤怒,表達心和其他,換句話說,我要做的,就是要示範給他們看,利用搏擊來表達自己的藝術。
李小龍說的是張徹的經典功夫片,張徹經常讓演員身穿白衣,沾滿血跡,來達到自己暴力美學的特徵。
李小龍還說,什麼我要堅持在這部電影裡設計陳真迎向槍口死掉呢,因為一個殺了許多人的人總是要為此承擔責任的。但並不是說在我眼裡,陳真是一個英雄,相反,我從不喜歡演英雄,但觀眾希望我成為一個英雄。我也不會扮演相同的角色,儘管當我打鬥的時候,都表現出像一頭野獸的形態,但每個角色都是有所區別的。
我從不只是依靠打架去完成我的電影角色,雖然觀眾喜歡我這樣做。我更注重自己的性格形體的展示。我不是在演戲,只是在進行自我表現。所以,誰要是試圖模仿我打鬥時的叫喊和表情,那不過徒然使自己變得滑稽可笑罷了。演員基本上有兩種型別,一種是萬能演員,演什麼像什麼,另一種則只能演固定型別的角色。我認為自己介乎兩者之間。我有個性,因此我所演每一個角色都有點我自己的影子。
我一直試圖證明的就是,只靠暴力生存的人會因暴力而死。但暴力在我們社會里觸目皆是,我希望透過我的動作在某種程度上麻醉暴力,使觀眾稱它為拳腳而非暴力。
1972年3月16日《精武門》供應,羅拔貝加和李小龍悄悄地坐在電影院的後排,觀察影片放映時觀眾的反應。起初,他們一聲不響,靜靜的;後來,他們狂熱地鼓起掌來,而且大聲叫好,他們被《精武門》真的被打動了。如果他們不喜歡歡這部《精武門》,他們就會離聲地咒罵,或者乾脆離場而去,羅拔貝加激動地流下淚來,他握著李小龍的手說,小龍,我真為你高興!
關於成名李小龍說,
成名之後的李小龍生活有時讓我覺得很奇怪,我簡直就像失去一切的感覺一樣,我無論走到哪裡粉絲都會如潮水般地把我包圍起來;武林中人與黑社會混混也紛紛向我發起挑戰。在黑暗的戲院裡,女會員會走到我面前,用電筒朝我臉上一照,然後找我簽名。在餐廳我喝的咖啡總會慢慢冷下來,因為那裡所有的人從經理到廚師都排隊找我簽名,或者僅僅只為來看我一眼。現在我才明白一些大明星為什麼會迴避公共場合。起初,我對有關我的宣傳並不刻意迴避。但不久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同樣的問題,擺好姿勢作笑臉像小丑一樣給人拍照,可真成為一件頭痛的事。
-
8 # 另眼觀歷史
33年,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如流星劃過。44年後,我們該怎樣去紀念一位風靡全世界的殿堂級偶像呢?李小龍這三個字對於世界來說,都不僅僅是一個偉大武術家的名字,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在短暫的32年裡,帶給了世界最為精彩的格鬥影像與最具開拓性的武術思想,同時也將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最勇武,最風華正茂的瞬間。李小龍的英年早逝是世界武術界最大的缺憾,但這或許也是一種特殊的完美。
7月20日是李小龍先生仙逝紀念日,雖然他已經離開44年了,但是留給後人的記憶卻從未褪色,惟有他,才真正配得上“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句話,也許90後,00後對李小龍並不熟悉,但他的成就不容置疑。李小龍(Bruce Lee),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舊金山,祖籍廣東順德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李小龍德藝雙馨,以哲學修心,以仁心御武。無論是在同輩人或者是後輩人的眼中,李小龍永遠都是不可跨越的豐碑。成龍說:“沒有李小龍就沒有我。”
李連杰說:“李小龍是我的榜樣。”
拳王阿里說:“李小龍是個偉大的人。他是那一領域中最為傑出的。我希望我能遇到他,因為我的確喜歡他的武術。他超越了他的時代。”
李小龍妻子琳達說:“他一直認為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事要做。對於華人來說,他們要向世界所展示的也只剛剛開始而已。他為自己是一名華人而感到自豪,他希望透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部分文化。”
李小龍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功夫動作片的虛假以及香港明星氣質的萎靡,開創了華人進軍好萊塢的先河,讓西方人認識和學習中國功夫。儘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他的才華,他的正氣,他的輝煌,都已成為一份無法複製的神話。他的一生也如電影般模樣,三腳鋒芒,世人仰望,舉世瘋狂,震驚四方。一生風與浪,一生挑戰死亡,榮耀長留於世,星光閃耀,永照萬邦。電影雖未竟,但現實已然結局。44週年,無他,唯有此念,致敬!
