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尚青山環抱

    抑鬱症我覺得是有根源的,因什麼事情讓你的情緒會比較波動,反常。就要在哪裡找回自己的狀態,把家裡陳舊的東西清理掉,換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養養花。再就是看清一些人,有些人你覺得有壓力,那就遠離一段時間,可以在家裡呆一段時間,想想人生多麼珍貴,如果死了什麼事情都來不做了,比如你想唱歌,你想遊山玩水,你想開車,你想跟家人聚餐。什麼的事情都是浮雲,有什麼大不了事情,人活著有逆境就有順心的時候,不是人人都會如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題,讓自己想開吧,讓自己有獨立思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行動。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言語,別人的嘴是控制不了,說也說不死。人人都有缺點的,不是嗎。

  • 2 # 方糖太膩

    開心,找到一個喜歡的人,天天在一起,首先這個人需要外向開朗。是一種治癒。我前任就是這麼被我治療好的,不管你們相信不相信,前提是這個抑鬱症病人真心喜歡你,你是他要的。他學習太好,壓力大父母離婚輕度抑鬱症,和性格開朗,甚至“瘋癲”一點的人在一起有好處。

  • 3 # 0000000李浩

    我是深有體會,我是家是陝西商洛農村的,我爸06年由於種種問題得了抑鬱症,整天唉聲嘆氣,無精打采,不想見人,尋死尋活的,我家在農村,那是我才上高中,啥也不懂,我們哪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這種病,以為是中邪了,家人請和尚做法,請風水先生看,一點用都沒有,後來聽人說有可能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我們當地找了好多醫生看都不行,看他那病情越來越重了,家人親戚天天開導他根本沒用,人們老說那是自己心眼小,遇到事想不開,根本不是,那真的是病,當時村裡人都笑話我家,說這家人完了,要家破人亡了,我當時感覺學也上不了了,我媽堅持讓我和我姐上學,然後到處借錢給我爸找醫院治療,去了西安協和醫院,醫院才診斷說是抑鬱症,住院給用各種西藥,剛開始還見效了,很快,但過段時間又復發了,是見效快,復發也快,復發了老想著自殺,他後來好了說當時要不是看我和我姐都上學著,需要他,他早自殺了,而且那西藥是進口即貴副作用又大,家裡根本沒錢支付,把我爸還吃的牙齒鬆動,頭髮白了,眼睛看不太見了,各種副作用,沒辦法又輾轉好幾個醫院,基本都是西藥,吃段時間好了,停了復發了,慢慢產生抗藥性了,吃藥都不起作用了,後來有人建議去用中醫看看,然後就去了陝西省中醫醫院中醫研究院,就北大街附近那個,掛了個專科,是個老大夫,當時都八十多了,那醫生給我爸說你到我這就是到頭了,意思就是到我這肯定給你看好,再不用去其他地方了,然後開了幾個療程,我爸天天堅持喝,剛開始病情嚴重大方讓我爸中西結合,即喝中藥,又把那個西藥別停,過了一個多月把,病情好轉了我爸把西藥徹底停了,我爸精神面貌也好多了,於是找了個工作慢慢幹著,中藥也一直堅持喝,慢慢心情好了,調理過來了,大概兩三個月還是半年我忘了,好像徹底好了,中藥也停了,大概一零年左右我爸徹底好了,現在一直在上班,我和我姐也上班了,我媽也在打工,在這裡分享是因為我知道抑鬱症這個病真的治療過程很難,整個家庭都陷入困境,陷入很大痛苦之中,現在想想我家真的很幸運,要不是當時用中藥看好了,那現在後果很嚴重,可能我爸已經自殺了,很多大明星都的這個病自殺了,像張國榮,。得了這個病或者其他精神方面的病,一定要有家人支援,千萬不能放棄,。西藥看不好,不能徹底就去用中藥調理。。。。

  • 4 # 造就

    柏邦妮

    專欄作家 知名編劇《奇葩說》辯手

    大家好,我叫邦妮。

    我想講的話題是關於我和我曾經得抑鬱症的這段經歷。

    2014年的春天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好像有一點不對勁,我有一個多星期不想出門,看著什麼人都討厭,尤其是我的助手。還不想打扮、不想吃飯,也不想淘寶。

    所有以前讓我覺得特別熱情洋溢和樂在其中的事都不想做。當然也不想買菜做飯。

    那段時候我必須參加一個朋友新書釋出會,我打扮得很體面,化了妝,但我覺得自己很醜,看自己多一眼都覺得很厭惡。在釋出會上,我覺得他說的話傳達不到我這兒,他說的話和周圍所有人說的話就像一種白噪音一樣,我要費勁全力才能聽明白他們到底在跟我說什麼。

