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鏟盡崎嶇大道平
-
2 # 獨孤一狼
武功境界設定:
1、第一境界:技擊。這是最低的境界,也是最好修煉的境界。
所謂技擊,即使會上一兩招武功就可以稱之為技擊了,指的是人們對武功招式的熟練程度。一般計程車兵都是懂一些技擊的,而技擊術到了極限,也就是看家護院的本事,特種兵的強度。
鹿鼎記裡多隆的境界,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橫練功夫的極致也就是第一重境界了。極致情況就是一個巨漢,天生神力,修煉金鐘罩和毒砂掌到了最高境界。如果有更好的資質,由外及內,練出來自己的內功了,那就是另外一重了。
2、第二境界:內息。就是練了內功的人。一般的武林門派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是一同學習的,但是第一境界快的話半年就有所成就,但是第二境界沒有五年以上的經驗就無所成就。一般的江湖門派的少俠們,是這一境界的巔峰人物。
袁承志屬於這一個境界的代表人物。有一定的內功基礎,有很好的格鬥技巧的武林中人。
3、第三境界:得勢。所謂得勢,就是練武的人已經對武功的熟悉程度已經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境界,他們練武不再拘泥於招式,所有出手全是習慣成自然,對於刀劍的反應遠遠快於一般高手。他們對第二境界的高手並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在內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一個得勢的高手可以仗著更快更準確的出手獲勝。
飛狐外傳裡的苗人鳳,那個習慣的縮脖是致命破綻,但是隻有熟悉的高手才知道,這就是得勢的典型人物。而更直接的例子是古龍的小說裡面,許多武林高手都是靠著苦練一招來讓自己的武功提升的,這個提升,這裡就視作了第二重到第三重的提升。
4、第四境界:三昧。這個境界是武中三昧的領悟期,武者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肢體反應,而是開始考慮如何控制自己的武功,讓自己能夠更好的戰勝敵人。而武技分為心,體,技三昧,每領悟其中的一個,都能有很大的提升。只有全部都通透了,才是真正的宗師級高手。
心:讓武者以最合適的心態去打架,領悟後,一個武者知道自己為何而戰,能夠在戰鬥中始終維持同一種心境,不會彷徨迷茫,更不會在緊要關頭廢話連篇讓敵人翻盤石破天修煉羅漢伏魔神功,張無忌修煉乾坤大挪移的時候,都是處於無慾無求的心境。而楊過去絕情谷前的頓悟,郭靖在華山上的改變,則是這種心境的塑造過程。對於領悟能力高的人來說可以是一瞬間的事情,對於另外一些則是極為困難了。
體:讓自己的身體以最合適自己武功的途徑進行反應,可以保證不被偷襲,已經做出最合適的反應。
一般一點的,把這個體昧設定為內功達到先天級數。對於金庸小說裡面不涉及先天的,那麼,就是把內功練到了大成級數。而特殊一些的,則是靠著極為特殊的體質和人對打,明顯的例子,參見李尋歡遇到的大歡喜女菩薩,肥肉多到了一定境界,直接無視小李飛刀。
技:尋找到了最為適合自己的武技,用最適合自己的武技去戰鬥來彌補不足。
代表人物令狐沖,純靠技術打天下。
有些武者能夠領悟兩個三昧,距離宗師級別一步之遙。天下五絕裡的四個人早年都還差一些,黃藥師和一燈需要練心,洪七公和歐陽鋒需要練技術。而到了後期,黃老邪死了老婆,心如死灰,踏入宗師級。一燈NTR,看破紅塵,踏入宗師級。洪七公靠著九陰彌補,而歐陽鋒練了逆轉之後,又丟失了神智,心昧不再,只有遇見楊過的清醒狀態屬於宗師級的。
重陽宮的小龍女,有技術和心境,沒足夠的身體條件,再被尹志平說得心性一亂,三昧剩下一個,被人打到撲街。重陽宮的楊過,三昧齊全,就是壓制狀態了。慕容復,有體,有技,沒心,不知道審時度勢,先是被王語嫣說的放了段譽,一看到西夏榜文就放棄王語嫣,在少室山被突然爆種,技體瞬間滿值的段譽翻盤了。逮住段正淳後被幾句話說得心神大亂。再比如武當山上的張無忌,體是九陽練就的,技是太極流,沒有心,所以追擊時被輕鬆翻盤。
