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1442317
-
2 # 哈密瓜的家鄉
人體能承受的溫度,這取決於人暴露在什麼樣的介質當中。
分兩種,一種是人自身的體溫,一種是人在環境中承受的溫度。
先說一下人自身的體溫。
最低體溫極限是大約14.2℃,這是經過檢測認定的結果。人的最高體溫極限:46.5℃。超過就死亡。
再來說一下人在不同環境中承受的溫度。
人能承受的最低環境溫度:如果是在乾燥的室外空氣中,人可以短時間停留在零下62℃的空氣裡。在1994 年,一個名叫卡里·科索洛夫斯基的2歲的加拿大女孩被鎖在門外6小時之久。當時戶外氣溫是零下22℃.最後小女孩除了一條左腿因凍傷不得不截去外,幸運地保全了生命。大人的耐寒力比小孩高很多。
在零下幾十度雖然可以短時間停留在戶外人不會掛掉,但過冷的空氣會使鼻腔、氣管和肺凍傷。
如果是在水中就完全不同。不是水的導熱性好,而是它的密度比空氣大的多,全身浸沒在0度的水裡,未受訓練的人可以在瞬間失去知覺,或在5分鐘以內結束掉。但是受過訓練的人,可以在0度的水裡呆上幾十分鐘(冬泳活動等)。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在0度的水裡呆上幾個小時。如果水溫提高10度,則人們可以在水裡呆上1個小時,但不會容忍超過半天時間;20度的水則可以超過一天時間。
其他的介質比如實驗中的乾冰(-77度)或液態氮(-196度),掉入其中當場就掛了。既便是接觸小塊面板也會瞬間造成嚴重的凍傷,因為瞬間的蒸發會使面板和皮下組織的溫度急劇下降,一下就凍結了,人體根本沒時間反應。
人能承受的最高環境溫度:如果在乾燥空氣中,最高環境溫度極限:大約116℃,這是人體置身其間尚能呼吸的溫度 。
科學家曾對人體在乾燥的空氣環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溫度做過實驗:人體在71℃環境中,能堅持整整1個小時;在82℃時,能堅持49分鐘;在93℃時,能堅持33分鐘;在104℃時,則僅僅能堅持26分鐘;在116℃時,僅能喘上幾分鐘就掛了。
如果是在潮溼的空氣中,由於無法透過排汗蒸發散熱,人的耐高溫能力明顯低於在乾燥空氣中的能力,大約60℃。
人的耐寒性和耐高溫性還是有點超乎你想像。
-
3 # 科壇春秋精選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先說說人能承受的最高溫度吧,這個訊息來自於國家氣象局,所以絕對靠譜。人真能被熱死嗎?人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溫度?18世紀英國的一個實驗生理學家勃萊登於1775年進行的自體試驗表明:如果空氣乾燥,人可以在120℃室溫下停留15分鐘,並無不良反應,體溫仍可保持穩定,而在此溫度下,只用13分鐘,就可使牛肉烤熟;但若在潮溼的空氣中,室溫雖只有48℃~50℃,人卻只能耐受很短的時間,這是因為汗液不能蒸發的緣故。
科學家還對人體在乾燥空氣環境中,能耐受的最高溫度作過試驗:在裸體情況下,人體能忍受的快速升溫極限為210℃;而穿上厚實的冬季飛行服,則人體能忍受的驟然升溫極限可達270℃。但是,體內溫度升高就難以承受了。體溫若超過42℃,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就會發生嚴重紊亂,體內蛋白質可能變性、凝固,會有生命危險,所以體溫計的最高度數只有42℃。對於人體,40℃的體溫是危險的訊號,42℃的溫度會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甚至是死亡。
至於最低溫度,目前沒有查到相關的權威資料,但根據學者的論述可以得出,人類在赤裸環境下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在水溫0度的情況下,經常鍛鍊的人能存活不超過30分鐘,而正常人10分鐘左右就有生命危險。如果是核心器官的溫度,如心腦等,溫度低於34.5度就會有生命危險。
-
4 # 20160305zel
前面幾位說的不錯,這個問題要分環境溫度還是體內溫度來作答。體內溫度最佳應該大約是37℃稍高點,超過42℃很多臟器功能會出問題,60℃以上蛋白質就變性,也就是說肉都熟了...體溫長時間低於零度肯定不行,此時細胞內形成冰晶也不一定,即便沒那麼極端,但長時間低於體溫也是不行的,因為很多生化反應不能正常進行,這個嘛具體數值不詳。關於環境溫度的影響,說點自身體會: 最高溫度接觸過70多℃的,是在撒哈拉乾燥的沙漠裡,Sunny下大功率柴油發電機鐵皮機房裡,散熱器之前,吹出的熱風燙燙的,但是因為空氣流動性尚好,人體並不覺得很難受,基本可以正常工作;最冷呢是近-40℃的內蒙高原,颳著風,專門跑大野地裡去體驗了一把。能捂著的地方都捂著了,唯一感到不適的是露著的額頭吹得生痛,能領會到那是寒風透了頭骨,凍著了腦仁的故。趕緊抓拍了幾張照片留念,但手幾秒鐘就凍的拿不住,鏡頭也屢屢卡住,進退不得,後來這機子電路板終於提前退了休...人沒事,趕緊扭脖子捂臉逆行躲著風回來了...順帶說一句,那地方喝酒醉了躺野地裡可是不行,重者喪命,輕者裸露的手腳凍得冷庫裡的豬蹄一樣,看著刷白,敲起來梆梆地響,去醫院裡解凍後就壞了,起泡發黑壞死跟燒傷的一樣一樣...
