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羅廖夫

    臨近年底,俄羅斯航空無人機領域頻頻傳來好訊息,先是12月27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獵人”重型無人攻擊機將在明年進行武器試驗,驗證攻擊空中目標的能力。12月28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又報道稱,“獵戶座”無人機成功發射導彈,成功命中地面目標,標誌著該機真正獲得了察打一體能力。

    首批3架"獵戶座"無人機和2套地面指揮控制系統目前在俄羅斯軍隊進行測試,這是俄羅斯軍隊接收的首批中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也是俄羅斯第一種察打一體無人機。邁入新世紀以來,在無人機領域沉寂多年的俄羅斯,突然在2020年底頻頻發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回顧歷史,不難發現,蘇聯時代在無人機領域造詣頗深,但到了俄羅斯手中,卻是一言難盡,令人不堪回首。

    1957年,蘇聯無人機計劃正式啟動,在蘇聯航空工業部的主導下,由圖波列夫設計負責具體研製工作,蘇聯無人機先驅者安德烈.圖波烈夫擔任設計總師。經過兩年多的奮戰,他們於1959年底研製出了第一款名為“BAZIJILI—S”的無人機,該機機體呈圓柱形,三角形機翼設計,在1960年的首次試飛中,飛行了大約1000公里。儘管前景一片樂觀,但在赫魯曉夫“導彈致勝論”的影響下,無人機研製工作停滯不前。

    為了挽救無人機專案,圖波列夫設計局只好將研製方向轉入戰略偵察層面。1960年,一款名為“圖-123”的無人戰略偵察機正式列裝蘇軍,作為圖波列夫設計局的首款無人機產品,“圖-123”無人機飛行速度每小時2700公里,飛行高度2萬米左右,最高速度可達2.5馬赫,採用發射車起飛,透過傘降方式回收。就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言,任何北約國家內的防空導彈都無法將其擊落,成就了它的一世英名。

    進入7,80年代以後,蘇聯在歐洲方面為了保持戰略優勢,部署了大量武器裝備,而其代價就是軍費的嚴重超支。為了減少開支,蘇聯人在偵察方式,將目光投向了無人機,相較於有人偵察機而言,無人偵察機具有著成本低,機動靈活,安全係數高等優點,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圖波列夫設計局相繼推出了“圖-141”海燕無人偵察機,“圖-143”航程無人偵察機等機型。

    由此,蘇聯無人機完成整體轉變。在遂行軍事任務需求來看,由最初的高空戰略偵察轉為低空戰役戰術偵察,而操縱方式上,也由原來的程式飛行,向著無線電遙控和計算機處理系統升級換代。

    儘管蘇聯在光電領域,資訊處理等方面,落後於同時代的歐美國家,但還是研製出了多款效能出色的無人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反觀作為繼承者的俄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青出於藍勝於藍”,反而是沉寂多年。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接手了大量的蘇聯航空工業遺產,在其基礎上,僅僅只在上世紀90年代研製出了“小蚊子”無人機系統,以及在新世紀初推出了“鰩魚”無人機計劃,除此以外,就沒有傳來任何訊息。而進入新世紀以後,世界各國都將中長航時,察打一體化無人機作為發展重點,爭先恐後的開始了研發,並列裝部隊投入實戰,而俄羅斯依舊選擇按兵不動。

    但是隨著敘利亞內戰的爆發,突然令沉寂多年的俄羅斯醒悟過來,但國內無人機領域竟然沒有拿的出手的產品,無奈之下,俄羅斯只好選擇外購的方式,向奧地利,以色列等國購買無人機,滿足部隊的作戰需求,暫時緩解了燃眉之急。

    透過外購解一時之急,俄羅斯內心可以接受,擁有獨立自主的無人機產品,才是俄羅斯真正的目地。於是在2010年以後,有關中長航時,察打一體化無人機的研製工作,在俄羅斯軍工企業內緊鑼密鼓的展開。

    S-70“獵人”重型無人攻擊機,於2012年開始研製,2019年進行首次試飛,據公開資料顯示,“獵人”無人機機身長14米,翼展長19米,起飛重量20噸,有效載荷8噸,最高時速達1000公里,作戰半僅4000公里。如此出色的效能,的確不容小覷,而俄羅斯方面也計劃,將“獵人”無人機與“蘇-57”重型制空戰鬥機搭配使用,將載荷龐大的“獵人”無人機打造成一款“炸彈卡車”,以此用來彌補“蘇-57”載彈量不足的缺陷。

    而就目前情況而言,“獵人”無人機只是完成了飛行穩定性的測試,至於隱身效能,武器系統,航電系統等子系統的的相關工作還在緊張測試中,並沒有得到充分驗證,還處於早期階段。另外,與“蘇-57”隱身戰機搭配使用,聯合作戰也只是計劃而已,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2019年亮相於世人眼前的“獵戶座”無人機,是俄羅斯首款中低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研製工作於2011年開始啟動。“獵戶座”無人機按照原先設計規劃,是用來執行中低空偵察任務的,但隨著敘利亞內戰爆發等因素的影響,俄羅斯國防部要求該型無人機還得具備有察打一體化能力,於是在研製途中,增加了打擊模組。