5、證虛。三昧俱得的大宗師,幾乎沒有破綻,和人動手的時候根本不會出現爆冷和暗算的問題,能打敗他們的只剩下磨時間,磨功力,磨耐性。
天龍的喬峰,
從始至終都是這個境界,一個人闖聚賢莊都無所謂的強者,內功絕頂,功夫出眾,完全就是宗師級的。射鵰裡的老頑童,雖然心態始終都不是很正常,但是確實是很少自我迷失,除非遇到了瑛姑和蛇不太正常,其他時候都是宗師級別。神鵰裡的郭靖和十六年後的楊過,少林寺和三僧磨工夫的張無忌,都是這個階段。
6、合道。用自己的武功和自己的為人處事的道理相互印證,讓自己的武功上升為一種哲學思維而無往不利的人。
天龍八部裡的掃地僧,那麼多高手,但是隻有他能夠用佛法化解武術的後遺症,這就是境界。再有一個就是黑木崖上的東方不敗,只不過他的價值觀變化不是很容易讓人接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同樣是引刀成一快,他就比嶽不群和林平之恐怖的多,這種境界帶來了實力的攀升。黃易小說裡提到了蒙赤行赤足走遍山河,為的是這個境界,而浪翻雲說的極情和劍道的融合,也是這個境界。古龍小說裡,西門吹雪因為結了婚,發揮不出來最高水準了也一個原因。他們都是大宗師,但是他們的武道和處世是需要印證融合的。 7、破碎。不再是人間的人了,屬於那種人家大炮級別的怪物。
金庸小說裡沒有,這個設定下也沒有。如果有是什麼樣子的呢?覆雨翻雲裡的浪翻雲和龐斑的境界。邊荒裡的燕飛不算,他是一個無限強化體昧的人間大炮而已,論境界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不過,如果再去尋找的話,那麼,也許晚年蕭秋水算是一個。
-
3 # 星空一煒
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武學體系,由於我只是對金庸小說相對熟悉,因此只談談它的武學境界等級劃分。
01 按接近最高境界的程度劃分在三部曲中有武學最高境界這個形容,根據它可分為已達最高境界、幾乎已達最高境界、漸進於最高境界、未達且未漸進於最高境界。
已達最高境界的代表人物為張三丰,而幾乎已達最高境界的代表人物為萬安寺時期的張無忌,而漸進於最高境界則為三論五絕,剩下的所有人自然是最後一類了。
【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再加上武當絕學的太極拳劍,三者漸漸融成一體,幾乎已到了武學中最高的境界。】(引自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三版倚天張無忌的武功是相當的) 02 按是否達到登峰造極來劃分作者有時候也用登峰造極來形容武學境界,比如一論五絕登峰造極,蕭峰、蕭遠山、慕容博也是登峰造極。
03 按是否達到一流來劃分作者有時候也用是否達到一流來形容人的武學境界,比如倚天屠龍記中趙敏就是一流高手。
04 按是否達到上乘來劃分武功是否達到上乘也是一種劃分方法,比如倚天屠龍記中朱長齡武功已達上乘,俠客行中白萬劍內功未達上乘。
05 按是否達到化境來劃分按是否達到化境也是一種劃分方法,比如倚天屠龍記中楊逍內外功均至化境。
回答完畢。
-
4 # 雪飲冰心聶風
沒法強行劃分,因為武學之道,學無止境,永無盡頭,你覺得誰武學境界很高,但是總有別人比他更強,這就是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沒有最高,只有很高而已。
這就和升級考試差不多,剛開始是小學,學習一些長力氣,加速度的基本功,然後開始學習一些拳掌,兵器,輕功,暗器等各種功夫,等這些都練的差不多了,可以下山行走江湖了,就算是小學畢業了。全真七子武當七俠等就是小學畢業生。
再升一級,就是把各種武功融會貫通臻於化境,不拘泥於形式,普通招式都能發揮出莫大威力,可以獨當一面了,這就已經是初中畢業了,郭靖楊過張無忌五絕等人都是初中畢業生。
再往上,內力爆滿到一定境界,普通近身比武方式已經滿足不了那些高手了,於是無形勁力代替拳腳招式,遠端攻擊代替近身搏鬥,修煉大成之後,隔空傷人隔空取物,這已經超越了一般人類的比武,這就是高中畢業生,代表人物就是喬峰虛竹段譽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等人。
