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長平之戰眾所皆知,白起以等額之兵,圍困了趙軍數十萬於長平,趙軍降後又坑殺之。請問,當時處境難道只有這一條路麼?不能拿去充苦力或者是分批分次押送用於其他地方,比如開蜀道等?類似的鉅額降兵,其他年代或者其他地方的人都是怎麼做的呢?
7
回覆列表
  • 1 # 龍鎮

    悲觀地說,是唯一的選擇。

    首先要確定一個前提,那就是秦國不會把四十萬降兵放回趙國,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放回去等於這場仗白打了。

    戰國時期戰爭之慘烈,不僅僅表現在戰爭規模的巨大,而且表現在戰爭手段的殘酷。直接地說,戰國之戰,是以殺人為目的的。交戰各國之間,是純粹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沒有什麼仁慈、人道、情面可言。大規模地殺傷敵國的有生力量,使其在人口上處於劣勢,從而失去抗衡的基礎,同時給敵國造成心理上的恐慌,使其失去戰爭的勇氣,是戰國時期的大戰略,秦國執行得尤其徹底。僅白起一人,便指揮軍隊在戰爭中殺死敵軍近百萬。“人屠”的稱號,名副其實。

    既然不能釋放,那麼能不能將這四十萬降兵帶回秦國去,當作國家奴隸使用呢?理論上可以,實際上不行。

    第一是主觀上講,風險很大,畢竟是四十萬人。在冷兵器時代,四十萬人就算赤手空拳,也是一支很可怕的力量。怎麼監管,怎麼使用,很難有萬全之策。萬一這些人在秦國本土造起反來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第二是客觀上講,秦國養不起四十萬降卒,至少當時養不起。人是每天要吃飯的,當時養不起,也就等於判了他們死刑了。古人打仗,最大的難題是糧食。幾十萬大軍在外面作戰,必須要有上百萬的老百姓為之提供後勤服務。這就意味著,一場戰役下來,有一百幾十萬勞動力不能從事生產,只能大量地消耗糧食。而秦趙長平之戰,從公元前262年兩國因為上黨而發生戰鬥,到公元前260年九月結束整個戰役,雙方相持了三年。就算是秦國,當時經濟是最發達的,也難以支撐這樣一場戰爭。秦昭王把十五歲以上的壯丁全部徵發到長平,已經是舉全國之力,孤注一擲。趙國受不了,秦國也受不了。據記載,白起在長平決戰最緊要的關頭,因為感覺勝券在握,曾經派人到咸陽,請求秦昭王增加軍糧,以圖一舉消滅趙國。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如果秦國能夠再擠出一些糧食,滅趙是完全可能的。秦昭王明白這一點,可他更清楚,秦國已經“國虛民飢”,被榨乾了。因此他只能指責白起“不量百姓之力”,甚至將白起派去的使者殺死,才斷絕了白起的念頭。而長平的趙軍,早就彈盡糧絕。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哪裡能夠辦理四十萬趙軍的伙食?能夠讓獲勝的秦軍勉強吃飽肚子就不錯了。殺降卒,在白起看來,也許便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了。

  • 2 # 鑑史馬後炮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長平之戰後秦軍殺淨趙國降兵可以說是一件不想做、不能做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仁義盡失的殘暴事。其根本原因就是糧食問題,因為沒糧可供,迫使趙孝成王起用年輕的趙括代替廉頗,也是因為無糧可供,迫使遠離國境長達500公里的秦軍為自保自身能全身已退,做出了殘暴之致的事,殺降。根據現有史料《史記》《戰國策》《呂氏春秋》等記載:秦趙長平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60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決戰,戰爭持續了整整兩年多,雙方在在久攻不下,雙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空前的、兩方的國力消耗也是空前的,戰爭的黑洞在這兩多年的時間裡,不斷吞噬著雙方的經濟命脈。到了後期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長平之戰秦國耗費舉國之力與趙國在長平對峙兩年多,雙方國庫民間均無糧可供了,就連當時最富強的秦國,為了長平之戰秦國的子民在國內已經開始啃樹皮充飢。趙國更慘,因地處冀州地區,農耕歷來是弱項,被迫向列國借糧,結果沒有一國肯借糧。可見當時狀況的慘烈程度。

