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食美邦

    總體來說,葡萄酒中的沉澱物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出現的沉澱被稱為“酒泥”或者“酒糟”,其中的物質包括死酵母、蛋白質、葡萄梗、葡萄皮以及其他固體物質。

    葡萄酒跟酒泥接觸一段時間可以獲得更多的個性和複雜度;不過如果處理不當,葡萄酒可能發展出一些不好的風味。

    葡萄酒發酵結束之後,為了把酒泥除去,會先進行澄清,然後再轉移到橡木桶或者不鏽鋼罐裡進行熟成。在熟成過程中,葡萄酒依然會析出沉澱,所以有時就會把葡萄酒從一個容器轉移到另一個容器,這樣也可以除去沉澱。

    一般來說,葡萄酒在發酵與熟成過程中與酒泥接觸得越久,就能發展出越為複雜的風味。酒泥接觸時間的長短主要由釀酒師控制,沒有固定的標準。

    2、單寧和其他固體物質形成的沉澱

    紅酒在裝瓶後出現的沉澱,有可能是由單寧和其他固體物質形成的。這些物質可以讓葡萄酒獲得一定的複雜度,不過在飲用的時候一般會把它們除掉,因為它會影響葡萄酒的外觀色澤,給人不好的印象。

    所以,如果你要喝一瓶陳年的葡萄酒,可以先倒一點到杯子裡,拿到光源下看看其中是否有沉澱。如果有,最好換瓶醒酒後再喝。

    3、酒石酸鹽結晶

    有時候,你會發現倒在杯中的葡萄酒有一些小小的晶體沉澱(有時瓶子中也有),這種沉澱跟以上所說的兩種沉澱都不一樣。

    這些晶體沉澱其實是酒石酸鹽,由葡萄中的酒石酸發展而來。不是所有水果都包含酒石酸。相比那些不含酒石酸的水果,包含酒石酸的葡萄可以釀造出更優秀的果酒。

    酒石酸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葡萄果汁中的溶解度低,在釀造過程中,它會和鉀進行結合生成酒石酸氫鉀——這正是你在杯中看到的晶體沉澱。紅葡萄酒不像白葡萄酒那樣總是處於低溫環境中,因此它比白葡萄酒更容易析出酒石酸氫鉀晶體沉澱。

    無害的沉澱物

    對於葡萄酒中出現的沉澱物的問題,葡萄酒中大多數的微粒都是完全無害的,即使不挑出來(如果它們比葡萄酒輕),或者在倒酒之前沒有讓它們沉澱到瓶底(如果它們比葡萄酒重),那它們也只不過是個小小的麻煩而已。

    如果你的酒杯中有從瓶口邊緣掉進來的軟木塞小碎片或者沉澱物,那也只不過意味著開酒和侍酒的時候比較粗心而已。

    白葡萄酒中的白色結晶和紅葡萄酒中深色沉澱物的碎片也同樣都是無傷大雅的。雖然它們看上去很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相似而且無害的,都是葡萄酒經過陳年和成熟後沉澱下來的固定,通常都是酒石酸的小結晶。

    在紅葡萄酒中,這些結晶被色素染成深紅色。然而,對於機警的葡萄酒消費者來說,白葡萄酒中的沉澱物看起來似乎十分可疑,很像是糖或者玻璃碎片。

    如果你要自己確認一下這些結晶的無害性,下次在白葡萄酒中找到它們時可以試著品嚐一下,你會發現它們非常酸,一點都沒有糖的味道,因為事實上它們就是酒石酸。紅酒中染紅的結晶嘗上去基本是一樣的味道,不過似乎感覺更脆一些。

    帶渣的葡萄酒該怎麼喝?

    (1)在確定要飲用哪一瓶葡萄酒之前,應該保持酒瓶處於直立狀態數小時;

    (2)醒酒前需準備好醒酒器、漏斗、濾布和一個光源;

    (3)開瓶時,不要搖晃或者轉動酒瓶,開瓶之後要透過光源觀察瓶底,確定沉澱物並未汙染上方液體;

    (4)傾倒葡萄酒前,目光要與酒瓶成 90 度,慢慢傾斜酒瓶,緩緩地將葡萄酒注入醒酒器中;

    (5)注意要將瓶中最後有沉澱的酒液留在瓶肩,不能倒入醒酒器中,確保醒酒器中無沉澱。

  • 2 # 榮耀陝西

    這個應該是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種α-羧酸,雙質子酸,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機酸之一。通常與小蘇打組合以充當麵粉膨鬆劑。作為食品中新增的抗氧化劑,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

    葡萄越熟,酒石酸的比例也越高。葡萄在葡萄藤上的時間越長,從土壤吸收更多的礦物質的時間也越長,礦物質碰到酒石酸會產生酒石。這些結晶不會同葡萄酒融 入一塊兒,而是沉澱在葡萄酒瓶壁上、瓶底上、橡木塞或者更早地沉澱在葡萄酒桶裡。白葡萄酒之酒石酸的外觀,看起來頗似白砂糖,而紅葡萄酒之結晶石,則呈現出凝血狀的紫色結晶體,且有不易察覺的酸度。

    酒石酸鹽它是琥珀酸的二羥基衍生物。大約在公元800年,由鍊金術士賈比爾首次從酒石酸鉀分離出酒石酸。現代化的工藝是由瑞典化學家卡爾·威廉·舍勒於1769年開發的。 化學手性的發現中酒石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酒石酸具有兩個相互對稱的手性碳,具有三種旋光異構體:左旋L-酒石酸、右旋D-酒石酸、內消旋酒石酸,其中右旋體最為常見並不影響酒的質量,可以放心飲用。事實上,瓶裝葡萄酒在出廠之前,都會被“冷穩定”,也就是快速冷卻葡萄酒,使酒石酸鹽沉澱下來,以方便除去它,從而確保葡萄酒到消費者手中時,酒石酸鹽結晶不會出現在葡萄酒中。

  • 3 # 查察司

    葡萄酒的品質越高,在酒中看見酒石酸鹽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比較低端的葡萄酒通常都會在穩定的低溫中把酒石酸鹽濾除。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先冷卻葡萄酒,讓溫度降至接近冰點。然後,變成固體狀的酒石酸鹽便會沉澱到酒槽底部。儘管這一過程可以降低酒石酸鹽的含量,確保葡萄酒的澄清度,但同時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和陳年能力。

  • 4 # 問號110

    這是由於葡萄酒中的酒石酸,在暴露於較低的溫度下結晶的結果。這類結晶在溫度較低時會緩慢析出,但不會隨著溫度回升而溶解,因此很容易保留下來。你收集於小瓶中,當然絕佳的天然香料。

      如果這類沉澱如果較多,會讓酒的品相不好,影響銷售,一般來說酒廠都會進行低溫冷凍,讓這些酸先行結晶,再一次過濾出來。不過有的酒莊為保持原有風味,也不做葡萄酒的後期低溫析晶處理。由於酒石酸同時也是提升葡萄酒酸度,增加清爽感的重要成份,因此注重酸度的白葡萄酒會比紅葡萄酒含有更多酒石酸,也更容易產生這些結晶。你自釀葡萄酒如果酸度過高,採取低溫析出酒石酸的方法,就可大大改善過酸口感。

    我的自釀葡萄最可口期就是經過一個冬季後,我敞開酒蓋,曬在春天的Sunny下4小時後再密閉儲存一月後的成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簡單易學的簡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