-
9 # 青梅冀憶
李小龍在成為一個明星前更是一個功夫大師,他可以說是第一個把中國功夫帶向世界的人,第一個讓世界知道功夫這兩個字,他創立的截拳道在他的時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他的成功不僅只是贏得了許多場的國際比賽,更多的是把中國功夫名揚世界,成為功夫的傳承者,傳播者,傳揚者,所以他的名氣才會那麼大。他的功夫也許不是最厲害的,但是他對功夫傳揚世界的貢獻我認為是最大的。
當然還有他的精神,他對功夫境界的不斷追求,對於功夫不斷苦練的精神是令我們欽佩的。他剛到美國的時候因為創立武術館而被一位日本空手道大師挑戰,李小龍當時的功夫確實不如他,但是他不斷逼迫自己,刻苦努力,不斷揣摩而最終打敗了他。這種對於武道的不懈追求也影響了我們許許多多的人。
後來他進軍電影界,他認為僅僅只是透過武館來傳播中國功夫已經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了,受眾還是太少,影視的傳播範圍才更大。於是他毅然放棄他努力了很多年的武館,進軍電影界。無奈的是他的英年早逝,但是他依然給我們留下了回味無窮的經典。無論是預算只有十萬元的唐山大兄,熱血報國的精武門,自編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還是終結片死亡遊戲,都創造了難以想象的票房奇蹟,威武。
-
10 # 溫柔的風穿堂過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能否代表中國站在世界的舞臺上為整個民族贏得來自全世界的驕傲?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能否代表一家宗師學派在歷史桃紅換新綠的潮流中永不褪色?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能否佔據在億萬華人心中最易動容的一角,時隔44年依舊在我們的記憶裡任憑歲月侵蝕也揮之不去,這個人,無論我們多麼想念,他也不會再回來,而當今任何的經典再現也比不上他的一代傳奇。
他,就是功夫之王李小龍!
李小龍32歲辭世,在世僅32年卻無比豐富,他開創華人進軍好萊塢,更讓Kung Fu(功夫)一詞寫入英文字典,對外華人來說,他就是中國武術的象徵;對東方人更是無人能相比的大師,在《精武門》中打破東亞病夫的形象讓後人傳誦,多年來不斷有電影、電視劇描述他的生平。
在成為武打明星前,李小龍出演過近30部電影,比如話劇改編的《雷雨》;他演過美劇《青蜂俠》,出演常駐角色加藤,後來還客串了《蝙蝠俠》的真人劇集。
他一生拍過的動作電影只有4部半,然而他在遺作《死亡的遊戲》最後、身著黃色戰服的形象,早已像"Icon"一樣,烙印在流行文化中:周星馳的《少林足球》《功夫》、昆汀的《殺死比爾》、南韓電影《馬粥街殘酷史》……日本格鬥漫畫《北斗神拳》的主角設定參考了他,漫威也以他為原型創造了超級英雄齊尚,連周杰倫也在美國翻拍的電影《青蜂俠》裡,出演偶像演過的角色來致敬。
今日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留言懷念李小龍,“天妒英才~功夫之王李小龍”;“一代傳奇,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李小龍不僅是武術家更是一名哲學家!他是超越了所處時代的了不起的大師”;“他讓中國功夫走向世界”;“全世界的男神”;“肌肉太美”;“出拳速度放慢後才能看到,好屌”!