    那是一個鐵製農具和牛耕剛剛開始使用的時代,秦軍糧食的來源、運輸條件、地理位置及人口條件如何去盤算那場勝利戰爭背後的“吃飯”問題?秦國的兩大糧食產地分別為關中平原和巴蜀,這兩大產糧基地是直接支撐秦帝國連年作戰的根本。雖然有了穩固的戰爭保障來源,但當時的運輸方式十分落後,無非兩種:一是陸路車推畜馱;二是水路沿江運輸。在運輸條件十分落後的當時,要把關中和蜀地的糧食送到離國境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作戰前線,所動用的人力、物力、畜力及空間時間上的跨度數字上都是讓人無法想象的。

    長平之戰前期,糧食這個問題並不突出,以當時趙國廉頗的想法是:秦軍遠道而來急於尋求速戰速決,因為糧道供應遠離國境達千里,如果建立穩固的據點堅守不出,時間長了會因為後勤補給太難而自然撤退,如此可不費一兵一卒坐看秦軍退去,最後決策是趙國按照廉頗的構想決採取堅守不戰的方式迫使秦軍因無糧而退軍。可以說是趙國大大低估了秦國的國力了。趙國眾人都沒想到秦軍除了力戰強悍,久戰也更加強悍。一支軍隊能不能久戰的根本在於沒有雄厚的戰爭資源在支撐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底”。

    廉頗一開始棋輸一著,低估了秦軍家底和決心,可以說,已經為長平人間慘劇埋下了伏筆。廉頗此舉是拿趙國這個“屌絲”跟秦國這個“土豪”比揮霍。到了後期,因為趙國的國力實在無法支撐廉頗的長期堅守不戰策略,被迫來一場大賭博,賭什麼?賭趙括的出擊策略能迅速擊潰秦軍求得一線喘息機會。《呂氏春秋應言篇》:“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索”,而趙國則更慘,“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也就是說,秦趙經長平展開拉鋸之後國內用於保障軍隊的糧食都非常少了,而趙國更是無糧可供,不得不找齊國借糧,然齊國不肯借。可以確切地說,這個理由把逼急了的趙孝成王推上賭桌豪賭一把。

    首先是雙方的基本狀況對比:自秦孝公繼位後,秦國實施商鞅變法從經濟、政治體制上都作了深刻的改革調整,後經過惠文王、武王及昭王三代君主經營的秦國已經是“北有胡宛之利,南有巴蜀之饒,東控函谷之險”,獎勵耕戰,經濟雄厚於列國,各種戰略物資儲備充,且水利發的強大國家。

    反觀趙國,地處冀州,地農業資源遠不如秦國,地薄人眾,雖疆域廣闊而耕地有限,歷來是農商並重,社會風氣“好氣,任俠為奸,不事農桑”,農業經濟上處於列國之末。趙武靈王在位期間,雖然至力於改革,國力一度大盛,然而趙國的改革僅侷限於軍事領域,政治經濟仍處於春秋舊制的狀態。

    國力強大的秦軍相比趙軍已經無“遠道而來必速戰速決”的軟助。長平之戰趙將廉頗考感到秦軍遠道而來攻必欲速戰的情況採用壁高壘堅守不出擊,等到秦軍疲睏的時候,然後再反擊的策略。廉頗的應敵策略貌似正確,但他明顯低估了秦軍的後勤供給能力及發達的水陸供給手段,也高估了趙國的經濟基礎能經得起與秦軍在長平的長期消耗和拉鋸。戰役前階段,廉頗不和秦軍鋒芒硬拼,採取拖廷,打消耗戰的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軍有生力量,想迫使長途跋涉至此的秦軍疲憊。而然廉頗再堅守了三個月不出擊秦軍也不能進的情況下,趙孝成王卻多派人責令廉頗出戰。

