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彩段泥
-
2 # 裴清舞蹈空間
華為技術先進,為什麼不像高通那樣自己研發CPU架構和GPU?為什麼不像臺積電或者三星那樣可以生產自己的奈米晶片流水線?ARM授權華為生產麒麟晶片同時限制華為出售該晶片,並且收取了大量的授權費,這使得華為手機貴的一個重要原因。臺積電把最好的奈米工藝給蘋果和聯發科,華為只能使用差一個檔次工藝技術。這樣處處受制於人,難道是先進嗎?作為華人愛國但不可以盲目,華為還需要很長的路。
-
3 # 楠瓜餅2017
想涉足攝影這個領域,首先考慮兩個方式,第一是收購現成的企業,這種方式應該難收購到技術很過硬的企業,而且收購以後能不能產生足夠的利潤?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世界上幾家很厲害的攝影品牌不管是德國品牌還是日本品牌,對於技術保護都是很在乎的,所以收購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攝影這個市場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前途了,索尼的攝影技術都用於手機上了,直接購買索尼的cmos用於華為手機肯定簡單方便,反正是出錢。還有一種就是自己投資研發,這個本錢就更大了,不是說華人生產不好相機,主要是投資太大,回報太小,相機進入數碼相機時代以來,數碼感光元件和鏡頭還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感光元件索尼做得很好,擁有絕對的優勢,鏡頭方面德國的徠卡和卡爾蔡司,日本的佳能,尼康,都是行業的老前輩,索尼那麼牛當初還用的是卡爾蔡司的鏡頭,這都是幾十年技術的累積,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當初抵制日貨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不用日本相機了,結果發現真沒有相機可用了,因為德國相機光學技術很牛,但是操作複雜價格太貴,一般人買不起,日本相機不管是鏡頭技術還是數碼感光元件都是世界領先,如果現在這個行業有很大的利潤或許中國產企業還會大力投資研發,但是現在的攝照市場不景氣,花大力氣研發想得到回報太難,時間太長,回報太小,還不如買現成的,或者派一堆間諜去日本德國偷技術,哈哈。
-
4 # 飛蛾撲火雖死猶生
中國就是這樣,各行各業都要插一腳, 所有東西都只能搞個大概 ,達不到頂級水平。 世界一體化 ,各國都有自己拿手的東西。 我們非要電影和美國比 動漫和日本比 汽車和德國比, 怎麼比的過。 不是核心的東西沒必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搞, 從別國進口就行了。要是做個手機什麼東西都要自己產, 沒哪個公司能達到頂尖水平, 蘋果都要靠進口零件。 核心的東西在自己手裡就行了, 不會關鍵時刻被別人卡脖子。
-
5 # 霧霾裡看花花世界
華為的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主要集中於通訊電子領域,專業的攝影照相器材技術是精密光學電子領域,從技術上看二者是跨界的,華為採取揚長避短的經營策略無可厚非。
-
6 # 光影的遊戲57045419
百度的新聞:華為與徠卡宣佈了更進一步的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設立麥克斯·別雷克創新實驗室。該創新實驗室將在新光學系統、計算成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開展聯合研發。華為和萊卡不是一個手機鏡頭那麼簡單的合作,以萊卡的市值,華為想收購它還是很隨便的。
-
7 # 知識就是力量啊
我給華為和國內眾多手機廠商出個招:你們所有的手機攝像頭統一一個國內通用介面!可以換鏡頭那種,為什麼這樣做,看看淘寶滿地的“手機兔籠”,已經把手機妥妥的玩成了專業工具,各種明星卡秀的電視臺欄目很多都是透過自拍杆實現的,那麼手機“廣角”“微距”“魚眼”“長焦”等功能可以透過換鏡頭實現,雖然這樣很雞肋,但是誰知道明天手機會怎麼發展呢?
佔領國際標準,就是佔領世界!
世界上的科技廠商好像大都是兼顧了攝影領域的,像蘋果、小米、索尼……為什麼華為卻不造攝影裝置呢?採用的攝影技術也是用的徠卡的,而不是自己造的?
回覆列表
手機與單反天壤之別,單反的最大優勢是raw格式拍攝,後期寬容度極高,再加上光學元件不一樣,成像質量更是不同,單反還可以根據拍攝需要更換鏡頭,這些都是手機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