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姐麻麻派
-
2 # 大臉陪你
有人問我,父母控制慾過強是否會給孩子帶來終生的“災難”?有時候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是不是太自我,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我經常看到在父母的嚴厲控制下苦苦掙扎的孩子向我發來的“求救訊號”。
他們內心大多都會萌生一個疑問: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他們究竟愛我嗎?
在我看來,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以對生活的建構和掌控來獲取價值感和安全感。
有些父母無法在自己的生活領域中充分獲得它們:他們面對工作、人際、情感問題時,有著難以解決的焦慮與困擾。但面對孩子時,他們感到自己有能力,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對其進行管束。
“以愛之名實施的控制”成功地繞過了父母的防禦機制,讓他們用這種方式來獲取價值感和安全感。這種內在慾望正是他們控制孩子的深層動機。
被這樣過度關愛的孩子通常面對人際關係時會產生巨大的壓力感,而且經常表現得自卑、無力,對他人有迴避和不信任。
這正是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從父母那裡接收到的愛裡,有相當一部分其實是控制。這種駁雜不純但卻被無數次強調為真愛的父母之愛讓他們的內心迷惑、痛苦而又不自信,因此在面對他人時,自然會表現得那般矛盾。
對於成年後的這些孩子們來說,父母以愛之名實施的控制變得像一張看不見的網那樣,禁錮著他們的行動,讓他們感到痛苦卻覺得自己不配痛苦,感到委屈卻覺得自己憑什麼委屈?
因為他們已經內化了父母的評判標準,無法接納自己真實的情緒與感受。於是,他們被兩種截然相反的感情釘在了原地,動彈不得。這時,最重要的就是要幫助他們先看清父母過往所做的這一切,使他們慢慢開始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真實的感受,這是調節負面情緒的第一步。接下來,當孩子的內心對父母開始產生怨恨和怒火時,也要幫助他們去接納這一點——很多孩子無法接納自己對於父母的恨,其難度勝過他們接納自己的痛苦與委屈。他們需要明白,自己最終的目標是與父母達成和解與原諒,但是,沒有清清楚楚辨清是非曲直,就根本談不上真正的原諒。
只有自己把過往的一切看清,並走出父母設定的種種標準後,他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信條,並從中獲取真正的價值感與自信。此時,和解與原諒才能自然地、堅固地建立起來。
“什麼是完美啊?完美沒有標準化的解釋吧,你們想要的完美未必是孩子想要的。而且你們說的好像都是自己的願望哦。在我看來,當你們按下這個鍵時,已經不是在為孩子定製人生了,而是完成了你自己一生未實現的願望。
控制孩子的人生,活成我們期待中的樣子,對孩子真的很不公平,你們覺得呢?”
隨後,群裡的父母都陷入了沉默。
早年間,羅振宇說過這樣一段話:
“以前認為父母是比孩子早出生的人,所以有責任把經驗、知識、技能傳授給孩子。
但是現在可能得倒過來想,孩子是比父母活得久的、死得遲的人,父母提供的任何經驗和技巧都不足以讓他應付未來社會。”
鬆開你的手,他可以成長的更好。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唯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就像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所說的那樣:
“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若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生命中最深厚的緣份,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不要讓你的控制,讓孩子一生痛苦,讓家庭陷入悲劇。
回覆列表
控制慾,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對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的絕對支配,不允許意外或者是有其他差錯,對於人來說指對她絕對的佔有,思想上行為上都不允許有違揹你的意思。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想要控制住一些事物或其他人。通常內心有較強不安全感的人控制慾望也強烈一些,那些謹小慎微、追求完美、心裡總不踏實的人更希望控制別人。 控制慾強是內心恐懼的表現。對於父母控制慾強的情況,我有幾點以下的建議:
一、與父母有了爭執的時候,不要急於焦慮與生氣,首先理性判斷、客觀的分析自己,再決定好採用哪個意見,不盲目的跟隨,也不輕易的抗拒。
二、不斷訓練自己獨立思考和決策的能力,在碰到與父母有歧義的時候,拿出例項,你的分析,告訴他們,其實你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你的方法會比他們更好。
三、其實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把握住它,那麼你就得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因此,你自己實力的積累,才是真正能夠轉變你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印象,進而來讓他們來支援你的想法才是最好的。
四、學會換位思考,父母的年齡大了,難免有老小孩的特點,有時候會有些自我和固執,大多數時候可以選擇聆聽,保留意見。
在父母的心中總覺得我們是孩子,哪怕你到了50歲,你依然是他們孩子,需要他們的意見和保護。其實大多數情況之下父母就是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想讓孩子少走彎路,希望孩子們平安喜樂,所以,有了衝突的時候,特別是自己情緒上負面能量太多的時候,先冷靜,控制好情緒,有耐心的進行有效溝通,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