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老房

    別擔心 真的用不完

    什麼是二維碼

    二維碼技術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初,但得到實際應用和迅速發展還是在近20年間,在1994年,一家日本的公司發明的,最開始是彩色的,使用者追蹤旗下公司零部件的維修情況。後來為了更加方便,於是就採用了黑白模式的二維碼。

    二維碼上怎麼儲存資訊

    二維碼採用特定的幾何圖形,將黑白相見的圖形有規律的分佈在二維範向上,其中白塊表示“0”,黑塊表示“1”,便於計算機識別。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那麼不同的二維碼,就儲存了不一樣的資訊在裡面了。

    21x21畫素大小是Version 1,25x25畫素大小是Version 2,依此類推。

    177x177大小畫素是Version 40。

    二維碼的理論上限

    像是我們現在的二維碼中,擁有177×177個畫素點,也就是擁有2^(177×177)個二維碼。所以說,就算是大家每天用掉了100億,那麼也要138億年才用得完(地球至今才只有46億年)。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感覺錢用光了,二維碼也不會光。

  • 2 # 黑暗科技世界

    1後面一萬多個0,這個數值到底是多少,1億是8個0,大家心裡估算一下吧。

    大的已經搞蒙了,還是掉過頭看看簡單一點的,這樣還是比較實在一些。

    寫完這個回答,感覺我那50萬的超級計算機白買了,根本沒有派上用場,浪費錢啊。

  • 3 # 叫獸科技說

    關於二維碼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二維碼的前身:一維碼

    一維碼也就是條形碼,幾乎所有的商品包裝上都有條形碼。條形碼是由一組規則排列的黑色的條、空以及對應的字元組成的標記,這些黑色的條、空與字元就包含著商品的資訊。當掃描器的光線照射到條形碼上時,黑色的條用於反射光線,空用於吸收光線。掃描器接受到反射的光線,然後再進行解析商品的資訊。

    條形碼是一維的,只有長度上的資訊,沒有寬度上的資訊,如果一個商品的資訊比較長,只能將條形碼的長度加長,使用起來特別的不方便。並且條形碼只能編碼數字、字母、符號這些簡答的資訊,像漢字等複雜的資訊無法進行編碼。由於條形碼所能包含的資訊較少、無法進行復雜資訊的編碼,所以出現了二維碼。

    無論是手機,還是計算機,它們的處理器只能識別0和1。為了讓機器能夠識別資訊,需要對單個數字、字母、符號、漢字等進行逐一編碼,它們都能用0和1來表示。

    二維碼會被用完嗎?

    現在標準下的二維碼,最小的矩陣尺寸為21×21,總共有441個點,每個點都可以是0或者1,所以總的變化數量為2^441,即5.6×10^132,相當於5.6萬億億……億億(共計16個億)。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中的粒子總數的數量級為10^80。

    同時,除了21×21尺寸外,還有其他幾十個不同大小的二維碼標準。最大的可達177×177,其中包含31329個點,除去其他的二維碼碼,這樣可以產生的二維碼數量高達2^23624,相當於3.4×10^7111。即使每天消耗掉幾百億個二維碼,也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地球的壽命只有138億年,在這138億年根本不可能將二維碼用完,所以即使每天都消耗掉100億個二維碼,二維碼也不會被用光。

    其實在二維碼的開發階段就已經將二維碼進行了分類,分為固定板二維碼與動態二維碼,固定二維碼可以長時間進行使用,而動態二維碼使用之後就不可以再一次使用了。比如商家的收款碼就屬於固定版二維碼,掃碼登陸就屬於動態二維碼。對於動態的二維碼,電腦演算法隨機組合控制資料單元格,所以同一時間內不可能出現相同的動態二維碼,固定版二維碼就不用說了,肯定不會出現相同的。

    總結

    二維碼也可以算是21世紀的一個偉大發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移動支付的發展,並且二維碼識別裝置的要求比較低,手機只要有攝像頭就可以識別二維碼,如果沒有二維碼移動支付不可能發展的這麼快。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後的二維碼很有可能存放著一首歌甚至一部電影。

  • 4 # Geek視界
        二維碼的構成?

