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地圈
-
2 # 鮮農場
目前來說,完全不使用農藥的農產品好像還不存在,只是多少的問題,農藥不是完全不可用,要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規定,農藥安全使用標準以及農藥使用合理準則來執行
-
3 # 馬鈴薯先生
有機小麥的好處:
(一)易吸溼
有機小麥種子稱為穎果,稃殼在脫粒時分離脫落,果實外部沒有保護物。果種皮較薄,組織疏鬆,通透性好,在乾燥條件下容易釋放水分;在空氣溼度較大時也容易吸收水分。麥種吸溼的速度,因品種而不同。在相同條件下,紅皮麥粒的吸溼速度比白皮麥粒慢;硬質小麥吸溼能力比軟質小麥弱;大粒小麥比小粒、蟲蝕粒弱。但是,從總體上講,有機小麥種子具有較強的吸溼能力,在相同的條件下,有機小麥種子的平衡水分較其他麥類為高,吸溼性較稻穀為強。因此,麥粒在曝曬時降水快,乾燥效果好;反之,在相對溼度較高的條件下,容易吸溼提高水分。麥種在吸溼過程中還會產生吸脹熱,產生吸脹熱的臨界水分為22%,水分在12%~22%之間,每吸收1g水便能產生熱量336J。水分越低,產生熱量越多。所以,乾燥的麥種一旦吸溼不僅會增加水分,還會提高種溫。
(二)通氣性差
麥種的孔隙度一般在35%~45%之間,通氣性較稻穀差,適宜於乾燥密閉貯藏,保溫性也較好,不易受外溫的影響。但是,當種子堆內部發生吸溼回潮和發熱時,則不易排除。
( 三)耐熱性好
有機小麥種子具有較強的耐熱性,特別是未透過休眠的種子,耐熱性更強。據試驗,水分17%以下的麥種,種溫在較長的時間內不超過54℃;水分在17%以上,種溫不超過46℃的條件下進行乾燥和熱進倉,不會降低發芽率。根據小麥種子這一特性,實踐中常採用高溫密閉殺蟲法防治害蟲。但是,小麥陳種子以及通過後熟的種子耐高溫能力下降,不宜採用高溫處理,否則會影響發芽率。
(四)後熟期長
有機小麥種子有較長的後熟期,有的需要經過1~3個月的時間。後熟期的長短因品種不同,通常是紅皮小麥比白皮小麥長。一般是春性小麥有30~40d,半冬性小麥有60~70d,冬性和強冬性小麥在80d以上。其次,小麥的後熟期與成熟度有關,充分成熟後收穫的小麥後熟期短一些;提早收穫的小麥則長一些。通過後熟作用的小麥種子可以改善麥粉品質。但是麥種在後熟過程中,由於物質的合成作用不斷釋放水分,這些水分聚集在種子表面上便會引起“出汗”,嚴重時甚至發生結頂現象。有時因種子的後熟作用引起種溫波動即“亂溫”現象。這些都是麥種貯藏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有機小麥種皮顏色不同,耐藏性存在差異,一般紅皮小麥的耐藏性強於白皮小麥。
由於麥種很容易回潮並保持較高的水分,為倉蟲、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害小麥種子的主要害蟲有玉米象、米象、谷蠹、印度谷螟和麥蛾等,其中以玉米象和麥蛾為害最多。被害的麥粒往往形成空洞或蛀蝕一空,完全失去使用價值。因此,麥種的貯藏特別應注意防回潮,防害蟲和防病菌等“三防”工作。
有機小麥的種法:
1.選種及處理
品種選擇應選擇經審定推廣的,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強、優質高產的品種,同時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的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品種。種子每年更新一次,種子經機械分級、精選,利用1、2級種子。栽培面積較小的農戶,也可以進行人工篩選,剔出秕粒、病粒、雜質等,確保種子的質量。 種子質量要達到種子分級二級標準以上,純度不低於99%,淨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90%,種子含水量不高於13.5%。 用90℃熱水邊倒邊攪拌種子,5秒後加入涼水,使水溫降至550C,攪拌至不燙手為止,再浸種6小時。
2.選茬、整地
在合理輪作基礎上,選用有機大豆等前茬作物,不能重茬。提倡用減耕、免耕,秸杆還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實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為基礎,松、翻、耙結合的土壤耕作制時,必須與秸杆還田結合起來。伏秋翻地耕深為450px—550px,耕深一致,誤差不大於±25px。翻垡整齊嚴密,不重耕,不漏耕。耙大豆茬要採用對角線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為12—375px,耙後地表平整,壟溝與壟臺無明顯差別,沿作業垂直方向在4m寬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於75px。耙地深度要根據翻地質量和土壤墒情確定,輕耙8—250px,重耙為10—350px。耙深誤差±25px,不漏耙、不拖耙。 除土壤含水量過大的地塊外,應及時鎮壓,以防跑墒。整地作業後要達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表土無大土塊,耙層無大坷垃,每平方米大於75px直徑土塊不超過3個。
3.播種
3.1播期:秋蘿蔔收穫後及時整地,準備小麥播種,一般在11月中旬。 3.2播法:採用375px單條播,隔行播種,間隔一行等來年種西瓜。 3.3播深:播種鎮壓後的深度為3—100px,誤差為±25px。 3.4密度:播種密度為常規播種量的一半,提倡精量播種。 3.5播種質量:秋整地的地塊,做到耮平後及時播種,播種、鎮壓複式作業或連續作業。播種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播量,總播量誤差為±2%,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淺一致,覆土嚴密,地頭整齊,種滿種嚴。
4.施肥