小時候陪著父親一起看《死亡塔》、《死亡遊戲》、《猛龍過江》等等等等,家裡的DVD整日裡放的是李小龍的電影,懵懂的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功夫,小孩子的眼裡只知道,哇,這個人真的好厲害,還能和老外單打獨鬥並次次取勝。這張華人面孔,在小時候的認知裡就是華人的代表,就是中國精神的代表,以至於每次打鬥都會握緊拳頭為他擔憂,只要李小龍贏了,便會有一種獨有的驕傲和榮譽感,倘若他要是處於一丁點下風,都會揪心的緊張。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了我的武俠追逐之路,一個女孩子對截拳道分外感興趣。
後來念高中,從人物傳奇裡知道原來李小龍的師傅是葉問,至今還記得書上有寫道:葉問說“他左右腿不一樣長,是命短的徵兆”,多家出書的像說書的一樣在肯定葉問老先生一語成讖,而此時的李小龍的死亡又一次次被說書人搬了出來,小小年紀的我也趨之若鶩頗感好奇。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開始逐漸明白,那些逝去的真相真的對後來人那麼重要嗎?放在某個特定的場合真相卻是有它的必要性,可當我回顧自己年幼時候的迷戀與好奇心時,我才明白。當我們關注於李小龍對世界的貢獻多於他的花邊新聞和不實謠言,這才是對逝者最大的不重,這才是對曾經為華人做出貢獻者最大的詆譭。
雖然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裡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華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李小龍安息於美國西雅圖湖景墓地,由兒子李國豪陪伴。
20多年過去了,仍記得在影片《死亡塔》原定的結局中,李小龍會在塔頂看到那個被層層把守的寶箱。對於裡面有什麼,一說是裡面只有鏡子,能看到的只有李小龍自己;而另一說是,裡面只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人生就是一個等待死亡的過程。
他的一生也佛如電影版模樣,三腳鋒芒,世人仰望,舉世瘋狂,震驚四方。一生風與浪,一生挑戰死亡,榮耀長留於世,星光閃耀,永照萬邦。
電影雖未竟,但現實已然結局。
44週年,無他,唯有此念
-
11 # 燥星兔
許多外華人可能之前從未去過中國,但他們對華人的印象中一定有一條:華人都會功夫。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寫道,自己在美國留學時,很少被人搶劫,因為在那些黑人眼中,華人都是會功夫的,不好惹。
之所以外華人大都會有如此刻板的印象,全都歸結於一個人,李小龍。
他全面改善了西方人對華人的各種偏見,並在英文詞典中增加了一個新的詞彙「kung fu」。
武術高手、功夫巨星——這或許是李小龍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標籤。多年以來,李小龍以精湛的武藝聞名於世。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李小龍的形象是格鬥家、武道家,是那個在電影裡以一敵十的絕頂高手。但是,許多人對他的瞭解僅僅止步於此。
其實在另一方面,這位以“武”聞名的功夫巨星,也是一個愛智愛知、心思細膩的“文藝青年”,他的人生精神、思想哲學與他的電影、武術事業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1959年,19歲的李小龍被家人送到美國,兩年後他考入華盛頓大學。
關於李小龍的專業,一向眾說紛紜;李小龍在各種場合,曾多次談到自己「主修」哲學,但根據華盛頓大學校友冊裡關於李小龍的記錄,他主修的科目實際上是戲劇。
從這個側面可見,李小龍對於哲學的重視與偏愛。求學期間,李小龍研讀了大量的哲學書籍,對於哲學和功夫的結合,更是有著獨到見解。他還曾在大學二年級時,受邀前往西雅圖的加菲爾德高中講授中國哲學。
李小龍在自己寫的文章《我為什麼喜歡哲學》中談到:
我之所以選擇讀哲學,這與我同年時的好勇鬥狠很有關聯。
我常常問自己:
勝利了又怎麼樣?
為什麼人們把勝利看得這麼重要?
什麼才是榮譽?
什麼樣的戰勝才是光榮的?
