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志娛樂剪輯

    賈樟柯是以一種詩意的方式呈現著他們的真實生活和狀態。這種詩意並非不真實的方式,而是指他發現了底層的、邊緣的人們那種被遺漏的打動人的細節,底層人物的生活被審美化了。

    錢的詩意化,或許只有在窮人那才有可能,而在富人那裡,錢不過是資本

    再比如韓三明與他的前妻分吃一顆大白兔奶糖的鏡頭,賈樟柯濃墨重彩地書寫著這種物質匱乏狀態下的浪漫,令那些對著大魚大肉食之無味,閒著沒事幹就整天吵架鬧離婚的所謂主流之人汗顏

    賈樟柯鏡頭裡的底層人、邊緣人,再不是那種臉譜化、程式化的呈現。他還原了他們本身的豐富性,狡黠、幽默、溫情、暴戾、堅忍、怯弱對這樣的邊緣人群,賈樟柯給予了詩意的關懷和尊重。

  • 2 # 甘肅老高

    影片講的是:山西的一個普通煤礦工人,16年前買回了一個四川媳婦,媳婦剛懷孕,就被公安局解救回去了。16年天各一方之後,煤礦工人去三峽地區尋找他的女兒,而因三峽工程的緣故,前妻家所在的縣城,早已被淹沒在水底,前妻的家人對他也不怎麼友善,幾次三番折騰之後,他終於見到了前妻,兩人在長江邊相會,彼此相望,決定復婚。

    女護士沈紅從太原來到奉節,尋找她兩年未歸的丈夫,他們在三峽大壩前相擁相抱,一隻舞后黯然分手,決定離婚。

    老縣城已經淹沒,新縣城還未蓋好,一些該拿起的要拿起,一些該捨棄的要捨棄……故事情節看似簡單,在商業片、日韓泡沫劇充斥影視市場的今天,《三峽好人》無疑給我們帶來了一份厚重,以及這份厚重所留下的深深的思索。

    這部片子,讓我真正看清了,中國最底層勞動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之前從不知道,也很難有機會看到。現在的媒體,歌功頌德的事太多了,混淆視聽,只知道有些山區很窮,窮到電都沒有……之類的。

    生活是很困難的,生活是很無聊的。為了生活,有人從事著日薪30-40的拆房子的重體力勞動,有人冒著生命危險開挖黑煤窯,只為贖回老婆,有人曾花三千將妹妹賣到山西,待解救回來,居然再次將其以三萬賣給包工頭,有人為了給男人治病,甘願做暗娼…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影片告訴我們,在我們生活的國度裡,還有這樣一個地方,還有這樣一群人。《三峽好人》揭示了一個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在極端的貧困中,做人的尊嚴根本就不存在,死與活已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錢上升到了人生理想的最高境界。為了錢,底層的女人除了自己的身子還有什麼可供換取金錢呢?男人除了體力和一條命,也沒有其他的本錢。人賤命也賤,他們的一身正如片子的結尾一幕,一生都走在鋼絲之上,隨時有掉下來的危險。窮人生也好,死也好,沒人在意,沒人在乎,自生自滅。

    影片對生活糜爛醉生夢死的城市人是非常不屑的,很多人對土得掉渣的農民工反感甚至憎恨!城市人的虛榮心讓中國社會嚴重分化,農民工已喪失了作為一個社會公民的應有權利,在勢利的城市人眼中只有在城市邊緣艱難刨食。在這凋謝的世道上,農民工的生活顛沛流離,生命如此渺小,命運如此不堪。

    過去20多年的鉅變,為越來越多的華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為此付出了代價。這也許是發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價,但至少我們在享受全新生活時,不要忘了那些默默無聞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處“討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產生活極不相稱的服裝和嗜好(包括老四樣菸酒茶糖)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裡分不清歡笑悲憂。成功失敗,浪裡看不出有沒有。”

    浪裡看不出,但《三峽好人》為我們看了;分不清歡笑悲憂,《三峽好人》為我們努力呈現了;滔滔江水,浪花轉瞬即逝,《三峽好人》為我們記錄了。

    影片留給我深深的思索:生活是什麼?我們追尋的生活又是什麼?也許當我們這樣自問的時候,當我們為了生活而盲目奔波的時候,不防去看看在同一時空下別人是怎麼生活的。當我們關注別人生活方式的時候,也許我們能解釋很多無法回答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還記得你的第一個網名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