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發現小孩有些喜歡撒謊,例如東西弄壞了卻把責任推給奶奶,說是奶奶弄壞的。
8
回覆列表
  • 1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從您描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得出來,孩子內心是因為擔心他弄壞了東西會被大人們懲罰或者指責,因此他會選擇用撒謊的方式來逃避責任。這樣看來,在平時我們家長可以用正面管教的幾個角度,去引導和幫助孩子走出因害怕、逃避責任而選擇撒謊的行為方式。

    學會和孩子修復關係,透過道歉做好親子連結。

    如果我們每次習慣去指責孩子的錯誤,那孩子對我們就有很強的戒備心理,和本能的逃避責任。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先去和孩子修復關係,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會再使用老方法來應對他的問題。我們可以向孩子道歉,承認自己以前的錯誤。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有不對的時候,爸爸媽媽今後不會隨便指責你,會和你一起來想辦法怎麼解決。讓孩子明白,犯了錯誤不可怕,如何去彌補更為重要。

    理解孩子,他們的成長是在錯誤中學習的。

    孩子的成長道路必然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我們說小錯不犯大錯不斷。家長如果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那孩子將來長大付出的代價會更大。透過這些小錯誤讓孩子明白,他是可以從錯誤中學到很多生活的經驗的。比如從小開始孩子就可以犯一些小錯,像是鞋子穿錯腳,衣服褲子穿反了、水杯拿不穩摔了、下樓梯不小心跌倒了,再長大了上學了偶爾忘帶作業、丟了鑰匙、丟了書本……孩子都是從這些生活經驗中獲得學習,讓他知道這麼做會造成什麼後果,當他體驗了自然後果後,會經一事長一智成長起來的。

    使用啟發式的提問來幫助孩子開動思維,面對問題的解決。

    啟發式提問是透過詢問孩子“什麼、怎麼樣、如何”的問句方式,以此來啟發孩子當面對問題時應該如何開動腦筋關注問題的解決。這是在告訴孩子:問題來了不可怕,承擔責任並開動腦筋想解決辦法更為重要。讓孩子在開動腦筋中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比如孩子打碎了東西,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把玻璃碎片清理乾淨,然後可以問問孩子:“當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還有什麼解決辦法嗎?”透過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來避免下次的錯誤,或者讓孩子開動腦筋聚焦問題如何解決,而不是一犯了錯誤就擔心害怕不知所措。

    總之,先和孩子修復關係讓孩子卸下防備,讓孩子明白錯誤不可怕,如何在錯誤中獲得成長的經驗學習才是更為重要的。關鍵的是在平時多和孩子啟發式提問增加孩子面對問題時的解決能力,這樣讓孩子建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信心。

  • 2 # 悅讀育兒吧

    下面是當你的孩子“說謊”時可以參考的一些建議:

    下面是一位父親關於兒子“撒謊”的經歷:

    科林很不高興地發現廚房的地板上有一個碎了的雞蛋。“嘿,”他怒氣衝衝地喊道,“誰打碎的這個雞蛋?”4歲的山姆平靜地回答:“是一條鱷魚乾的。”

    科林知道堪薩斯州根本沒有鱷魚。他想找到一個處理這種情形的辦法,既能解決雞蛋的問題,又能教給山姆說實話的重要性。“一條鱷魚!”他大聲說道,“是橘色的嗎?我想我剛才在車道上看到它了。”山姆笑了,同意是一條橘色的鱷魚。

    科林也笑了,然後說:“你知道,我只是在假裝有一條鱷魚。我知道這裡沒有鱷魚。”然後,他建議他們一起來清理碎雞蛋,知道他們在幹活時會有機會交談。

    山姆抬起了頭,緩緩地說:“我也愛你,爸爸。我剛才只是在假裝。”

    科林說:“是的,我知道我們在假裝。有時候假裝是很好玩兒的。但是,重要的是要知道我們可以說實話。當我們一起編故事的時候,我們是在假裝。當我們用一個故事來逃避承認我們所犯的錯誤時,我們就是在撒謊。”

    山姆可能要不止一次才能學會這一課。很少有哪個成年人能夠聲稱自己在所有時候都完全誠實,而山姆在掌握這個新概念之前,可能還會犯錯誤。

    科林還可以只問山姆是否感到害怕。或者,他可以用不那麼有威脅性的方式來問原來的那個問題,說:“山姆,這個碎雞蛋弄得這兒一團糟。我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你能自己把它清理好嗎?或者你想要我來幫你?