以施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糞肥為好,也可以施用以秸稈、落葉、湖草、泥炭、綠色植物為主的堆肥、綠肥,或施用經過認證許可在有機產品生產中使用的肥料,如有機肥、綠農肥、生物肥料等,但不能使用轉基因肥料。
-
4 # 使用者62566355236
這個嚴格來說並不是不可以,但是使用的農藥有嚴格要求的。
這個你可以直接諮詢做有機產品認證的公司,他們會詳細告訴你的。
國家對於有機產品的認證要求比較嚴,建議你先諮詢,別到時候你用了不符合要求的農藥,那肯定是沒辦法做有機產品認證了。
-
5 # 膠東小鹹肉
這些人都在答非所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
首先,下列答案中有些人概念錯誤,有機農業不是說不能任何農藥不能用,而是不能用化學合成農藥。生物農藥在有機生產中是可以使用的。那什麼是生物農藥呢?下面我來簡單的說一下:
1、概念:生物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病毒、天敵)或者其代謝產物(資訊素、生長素等等)又或者從植物提提取的成分針對目標害蟲進行抑制作用的農藥。
從其成分來說分為微生物活體農藥(比如枯草芽孢桿菌)、微生物代謝產物(井岡黴素)、植物源農藥(苦參鹼、藜蘆鹼、印楝素等)、動物源農藥(天敵類、性誘劑等)。
2、優勢:A對人畜安全,選擇標靶能力強只對病蟲害有作用。B對生態環境影響小,以植物源農藥為例,其在Sunny下一般被光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因用藥造成的農藥殘留問題。
3、缺點:缺點更為明顯,生物農藥的特點決定其防治效果緩慢,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長時間高溫、高溼都對藥效有影響)
4、總結:有機認證不是說辦就辦,如果你是種植小麥的話,至少需要24個月的時間(又被成為轉換期)才能拿到有機認證,同時其對空氣、水源、土地有嚴格要求,甚至周邊離交通要道多遠都有要求。如果確定要種植有機小麥,按照有機標準種植的話,你要做好小麥產量極低的心理準備!
-
6 # 農醫生
有機食品是近代以來新流行的一種健康產品,主要以有機水果和蔬菜為主,還有一些常見的有機小麥。針對您提出的問題,首先。有機產品,並不是不使用農藥來界定的,有機,是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一定的生產規章制度,不使用任何經過化學合成的農藥或者是有促進作用的化肥,還有化學物質,也包含基因工程產物。
可以採用一些天然合成的物質,嚴格遵循自然生長法則,和生態學原理,不違反季節定理。有機產品向來是被認為是最安全,健康的食品,在未來汙染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擁有國家認定證書的有機產品無疑是現代人類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小麥作為一種重要的常見農作物,如果能加入有機產品的行列,這無疑是一個新的突破。所以有機小麥應該作為一種無農藥殘留、無化學試劑的這種產品出現。
回覆列表
1.選種及處理
品種選擇應選擇經審定推廣的,適應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強、優質高產的品種,同時要充分考慮保護作物的遺傳多樣性,禁止使用任何轉基因品種。種子每年更新一次,種子經機械分級、精選,利用1、2級種子。栽培面積較小的農戶,也可以進行人工篩選,剔出秕粒、病粒、雜質等,確保種子的質量。 種子質量要達到種子分級二級標準以上,純度不低於99%,淨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90%,種子含水量不高於13.5%。 用90℃熱水邊倒邊攪拌種子,5秒後加入涼水,使水溫降至550C,攪拌至不燙手為止,再浸種6小時。
2.選茬、整地 在合理輪作基礎上,選用有機大豆等前茬作物,不能重茬。提倡用減耕、免耕,秸杆還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實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為基礎,松、翻、耙結合的土壤耕作制時,必須與秸杆還田結合起來。伏秋翻地耕深為18cm—22cm,耕深一致,誤差不大於±1cm。翻垡整齊嚴密,不重耕,不漏耕。耙大豆茬要採用對角線法,不漏耙,不拖耙,耙深為12—15cm,耙後地表平整,壟溝與壟臺無明顯差別,沿作業垂直方向在4m寬的地面上,高低差不大於3cm。耙地深度要根據翻地質量和土壤墒情確定,輕耙8—10cm,重耙為10—14cm。耙深誤差±1cm,不漏耙、不拖耙。 除土壤含水量過大的地塊外,應及時鎮壓,以防跑墒。整地作業後要達到上虛下實,地面平整,表土無大土塊,耙層無大坷垃,每平方米大於3cm直徑土塊不超過3個。
3.播種 3.1播期:秋蘿蔔收穫後及時整地,準備小麥播種,一般在11月中旬。 3.2播法:採用15cm單條播,隔行播種,間隔一行等來年種西瓜。 3.3播深:播種鎮壓後的深度為3—4cm,誤差為±1cm。 3.4密度:播種密度為常規播種量的一半,提倡精量播種。 3.5播種質量:秋整地的地塊,做到耮平後及時播種,播種、鎮壓複式作業或連續作業。播種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播量,總播量誤差為±2%,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淺一致,覆土嚴密,地頭整齊,種滿種嚴。
4.施肥 以施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糞肥為好,也可以施用以秸稈、落葉、湖草、泥炭、綠色植物為主的堆肥、綠肥,或施用經過認證許可在有機產品生產中使用的肥料,如有機肥、綠農肥、生物肥料等,但不能使用轉基因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