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儒家思想的發源地,為什麼在道德方面一代不如一代?
10
回覆列表
  • 1 # 樹樹呵呵

    其實還是倉稟實而知榮辱的問題。

    解放以前,戰火紛飛,民不聊生,條件好的能吃到飯,條件不好的觀音土都吃不到。這種情況下你讓我仁義禮智信?我還是先填飽肚子吧,鬼跟你講道理啊!活下來才是王道。。

    當代雖然還是有貧困的家庭,可是中國也內部穩定基本小康了。有些東西就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國家想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更高的人口素質。所以80、90後的這批人的平均人口素質、獲得資源的途徑,肯定會優於50、60後。

    天朝人的禮儀道德不是逐漸缺失。而是存在著很長時間的斷層。咱們總說日本人人口素質要好,日本戰後也有假貨橫行的時候。。這都是國家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中國禮儀之邦不止是寫在書上,中國肯定還會重新迴歸成為一個文化大國和文化強國的

  • 2 # Darkdoragon

    在此我旗幟鮮明地反對此問題:華人的道德並非提問中所言一代不如一代。

    理由:

    1、道德的標準並非一成不變,因此道德水平的衡量不可能跨年代比較;

    2、即使在一定時間範圍內道德標準相對恆定,華人的道德水平也絕非“一代不如一代”這樣單調遞減;

    3、即便無視道德標準變化及社會生活水平變化,評價不同時代社會道德水平的樣本可能存在極為嚴重的“倖存者偏差”。

    下面我將逐條解釋:

    1、我請問提問者及所有觀看此答案的讀者:現代女性不遵守“三從四德”,是否視作道德淪喪?如果回答是“是”,請自抽三巴掌。

    道德在不同社會環境下的標準是有著極大的不同,古代許多美德在現代社會中乃是陋習,這是東西方皆普遍存在的事實,趨勢是:人類的道德倫理越向現代-未來方向越寬容及自由。那麼,用道德標準不同的時代比較道德水平,這難道不是一個非常扯淡的行為麼?

    2、退一步,我們取社會道德水平相對比較恆定的時間段比較社會道德,其水平的影響因素也還有很多,財富與教育是兩個重大的影響因子。一個比較近的例子,在道德標準相對一致1970-2000年代,80、90後受到的教育和家庭花銷較60、70後為多,道德水平相對也較高,這顯然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3、再退一步說,我們強行無視時代道德標準的不同,否定財富、教育等因素對道德水平的影響,單從各種歷史紀錄對道德水平進行比較,這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歷史紀錄,特別是現代以前的歷史紀錄,並不會體現全民的道德水平。

    有些人說什麼古代君子多,古書里君子多如牛毛,可是大家想想,古書裡能夠留下姓名的,絕大多數是統治者階層及知識分子,而且還是從中選了又選挑了又挑的典型人物,這些人是否能代表社會中高階層所有人都猶未可知,更加不可能代表中低階層民眾的道德水平。

    換而言之,歷史紀錄中出現的那些君子們,是記錄者篩選之後留下的“倖存者”,這種樣本存在著極為嚴重的倖存者偏差。而近現代人群的道德水平,往往可以透過一些相對量化的資料進行間接評價(比如犯罪率),樣本覆蓋率和評價準確度遠高於昔,這樣的兩種樣本又怎麼能夠得出準確的比較呢?

    因此,我認為:所謂道德“一代不如一代”是個絕對的偽命題,現代人的道德水平絕對高於古代人,因為現代人的道德觀不會有過往陋習的包袱,古代歷史紀錄存在極度地以偏概全的情況,而現代社會高度的教育密度和遠超往昔的財富水平註定了現代人道德水平高於過去。

  • 3 # 老龔說勢

    發一點刺耳的聲音怎麼樣?

    自從有了《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任何多麼有人內涵的經典,都被有心人尋經斷句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要說是儒教思想,就算《公司規章制度》也會有人弄來尋找對自己有利的句子,然後用來打擊他人。當然,子曰就更加了,只要哪個不順眼,子曰幾次,就可以把人打入十八層地獄,子再千萬句的曰,也沒用。

    譬如,教你做懦夫,就教育你子曰的“以德報怨”,至於子還曰過“何以報德”,那就不管了。

    有了計謀學的誕生,那麼任何理論就變成了工具,都是一些達到目的的幌子,控制人的旗幟,子在陰間大曰特曰:俺不是這個意思。也沒用。

    結合本人讀過的歷史故事,獲得的一些碎片,最少拿著“子曰”做旗幟的人,使用過以下的計謀: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聲東擊西,暗渡陳倉,笑裡藏刀,李代桃僵,借屍還魂,拋磚引玉,混水摸魚,金蟬脫殼,偷樑換柱,指桑罵槐,假痴不顛。

