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霧曉
-
2 # 舊曾諳
那個年代,換糧票大致是全國通用糧票比地方糧票貴,大致是全國糧票一斤可兌換一角,地方糧票一斤兌換8分,不過在全國各地也是不一樣的,兌換價格也是有浮動的,那時一個雞蛋三分錢,一斤糧票可以換三個雞蛋,所以,總體就是這個情況。
-
3 # 鄭天京
據本人所瞭解有如下幾樣種類
一、按屬性分:1.全國通用糧票;2.軍用糧票;3.地方糧票。
二、按時間分:1.清代;2.民國時期;3.解放初期;4.困難時期(三年自然災害時期);5.“文革”時期。
三按地區分:1.直轄市;2;省會城市;3.地市(專區);4.縣市。
四、按票額分:1.以“錢”為單位(一錢、二錢、五錢、二兩五錢等)。
以“兩”為單位(半兩、一兩、二兩、二兩半、三兩等);3.以“斤”為單位(半斤、一斤、二斤、三斤、五斤、十斤等);4.以公制即以“克”或“公斤”為單位。
糧票珍稀品種早期發行的糧票。如清代,民國時期,知認有限,答錯勿怪。
-
4 # 首席柯小吉
糧票
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那時候,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中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北韓、越南等一些國家。
詳情請查閱百度百科資料:
http://baike.baidu.com/item/%E7%B2%AE%E7%A5%A8/108072
-
5 # 湘平古珍郵館
我認為常見的糧票,存世量太多,加上又是小眾收藏品,根本不值錢,只有那些金額特小或特別金額的存世量極少的才能體現收藏研究價值。總之,不管何種收藏品的價格只遵循‘物以稀為貴’原則。你的收藏品到處都有的話,價格由別人制定,相反如果你的收藏品別處見不到,或只有你一個人有,那價格則由你自己制定,道理就這麼簡單。
-
6 # 11385226996故鄉情懷
糧票分很多種,全國通用糧票可以在全國範圍使用,還有各省使用的和地方糧票,應該說雖然已經退出了流通,但它的存量還是很多的!所以不符合收藏界物以稀為貴的原則。現在的價格不會太高,但它畢竟代表了中國糧食困難,憑票供應這樣一段歷史,值得我們儲存收藏,也會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回覆列表
在上個世紀的,計劃經濟的六十七十年代,光有錢幣還不能買到米飯和包子,還須持有糧食票證,簡稱糧票,賣米飯和包子除了要人民幣之外,還須要糧票搭配方可買到。
當年的糧票有兩種,一種是全國通用糧票,其身價一般都是隨行就市,一般每斤糧票價約為0.25到0.35元左右。另一種是各省市發行的糧票,其身價在0.1到0.2元人民幣左右。
當年的糧票,不管是何種糧票,都不準買賣,賣買糧票被視為犯投機倒把罪,輕者會被罰沒,重者構成投機倒把罪判刑勞改。但隨中國經濟的大發展,現在已取消糧票機制,也取消了投機倒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