    那麼趙孝成王為何屢屢派人督促廉頗出戰?從趙王頻頻催促廉頗出戰來看,很明顯迫切希望這場戰事能早打贏早結束,那麼什麼情況下才能使趙王這麼著急等不了要決意以逸待勞的情形下速戰速決?答案很明顯,此時的趙國已經筋疲力盡消耗不起了。

    從表面上來看,長期勞師遠道而來求戰而不能的秦軍,必定因為戰線太長在物資後勤供應上遠不如以逸待勞且無長線供壓力的趙軍,長期拖廷戰事對秦軍是不利的。然而在與秦軍長時間的拉鋸消耗中,趙軍也因為國內無給可供更發愁。秦軍無糧可供可以退回秦國,而趙軍一旦全國無糧可徵,必定亡國。趙國本來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就是地薄人眾,而就是說“能種地的地方少,而人口又多”,要長期供養一支高度集中人數達40萬之多龐大軍隊作戰壓力巨大,“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正好反映了當時趙國的囧境,沒糧食而人家又不肯借,實在耗不起。在這種狀下,廉頗的高壁壘不出戰跟秦軍比消耗的做法,無疑是叫花子跟土豪比誰更能揮霍錢財了。廉頗的“土豪”策略在財政赤字的軍隊上使,這樣理解趙王為何著急屢屢催促他出戰就合乎情理了。

    廉頗的“土豪”策略與上趙國的糧食供應緊張成了矛盾,後來廉頗與趙王翻臉除了人為的挑拔,根本原因也在這裡。試想,趙王再怎麼昏庸也明白,一旦長期無休止掉進這個拉鋸消耗的黑洞,後果也是災難性的,趙國的出路只有兩條,一條就是能有一位能像當年率領弱燕聯軍一口氣連陷東方強齊七十二城的毅樂這樣的將領幫助他“用奇謀,出奇策”打秦眼下的秦軍;另一條則是成功求和。

    相持階段秦人密謀“雙管齊下”誘使趙王在賭桌下豪賭籌碼。秦人借趙國使者鄭朱到秦國議和的機會,故意殷勤招待鄭朱,向各國製造秦、趙和解的假象,使趙國在外交上喪失了與各國“合縱”的機會,陷於被動和孤立。又採用離間計四處散佈流言:秦軍最害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並使趙王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反對諫阻,任命趙括為趙軍主帥。趙括是一個缺乏實戰經驗將領。他上任後,他改變了廉頗的戰略防禦方針,積極籌劃戰略進攻,企圖一舉而勝,奪回上黨。秦國得知趙國任趙括為將,立刻調整了自己的軍事部署:立即增加軍隊,徵調驍勇善戰且極善抓住動態戰機的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代替王齕統率秦軍。

    最後階段的秦軍已經將面臨無糧的境地。趙括因草率對秦軍發起進攻,秦軍正面部隊佯裝敗退誘使趙軍長驅直入,同時出動了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將趙軍一分為二,在趙軍被分割的同時,秦軍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切斷趙軍的糧道,秦軍合圍趙軍之後,又派出一支輕兵部隊衝擊趙軍,趙軍最後在斷糧的情況下被秦軍圍困46天后被迫投降。此時的秦軍因為長期僵持長平自身的供給尚且顯得捉襟見肘,一下子要增加保障數十萬被圍困46天飢腸轆轆的趙國降卒要吃飯,這無疑是將遠道而來的秦軍推向有去無回死路。題主提到的不管是分批押送其它地方還是還是充當苦力,還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吃飯。現在連吃飯都成問題,其它問題根本無從談起。

    那麼放歸這些降卒到底行不行?答案是肯定可行的。可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放歸降卒等於放虎歸山,過不了多久趙人必定再次東山再起成為與強秦抗衡的絆腳石,這也是秦國統治最不願意看到的,這就意味著以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消滅眼下這個強敵。基於以上種種,長平殺降也至少有了它悲劇的必然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與同事改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