    消除孩子的恐懼感並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能夠幫助他們學會說實話。

  • 3 # 愛笑寶媽歐丹丹

    孩子撒謊的確是不好的行為,父母不能縱容。但是,我們要想一下,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個行為呢?是不是平時的管教太嚴,導致孩子害怕說出實情?還是長輩太溺愛?讓孩子出口就把責任推給奶奶?這些都是家長需要反省的地方。

    不過,反省歸反省,最重要的是怎麼教育好孩子,不能因為我們的一時衝動,毀了孩子的一生。

    那麼,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和孩子重建親密關係。要知道,孩子之所以會這麼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和父母的關係有了隔閡,不太信任父母,所以心裡有種莫名的擔心,導致謊話連篇,甚至用奶奶來做擋箭牌。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

    其次,和孩子的關係有了一定改善之後,再慢慢地告訴孩子,說謊話的後果,因為如果你一開始就教訓孩子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

    第三,孩子心裡其實知道父母是為了Ta好,所以要先和孩子成為朋友,然後再有理有據地告訴孩子說謊的後果是什麼。

    最後,還是要多溝通,從孩子的角度去解決問題,一定不能衝動。

  • 4 # 遇見芮媽

    兒童“說謊話”的種類繁多,想像謊話、願望謊話、無知謊話、遊戲謊話、辯解謊話、方便謊話、友情謊話、吸引注意力謊話、復仇謊話、以及欺騙謊話,等等。

    幼兒的大部分謊言來自想象、願望、遊戲和無知,偶爾有出自辯解或引人注目的目的。無論哪一種都不屬於真正的謊言,更不至於發展成性質惡劣的小偷行為。

    如果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點,就談不上正確的處理辦法。我們應該認清隱藏在謊話背後的兒童心理,採取與其心理狀態相符的辦法解決。

    例如,當你聽到孩子說“我家裡有三個電視機”的時候,你就應該接著說:“哦,是嗎!那太棒啦!”表示理解孩子的願望和心情,然後再說:“真的,如果能有三個電視機,那該有多好啊!”

    1別再問會招致孩子撒謊的圈套式問題。圈套式問題是指你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不要說:“你打掃自己的房間了嗎?”而要說:“我注意到你沒有打掃自己的房間。你願意制訂一個打掃計劃嗎?”要專注於解決辦法,而不是責備:“我們怎樣才能完成這些家務活呢?”而不是問:“你做家務活了嗎?”

    2當孩子的話聽上去更像是編造而不是撒謊時,與上面說你“注意到什麼”稍有不同的一種說法,是說出你的想法:“這聽上去像是個很好的故事。你真善於想象。再給我多說一點吧。”

    3你自己要誠實。要說:“在我聽起來,那好像不是事實。當我們感覺自己以某種方式陷入了困境、害怕或受到威脅時,大多數人都不會說實話。我想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可能讓你覺得說真話不安全?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分開一會兒呢?待會兒如果你願意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可以隨時來找我。”

    4要處理問題。假設孩子告訴你他還沒有吃飯,而你知道他已經吃過了。他為什麼說自己還沒吃呢?他還餓嗎?如果他還餓,那麼他吃了與沒吃又有什麼關係呢?要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餓的辦法。他只是想得到一些關注嗎?要透過和孩子一起找到你們能單獨相處的時間,解決他對於關注的需要。他只是想講一個故事嗎?那就讓他講。要了解是個怎樣的故事:“這聽起來像是個很好的故事。跟我多說說。”

