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稀說史
-
2 # 歷史痴
《史記》和《資治通鑑》在史學界的地位都非常高,被稱為“史學雙壁”,但它們又有各自的特點。
體裁不同後世許多人對《二十四史》頗多詬病,稱這些史書大多記載的是王侯將相家事,堪稱歷代帝王的家譜,這很大一部分都是受到《史記》的影響。
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時候,就是以紀傳體的形式,為歷代傑出帝王作本紀,主要諸侯國成世家,其他諸侯將相收於列傳。
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則是以編年體的形式成書。
主觀意圖不同《史記》雖然主要是由司馬遷執筆編修,但前期資料收集整理大多是由他的父親司馬談完成,父子二人都為《史記》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他們堅持嚴謹客觀的態度,如實記載歷史上發生的那些事件。不為帝王避諱,也不在主觀上褒貶,旨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他們父子二人都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雖然有一定地位,但並不參與朝政,只是專注於修史。
而司馬光不但修史,還是宋代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他與變法派首領王安石水火不容。
而《資治通鑑》編寫的目的是給皇帝作為施政參考,司馬光是主編,還有其他幾位大臣一起執筆。所以司馬光在編修《資治通鑑》的時候參雜了“私貨”,也就是把自己的政治主張融入到了書中,帶有個人喜好。
風格不一樣也是由於上面說到的這兩部史學鉅著的編寫意圖不一樣,所以導致二者的行文風格也大不相同。
而《資治通鑑》因為是寫給皇帝作為施政參考的,所以有很明顯的公文性質,行文死板。
總結以上就是我個人認為的,《史記》與《資治通鑑》的區別,希望與大家一起探討。
-
3 # 瓊林夜話
兩者記載的時間不同!
《史記》上起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原名《太史公書》。《資治通鑑》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截至五代時期後周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欽定《資治通鑑》。
兩者的寫作方式不同。
《史記》採用紀傳體,即本紀記載歷代帝王,列傳記載重要人物,世家記載諸侯國和勳貴,表記載大事年表,書記載禮樂制度等,簡稱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通鑑》採用編年體,即按照時間年代記錄歷史,使人能夠對歷史事件有系統而清晰的認識!
兩者的目的不同。
《史記》主要是記錄歷史發生的事,讓人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裡面參雜了作者的個人情感。
《通鑑》主要是為了讓統治者瞭解歷代王朝興盛,以警示後人!
-
4 # 五星耀中華
都是姓司馬的人編寫。
司馬遷是有思想的人,編寫歷史,根據記載不忘考究,甚至實地考察。
-
5 # 臥龍村116
《史記》的體例是本紀、世家、列傳為主,以人引事,所記人物包含帝王將相、儒醫卜算、滑稽刺客,凡節行瑰奇者無不羅列,又有《八書》、《十二年表》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觸及。《資治通鑑》以敘事為主,評論政治得失,為當時(實際上澤及後世)的北宋朝廷提供鏡鑑。文筆優美是兩史的共同點,為後世的記傳文學提供了良好範例。
-
6 # 馬仲遷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是金鑼山,我來回答。
首先,司馬光生活的時間晚於司馬遷,所以他有機會參考《史記》,甚至直接複製貼上司馬遷的作品,比起司馬遷為了找材料實地考察來,司馬光幸福多了。舉個栗子《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吾過大梁之墟,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 《春申君列傳》: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司馬遷有點小驕傲呀!
其二,個人寫作風格不同。司馬遷崇尚英雄,對於販車引漿者流也不吝惜筆墨,對於他們身上的個人英雄主義比較讚揚,除了有司馬遷個人的性格特點之外,還有當時的社會環境影響。有人說《史記》不僅是歷史著作,還可以當做文學作品來讀,這是《史記》的魅力所在。
而《資治通鑑》的風格就比較死板了,讀起來冷冰冰,沒有生氣。正如求名一樣,司馬光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總結統治成敗的得失,也就是說,他是皇帝必讀書目,是要作為施政參考的,比起《史記》的老少皆宜,《資治通鑑》的讀者顯然偏少。另外說明一下,《資治通鑑》並不是一個人所寫,他的作者還有劉攽、劉恕、範祖禹三人,也就是說司馬光是《資治通鑑》的主編,很多文章是由別人寫的,他只負責稽核把關,但是人們只記得司馬光這個作者,這對其他三位作者來說有點悲催。
第三,從二人的做官經歷來比較,司馬遷做過太史令、中書令,司馬遷的經歷比較純粹,所以作品也比較乾淨,沒有過多的思想教育。但是司馬光做過宰相,加上本人是道德君子,所以老是擔心人們不知道什麼,在作品中也加了不少私貨。
舉例:司馬昭死後舉行喪禮,按照古禮,子女應該受三年喪禮,當時天下臣民都作權宜之計,服喪三天後就不再遵行。然而晉武帝司馬炎自己堅持服喪三年。文帝之喪,臣民皆從權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猶素冠疏食,哀毀如居喪者……遂以疏素終三年。《資治通鑑晉紀一》
司馬光評論道:三年之喪,白天子達於庶人。此先王禮經,百世不易者也。漢文師心不學,變古壞禮,絕父子之恩虧君臣之義;後世帝王不能篤於哀慼之情,而群臣諂諛,莫肯釐正。至於晉武獨以天性矯而行之,可謂不世之賢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習常玩故,不能將順其美,惜哉!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了!