再往上,內力凝聚,可以馭氣成型,並且可以隨心所欲,超凡入聖,這個代表人物就是三尺氣牆的掃地僧了。這個應該是大學畢業了。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看看內丹修煉的基本程式,這裡我想愛看武俠玄幻小說的大家能看到許多熟悉的名詞。內丹修煉的方法, 其基本程式一般分為: 築基煉已、煉精化炁 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五個階段(《崑崙》三部曲、《九鼎記》等直接採用這個等級劃分)。
首先來看看“築基煉己”
築基煉己, 是煉丹的起首工夫, 如同蓋房子須要先打地基一樣, 這是內丹的基礎功夫 ,一般以靜坐內煉為主。築基的作用是為了補足精、炁、神三寶, 達到祛病健身! 調養身心的目的, 為修煉內丹做好準備。
築基一個階段, 可以起到靜養身心,調和陰陽, 祛病健康, 延年益壽之功效。如今之氣功療法, 基本在內丹學的築基範圍之內,築基煉己的功效、目標大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行為、道德方面的修養,二是心神方面的鍛鍊,三是補益身體和精氣的虧損。
武俠世界中在這個階段的一般都屬於門派裡的普通高手,大部分時間還需要處理門派內的俗事,憂慮人際關係,甚至還需要為修煉資源而煩惱,如此究其一生都會被困與此境界。這類高手一般不懂修煉的普通人也可以從其外貌、言談、神氣中猜測其修煉境界。
再來看看“煉精化氣”
煉精化氣,是將自身元精化為陽炁, 透過任督二脈,而採入丹田, 使精采合一,這個過程便是大家時常聽到的“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脈”。
這個階段不同於一般的氣功修養,算是進入到真正的內丹修煉,開始自己的仙道修煉了。此時全身的關竅進一步開啟, 經脈暢通、此時將人身之氣與天地之氣進一步相合。
在武俠世界中的大部分一般高手都可以歸為此類。該階段算是“築基練己”階段的深化,是築基成功後水到渠成的功夫。從外形上這類高手與築基期頂峰的高手無異,但元丹初成,任督二脈已通,全身已開始產生一絲純陽氣息,同一境界或更高修為的高手可以透過外洩的氣息互相感知對方修為,外放的純陽氣機可以震懾普通高手。郭靖、五絕、蕭峰等金書主角基本都可以歸在此類中。
再下來便是“煉氣化神”
煉氣化神, 便是大周天功,與初關煉精化氣不同, 這一階段修煉的目的是神氣合煉而歸於純陽之神, 常被稱為“結聖胎 ”
此階段神炁歸一, 聖胎(大藥)產生之時,功夫修至此時, 陽神就會出現 , 此時性命合一,
處於混沌狀態, 就象胎胞中的嬰兒一樣 , 故稱“結聖胎”也就有返老還童, 延年益壽的功效。
武俠世界中此類高手可以歸為絕頂高手了,一般為一派創世人,當世一等一高人,光從外表已經不能判斷其年齡,雖可能與煉氣、築基高手使用同一種武功,但由於陽神初結,全身之炁幾近純陽,武功在這些高手手上自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由於神氣歸一,全身氣息已無外洩,《天龍八部》中掃地神僧,慕容博、蕭遠山進藏經閣偷經之時完全無法感知其存在。張三丰百歲上下仍是武林一等高手。基本此二人屬於化神高手。
最後就是“煉神還虛”
煉神還虛, 又稱上關, 九年關。指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 是內丹修煉的高階階段。它之前的肉體修煉而轉入精神修煉, 即由仙功轉入道功,進一步溫養自己的陽神,使陽神最終出竅。
此類高手基本在武俠小說中已經屬於傳說的存在了,金書中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可能正合九年關的奧義。獨孤求敗的無劍境界或許是他已達此境界,陽神出竅諸多奧妙神奇,早已可棄劍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