    歷代王朝也這樣,鎮壓起義也用“子曰”,造反的還用“子曰”。哈哈,如此而已。

    是的,說的很刺耳。

  • 4 # 廣成子中醫

    因為華人批孔近百年,先前崇拜發現是錯的,結果由愛生恨,由崇拜變成攻擊物件,結果把好的道德的地方也仍了,一代比一代缺德。

  • 5 # 手機使用者一一香草天空

    儒家思想,一個迂腐統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主流,影響深遠,以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文化體系,主導著當時社會大眾的思想價值觀,但對後世的思想毒害也是最深遠的。從漢武帝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一種不平等的等級社會制度便根深蒂固的紮下根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套路,更是讓統治階級們屢用屢爽,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讓儒家思想更好的為統治階級服務,統治者們大力推崇儒家文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奴役勞動人民的思想,麻痺勞動人民的意志,使勞動者完全成為奴性文化的犧牲品並延續至今,殊不知這種糟粕的奴性文化嚴重製約著社會的發展程序,扼殺著勞動人民的創造力和思想智慧,以至於這種文化的毒害根深蒂固並還在影響到現代人道德價值觀,難以祛除。我並不認為當今社會的道德觀念會一代不如一代,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對碰、衝擊,所謂的儒家文化思想早已揭開神秘的面紗走下神壇,糟粕文化也必將隨著歷史的發展走入它生命的末端。

  • 6 # 亦路514

    你應該感性這個道德不好的時代。

    看看中國歷史,春秋戰國不是動動嘴,而是一言不合就動手,賠款割地是小事情,周朝建立時有多少個諸侯國,後來為啥越來越少,不都滅國了嗎。那是一個道德不好的時期,但思想卻發達,由百家爭鳴開創了中國輝煌的封建社會。

    再看看各個王朝,道德不好都什麼時期。開國,中興,滅國,這三個時期。

    開國道德不好,逐漸秩序,逐漸當然不僅僅是道德好了,好了國家就走下坡路。然後中興,中興你得改革吧,剝掉一些人的利益,再強化一些人的利益,道德能好到哪裡?最後是滅國,中興之後道德又秩序了,然後各種官僚腐敗內耗,國家又走向衰退,道德是好了,但有個屁用,最後國家滅亡,道德崩塌。

    現在的中國,你可以看做初期,你就享受生活在其中的幸福吧。

    如果到處是戰亂,你還有道德嗎?也就幾十年前的事。

  • 7 # 高山流水_58556

    首先儒家思想從古到今都不是推動歷史改革與進步的主導思想,僅僅是為統治階級維持社會的一種工具。這從孔子在春秋時期的各國遊說,並未被各國君王委以重任治國就足以證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其次,從建國以來,毛主席主張的是繼續革命,所以也不推崇儒家思想。再次,在商品經濟喧囂塵上的當今社會,人們的意識充滿了金錢和私有化的灌輸,並不甘心於安分守己,所以,也不注重用儒家思想來作為自己言行的守則。因此,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儒家思想確是一代不如一代。

  • 8 # dingqiang1976

    我反對!

    首先,我認為“說我們華人的道德水平一代不如一代”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我想問問大家,還麼一個複雜、宏大的社會問題,有誰做過深刻的研究?如果有,他的結論正確與否由誰去評判認可?誰又有這個資格去評判?

    如果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以上結論從何而來?

    那麼既然知道這個結論的立論是虛假的,又怎麼去回答這個偽命題形成的原因和根源?

  • 9 # 老囊魯魯

    出於愚弄、矇蔽奴隸需要的儒家學說。在現代人類發展的需求面前,就是垃圾!我們古代有許多光輝思維,都被贏政滅了。剩下的是奴役、壓迫、掠奪百姓的實用學說。

  • 10 # 這麼難取個名

    數月前,租車兩日遊。出少林寺後沿國道去洛陽。不走高速就為接地氣,感受五千年文化的土地。一路上黃土、田野、村落,不見風景。突然,一堆黃土堵在前方,無任何告示。用手機導航,沿旁邊鄉道繞過。繼續前行,沒多久又一堆黃土封路。路邊幾個老人家,我問何故,說是前方危橋未修好,過不去。目測那座緊貼無水溝渠的橋樑,長約兩米。一老太婆上前說,帶路十五元。我知道繞行即可,婉言謝絕了。打方向盤右轉,老太婆挺身攔車,其他老人家站在一排雪糕筒前擋住小路口。無法,我給了二十元,不必找零。第二日傍晚,從洛陽返回鄭州,租車公司說明天早上還車就行。第三日早上,租車公司說沒空過來取車。等到下午,終於來了,要收三天租金。那人還是熟人介紹的。

