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蒙古包有什麼特點?
38
回覆列表
  • 1 # 孟可的思想空間

    蒙古族是一個遊牧部落,終年生活的習慣要他們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犛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而蒙古包這種類似於帳篷的東西在拆裝、運輸和保暖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很好、很方便的.

    所以,時間長了,就成為了該民族的一種居住方式。並世代相傳,成為了一種民族文化。

  • 2 # 宇澤歷史

    先簡單的說一下啊因為蒙古人是遊牧部落,所以在大草原上住蒙古比較方便。​

    其次還有幾個主要原因:

    適應遊牧生涯 搭蓋迅速:搭蓋蒙古包不必嚴格擇址,只要周圍水草好就行。蒙古包是一種

    組合房屋

    ,各個部件都是單獨的,搭蓋時不用很多人參加,二人足可。到一個新地方以後,把它們從車上卸下來,只需生著火熬好奶茶的時間,一座蒙古包就搭起來了。熬茶時還是野炊,到了 喝茶的時候,已經坐在蒙古包裡了。 ​拆卸容易:拆卸蒙古包,比搭蓋還容易許多。兩個人拆卸只需十幾分鍾。圍繩、帶子都是活釦,很容易解開。帶子一解開,氈子和架木就自動分離。哈那、烏尼、套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很快就可以拆卸開並摺疊起來。 裝載搬遷輕便:蒙古包以木、氈為基本材料,不用金屬、磚、瓦、水泥等,同時又是由各部件組裝而成,所拆卸的任何一件都不重,一個女人就可以舉起來放到車上。 ​維修方便:蒙古包所用的材料無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不過在心理和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有“與其縮小氈房,不如縮小肚子”之說

  • 3 # 莫斯科郊外的阿貓

    因為以前是遊牧民族 你蓋磚瓦房 你牽走 能把房子拆了拉走磚頭去別處再蓋 蒙古包收起和展開都很容易 現在社會蒙古包是個象徵而已 旅遊區還有

  • 4 # 木無夏

    公元七世紀前,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時有相當讀的蒙古人以狩獵為主要謀生手段,他們把獵獲的野獸皮剝下來,覆蓋在木頭支起的架子上作為住房。到公元八世紀以後,蒙古人逐漸脫離皮棚,住進了氈包。《蒙古秘史》中稱“斡魯格臺兒”或稱“失勒帖速臺格兒”,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編壁的房子,都是指蒙古包而言,中國漢文古籍稱穹廬、氈帳,也叫帳幕。

    在現代蒙古語,編壁“失勒貼速”為“哈那”一詞所取代,“格爾”這個詞泛指一切房屋;“斡魯格”一詞則專指 蒙古包天窗的氈簾。有趣是,蒙古語稱地穴為“斡魯格”,由此人們不無理由地認為,蒙古包是由古代遊獵民的皮棚或地窩堡發展而來的。蒙古族的住房被成為“蒙古包”是在中國滿族和蒙古族接觸頻繁以後。滿語稱家為“博”,故滿族把蒙古人的房屋稱為“蒙古博”,博和包諧音,於是用漢字表達時,取其音和形,寫作“蒙古包”。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蒙古包,是蒙古民族傳統住房。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是易拆易裝,便於搬遷。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製造,民間手工藝人就能製作。還有,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和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很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遊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圓形的,由條木椽子,網狀編壁(即哈那),圓形天窗和門的構成,外面蓋上氈子,再用鬃毛繩或皮繩子加固而成。蒙古包編壁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來保暖。蒙古包的大小規格,是由每頂包所用哈那的數量多少決定的。通常分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個哈那的蒙古包。就是同一個型別的蒙古包也分大中小三個規格。如果是五個哈那的蒙古包,大型的就比小型的多十根椽子。在這些蒙古包中,牧民一般都喜歡住五、六個哈那的蒙古包。

    搭蓋蒙古包有嚴格的次序。例如:首先鋪好地盤,然後依次按照下列順序進行:豎立包門,支撐哈那,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哈那氈, 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圍哈那底部圍氈,最後用繩索圍緊加固,就是一頂渾然一體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是東南向而設的。這與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陽,有朝日之俗有關。但這種東南向習慣不僅是一種信仰,更多的是為抵禦嚴寒和風雪,包含著草原人民適應自然環境的智慧和創造。因為他們居住在高寒地帶,冬季又多西北風。

