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武歷史講堂

    這個問題問的專業一點的話,可以直接問怛羅斯之戰。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界定一個領土問題,有些西方學者稱唐朝對阿拉伯的怛羅斯之戰是一個侵略戰爭,其實並不正確。民族國家和領土概念是近代才形成的,在古代中亞民族國家並不存在,對領土也沒有概念。領土、領海、領空這個概念是近代西方傳出的,放在唐朝並不正確。唐朝對阿拉伯的怛羅斯之戰可以看成東方文明擴張與伊斯蘭文明的衝突,因為交戰區域也並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

    戰前雙方對比,唐玄宗時期唐朝實力雄厚,在西域的影響也比較大,陸續支援建立了幾個屬國來控制西域,此時的阿拔斯王朝藉助伊斯蘭教的狂熱指引,也在向西域方向擴張,雙方對彼此並不是十分了解,也沒想進行大規模衝突。史學界現在對沖突的規模也有爭議,不過比較採信的是阿拉伯聯軍7萬唐朝聯軍3萬。不過唐軍的裝備可不是阿拉伯聯軍所能比的,著名的斬馬刀和猛將李嗣業就是當時唐軍裝備和戰鬥力的代表。

    戰役經過 這個不得不說,這次打架是我們主動的。由於阿巴斯王朝在西域的擴張,有個石國倒向了阿巴斯王朝,高仙芝立馬出兵討伐,石國投降,高仙芝也接受了。問題出在高仙芝在接受石國投降後依然用突襲的手段滅了石國,石國向阿拔斯王朝和周邊國家求援。阿拔斯王朝立馬組織聯軍,唐將高仙芝為了達到先發制人的效果主動向阿拉伯聯軍進攻。起初仗著唐軍的裝備優勢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戰爭進行到第五天的時候葛邏祿部叛變,唐軍後院起火。高仙芝部隊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打懵了,高仙芝部被擊潰,唐軍失敗了。此後,阿拔斯王朝控制了西亞。唐朝原本也是想反擊的,但是安史之亂打破了這個計劃。

    戰爭意義 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樣,怛羅斯之戰不是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不是霸權的爭奪戰爭,而是文明衝突。怛羅斯一戰唐軍雖然被擊敗,但唐軍戰力之強悍還是震懾了伊斯蘭文明東擴的腳步止步於中亞,伊斯蘭文明才沒有深入到東亞。而中國的東方文明也沒有穿過中亞。

    第二,這一戰有一些意外收穫。比如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就是在這一戰後傳入中亞,又透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

  • 2 # 備用號勿擾

    如果從戰爭角度來說,過去的太久遠,歷史說不清。

    如果從國家角度分析。越過沙漠海,大家從不相信到認可,原來沙海那邊還有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家,最後的絲綢之路可以互通有無,信仰獨立。

  • 3 # 人文悟宇

    大唐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戰爭大概有7次,除了最為著名的怛羅斯之戰外,其餘都取得了勝利。

    比如第一次接觸是在開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與阿拉伯帝國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發兵攻打唐朝屬國拔汗那國(費爾幹納盆地)。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率旁側戎落兵萬餘人,擊敗吐蕃大食聯軍,奪得中亞重要的屬國拔漢那,威振西域。

    又比如唐德宗801年,韋皋聯合南詔擊敗吐蕃阿拉伯聯軍。

    實際上,在阿拉伯帝國進入中亞,與吐蕃、唐帝國展開爭奪之時,唐帝國對西域的控制還是非常穩固的,即使吐蕃當時也是非常強大。

    735年,唐擊敗突騎施。738年,突騎施又敗於阿拉伯。這導致突騎施陷入混亂而逐漸衰落。這使得夾在阿拉伯帝國和唐帝國之間的一道屏障消失了,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將直接交手。

    這裡主要講講最為直接的交鋒,怛羅斯之戰!

    怛羅斯,城名來自塔拉斯河(Talas)。塔拉斯河發源於天山,自東向西流,在吉爾吉斯斯坦西境改變流向,西北方向流入哈薩克境內。

    怛羅斯之戰的地點可能就在哈薩克的塔拉斯西北18公里處的塔拉斯河畔。

    怛羅斯之戰的起因有多種說法,有說石國“無藩臣禮”,有說“與石國為敵的費爾干納王之請”,也有說“唐朝由支援突騎施黃姓轉而支援黑姓,而征伐支援黃姓的石國”,也有說是“高仙芝自身戰略失當,欺負石國過甚”云云。

    總之,高仙芝討伐石國,老幼皆殺,石國王子逃出請求大食支援,從而導致大食和唐朝在怛羅斯開戰,時751年。

    阿拔斯王朝在此戰中的指揮官就是上文講到的呼羅珊總督艾卜·穆斯林手下大將齊亞德。

    其時阿拉伯聯軍20萬,高仙芝安西精銳2萬,再加上葛邏祿等部落1萬,共3萬人。但唐軍確實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之部隊,面對20萬聯軍,竟然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而且還略佔上風,戰鬥持續了5天。

    高仙芝

    如果不是葛邏祿反叛,與阿拉伯聯軍包圍唐軍,高仙芝或許又會創造奇蹟,歷史上也就多了一個以少勝多的著名案例。

    當然,這只是如果,唐軍在葛邏祿和阿拉伯的包圍之下,潰不成軍,最後只有數千人生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秩序是靠法律還是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