  • 11 # 亢龍有悔44

    表裡不分。中國兩千年表面上是儒家,實際上是硬邦邦的法家。用儒家一套掩蓋法家。儒法結合不如儒法墨結合,可惜了。

  • 12 # 楓丹白露的回憶1

    問題很清楚,儒家就是要求別人怎麼做,自己卻可為所欲為的偽君子,既容不下他人詬病,又不知反省自己錯誤,卻一再斥責他人不尊禮法,不懂教化,這種立牌坊的婊子,不信也罷

  • 13 # 手機使用者52477856177

    是進步了!儒家思想應該被放棄了?是二幹年的封建專制儒家思想同現代民主文明的碰撞…你認為道德下落?不如說你看不慣或看不懂?現在是網路和全球化時代,用高壓政治手段和宣傳不再起到管控人們追求真理的步伐…

  • 14 # 堅東

    這個問題太籠統,儒家,關於道德也分不同階段,孔孟,董仲舒,程朱理學,王陽明,後面則沒太明顯變化。如果從單點看,唯一能統一的就是“善”,以此為基點看:現在談不上退步,因善可理解為對人(自己,別人)有利,善的本義是不分彼此的,況,儒,也應孔孟最正宗,孔孟是正視個人利益的,有公無私是後來的事!王陽明也關注到了私,此一前一後是知:吃飽後才能講仁義的。若從體系上講,漢及理學為基礎的是負面的多!加上對“存天理,滅人慾”的錯誤解讀(當然,也可能是故意的)建立體系(道德體系,非理學本身)和漢建立的體系均在禮儀上下功夫,負面效應非常大!這裡要分清儒學和儒家道德!不能混為一談!

    道德分:直接道德和間接道德(請自行百度腦補)無所謂公私或利他!例:一個萬惡的資本家工廠產出的產品為自己掙錢,產品卻是服務於社會,還提供了崗位!

    唯“私”是個人意識覺醒的起點,也才是人及人類前進的直接動力,因唯覺醒才能真正創新。唯“私”才是國家的組成單元,無私則公為零!

    以上可看出:儒學作為修身養性們有一定價值,以其為基礎建立的道德體系許多已落後於時代!

    何有公和國家?國家,是保護人的利益而存在。這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為了正常運轉,每個公民都是稅收物件(沒收你錢是因你低於標準,不代表你沒有奉獻的權利),這就是公。

    最後小結:自由和幸福是人的本真,是人類的終極追求。道德一個純個人的修養,不要綁架太多,它也只是為你本真服務的。希望所有人成為聖人的思路是極其危險的,請尊重每一個人(一個不違法的人的一切都應予以尊重)!

  • 15 # 乾得堂

    儒家思想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問題。只要有人的社會活動,這種研究就必然會存在。道德問題也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你看到的和他看到的會不同,因此道德就會產生不同人際關係之間的看法。在一個大社會背景下去認識每一個人,那麼每一個都有他熟悉的人,有他親近的人,有他生疏的人,有他陌生的人。在與這些人的交往過程中,自已的體驗、感受也就成了道德的衡量。也許個人有個人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只有在人與人的交流過程中才起作用。因此人與人的交流才顯得格外重要。儒家思想正是從這一基本的人際關係著手來看待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從而產對於道德的一些基本看法。所以從中可以看到道德不是一個想象中的東西,而是我們生活中實實在在發生於我們身邊的實際事情。

  • 16 # 悠悠太平洋

    儒家精髓是什麼?大聲告訴小便。。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根上就是tm的愚民的謊言。。山東這幾年觸目驚心觸碰人類道德底線的事情2多如牛毛就是個嘲諷。。比如地溝油,毒疫苗,毒蔬菜產業鏈。。就是個遮羞布假面具。為什麼受狗屁儒家思想影響不深塞外尤其東北就很少關內及南方的坑蒙拐騙偷造假亂倫等1噁心的事?越是滿嘴仁義道德天天吹噓的人越是一肚子男盜女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蘋果手機用有線耳機好還是藍芽耳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