    按照傳統習慣,草原牧民的作息時間,通常是根據從蒙古包天窗射進來的Sunny的影子來判斷確定。據專家研究,面向東南方向搭蓋的四個哈那的蒙古包(門楣上有四根椽子共有六十根椽子,兩個椽子之間形成的角度為六度,恰好與現代鐘錶的時間刻度表完全符合。這不僅說明在生活實踐中掌握了幾何學原理的蒙古手工藝者的高超技藝,同時也說明這些能工巧匠已將天文學應用於生活實際中)。

    蒙古包內部中央為飲食和取暖的爐灶,煙囪從天窗出去。爐灶周圍鋪上毛氈,經濟條件好的人家還要鋪上地毯。進門正面及西面為家中主要成員起居處,東面一般是晚輩的座位及寢所。包內還根據室內的面積、形狀和高低等不同情況,擺設適宜的箱子、框子、桌椅和板架等傢俱。這些傢俱上均飾以美麗的民族圖案花紋,構圖豐滿端莊,色彩明快凝練,極富民族特色。蒙古族對花紋圖案的用色也有自己的講究。譬如,他們喜歡紅、色、藍、白顏色,因為紅色象徵生活快樂和美滿;黃色是金子的顏色,象徵愛情、理想和希望;藍色是天空的顏色,象徵永恆的安寧,真誠和善良;白色則表示純潔、平安等等。

  • 5 # 阿澀

    在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的城外,有一大片蒙古包,住著從四面八方湧向大都市找生活的平民百姓。由於人們越聚越多,面積越來越大,現在,這裡也被叫做蒙古包區,成為了都市的一部分 。這種彙集大都市的現象,可以回溯到蘇聯解體的時期,因為從那個時候開始,蒙古沒有了蘇聯老大哥做靠山,只好自己走出低谷,面對轉型,成為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民主國家 。當時,全國也就不到三成的人,居住在烏蘭巴托,而現在,蒙古全華人口將近三百萬,烏蘭巴托就有一半。即使是這樣,每年仍然會有至少四萬人,遷至首都,不可能是所有的外來者,都有條件買房租房。要知道,這兩年的烏蘭巴托的發展,也是勁頭很猛,房地產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均價每平米一萬人民幣起,好些的要到三萬了,最好的市中心一套五居室的公寓,大概要到人民幣一千五百萬。為此,在城市周邊搭建蒙古包,就是當地人的對策。聚集在這蒙古包區裡的,這些在首都漂著的人們, 這些蒙漂們,一定會心存感激 ,感激他們的老祖宗,一邊在草原上狩獵遊牧,一邊還想著創新發明。要不是他們有智慧,怎麼可能有這種便於移動的,易於拆卸的蒙古包。要不是有了這蒙古包,怎麼可能在首都安家落腳,有個藏身之地 。想一想就知道,人家老祖宗留下的蒙古包是多麼偉大了。夏天的時候,沒有房的一家老小,還可以天當被地當床的對付著過,也許會被看成是一種和大自然的親近。但是到了冬天,這裡的溫度可是零下40攝氏度,沒有蒙古包擋風避雪的, 無法想象。所以說,幸虧了老祖宗留下的蒙古包,才可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一片城外的蒙古包區,大概住著差不多近百萬人,也就是說,烏蘭巴托人口的六成,是居住在這片蒙古包區的 。起初政府也沒在意,以為這些城市外圍的蒙古包區,不過是蒙古現代化程序中的臨時副產品,但是現在,問題顯現出來了 ,這裡基本沒有上下水系統。為此,這裡的家家戶戶,一方面要去固定的地點,打水回來煮飯洗衣搞衛生。另一方面要去固定,或不固定的地方解手,行方便之事,說白了就是家裡沒廁所。這裡的居民,冬天裡會用爐子燒煤,有時候還些燒垃圾來取暖,為此,烏蘭巴托也就成為世界上,空氣最汙濁的城市之一。而在草原上,那些沒有向城市投降,依然保持著遊牧生活的蒙古人,真正的蒙古牧民的生活,如同普通的農民生活一樣,簡樸平靜。蒙古本沒有包,包是滿人的叫法,是家和家園的意思。蒙古包是從滿人的叫法中繼承而來的 。但是,實際上在蒙古,沒有什麼蒙古包,人家蒙古人,自己管這種老祖宗留下的圓頂帳篷,叫格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用過的價效比最高的耳機是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