再說晉紀一下面的小字:起旃蒙作噩,盡玄黓執徐,凡八年。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透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這是編年體的一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所以我必須給司馬光一個差評。
第四,這兩本書的待遇不同。司馬遷的史記得以流傳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他的外孫楊惲,沒錯,就是那個說出一丘之貉的楊惲。正是他的努力,《史記》才得以出版發行,也就是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史記》屬於非法讀物,是見不得光的,如果沒有楊惲的努力恐怕就沒有《史記》了。
而《資治通鑑》的待遇就比較高了,不僅有皇帝宋英宗給他作序,還有皇家圖書館收藏,《資治通鑑》的待遇簡直不要太好。
第五,閱讀體驗與先後順序。雖然給了差評,但是後來我又發現:《史記》和《資治通鑑》可以參照著讀。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就讀《史記》,但是你要想寫文章,提煉總結觀點就要看《資治通鑑》了。就像我的文章《漢文帝無為而治的表象是對功臣集團妥協的結果》就是受到《資治通鑑》的啟發寫成的。
-
7 # 漁耕樵讀
《資治通鑑》和《史記》都是偉大的史學作品,但是其風格卻是截然不同的。
1、《史記》是紀傳體,《資治通鑑》是編年體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大,我們可以看到後世很多史書都是按照《史記》的風格進行編撰的。而《資治通鑑》則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紀傳體側重於人物形象,編年體側重於歷史事件。我們就拿“三家分晉”這件事來說,從《史記》上可以從《晉世家》《趙世家》《韓世家》《魏世家》才能拼湊出事件全貌,有時候你還未必能串起來,因為主線人物智伯瑤卻沒有傳記。
如果從《資治通鑑》來看,整個事件非常清晰。但是有時候一個事件從一個人眼中來看,未免有失偏頗。從韓趙魏來看智伯是貪圖他們的土地,但是從智伯來看他是為了恢復晉國霸業,因為晉國六卿相互傾軋,內亂不斷導致了晉國霸業的衰落。
就拿討伐鄭國這件事來說,智伯作為統帥命令趙襄子攻城,趙襄子推三阻四,智伯大怒:“趙簡子何等英雄,怎麼會有你這樣的繼承人”。趙襄子還大言不慚:“因為我能忍”。
作為晉國的執政,智伯內心當然是憤怒的。一個四分五裂的晉國,當然是不可能稱霸的,於是智伯為了提振王室的權威,他提議每家獻出一部分土地給晉公室。
司馬光把智伯的滅亡歸結於德不配才,明顯就是不對的。如果從晉國角度出發,智伯明顯要比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貢獻更大,而他們三個德性也沒好到哪裡去,就拿趙襄子來說,在戰場上公然抗命這就是死罪的。
所以編年體的好處是可以看到整個事件的過程,但是不便於對整個歷史人物進行分析。紀傳體雖然能夠集中提現歷史人物,但是對歷史事件的脈絡不夠清晰,有時候少了一些人可能整個事件就拼湊不完整。
2、《史記》和《資治通鑑》寫作的目的不同
《史記》是寫給後人看的,在《史記》成書之後,一直被西漢視為異端,禁止傳播。司馬遷也考慮到了《史記》在成書之後,可能會被毀禁。所以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僕以此著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意思就是藏到哪裡,有待於後人的發掘。司馬遷《史記》整理後交給了自己的女兒司馬英儲存。他的外孫楊惲在漢宣帝的時候,才敢拿出來傳播,後來楊惲坐罪,《史記》再次沉寂。到了東漢時期,還是被大量刪減後,才流傳出來。
司馬遷一直強調他的《史記》和《春秋》性質不同,但實際上他內心是非常渴望《史記》能與《春秋》的一樣,警示後人。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司馬遷《太史公自序》中對《春秋》推崇備至,他認為:“禮防範於未然,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意思就是法是懲罰已經發生的,禮是防範於未然的,但是法的效果有目共睹,但是禮的效果卻沒有幾個人能夠發現。法注重結果,禮更多的體現在過程的潛移默化,所以司馬遷特別注重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甚至不以成敗論英雄。
