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豬旅行記
-
2 # 依舊damiao
《霧都孤兒》是英國作家狄更斯出版的長篇現實(寫實)小說。該書以霧都倫敦為背景,主人公奧利弗在孤兒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兇徒為伍,歷經無數心酸,最終在善良人的幫助下查明身世獲得幸福。所以該書別名又叫《奧利弗.崔斯特》
“人的本性是多麼的美妙,同樣美好的品質從不厚此薄彼。既可以在最出色的君子身上發揚,又可以在最卑汙的慈善學校學生的身上滋長”小說中的世界是一個黑暗的世界,母親生下奧利弗便含恨離世,一個老婦人喝醉了酒而醫生沒有得到足夠的報酬,因為這個他們竟然並不在意這個新生命的生死。在這個麻木不仁,人情冷漠的環境下,這個孩子竟然堅強的活了下來。作者在揭露救濟院的虛偽和殘酷的同時,暗示並強調了奧利弗從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反抗精神,在痛苦中掙扎是他生活的全部__如果向這個黑暗世界屈服,註定要被無情的現實所吞噬。其實沒有誰的反抗精神是天生就存在的,是一次次遭遇不幸所造成的必然結果。“存在即合理”這種不和諧的因素處於萌芽狀態,但它註定會一直存在並不斷重複它的故事。在棺材店裡當學徒受到諾厄的惡語誹謗和橫加毒打,這一事件讓奧利弗的反抗精神隨內心世界的成熟逐漸壯大。在一次次捱打,一次次受辱中,奧利弗並沒有向這個骯髒的世界低頭,在他瘦弱的身軀下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指引著他不斷前進。一切會過去的,堅信光明終會到來的。
獨自偷逃到倫敦的奧利弗,在插翅神偷的帶領下住進了以費金為首的賊窩裡。費金這個人名的英文指教唆兒童犯罪的教唆犯,作者用意不言而喻。“你不去偷,別人也會去偷!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下,奧利弗依舊擁有一顆善良淳樸的心。整部小說的始末奧利弗的善良貫穿全篇。在結尾奧利弗弄清了自己的身世並得到了父親遺囑中的財產,布朗洛先生建議把其中一半分給他同父異母的哥哥,他欣然同意。但事實上他的哥哥蒙克斯為了獨佔遺產,想盡辦法將他置於死地。他與蒙克斯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性形成強烈的對比,烘托了小奧利弗的善良本性。
如果奧利弗代表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那麼南希就演繹了人性中矛盾的一面。在賊窟中長大的南希與同夥抓住了剛出逃的奧利弗,另一方面在奧利弗遭遇塞克斯毒打時挺身而出。“你們現在弄到這個孩子了,你們要把他變成一個賊,一個騙子這還不夠嗎”歇斯底里下南希的人性並沒有完全泯滅,只是無情的現實不停地折磨她僅存的善念,在墮落的環境中苦苦掙扎,或許是奧利弗的出現點燃了她的星星之火,但要想燎原何其之難。南希一直竭力保護著與費金一丘之貉的塞克斯,只因愛情__絕不摻雜任何外在的因素。她可憐,悲苦卻無怨無悔忠實她所愛的人,所有人或者她自己本身知道逃不出死亡的宿命,最後死在自己所愛之人手中。這對她來說未嘗不好,她用自己本能的愛和部分人性善使自己的靈魂擺脫了一個悲慘的世界,飛上那個沒有黑暗沒有死亡的天堂。在作者的筆下,不僅寫出了倫敦的陰冷,潮溼,汙穢(藏汙納垢的場所),而且以奧利弗作為媒介,如實的寫出他們在汙穢的路上惴惴前行最後也逃避不了絞刑架的命運。成千上萬的賽克斯潛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不斷地滋生和蔓延__這是一個恐怖而嚴肅的事實。
“一些意志堅定的人在經受生離死別考驗時表現出令人羨慕的順從與剛毅”對於善良和愛是開在魑魅魍魎世界裡的一朵彼岸花__令人神往卻不可隨意觸控。
“人類作孽的罪證如同濃重的陰雲”狄更斯看在眼裡,卻沒有寫在筆下。他終歸不是個狠心的人,不願意現實在撕開人的皮肉後再撒上一把鹽,所以無論是雙城還是霧都都有一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所謂完美結局。霧都可以說是一個悲慘的童話故事,若要點燃燭光獲得光明,必須對現實不再麻木,力求改變不惜一切。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第一部是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都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很多人評論這部小說只寫出了社會黑暗人性醜惡的現象,看不到這些罪惡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用善有善報的所謂光明來解決矛盾。而我認為,這部作品細膩深刻的描繪出人性中的善良,愛,仁慈,邪惡,欺詐,嫉妒仇恨等等諸多方面極其矛盾性。善之花和惡之花在人性中齊開放,讓讀者在瞭解人生百態的同時澄澈心靈,努力使自己的人生開放出善良的花朵。“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對其他人表現出的同情與善良就像上帝對一切生靈所表現的一樣”
每部作品中都會有作者的影子和寄託,狄更斯少時家境窘迫,只能斷斷續續求學,被迫到工廠做童工,入過監獄。15做過律師事物所學徒、錄事,法庭記錄員。20開始當報館採訪員。這也為他的寫作打下基礎,所以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成為英國文學發展的代表之一。
所以沒有誰的成功是無緣無故的!
