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懶葉子—孫鵬
-
2 # 劉建遠123
感謝提問:茶樹品名上千,加工酵化進化成五類三等優劣茶品。陰陽交泰而成人,對茶品喜歡可分四類意識。一類金錢人,腰纏萬貫,高貴茶品喜歡。二類順風人,聼説何茶味奇色嬌喜歡。三類普通人,財力有限歡喜食茶,價格一般而適口喜歡。回類糊塗人,食糊塗茶,有茶可食喜歡。無人知道何類何等茶品最益體喜歡!
-
3 # 一杯古道茶
我喜歡喝茶,不管是獨自一人,還是跟朋友一起。一個人品茶,在於享受安靜,享受那種專注,自得其樂,又可以思考人生。跟幾個知茶的朋友一起聊天品茶論茶,和抒已見,可以找到知音,也可以透過它人學到更多。不喜歡喝杯泡茶,雖然那樣很方便,卻會讓我感到無味,沒有那種意境。在春夏季泡上一泡綠茶,那種若有似於的淡雅,沁人心脾,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欣賞在玻璃杯中的綠茶,無論其形、其色,都是一種享受……秋天喝鐵觀音是最好不過了,秋茶的鐵觀音是香氣最高揚的,無怪范仲淹會有:鬥茶香兮薄蘭芷的感慨……冬天,或是泡上壺紅茶暖心暖胃,或是煮上一壺熟煮,都是再好不過了……最喜歡喝的茶:臺灣高山烏龍、生普(品茶之樂)、綠茶、福鼎白茶。
艾瑪,這是個完全開放的問題,唯一指向是茶葉。
我想從我在做的事情上,來說一下,大家“應該喜歡什麼樣的茶葉”
茶葉的本源是樹上長出的葉子,所以茶葉首先是無可厚非的農產品;但茶葉又承載了太多中國文化的表達,正所謂“一杯茶足以慰風塵”,另一層,茶又是風雅之物。所以茶有“財迷油鹽醬醋茶”之土了吧唧的茶,和“琴棋書畫詩酒茶”之附庸風雅的茶。
作為生活之茶,受歡迎無外乎兩點:1、好喝,2、乾淨,這是我們生活中對所有入口的食物最基本的要求,但這兩點可以說今天做的並不好,剛剛看的一片劉永好在《大時代農業》的一段發言中曾說道,中國18億畝的耕地,連續十一年的豐收,不是靠“人勤勞、政策好、天幫忙”,而是化肥、農藥的使用超過世界平均值的一倍還多,而且十一年沒有休耕,我們是在用化肥、農藥把土地榨乾用盡。而今天茶葉的現實也確實如此,化肥農藥的使用無度,春、夏、秋、冬輪番的採摘生產,我們在向自然無度的索取,自然回饋不出好茶,如果你是一個跟我一樣喝了近20年的老茶鬼,你應該會有和我一樣的感受,今天的茶,越來越沒有當初的味道了。更可怕的是,這背後的農殘安全問題,卻在高歌猛進的茶園擴產中,被漠視和隱藏。乾淨、好喝,這兩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兩個字,今天的茶能夠做到的真心已不多。
如果是作為風雅之物,今天一樣更是一樣的悲涼,我們當下的年輕人更願意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坐一個下午,也不願在茶桌前品茶聊天,而整天坐在茶桌錢的人,有幾個是真正“願意”的呢?生意的需要或者假裝的風雅,固思傳統的中國茶,在文化的演義上,也越來越越不受今天的待見。
大家喜歡的茶,可能在今天,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答案,但應該喜歡什麼樣的茶,我想給出我的一個答案:乾淨、好喝、不裝、真誠,為人之道,即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