史記結束於元狩元年,這一年漢武帝狩獲了一隻獨角獸,被認為是麒麟。而司馬遷之所以到此結束,可以看出他內心對《春秋》的推崇,因為《春秋》最後一句話也是:“春,西狩獲麟”。
但是《資治通鑑》則是給君主看的,更加註重結果。宋神宗認為這部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資治通鑑》圍繞的是權利鬥爭展開的。
司馬遷可以為很多小人物作傳,甚至還開創了《貨殖列傳》,《資治通鑑》則往往是記載國家大政方針,當然這也和兩人的境界不同分不開的。司馬遷是史官,司馬光則官至尚書左僕射,相當於宰輔。
司馬光的目的則是:“專取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他主要維護封建體制而成的書籍。
3、《史記》和《資治通鑑》開始和結束時間不同
史記是從五帝開始,到元狩元年獲麟結束。可以看作司馬遷對《春秋》的致敬。而《資治通鑑》則是從《春秋》的結束為起點,他也許是把《資治通鑑》當成《春秋》的延續。
其實《資治通鑑》與《春秋》成書的目的相同,都是維護禮制的一部書。司馬遷在開篇就提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既然如此他也不必再做孔子所做過的事了,一是不敢,二是不願。
-
8 # 筆桿子裡出思路
前者是司馬光組織一群人寫的,寫完後60年,北宋亡;後者是司馬遷一個人寫的,寫完後大漢昌盛近300年!
-
9 # 歷史百小生
在中國的史書中,《資治通鑑》和《史記》被稱為“史學雙璧”,絕對的龍頭老大,不論你是研究歷史,還是愛好歷史,這兩本都是必讀書。
正是因為這兩本書名氣大,所以,有的人就買下整套的精裝版,放到自己的辦公室裡,擺的整整齊齊的,不為別的,要的就是一種“文化氣質”。
但是,你要知道,《資治通鑑》和《史記》這兩本書,也是有“氣質”的。
什麼樣的人適合看《資治通鑑》,什麼樣的人適合看《史記》,這是有講究的,別弄錯了,到時候氣質沒上來,反而成別人的笑柄了。
《史記》,成書於西漢時期,作者是司馬遷,記載了從上古時期的黃帝到西漢時期漢武帝太初四年,3000年的歷史,全書一共52萬6千5百字。
《資治通鑑》,成書於北宋時期,作者是司馬光,記載了從戰國時期到五代十國後周顯德六年,1362年的歷史,全書一共300多萬字。
下面,我們就詳細來說一下,這兩本書的區別。
第一:出發點不同《史記》是一本“民間著作”,別看司馬遷是漢武帝的“太史令”,這本書,和他的工作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是司馬遷的“個人作品”。
而且,這本書,是在司馬遷死後,才由他的外孫子楊揮公開出版,最早的名字叫《太史公書》。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原本就是漢朝的太史令,從小教授司馬遷《左傳》、《國語》等內容。
有一年,漢武帝到泰山封禪,作為太史令的司馬談,本應該全權負責並參與。但是,很不巧,他生病了,沒能去成,這成了他心中的一塊心病,不久就去世了。
臨終前,司馬談告訴兒子:“我們家祖上就是周朝的太史令,寫歷史,是我們家祖傳的事業,但是,由於戰亂,很多歷史典籍都被毀滅了,我們作為太史,如果不能把歷史全部記錄下來,就太遺憾了”。
此時,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司馬遷一生的命運。
漢朝大將李陵,奉命率領五千起兵攻擊匈奴,結果中了埋伏,最後投降了匈奴,漢武帝知道後非常生氣,司馬遷就替李陵辯解說:“李陵為人忠孝,他只有五千人馬,不敵匈奴大軍,一定是他詐降,他肯定會想辦法逃回來的”。
漢武帝姑且信了司馬遷一回,派公孫敖去接李陵回來,沒想到,遭到了李陵的拒絕,他是徹底投靠匈奴了,公孫敖回來添油加醋的一說,漢武帝氣的把李陵全家都給斬了。
這下司馬遷尷尬了,他為李陵辯解,有了通敵的嫌疑,漢武帝雖然繞了他一命,但是卻對他實施了“宮刑”,這對男人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太史令是沒辦法再幹了,司馬遷就回到老家,開始閉門著書,用了14年的時間,才寫成了這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
司馬遷寫《史記》,出發點就是為了將歷史進行一個完整的梳理,為後人留下一個可以參考的“史學資料”。
《資治通鑑》是一本“官方著作”,由司馬光擔任總編,帶領三名責任編輯劉恕、劉攽、範祖禹一起完成的,宋神宗看完後,覺得它“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遂定名為《資治通鑑》。
一開始,司馬光只是寫了戰國和秦朝的歷史,就是《資治通鑑》中的《周紀》和《秦紀》,起名叫《通志》,宋英宗看完覺得很好,就鼓勵他繼續編撰下去,給他弄了個辦公室“崇文院”,配備了三個助手,朝廷撥出“專項資金”為司馬光服務。