-
5 # 豌豆射手是什麼樣了
溼度30%:最高極限116攝氏度,最低極限-116攝氏度
溼度80%:最高極限62攝氏度,最低極限-62攝氏度
-
6 # 國際點吹風
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年2月,分析了自1880年到2019年間地球表面的氣溫變化,顯示過去十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十年。此外,自1960年代以來,每個年代的溫度只有上升沒有下降。自1880年代以來,全球均溫已經上升超過攝氏1度(華氏2度)。
科學家警告,熱浪恐超逾人體極限。根據美國太空總署1958年的一項報告,倘相對溼度在50%以下,人們可以在攝氏4度至35度(華氏40至95度)的環境下長期生活。當相對溼度下降,人體較易出汗散熱,可承受的溫度上升;反之,相對溼度上升,人體可承受的溫度會稍低。
英國勞柏羅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氣候科學家馬修斯(Tom Matthews)指出:地球整體而言正慢慢走向攝氏35度的界限,有時一日有數段時間,溫度更超越了這個界限。
他又解釋說:「當溼球溫度(wet bulb temperature)升至35度時,人體的調節系統就難以運作。就好像人們在桑拿浴室逗留一段長時間,核心溫度升高,就會出現中暑和器官衰竭的情況,甚至死亡。」
溼球溫度指的是當環境透過蒸發水分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因此通常較天氣預報的正常氣溫較低。一旦超過溼球溫度門檻,空氣裡的水蒸氣較高,讓人體的汗液無法蒸發。
地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氣溫正慢慢上升至人們可忍受的極限;同時,我們應該問自己:到底能夠做些什麼?
-
7 # 賽先生科普
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答案,需要看人體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前提下。
高溫比如我們冬天經常會使用的電暖器(見上圖),通電後,你可以將手掌放到其面前十幾公分的位置,溫度可以達到五六十度,並且你的手可以堅持一段時間,不會有什麼變化。但如果你把手放到相同溫度的水裡,也就一兩秒,你得手估計就燙傷了。
兩百多年前就有一位勇敢的科學家,親身試驗了一把。當然不是去泡熱水,而是熱空氣。
這位英國的勃萊登先生,先是在室溫為71攝氏度的乾燥空氣下,待了近一個小時;82攝氏度,堅持了49分鐘;93攝氏度堅持了33分鐘;104攝氏度堅持了26分鐘。其間,透過不斷的排汗,他的體內溫度是一直維持正常的,但是要注意一點,測試環境是乾燥的,如果換做溼空氣,那麼人體承受的氣溫就會大幅下降。極端一點,就和泡熱水差不多。所以,在乾燥環境下,人體的承受最高溫度在200攝氏度左右,具體也因人而異。
如果是體內溫度升高的話,那後果就嚴重了,如果發熱到42攝氏度,得不到及時降溫,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低溫同樣的,對於最低溫度來講,如果是有保暖衣物,零下幾十度是沒有問題的。被譽為世界寒極的奧伊米亞康,最低氣溫測過零下67攝氏度左右,但是當地依舊有數百村民居住,對了,那裡是俄羅斯的地盤。
但是對於體溫來講,溫度下降到30攝氏度以下,器官會出現衰弱,意識也會模糊;降到22攝氏度,生命中樞會出現異常;核心體溫一旦降到15攝氏度左右,人體就會死亡。
工作順利~期待您的點評!右上角關注哦! -
8 # 科學船塢
這取決於周圍的環境條件,比如空氣是否是乾燥的,也就是空氣溼度的大小,空氣溼度大,承受極限明顯降低,空氣溼度小,則可以承受200攝氏度的高溫一會兒。
外界溫度高低不是人體是否能夠承受的直接因素,體感溫度才是。人體的恆溫在36℃-37℃區間浮動,這主要受個人的體質以及季節環境的影響,並不是傳統概念上的37攝氏度整。