於是,導師協助我選課程的時候,他認為,以我刨根問底的發問精神,最好修習哲學。他說:“哲學會告訴你為了什麼才活著。”
雖然在華盛頓大學待了不到3年,他卻廣泛涉獵了笛卡爾、蘇格拉底、柏拉圖、大衛·休謨等西方哲學大家的作品。哲學與功夫,一靜一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1971年,他在香港接受美國主持人皮埃爾·伯頓的採訪時,提出了著名的水融於武學的哲學理念,『Like water,be water,my friend』。
他常常提出疑問:“現在每種中國功夫都有固定的套路和風格,但真的符合創始人的原始意圖嗎?”
李小龍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形式會阻礙進步,什麼都是這樣,哲學也是如此”。而這種關於武術形式與套路的質疑直接成就了後來的截拳道。
他認為,“截拳道是寧靜靈魂的藝術,寧靜得如同月光灑在深邃的湖泊上”。沒有固定套路、隨機應變的截拳道也集合了他當時所有的人生洞見與對武術的追求——真正的技藝是能超越任何特定形式的藝術,真正的武林高手心境寧靜,胸有成竹,完全與自己的節奏和環境保持和諧。
就像畫家、音樂家追求藝術一樣,在截拳道中,李小龍試圖擺脫一切束縛,探尋真正的藝術,“哪裡有絕對的自由,哪裡就有純粹的藝術”。
李小龍在他的截拳道中融合了自己的哲學,把武學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這也是西方人對他推崇的原因之一。
功夫作為最古老的自衛形式,也可以認為是自我防禦藝術的智慧和濃縮結晶。它從來沒在整體性和理解深度上落後於人。功夫的意思是“透過訓練和約束來探究事物之道”。功夫既可以強身健體,又可以提高精神修養,還可以作為防身之用。
功夫的目的就是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和自我保護。它的哲學是基於道、禪和《易經》的各個組成部分——在逆境中讓步,能屈能伸,能夠很和諧地適應對手的招式,而不是鬥爭或反抗。功夫可以說是華人試圖揭開滋擾奧秘的方式。
和諧與冷靜讓中國功夫與眾不同。習武者應拋棄所有個人獨斷專行的強烈競爭心理,他會練習自我遺忘的技術,不僅僅讓對手與自己分離,而且讓自由。
除了對哲學研究頗深,李小龍還是個文學愛好者,在空暇時間,他不但嘗試翻譯過一些中國古代詩詞,還自己創作了大量詩歌。
關於為什麼喜歡寫詩,李小龍曾說:“人的靈魂可以透過詩歌表達情感,詩歌能夠讓人的靈魂在生命的畫布上表達自己。”
現在比較容易找到的這首 《我是誰?》(Who Am I ?)被譽為李小龍生平最重要、最富啟迪性的詩作之一,它出自李小龍致友人李俊九(武術家,“美國跆拳道之父”,李小龍生平摯友之一)的一封信。
◤ 我是誰
我是誰?
這是一個老問題。
每個人都會這樣問自己,
反反覆覆,在此時或彼刻。
儘管他向鏡中端詳,
可以認出自己的面龐。
儘管他知道自己的名姓,
自己的年齡與生平。
但他仍深深地渴望瞭解,
我是誰?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視蒼生的豪傑,
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
我是功成名就,
信心實足的紳士,
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
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動輒心驚的弱者?