在朝廷的大力支援下,司馬光又用15的時間,完成了從漢朝到五代十國之間的歷史,最終定名為《資治通鑑》。
既然是朝廷出錢,那麼,司馬光就要為朝廷服務。
因此,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主要選取了歷史中的政治,軍事,民族變遷等,輔之以經濟,文化,民俗等歷史。
司馬光是要透過這本書,為帝王們講透歷史的興衰,王朝的更替,權謀的運用,以此,更好的鞏固皇權的統治。
因此,《資治通鑑》是一本最好的“官場教科書”!
第二:兩者的體裁不同《史記》採用的是紀傳體,按照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分門別類的寫,相當於“人物傳記”,一個人物,單獨一篇來介紹他的生平事蹟。
《史記》總共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本紀,主要記載的是歷代帝王,比如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等。
世家,主要記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和漢朝的諸侯,勳貴們,比如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蕭相國世家,留侯世家等。
列傳,主要記載的一些重要的臣子,謀士的生平,比如蘇秦列傳,張儀列傳,呂不韋列傳,李斯列傳等。
表,主要是司馬遷對某段歷史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觀點,比如三代世表,事兒諸侯年表,六國年表。
書,主要記載各種典章制度,禮,樂,曆法,天文,封禪,水利等。
受《史記》的影響,後來的歷代史書,都採用了“紀傳體”的寫法,而史記,也成了“史書鼻祖”。
《資治通鑑》採用的是“編年體”,就是按照歷史的時間順序,從前到後,哪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兒,起因經過結果等等。
其中包括《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從這個分類中,我麼可以看出來,司馬光是有很強的“正統思想”的。
像秦漢隋唐這種大一統王朝來說,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對於亂世,如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如何確立主線,就看出司馬光的政治傾向了。
比如,對於三國這段歷史,司馬光是以“曹魏”為正統,因此有了《魏紀》,南北朝時期,則選取了“南朝”作為正統,五代十國時期,選取了“五代”為正統。
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春秋》,但是已經失傳了,我們能看到的,最接近春秋內容的就是《左傳》。
《春秋》記載的內容非常簡單,但是,也是最忠實於歷史事實的,不摻雜任何史官的觀點,感情,《左傳》其實已經變味,他是對春秋的解讀,裡面有作者的個人理解。
《資治通鑑》那更是一道“大餐”,經過司馬光精心的加工,調和,他把歷史上的事件,進行認真的分析,提取出一些“治國安邦”的理論,供宋神宗學習和借鑑。
因此,《資治通鑑》是歷代帝王的案頭書,必讀書!
由於秦始皇燒燬了六國史書,秦末戰亂,項羽一把火燒了秦王宮殿,因此,到漢初的時候,司馬遷能看到的史書,已經非常非常少了。
像《左傳》,《國語》這種書,在秦始皇時期,都是要被焚燬的,是一些民間文人,冒著生命危險,把這些書藏到牆裡,地下,墳裡,到漢朝建立後,才得以重見天日。
司馬遷寫史記,主要的參考資料就是《左傳》、《國語》,另外就是大量的民間傳說。
比如周以前的,黃帝,堯舜禹,夏商,這些內容,都是司馬遷走訪民間,從一些老人口中聽來的,他回來後又加工整理,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史實"。
另外,關於烽火戲諸侯,到底是真是假,現在已經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從多方面印證了,這個事兒,不靠譜。
以前,我一直以為烽火戲諸侯,僅僅是一個故事,可能是某個戲曲裡演的,但是,直到我看了史記以後,才發現,這個事兒,居然是史記記載的。
還有褒姒的身份,是一個宮女觸碰了龍的唾液,“無夫而孕”,生下一個女嬰,扔到了野外,被賣桑狐弓的夫婦收養了,取名叫“褒姒“,後來送給了周幽王。
這種類似於民間故事的傳聞,在史記裡有很多,估計司馬遷也不會想到,他的《太史公書》會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所以,聽到什麼就寫什麼,沒有那麼多的顧忌,反正是自己寫著玩,愛誰誰!