高於37.5℃就是低熱了,高於38℃就是中度發熱,高於39℃就是發高燒,至於40℃以上,就需要特別注意了,所以體感溫度是關鍵。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人在乾燥(相對溼度極低)的環境中,可以在104℃的環境中堅持了26分鐘,出來之後,體溫還是37℃左右,他並沒有感受到不良反應,換句話說,外界的溫度並沒有破壞掉他的體溫調節中樞。
可是如果來到空氣溼度高一點的環境中,溫度升高,體內熱量散失不掉,體溫調節中樞紊亂,破壞了產熱與散熱間的動態平衡,人在四十多攝氏度的高溫天氣裡,特別是暴雨來臨前的高溫天氣裡,即便在外面待上一會兒,也會感覺到胸悶氣短。
人體能承受多低的溫度,相對高溫來說,人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就不行了。我們不懼零下十幾攝氏度的低溫,是因為我們穿得厚實,如果脫掉所有衣物暴露在寒冬凜冽的環境中,不出半個小時就GG了。
-
9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體能承受的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分別是多少?
人體所能承受的溫度與外界條件是直接相關的!這個長江以南的朋友有頗多怨言,為什麼呢....?因為暖氣取暖配置基本都是以長江為界,當然部分長江以北附近的也沒有,但到以南統統都沒有,冬天那個陰溼溼的冷,絕對讓初次到南方的北方朋友記憶猶新!!
這是南北方供暖的地圖,基本配置都是是長江為界,標準也很簡單-以溫度為區分界限,但標準制定者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即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引數,即在溫溼度不一樣的空氣裡,我們對周圍氣溫的感知是不一樣的,道理也很簡單,陰冷的的感覺是因為空氣溼度大,導熱係數比干冷空氣強得多,因此我們全身會有一種冷到骨子裡的感覺!而乾冷則相對好很多,因為導熱係數比較小,乾冷的體感儘管會不舒服,因為會帶走身體的水分,但體感溫度卻相對比較高!
同理乾熱和溼熱的感覺也是相對的,南方溼熱時,人體表面汗液無法透過蒸發來散熱,那感覺絕對令人崩潰!而乾熱則會迅速帶走身體表面的水分,讓人體感涼爽!當然兩種條件下其實沒有一種令人舒服的,乾熱會帶走大量水分需要補充水,而溼熱則會讓人體內熱管理混亂,導致中暑......
人體耐受的最高與最低溫度實在不太好測試,只有一些非正式記錄可以參考:曾經有人在104℃的乾燥環境中堅持了26分鐘!另第一冰人世界紀錄保持者”金松浩曾經在央視的節目中在冰桶裡保持了115分鐘,這個挑戰絕對比在零下10度的空氣中脫光衣服站10分鐘來得更有難度吧!
當然這種事情各位還是看看算數,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差異,不適合每個人都去測試自己的極限,就當新聞來看吧!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也是經過查詢後才敢回答,但我心裡還是不太踏實,因為這個結果也沒有說明哪個科學家或研究機構是什麼時候得出的結論呢!有的只是說科學研究發現,人體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是46.5攝氏度,最低溫度零下14.2攝氏度。我覺得這也是有個體的明顯差異的,跟體質或者個體的耐受性有很大關係,跟你做實驗時的方法也有關呢!你只是將身體放入水中,這時得出的結論和將身體置於環境溫度的實驗,得出的數值會差異巨大!我倒是認為將身體置於環境溫度的實驗更合理,因為這種實驗可以使人體充分暴露在空氣中,調動人體的各種功能來調節,比如:面板及其汗腺、各個器官的活動代謝、呼吸、心跳等等,來完成開合,是加快散熱還是閉合保溫。用這個辦法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最高116攝氏度,最低零下22攝氏度!我覺得這個實驗科目有點玩命的感覺,玩兒得狠點時,可能還會創造新的記錄,我不主張搞這樣的極限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