    5另一個可行的做法,是忽略孩子的謊話,並透過問“啟發式”問題幫助孩子探究原因和後果。當孩子說他一整天都沒吃飯時,要問:“發生什麼事了?還有嗎?你對此有什麼感受?你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有當你真正對孩子的看法好奇時,這些問題才會有效。不要為了證明他在撒謊而問這些問題。如果你認為這是孩子在編造,請見第2條建議。

    6當孩子不想告訴你時,要尊重他們的隱私。這會防止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而對你撒謊。

    7要記住,有時候孩子們編造的東西只是一個無害的故事。儘可能深入挖掘這個故事,甚至幫助孩子寫一個故事,或許會很有趣。

    孩子們能夠學到的生活技能

    孩子們能夠知道傾聽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己,並要求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不必以“我病了”作為藉口。

  • 5 # 春天愛笑笑

    發現孩子撒謊,應對撒謊的事件進行調查,瞭解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分析撒謊的根源所在,找出原因,尋找矛盾的焦點,才能對症下藥。

    如:孩子在學校考試了,成績不理想,為了過家長這一關,本該把考試卷拿回家給家長看的,孩子卻說,沒考試或沒發考試卷,心想能拖一天是一天。對此,家長要先觀察孩子的表情(撒謊的孩子表情會與平常的表情不同的)家長要放鬆心情,與孩子談與考試無關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放下害怕與緊張的包袱。另一方面,向老師或玩的好的同學瞭解此次考試情況,班上整體的考試情況和孩子單方面的考試情況。從中分析孩子為什麼不把考試情況告訴家裡?必有其理由的。要相信孩子,也理解孩子這麼做的行為。這就為家長也為孩子在遷移事件發生的時間讓孩子與家長都冷靜一下,免孩子與家長髮生爭吵衝突。贏得時間去解決問題。引導孩子把真實情況告知家裡親人,不管孩子告知的情況是好是壞,家長都要冷靜接受,絕不能打罵孩子,否則為孩子下次撒謊埋下隱患。

    知道情況後家長要對情況進行分析。若是因為孩子班上考試情況整體都不佳,就要透過與孩子聊天再引發孩子告知考試的真實情況。與孩子分析考試情況告訴孩子原因所在。若是因為孩子學習退步造成的原因,家長也不要急,幫孩子尋找根源。是否孩子身體不好,是健康原因所在;還是近來發生過什麼事情干擾了孩子的學習;或者是因孩子學習不認真,上課不用心,導致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肯定要掉下的。學習是一環扣一環的,學習環節不能掉鏈子,一旦掉下鏈子,知識不跟進不更新學習就會退步的。對前一原因及發生的事情,家長可以幫助解決。後一原因,家長要耐心勸解孩子,動之以心,曉之以理。幫助孩子找出學習退步的真正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孩子的考試成績,要客觀看待,一分為二。沒有常勝將軍。一二次考試不理想,只要不是學習方法上的錯誤造成,都可以鼓勵孩子加油趕上隊伍的。如果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家長要輔導孩子或聯絡老師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一旦發現孩子撒謊,家長一定要冷靜接受,不發火不動怒,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工作。尋找問題所在,解決問題。那麼就會慢慢杜絕孩子撒謊的行為了。雖說心理疏導工作難做,但家長一定要做,孩子就不會有恐懼和害怕緊張的心理了。孩子也用不著再撒謊了。

  • 6 # 貼心媽媽

    孩子撒謊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反映出一個問題,父母要麼平時管得太嚴,要麼平時不管,隔段時間大發雷霆一次。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允許孩子犯錯,但是錯了要負擔由於自己的過失形成的後果。比如忘帶書本了,你可以和同桌合看,或找同年級的借,或者眼巴巴的看著別的孩子讀書乾著急,難堪上一次兩次估計就懂得及時帶好書本的重要性了。

  • 7 #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向問題描述的這種情況在小孩子當中應該還是蠻常見的。正是因為常見,才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找到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如何與誠實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用說謊的方式來逃避責任。

    以前我寫過一篇,不要讓孩子做匹諾曹的文章,在那篇文章裡我的重點是要說的就是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重中之重是家長不要做第一個說謊的人。