如果說,《史記》就像是一個“野孩子”的話,那《資治通鑑》就是一個標準的“貴公子”。
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時候,手邊有大量的史書可以參考,《漢書》、《三國志》、《唐書》等等。
除了十七部史書外,司馬光還參考了其他雜史100多部,對於同一個歷史事件,可以透過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透過不同的史料進行相互的印證。
《資治通鑑》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書中記載的歷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徵淮南為止。
橫跨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其中隋唐五代的歷史,佔據了40%。
歷史上的一些盛世,比如“貞觀之治”,都是司馬光寫的重點,因為他要從這些歷史中,提取出寶貴的經驗,供統治者參考。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史記》類似於現在的“自媒體’,內容龐雜又很隨意,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限制,《資治通鑑》類似於現在的“官媒”,一言一行,都要講政治,講大局。
對了,如果想提升下辦公室的“文化氣質”,一定要弄一套《資治通鑑》,絕對“逼格”拉滿!
回覆列表
《史記》和《資治通鑑》是中國古代的“史學雙壁”,在古代史學界有著極高的地位,也代表著古代最高史學成就。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也被並稱為“史學二司馬”,兩個人在史學界也有著極高的歷史地位。司馬遷被後人稱之為“史學之父”、“史聖”,司馬光可以被認為是僅次於司馬遷的存在。
魯迅先生曾經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史記》和《資治通鑑》既是非常優秀的史學作品,也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
我們在中學階段,經常學習到兩部史學作品中的片段。比如選自於《史記》的《陳涉世家》、《鴻門宴》、《報任安書》等,選自於《資治通鑑》的《孫權勸學》等。
兩本書的創作目的和創作理念明顯不同。司馬遷先生抱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寫出了《史記》一書。司馬光先生則是抱著“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態度寫成了《資治通鑑》一書。
兩部史書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體裁的不同。《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在描寫歷史的時候,以人物傳記為核心。《史記》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此外還有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萬字。《史記》對後世史書的影響非常大,此後歷朝歷代的正史基本上都採取“紀傳體”的體裁修撰。
《資治通鑑》是非常典型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以年代為綱、以事件為目編寫史書,共分為《周紀》、《秦紀》、《漢紀》、《魏紀》、《晉紀》、《宋紀》、《齊紀》、《梁紀》、《陳紀》、《隋紀》、《唐紀》、《後梁紀》、《後唐紀》、《後晉紀》、《後漢紀》、《後周紀》。
《史記》和《資治通鑑》時間上有所不同。《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3000多年的歷史,《資治通鑑》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一直寫到五代時期,共1362年的歷史。《史記》的時間跨度更長,《資治通鑑》的時間跨度相對較短,其中重合部分為三家分晉到漢武帝時期。
由於《史記》和《資治通鑑》寫作的時候都遵循著略古詳今的原則,所以《史記》寫秦漢的時候相對比較詳細,《資治通鑑》寫秦漢的時候相對比較簡略。
《史記》和《資治通鑑》在寫作思想上有所不同。司馬遷世代為史官,司馬遷父子最大的心願也是書寫一部曠古絕今的史學著作,成就“一家之言”。司馬遷創作《史記》的時候,較少使用“春秋筆法”和“曲筆”。《史記》中對於劉邦的某些不足之處也沒有避諱,也沒有刻意抹黑劉邦的敵手。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的時候,由於沒有涉及到宋朝歷史,所以也沒有多少刻意隱瞞的地方。司馬光創作《資治通鑑》為統治者提供某些借鑑,所以便在創作的時候加入了某些自己的想法,具有非常明顯的正統思想。
《史記》和《資治通鑑》在許多具體的細節上也有不少不同之處,我們就不一一細述了。《史記》和《資治通鑑》都是中國古代史學鉅著,都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是史學界的兩朵炫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