    我要說一句話也很困難。我是一個文字工作者,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這是我職業能力的一部分。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表達能力很好。但在那段時間裡非常艱難,無論是聽別人的話還是傳達給別人都非常艱難。

    我費勁全力給我的好朋友,她曾經得過抑鬱症,發了一個簡訊,我說“親愛的,我可能有一些抑鬱”。她說,你怎麼不給我打電話。我想我給你發一個簡訊已經竭盡全力了。

    在生活當中,抑鬱症和疑似抑鬱情緒的朋友,遇到最多的困擾就是:別人說“你好矯情,這是一個無病呻吟的病;你是富貴病。是不是你們文藝圈的人,不得抑鬱症都不好意思說是文藝圈的了。”這些話我聽了特別多。

    那時候的感覺,像一臺只有30%電的手機。那個程式你帶不動。

    大家對抑鬱症有誤解。覺得抑鬱症應該是那種多愁善感、苦大仇深,看著好像渾身散發負能量的人會有。可是我覺得抑鬱症就像感冒和發燒一樣,它不挑人。看似Sunny開朗、熱情堅強,微博上打滿了雞血、充滿了正能量的我,憑什麼就不能得抑鬱症?

    第二個對抑鬱的誤解是:“有什麼愁事和煩心事,你說出來就好了。”2014年的春天,那段時間我工作很順利,情感各方面狀況都很穩定。於是我不得不平靜的面臨一個事實:可能是你的情緒生病了,可能真的就是抑鬱症,你賴不著什麼事。

    第三個誤解是:抑鬱症就是不開心、難過。其實不是那樣的。

    抑鬱的反面並不是難過,抑鬱的反面是有生命力。只要你想吃、想玩、能愛、能動,你對一切充滿了熱情,有很強的生命能量做事的人肯定不是抑鬱症;相反他什麼都不想做,沒有動力和意願做什麼事的時候,可能就是抑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與自己的誤解是最深的。

    就像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特別強大的人、特別開朗、特別有熱情,特別堅強,其實我不是的。

    我更傾向於塑造自己,粉飾自己,或者把自己打造成理想的人格。當我越去認同那個我,越去壓抑不好東西的時候,可能反而是你很難承擔的一個原因。

    我跟《心理月刊》有一段很深的淵源。曾經在2008年的時候有一個特別好的編輯叫何巖萍,她採訪了我。我第一次被那樣採訪。她的採訪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我感覺不到任何她對我的評判和惡意的好奇。那篇稿子裡只有我,沒有她,看不到一個作者那種跳出來的自我,只看到她對我的理解和對我的很大的接納。我對這位姐姐有特別強烈的好感,在2010年的時候她罹患疾病去世,我參與了悼念她的活動,讓我和《心理月刊》之間的雜誌有很深的情感聯結。在我發現自己有一些抑鬱的時候,我知道要求助,很多人在這一步就卡住了,不知道要求助。

    我有幸邁過這一關,我求助了。

    我跟《心理月刊》的編輯求助,他們推薦一位心理諮詢師給我。

    我從2014年看心理醫生到現在大概有兩年多三年的時間。一開始的第一年經常有朋友跟我說,“我看了一次兩次沒有用”。我說,“一次兩次就有用?你以為是去吃麻辣燙嗎?你吃完就飽了,怎麼可能”。

    你的心出了問題,你揹負了很多你承載不了的東西,是經年累月的。

    每個人的心就像一口井,平常在健康正常的狀態是活潑的往外冒水,你的生命之泉、活力、情感、情緒都特別健康,特別活躍地往外冒,這是一個特別好的狀態。但是慢慢的,可能因為你的人生塞滿了石頭、落葉和爛泥,你覺得那個泉水有一些冒不出來了,或者覺得這口井有一些渾濁了——這很正常,但是不是一天變成的。

    很多朋友希望看了一兩次心理諮詢就很快地解決內心問題,恐怕是有點操之過急了。大家都知道,一個壞習慣的養成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改變一個壞習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你的心,這口井有問題,你想改變它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我們能不能對自己有一些耐心,跟自己說,“我們慢慢來,沒事”。