    比如說像問題下面描述的那樣,明明知道是孩子打碎了東西,我想家長再開口的時候,就已經犯了一個錯誤,肯定是在問孩子東西是誰弄壞的?而實際情況是家長已經知道了,事實是什麼樣子,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這樣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實際上是,以說謊為開端的,同時給了孩子說謊推諉責任的機會。

    正確的方式是要就事論事,指出孩子,把東西弄壞了,並且告訴他要為自己,犯的錯誤承擔責任,如果是第一次發生,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責備,但是一定要想清楚以後如何避免這樣類似的事情發生。

  • 8 # 教育秀秀看

    我們來說孩子撒謊的問題,孩子撒謊一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因為孩子知道如果他不撒謊就會承擔捱罵的責任,他會擔心自己被指責、被批評,所以他會撒謊。家長可以問問自己,在往常家庭中的教育模式中是否經常的出現指責、貼標籤等等現象。

    第二種情況就是可能從小家人在扶養孩子的時候會經常出現把責任推給別人的情況,孩子耳融目染於是學會了撒謊。比如孩子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家人會罵地面不平整類似的情況。如果是這樣,孩子必然會學習你的行為,把責任推給別人。

    第三種情況,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他能夠讀懂家長的內心,他知道自己說什麼樣的話才能讓大人開心,所以他試圖用撒謊來引起家長對他的關注。

    綜上,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是不是在家庭教養方面存在問題。在孩子弄壞東西的時候應該先關心孩子的感受,有沒有受傷,再引導孩子正確的描述剛才事情發生的經過,之後再告知孩子下次應該怎樣做,用這樣平和的語氣與孩子溝通,孩子就不會撒謊或是推卸責任了。

    總之家長一定要協調好家庭成員的關係,尤其是父母之間的關係,孩子需要的是一個有愛,有溫度的家而不是暴力的,恐怖的父母,否則,害怕,緊張,不自信,沒有安全感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9 # An媽育兒記

    孩子之所以有撒謊行為,肯定是之前家人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被家長批評或者懲罰過,所以孩子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在三歲左右,會發現有一些事情是他自己知道的,別人不知道的,所以撒謊對於他們來說,是長大的表現。不管是那種,都需要父母善加引導。

    第一,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要著眼於孩子未來的品質和技能,而不是眼前的矛盾。所以,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要學會用正確的處理。

    第二,父母要有讓孩子感覺更好,才能做得更好的觀念。不要用懲罰、說教和討好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挑戰是孩子的成長機會。

  • 10 # 航爸養正學堂

    孩子撒謊,通常就是兩種目的:

    1.逃避打擊。

    2.騙取獎勵。

    知道了孩子撒謊的原由,我們才能找到正確對待孩子撒謊的方法。

    一、如果孩子是為了逃避打擊而撒謊,那麼,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懲罰是可以承受的,撒謊會讓事情變得不可收拾。

    首先,懲罰孩子不宜過重,而且應該尺度明確。就像交通法規,什麼情況扣3分,什麼情況扣6分,要明確。不能隨便一個違章,就吊銷駕照。不能只要一肇事就判刑。

    例如,打破杯子了。要及時報告,把玻璃渣子安全清除之後,由孩子把地拖乾淨。大不了,再罰站幾分鐘就可以了。讓孩子明白,懲罰只是一種“提醒”和“督促”的方式,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沒有必要撒謊。

    例如,孩子上課不認真聽。在補課之後,要讓孩子知道,補課佔用了玩的時間,又浪費了父母的錢。做一件事情,浪費了雙份的時間,這就是上課不認真的結果。上課不認真,實際上是在懲罰自己。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必須要受到一個懲罰。罰你做100個下蹲,或者戒尺打手心3下,家長自己定,也可以和孩子商量著定。

    這樣下來,孩子會發現,因為自己的失誤,受到了雙重的懲罰。一個懲罰是自己給自己的,另一個懲罰是家長給的。這就已經足夠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了。