-
3 # 藝緣堂主
狄更斯透過《霧都孤兒》塑造了小奧利弗的形象,整部小說揭露各種醜陋的嘴臉及殘酷的社會現實,表現了難能可貴的仁愛思想。然後,由於時代及階級等原因受限,導致狄更斯的仁愛思想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首先,狄更斯將導致整個社會人情冷淡的根源歸結於一部人及新濟貧法上。作者認為小奧利弗的悲慘是由於濟貧院的幹事們造成的,沒有觸及到整個資產階級制度上。在這點上,狄更斯倡導的仁愛思想過於單純。其次,狄更斯認為仁愛是社會萬能的解藥。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透過心懷仁愛之心來解決,小奧利弗最後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因為滿懷慈善之心的布朗洛搭救。但當時的倫敦除了存在一個小奧利弗外,還有千千萬萬的跟小奧利弗有同等遭遇的人們,不可能每個人都能遇到同樣善心的人來搭救。對於這一點,狄更斯並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良藥。最後,狄更斯仍然對資產階級存有一絲幻想,認為他們能夠解救勞苦大眾。在小說中布朗洛老紳士和露絲小姐等人都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作者一味的為他們歌功頌德,卻忽略了資產階級的本質。
回覆列表
查理·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他於1832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寫了歌劇、笑劇、隨筆、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以長篇小說最為成功。《霧都孤兒》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從1842年到1848年,是他的創作走向成熟的時期。這時期他先後到過美國、義大利、瑞士、法國旅遊考察。從1849年到1870年,是狄更斯創作取得輝煌成就的時期。他的重要代表作,都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先後寫的《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雙城記》、《孤星血淚》等長篇小說,這些作品把揭露與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英國的國家制度、政治機構和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關係,同時對勞資衝突和工人命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狄更斯不知疲倦地從事文學創作活動30餘年,最後在寫作過程中,因勞累過度而猝然逝世,那一天是1870年6月9日。
內容簡介:19世紀30年代,英國。棄嬰奧立弗·特維斯特在教區孤兒院長大。他既不會偷奸耍滑,也不會阿諛奉承,每天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因為終日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天性善良的奧立弗被孤兒院的孩子們抽籤選中為要求增加食物的代言人。他戰戰兢兢挺身而出拿著殘破的湯碗,向廚師問道:“先生,能否再多給一點點?”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孤兒院管理層的騷亂,大驚失色的管事決定攆走這個造反的隱患。成為眾矢之的的奧立弗先是險些成為打掃煙囪的小工,後來又在棺材店裡當學徒被年長學徒妒嫉和誣陷險遭老闆毒打。悲憤填胸的小奧立弗星夜出走,一連7天7夜,來到了霧都倫敦。
舉目無親,飢寒交迫,絕望中奧立弗卻又輾轉落入了在倫敦橫行的小偷童黨之手,但本性善良的奧利弗不欲加入偷竊行為,幸好在緣份安排下,他遇上了善良而富有的老作家,被收為養子,可惜命運弄人,童黨老頭目得悉他在富裕家庭生活,強行擄帶奧利弗,更利用他熟識作家家中環境,計劃進行大偷竊,奧利弗反抗誤中槍傷,更險些被誤會成背叛養父的小賊,而小偷黨的頭領亦因事敗而遷怒於奧利弗,本性善良的奧利弗,在面對生死攸關的同時,如何洗脫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