    我在頭一年每次去就是哭。

    老師說,“我的心就像是很多破洞的房子,很多洪水就在那兒流”。我跟另外一個好朋友一起去看心理諮詢,她跟我說,“她每次做完了心理諮詢特別輕鬆,特別餓,想吃飯”。可是我每次哭得都不想吃飯。

    大概看了十個月左右,有一天出來後覺得好餓,聞到旁邊有烤串的香味,第一次覺得我想吃東西。我想,我恐怕痊癒了。

    每次去我都是傾訴,有好多的話要講。大概一年多後,有一次跟心理諮詢師相對無言,沒有話講。這也是一個痊癒的標誌。

    去看心理諮詢需要很強的動力,而大部分人有很強的阻力。

    我的阻力有幾個部分:

    一,其實我們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心理情緒生病了,更願意承認我身體生病了。如果承認了我心理有問題,我情緒有問題,別人怎麼看我?而且我怎麼看待我自己。這是大家很正常的困惑。 第二點是個人的阻礙和困惑。我是一個創作者,我很敏感,感情特別充沛,看新聞聯播都會哭,我很怕把自己治好了,萬一不敏感了,我怎麼創作呢?雖然這些東西,好的壞的混在一起,這都是我。如果我不再是我了,會怎麼辦?我會變成一個乏味正確的好人嗎?

    第三個困惑。心是我們特別幽微、敏感、精細的所在,是我們靈魂最後的棲身之所。心門讓一個陌生人走進來,不設防,是需要勇氣的。你進來看了以後,搞破壞了,不能復原怎麼辦?那個心是我的,只有我能留在這個房子裡。

    我經歷的心理諮詢是非常好的心理諮詢。我的心理諮詢室是在普通的小區居民樓,磚紅色的老房子,周圍長滿了樹。一個很乾淨的小房間,淡藍色的,房間裡有蜜色小沙發,還有長得非常好的植物,冬天的時候Sunny會一直照進來。

    我坐在這個地方的時候,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安全、非常溫暖,能讓我喘口氣的地方,在我很累很累不得不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覺得是有退路的。在我特別疲憊的時候,不能去心理諮詢的時候,我都會假想我在那個地方,跟自己待在一起。

    我覺得人生就是:我們要給自己攜帶一個小毯子。你的毯子可能是一本書,可能是你信仰的某個人,可能是某段感情,也可以是類似這樣的這種支撐。

    在心理諮詢之後,我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化是:我改變了以前很多自己的觀念。

    首先第一個觀念是:我很害怕會特別依賴心理諮詢,永遠想逃避在那個小房間裡,永遠不出來。實際上,這是沒有的。

    第二,我很害怕我會移情給我的心理諮詢師,雖然他長得不帥,但是個男的。我很害怕自己永遠沉溺在這種關係裡,不願意往下走。但這些並沒有發生。

    大概心理諮詢三年多以後,就變成:今天下午我想去美容,不想去心理諮詢了,那就不去了;今天下午想去逛街,想吃好吃的吧,就不去了。

    你的成長和痊癒是自然而然的,這和你病好了就不想去醫院是一樣的。 我聽到特別好的一句話,“學校其實是讓你成為自己的老師,受教育的目的並不是把知識塞給你;受教育的目的是掌握一種學習的能力,讓你自己成為自己的老師”。心理諮詢也是一樣的,讓你把自己成為你的諮詢師。

    當你遇到人生問題、困難、情緒問題崩潰,當你的心理諮詢師離你很遠的當下,你多了一重東西保護你自己。 我發現心理諮詢對我最大的幫助是:給我內建了一個人格,我心裡的諮詢師。他的觀點、想法,好像內建成一個人格陪伴我、防禦我。

    在那之前,大家都會聽到一句話是你要愛自己啊。我很愛我自己,我一直都過分地愛我自己,特別熱情地愛我自己。

    我接受心理諮詢之後,發現愛自己的方向和方式可能是錯的。

    為什麼這麼說?原來的愛自己,我和我自己有點像情侶的關係,特別親密,也非常脆弱,你很容易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和強烈的欣賞,但是稍稍有一點風浪和失望,你就特別容易對自己失望。這是一種自戀式的關係。

    更健康一點的愛自己的方式是:你想像你和你自己,那個人是你的好朋友。

    我想象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半個我的心理諮詢師。在你出了什麼事情的時候,在你不順的時候,對你自己失望的時候,那個聲音說,“沒有,邦妮,你已經很努力了,這個事情不能怨你,擱我不也是這樣嗎?”。