    懲罰孩子的原則是“小懲大戒”,只要操作得當,用“戒尺打手心”、“罰站”這類的,有儀式感的懲罰方式就可以了。精神上的震懾,遠大於身體上的疼痛,才是最好的懲戒手段。

    而有的家長們,不管孩子大錯還是小錯,都是一頓臭罵。也不管是初犯還是舊過,都是一頓胖揍。邊打還邊說:下次再犯,就不要你了,就打斷你的腿。這些父母,在懲罰孩子方面,完全沒有章法。這樣一來,孩子在犯錯的時候,根本無法判斷,這一次自己要面臨什麼樣的懲罰,會不會真的被打死?於是,孩子選擇了撒謊抵賴。

    試想,如果承認錯誤會被槍斃,那麼,撒謊抵賴就成了最後一線生機。由此可見,孩子撒謊,都是家長逼出來的。

    當爸爸的,除了要給孩子制定一個法度之外,當孩子犯了錯誤時,要在第一時間,與孩子一起進行必要的補救,然後和孩子一起承擔事情的後果。要讓孩子明白,不管出了什麼事情,父母都會與我一起承擔。但是,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可能完全為我承擔責任。所以,也要配套必要的懲罰。等事情解決之後,還要和孩子一起商量,下次遇到這種情況,正確的處理方法是什麼?

    對待新出現的錯誤,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正確的應對方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是重複犯了同樣的錯誤,要與孩子討論,上次犯錯後就已經有了“解決方案”,為什麼會做不到?原因在哪裡?找到原因之後,調整方案,同時,再給孩子一個小懲罰。這樣操作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懲罰孩子,並不是隨意發洩,而是按照公理和法則行事。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故意犯錯。不小心犯了錯誤也不會輕易撒謊抵賴。

    懲罰制度建立起來之後,最後一條是關於“肇事逃逸”,也就是撒謊抵賴,逃避責任的問題。交通肇事逃逸,是要加重處罰的。在家庭中,撒謊的後果也很嚴重。撒謊,會把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變成警察與小偷的關係。撒謊的人,會失去別的人信任,大家會像防賊一樣防著他。

    如果發現孩子撒謊,對他的懲罰,就是讓他體驗幾天不被別人信任的日子。父母都不相信你的話,而且大家也都對你撒謊,這絕對是一件令人崩潰的事情。

    讓孩子知道,其他的錯誤,父母都會與我一起面對。而撒謊這件事情,父母是無法共同承擔的。當撒謊的後果,比承認錯誤的後果更嚴重時,沒有人會選擇撒謊。

    二、如果孩子為了得到獎勵而撒謊,那家長就要注意,給孩子設定的獎勵是否得當。

    設定獎勵的目的,是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的認可,而不是對孩子的誘惑。所以,只能設定小獎勵,不能設定大誘惑。

    例如,孩子想玩遊戲。那就要讓孩子知道,能不能玩遊戲,要看你學習的效率高不高。認真高效的學習,才能保障自己有時間可以自由安排。有了自由安排的時間,玩遊戲也要有計劃的進行。

    例如,孩子想買一個比較貴的玩具。那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理財計劃,也可以先貸款給孩子購買。但是,不能把這個玩具當成獎勵。當孩子覺得,這是唯一獲得玩具的途徑,而又沒有辦法完成任務時,就有可能選擇撒謊造假。

    讓孩子明白,認真高效,踏實做事,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撒謊造假的行為,是對自己最嚴厲的懲罰。做到這一條,孩子自然不會選擇撒謊。

    如果發現孩子撒謊,只是一味的加重懲罰。孩子既不懂得實現自己願望的途徑,也不知道修正錯誤的辦法,那麼,孩子只會把說謊的本領練得越來越精湛,讓家長越來越難以拆穿。謊話大王,也是千錘百煉出來的。

    相信多數家長都會有這種體會,第一次撒謊,對孩子來說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千叮嚀萬囑咐,讓孩子撒個謊,不料事到臨頭,孩子把實話說出來了。可見,孩子天生不會說謊。

    不過,人如果不會說謊,也不是不行的。家長們讓孩子明白,壞人是可以騙的。等孩子年齡稍大點,還要讓孩子懂得,一些善意的謊言,可以避免一些麻煩,減少一些衝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眾籌價1999元的小米米家網際網路洗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