        製作二維碼時,資訊轉換成0和1二進位制編碼,其中白點表示1,黑點表示0,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三個用於定位的大黑塊,構成了二維碼。同時二維碼還加入了容錯機制,如果二維碼缺失或者汙損不超過三成,仍然可以讀取。

        二維碼和“宇宙原子數”相比?

        目前,我們使用的二維碼最小的尺寸是21*21,總共包括了441個點,每個點可以是0或者1,所以總的變化數量為2^441,即5.6*10^132,相當於5.6萬億...億(16個億),而宇宙中可觀測粒子總數為10^80,也就說是宇宙每個原子可以分配5.6*10^52個二維碼。

  • 5 # 你看我獨角獸嗎

    二維碼來源於日本,在日本很常見。QR是快速響應的縮寫(可以透過手機快速讀取)。它們用於從暫時性媒體中獲取一條資訊並將其放入您的手機中。你很容易就會在雜誌廣告、廣告牌、網頁甚至某人的T恤上看到QR碼。將其放在手機中後,它可能會為您提供有關該商家的詳細資訊(允許使用者搜尋附近的位置),或有關穿這件T恤的人的詳細資訊,並向您顯示一個URL,您可以單擊該URL以檢視其預告片電影,或者可能會給您一張優惠券,您可以在當地的商店中使用。

    設計

    與設計用於由窄光束機械掃描的較舊的一維條形碼不同,二維數字影象感測器檢測二維碼,然後由程式設計處理器進行數字分析。處理器使用第四個角附近的一個較小的正方形(或多個正方形)在二維碼影象的四個角處定位三個不同的正方形,以對影象的大小,方向和視角進行標準化。然後,將整個二維碼中的小點轉換為二進位制數,並使用糾錯演算法進行驗證。

    L級(低)可以還原7%的程式碼字。

    M級(中級)可以還原15%的程式碼字。

    Q級(四分位數)[49]可以恢復25%的程式碼字。

    H級(高)可以恢復30%的程式碼字。

    在較大的QR符號中,訊息分為幾個Reed–Solomon程式碼塊。選擇塊大小,以便每個塊最多可以糾正15個錯誤;這限制瞭解碼演算法的複雜性。然後將程式碼塊交織在一起,從而使QR符號的區域性損壞不大可能淹沒任何單個塊的容量。

    由於糾錯,可以建立仍能正確掃描但具有故意錯誤的藝術QR碼,以使其對人眼更具可讀性或吸引力,並將顏色,徽標和其他功能合併到QR碼中塊。[50] [51]

    透過操縱基本的數學構造,也可以設計藝術性的QR碼而不會降低糾錯能力。

    變體

    模型1

    Model 1 QR碼是該規範的較舊版本。它在視覺上類似於廣為人知的Model 2程式碼,但缺少對齊模式。

    微型QR碼

    微型QR碼是QR碼標準的較小版本,適用於符號大小受限的應用。Micro QR碼有四種不同的版本(大小):最小的是11×11模組;最大可以容納35個數字字元。

    IQR碼

    IQR程式碼是Denso Wave開發的現有QR程式碼的替代方法。IQR程式碼可以以正方形或矩形形式建立;這適用於矩形條形碼在其他情況下更適合的情況,例如圓柱形物體。IQR程式碼可以在30%的空間內容納相同數量的資訊。正方形IQR程式碼有61個版本,矩形程式碼有15個版本。對於正方形,最小尺寸為9x9模組;矩形的最小模組數為19x5。IQR程式碼添加了糾錯級別S,該級別允許50%的糾錯。[56] IQR程式碼尚未獲得ISO規範,只有Denso Wave專有產品才能建立或讀取IQR程式碼。

    JAB程式碼

    它是由Fraunhofer SIT製造的正方形或矩形網格中的彩色正方形模組組成的彩色2D矩陣符號。[64] JAB程式碼包含一個主符號和可選的多個從符號。母版之一包含位於符號拐角處的四個取景器圖案。[65] 該專案是開源的,具有根據GNU LGPL v2.1許可釋出的原始碼

  • 6 # 愛思考的奧特曼

    二維碼能表示的數量和二維碼自身的畫素有關,畫素越高,二維碼錶示的數量成指數增長,但是讀取二維碼和掃描器的畫素有關,在各種二維碼當中,我們常用的編碼方式是QR Code,目前該編碼方式用到最大的畫素為177*177=31329畫素。如果按照這個數字來看,理論上,能夠產生的組合數量用科學計數法表示:

    2^(177*177)≈10^20000;

    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怎麼形容呢?假設全世界有1000億人口,消耗的二維碼按秒計算,每人每秒鐘消耗1億個二維碼,即便是從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開始算起,一直到現在,也就用了4.35*10^36個二維碼,離10^20000還差的很遠很遠。而且日常生活中二維碼不僅只有黑白的,有些還會加上各式各樣的圖案,所以二維碼的數量還會成幾何倍數般的不斷增長。

  • 7 # 清墨影視

    條形碼是由一系列粗細不等的黑色條紋以及空白組成,其排列方式遵循編碼規則,其中隱藏著物品資訊。掃描器的光線照射到條形碼上時,黑色部分會吸收光,而白色部分會反射光。掃描器接收到反射光之後,就能解析出條形碼上的資訊。

    條形碼是一維的,長度方向上沒有資訊,所有的資料都在寬度方向上。如果物品的資訊很多,條形碼會變得很長,這樣使用起來變得不方便。而且條形碼只能編碼字母、數字、符號,像漢字等複雜的資訊無法編碼。

    不管是手機,還是計算機,它們的處理器只能識別0和1。為了讓機器能夠識別資訊,需要對單個數字、字母、符號、漢字等進行逐一編碼,它們都能用0和1來表示。

    在製作二維碼時,資訊被轉換成特定的0和1二進位制編碼,然後用白點表示0,用黑點表示1,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再加上三個用於定位的大黑塊,就能得到最終的唯一二維碼。另外,二維碼還有容錯機制,如果二維碼缺失或汙損的比例不超過三成,二維碼閱讀器仍然可以準確讀取資訊。

    在現行的二維碼中,最小的矩陣尺寸為21×21,總共包含441‬個點,每個點都可以是0或者1,所以總的變化數量為2^441,即5.6×10^132,相當於5.6萬億億……億億(共計16個億)。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中的粒子總數的數量級為10^80。再排除掉糾錯碼、定位碼,所能產生的二維碼個數仍然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

  • 8 # 窮Sao

    條形碼是由一系列粗細不等的黑色條紋以及空白組成,其排列方式遵循編碼規則,其中隱藏著物品資訊。掃描器的光線照射到條形碼上時,黑色部分會吸收光,而白色部分會反射光。掃描器接收到反射光之後,就能解析出條形碼上的資訊。

    條形碼是一維的,長度方向上沒有資訊,所有的資料都在寬度方向上。如果物品的資訊很多,條形碼會變得很長,這樣使用起來變得不方便。而且條形碼只能編碼字母、數字、符號,像漢字等複雜的資訊無法編碼。

    不管是手機,還是計算機,它們的處理器只能識別0和1。為了讓機器能夠識別資訊,需要對單個數字、字母、符號、漢字等進行逐一編碼,它們都能用0和1來表示。

    在製作二維碼時,資訊被轉換成特定的0和1二進位制編碼,然後用白點表示0,用黑點表示1,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排列。再加上三個用於定位的大黑塊,就能得到最終的唯一二維碼。另外,二維碼還有容錯機制,如果二維碼缺失或汙損的比例不超過三成,二維碼閱讀器仍然可以準確讀取資訊。

    在現行的二維碼中,最小的矩陣尺寸為21×21,總共包含441‬個點,每個點都可以是0或者1,所以總的變化數量為2^441,即5.6×10^132,相當於5.6萬億億……億億(共計16個億)。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中的粒子總數的數量級為10^80。再排除掉糾錯碼、定位碼,所能產生的二維碼個數仍然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數字。

  • 9 # 猿猿嘚不嘚

    二維碼的數量與我們硬體掃描的裝置有關,硬體裝置能力越強二維碼的數量也就越多。例如我們二維碼使用800*800的畫素規格,那麼支援的地址就是2^640000。這裡是指數級的增長,並非是簡單的翻倍,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資料。試想,硬體的提升,這個畫素點若提升至4800*4800又該如何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理解中醫裡六氣(如厥陰風木、少陰君火)這六個名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