    那個聲音非常的理性,它跟你有一些距離,但是很安全,它持續的陪伴你,它非常的可靠。我和我自己的關係變成了一種更加穩定、更加可靠,像友情一樣關係的時候好像感受就好多了。

    我覺得抑鬱其實很多並不來自於傷心。很多人會認為你抑鬱是不是傷心難過,恰恰不是這樣。

    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是:抑鬱是沒有來得及的難過,你沒有釋放的難過,你沒有允許你自己完成它未盡的難過,很容易變成抑鬱。

    還有伴隨而來的那種深深的內疚,負罪感和自我的評判,那個東西才會反撲過來把你打倒。如果你能夠盡情地流淚,非常盡興地難過,很完整地去難過,可能你並不會抑鬱。

    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經歷。我在30歲的時候,結束了一段五年的感情。其實對我的打擊是很大的,那種創傷也是很大的。但是我這個人的壞毛病是:我是向前逃跑的人,在很難面對關係當中痛苦、孤獨的感覺時,我傾向於趕緊找下一個伴侶,立刻,沒有空檔期,立刻逃離到下一段感情當中。

    其實正常的分手、失戀以後,會經歷難過、傷心、懷疑,對感情的懷疑,對自己的懷疑,對所有一切的懷疑,然後慢慢地重建、康復,這是需要一個時間的。但我並沒有允許自己這樣。我向前逃跑,很快跑到下一段關係當中去。那些沒有來得及釋放的悲傷才是他吞沒我的原因。

    我在心理諮詢兩年三年之後,我從那種內疚、自責當中慢慢走出來,我發現我對自己的前任有很多憤怒,這是我曾經不允許自己釋放出來的情緒。還有很多的東西大概用了四年多的時間才慢慢的很完整的走出來。有一句話叫做“不戀過往,不懼未來”。我當然的狀態是“既戀過往,又懼未來”。沒有那個心在當下。面對新的伴侶要掩飾自己內心的傷痕,變得很開心的樣子。那個才是最可怕的一種東西。

    還有跟父母的關係。我特別渴望自己是很完美的孩子,我要讓父母以我為榮、以我為傲,我能做的都做到了,可在婚戀這方面沒有辦法讓父母滿意,我這個年齡還沒有結婚,可能還沒有結婚的打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讓我不能原諒自己。

    我記得很清楚做過一個夢,夢見我媽媽來到我家裡,在我住的房子裡,在22層,我媽媽開啟那個浴室的窗戶把我從屋子裡給扔出去。我哭醒了,一直在哭,我內心有很害怕、很內疚,有很多悲傷。但是我接受了一段時間心理諮詢以後,我接受了一個事: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的父母是不完美的。你們也接受我是一個不完美的小孩啊。

    可能我給你們的愛也沒有那麼完美,但是我盡力了。

    你接受了自己之後,你傳達出來這種資訊和感覺是肯定不一樣的。

    去年我跟我媽媽有一次長談,我媽媽已經60歲了,我沒有寄希望於她能夠在思想境界和人生價值觀上有這麼大的提升。我媽媽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她說,你不要因為我們給你壓力就勉強自己去結婚,你只要覺得幸福,我們就會很開心,你過的快樂就是很大的孝順。當我媽媽跟我說這些話的時候,那種感覺特別的美好,我心裡那邊多年如釋重負一下子就沒有了。

    去年之前,我還還特別不願意長大,我上一本書的名字叫《老女孩》。不願意長大,也不羨慕成為女人,也不想承擔成為一個女人的責任。從審美上,就不喜歡高跟鞋和鉛筆裙和那種感覺,對那些東西是恐懼。很願意自己是一個女孩兒的,而且是理直氣壯的。我還寫過一篇文章《少女核》,我覺得自己內心的核心是少女。 這可能與我經歷有關,因為我20歲的時候就承擔責任,承擔工作和家庭,去苦苦打拼。我20歲到30歲非常辛苦,很拼的過了10年,沒有怎麼享受過一般少女所享受被人追求,談戀愛,玩兒啊,都沒有經歷過。下一個十年你會拼命地攫取上一個十年沒有來得及享受的東西。在某個階段如果沒有很好的完成自己,可能到下一個階段就會特別想去補償自己,打撈自己。 這一兩年的心理諮詢和心理成長,特別神奇。

