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里老師
-
2 # 階前蘭
孩子可能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樣的變化,安全感被打破。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在剪頭髮,有人抱著他指著我逗他:媽媽呢?媽媽哪兒去了?他就大哭起來,傷心得不得了。我把他抱到懷裡,哄了好一會兒才止住。
孩子可能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樣的變化,安全感被打破。孩子不到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在剪頭髮,有人抱著他指著我逗他:媽媽呢?媽媽哪兒去了?他就大哭起來,傷心得不得了。我把他抱到懷裡,哄了好一會兒才止住。
有專家說2歲寶寶追求完美
他希望所有的事物能像他想象中的那樣,不能承受一點點變化。常舉的例子就是餅乾不小心掰開了,他會哭上老半天,在我們認為是很小的事情,他覺得是大事。
我女兒也不能接受我不戴眼鏡,所以當我取下眼鏡的時候,也會要求我帶上。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好好和她說,說我只是想休息一下,這樣其實也很漂亮的就好了。慢慢的她能理解,其實不理解也沒關係,戴上就戴上唄。
還有認為2歲孩子對事物聯絡性沒有建立起來孩子眼中的媽媽一直是長頭髮,紮起來的。可能某一天媽媽把頭髮剪短了,他會覺得那不是他的媽媽,因為他的媽媽不是那個樣子。
甚至還有媽媽不在視線,孩子只會理解為媽媽消失了,當媽媽再次回來,覺得是媽媽變回來了。無法理解見不到的東西仍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孩子會慢慢理解的。
作為媽媽,需要做出一些變化,短暫的消失,微小的變化讓孩子發現規律,慢慢的孩子就能理解事物的關聯性,再往後就能接受媽媽的變化了。當孩子因為媽媽變化,不要覺得可笑,孩子很害怕媽媽消失不見了,我們應該多給予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