在強裝的笑顏後面,
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裡迷路的小小少年。
我們很多人渴望成功,
但懼怕失敗。
儘管我們有能力,
將理想變成現實。
只有培養自然直覺的人,
才能建立自己的觀點,
卓有成效、令人欽敬,異彩紛呈。
堅信自己能夠實現目標,
信心終會獲得報償。
奮進,在這一過程中,
你會發現真實的自我,
如同在鏡中反觀到自身。
詩中的“漆黑的森林”,或許指的就是李小龍那段艱難的童年時光。他夢想做一個“人群中的巨人”,而非“動輒心驚的弱者”。這首詩作為李小龍對自身成長的所思所悟,時常被其用以勉勵友人及自勉。
詩歌影射現實。在美髮展初期,懷才不遇的李小龍,內心強烈的困頓與迷茫,以及對於光明前程的憧憬與渴望,皆牢牢依附於他的文字之中。
明亮的太陽落下西山,
把天空染成金黃色。
孤獨的小山頂上,遠處煙霧迷濛,
一條金龍盤臥注視著,
帶著凋零的夢想,這光明的西方死去。
——《日薄西山》
1969年1月,李小龍親筆撰寫的《我的明確目標》英文原稿。面對茫然的前景,他立下宏志,要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金的超級巨星」。
約翰·裡特曾說:“李小龍的詩歌多數都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生活要靠自己主動去奮鬥,而完成這一使命的唯一機會就在今天。”
透過李小龍的詩作,世人似乎隱約得以窺見,在其堅硬的盔甲下,一個悄悄隱藏著的孤獨靈魂。
李小龍逝世44週年忌辰,儘管他離開我們很久了,關於他的追憶卻一直沒有停止。他的精神意志影響了無數人,激勵後來者去追尋夢想,實現夢想。編大人也特以此文,向功夫之王李小龍,同時也向這位出色的哲學家、詩人、藝術家和靈魂的探求者致敬。
-
12 # 九五後的孤寡老人
李小龍用功夫重振了我們中國的雄風,準確的說他影響了一代人!
《時代》週刊將李小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1973年7月20日,一代巨星李小龍英年早逝,他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和影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並弘揚著一種民族精神,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他有一句名言:“我是一個華人!我為了替中國武術爭一口氣!”為了這一句話,李小龍用盡了生命中所有的激情與能量。在他逝世30週年的日子裡,不少地方都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和李小龍迷一起追憶,仿若追憶一個不朽的神話……
龍之傳奇功夫電影長演不衰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1940年11月27日在美國出生。他是當年粵劇名伶李海泉的次子,故此註定與電影業結下不解之緣。李小龍的成功秘訣在於將武功與電影結合起來,創造了功夫電影。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說李小龍的生命由兩大支柱組成:功夫和電影。
《精武門》弘揚民族大義 《精武門》講述了1908年,創辦精武門的民族英雄霍元甲在上海被日本人下毒害死,他的高足陳真為師父報仇雪恨的故事。在武打設計上,李小龍儘量避免使用蹦床等輔助裝置,也不用替身出演危險鏡頭。在展開復仇主線的同時,還將影片主題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
《龍爭虎鬥》是功夫片巔峰之作 《龍爭虎鬥》是李小龍處於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片中既有場面壯觀的百人混戰,又有李小龍以一敵眾的實打實截拳道搏命鏡頭,其中在一場地下室打鬥鏡頭中,他先後出神入化地使用了少林齊眉棍、菲律賓短棍、雙節棍三種凌厲絕殺的棍法。這是李小龍影片中打鬥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雖然有一些中國觀眾認為該片在故事情節上有些土洋結合的不倫不類,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票房成績,尤其是在西方,至今票房累計早已數以億計,成為李小龍票房最高的一部。
《死亡遊戲》成未竟遺作 《死亡遊戲》是說一位絕頂高手,為了奪得傳說中的稀世珍寶而獨闖七層寶塔,經過殊死搏鬥後終於到達塔頂,卻大失所望。藏寶匣裡沒有稀世珍寶,只有一張紙,寫著一句古老的偈語:“生是一個等待死亡的歷程。”《死亡遊戲》成了李小龍的未竟遺作。
李小龍就像一顆流星劃空而後,流下永遠值得回味的經典電影,其實他一生沒有拍過多少部電影,與其它明星相比,他還算少得可憐,但就是憑藉這幾部電影成就他的事業,讓功夫電影進入世界電影殿堂,讓他的名字進入好萊塢名人堂,他的功夫電影成為最受觀眾喜歡的電影種類,下面來盤點他6部經典作品,你們還記得嗎?
回覆列表
這主要是現在傳武實戰功能幾乎表失殆盡,於是華人就拿已經過世的人來吹虛傳武有多利害以滿足華人的虛榮心,而李小龍又恰好是透過電影將中國功夫讓世人瞭解者,於是又颳起一股吹虛李小龍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