    該型機最大起飛重量1100公斤,最大有效載荷250公斤,滯空時間長達24小時左右,可攜帶多枚空地導彈和高精度滑翔制導炸彈,自2020年4月起,交付俄軍進行實驗性應用。隨著空地導彈的成功試射並命中目標,“獵戶座”無人機的列裝,正式標誌著俄羅斯擁有了第一款具備察打一體化能力的無人機。

    不論是身負重任的“獵人”,而是創下第一的“獵戶座”,它們的出現,只是解決了俄羅斯在無人機領域的有無問題。至於後續的完善無人機作戰體系,以及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等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更要命的是,相較於中美同時期無人機發展而言,俄羅斯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中國察打一體無人機已經出口海外幾百架的2020年,俄羅斯才突破相關技術。早在2008年,成都611所就成功地進行了"翼龍-1"無人機的導彈掛載打靶試驗,如果按照這個時間計算,中國在察打一體無人機領域領先了俄羅斯十二年。而且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中國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已使用多年,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目前中國的第二代翼龍-2和彩虹-5也已經非常成熟並大批生產。

    俄羅斯軍工在諸多傳統領域仍然具有深厚的技術積澱,但是在無人機這樣的新興領域,就遠遠落後美國和中國,所以,俄羅斯的功課還要慢慢補,還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至於實際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 2 # 利刃號

    【俄羅斯無人機技術實力不是很強,最新被俄國防部印上日曆的"獵戶座"無人機,整體設計比中美落後10年左右】

    以亞阿戰爭為標誌,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認可,研發或者採購無人機的國家也越來越多,其中就包括俄羅斯。但是很明顯,在無人機研發方面,俄羅斯落後很多。就拿俄羅斯最新研發的、被寄予厚望還被俄羅斯國防部印上2021年日曆的"獵戶座"無人機為例,綜合分析,該機的整體設計,也就達到中國翼龍1和美國已經退役的MQ1的水平。和中美最新的同類無人機相比,"獵戶座"落後10年左右。該機攜帶的一款KAB20制導炸彈也被發現,和土耳其TB2無人機使用的MAM-L微型智慧彈藥很相似。

    這就很奇怪了,俄羅斯是公認的軍事工業強國,航空工業能力也全球領先,為何會在無人機研發領域落後呢?

    【"獵戶座"無人機整體設計只達到中國翼龍1的水平】

    實際上,俄羅斯在無人軍事裝備研發應用方面並非全盤落後,俄羅斯的無人地面作戰裝備研發就很突出。

    在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就相繼推出了多款高效能無人地面作戰裝備,在實戰中,這些裝備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這些無人地面作戰裝備涵蓋掃雷、戰鬥等多種型別,美國就曾透過親西方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繳獲和分析了一些俄羅斯的無人地面作戰裝備,對其效能和思路也比較認可。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個人判斷,俄羅斯唯獨在無人機技術方面落後,恐怕和兩個原因有關。

    【中國最新的彩虹5、以及翼龍2,也包括翼龍1D,都超過俄羅斯"獵戶座"】

    第一個原因是子系統,包括髮動機和資訊整合技術。

    無人機是高度資訊化的裝備,其資訊科技整合度一直都很高,而資訊科技、積體電路技術,一直都不是俄羅斯的強項。還有就是高效能的發動機,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整體技術實力確實很強,至少目前還領先中國,但是在無人機動力方面,俄羅斯的能力似乎還有待提高。

    以"獵戶座"無人機為例,該機研發開始於2011年,2016年首飛,2019年就發生一架原型機墜毀事故,據推測,很可能和發動機有關。俄羅斯最初為該機配備了奧地利技術標準俄羅斯改進發動機,後來又改用俄羅斯完全中國產的發動機,但是可靠性,並未因此好到哪去。

    所以,俄羅斯無人機技術落後,子系統研發能力不足恐怕是原因之一。

    【和美國無人機相比,"獵戶座"只達到退役的MQ1的水平,和最新的捕食者B相比,差距明顯】

    第二個原因,很可能是資金。

    和中國無人機研發既有民用市場支撐,還不缺資金;美國無人機發展有政府資金支援,完全不缺錢不同,俄羅斯無人機發展既沒有民用市場的支援和幫助,也因為俄羅斯經濟的問題,無法從政府那裡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援。

    而這個根本性問題,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以及創新。中國無人機技術崛起,民用市場的創新起到很大作用,美國無人機技術突出,大規模的軍事應用是主要創新推動力。而這兩個有利條件,俄羅斯都沒有。

    【俄羅斯無人機發展,主要是受子系統研發製造能力和資金的困擾,比如發動機】

    因此來說,俄羅斯無人機技術落後,原因有很多,但這些問題,俄羅斯在短期內都難以完全解決。而這個現實就決定了,俄羅斯無人機技術想要在短期內實現崛起,其實很難。

    但是,也應該看到,俄羅斯世界級的航空工業能力,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俄羅斯無人機的發展。在無人機研發方面,俄羅斯的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種事情讓你又高興又恨得牙癢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