    去年的時候有一天,在飛機上時,有一種很奇怪的、在我30年的人生當中從未經歷過的感受。

    那一瞬間,我覺得非常坦然,沒有任何羞愧感、內疚感,完全不焦慮,感覺很好;但不是自戀,很平靜的;內心很飽足,很完整。 那一個瞬間就像一枚通透的水晶一樣,照亮了我的人生前30年,也照亮了我人生中的後30年。在一條漫長的人生時光長河裡,那個當下像一枚水晶,我就在裡面待著。

    在那個瞬間覺得好像我長大了,覺得我成熟了,覺得這個過程一點都不痛苦,好像我自然而然很輕鬆的來到一個新的人生階段,我不願意賴著再做女孩兒了。

    經常有人問我說你想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我想到我喜歡的一個作家,卡佛。臨死之前他說:“這一生你得到了 你想要的嗎,即使這樣? 我得到了。 那你想要什麼? 叫我自己親愛的,感覺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被愛。”

  • 5 # 小崔不抑鬱

    近十年,抑鬱症發病率不斷上升。很多人表現出抑鬱症狀時,非常痛苦,想要求助和治療,但是卻兩眼抹黑,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抑鬱症出現的一開始,可能只是出現一些焦慮、失眠等問題,還並沒有嚴重到影響正常的生活。此時面對困境的態度,將決定你是走出抑鬱還是走向抑鬱。

    意識到危險,安住於當下。

    當我們開始因為抑鬱而導致效率下降時,我們會為求保證自己的正常功能而捨棄一些事情。最先被捨棄掉的往往都是那些可以滋養我們的事情,例如:我們會習慣性地為了保證工作而犧牲掉睡眠和娛樂;我們可能會強求自己更加忘我地拼搏以證明自己“還行”;我們會為了“減壓”而濫用菸草、酒精、甚至毒品。

    可這些都只會讓自己的耗竭速度更快——我們越是想要急於“解決”自己的抑鬱,就會陷得越深。

    這就好比我們正走在懸崖邊緣的險路上。此時我們會本能地會想趕快逃離,但其實這個時候最危險的就是到處亂跑。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覺察,暫時接納自己的“不夠好”,遵循自己身體和情緒的感受,讓自己安住於當下這個被視作“困境”的狀態中,等待我們找到新的應對方法,或者等待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以解決。

    情境性抑鬱不急於用藥。

    很多患者比較忌諱醫生一見面就開藥。

    其實,大多數的抑鬱狀態只是因為社會生活事件導致的情境性的抑鬱情緒,或者只是處於輕中度水平,是可以不急於用藥的。

    它們和重度抑鬱症相比,最大的標誌就是社會功能基本保持良好。

    提防重度抑鬱症

    儘管有很多朋友並不願意用藥,但是,當抑鬱症達到重度水平,或者,患者不願接受心理治療時,藥物還是最可靠的方法。

    如果出現這些現象,那麼藥物無疑是首選的:

    嚴重影響社會功能。

    有嚴重的自殺念頭,甚至已經開始出現自殺舉動。

    出現幻覺妄想症狀。

    出現精神運動性遲滯:整個身體和心理都像是被黏住了一樣,不但思維變得遲鈍,就連動作都變得非常緩慢。

    出現激越:患者會感到焦慮煩躁,坐立不安,無目的的動作變多。

    選擇心理治療

    情境性的抑鬱透過一般心理疏導就能夠緩解。

    如果你想透過心理諮詢來改善,那麼尋找一個合適的心理諮詢師是非常重要的。

    諮詢師的受訓背景以及職業年資和案例量可以反映他的諮詢水平。有時候,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諮詢師勝過一個很年輕的心理學博士。

    很多患者忌諱自己吃藥和被安排住院,其實,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覺察一下自己的內心,吃藥或住院對你來講意味著什麼?

    可能這意味著:我的病很重,或者其他一些象徵,總之是你在給自己貼一個標籤,這不利於健康,反而會成為阻礙病情康復的桎梏。

  • 6 # 抑鬱症康復者的生活

    抑鬱症是生理性疾病首選藥物治療,但是事實證明很多患者去醫院治療無效或效果不理想。

    我是一名抑鬱症康復者,患病十幾年2015在抑鬱症公益援助網站長合法幫助下康復了,到現在也沒有復發過!

  • 7 # 熱愛生活隨緣

    軀體化障礙首選是藥物治療,然而藥物治療並不是一帆風順,只有不停的在換藥,找到適何自己藥,先讓自己舒服,並不是像醫生說的每種藥要服用三月到半年才見療效,但有些抗抑鬱藥物對某些患者根本沒用,吃到半年以後,仍然不見效,對此我深有體會,只會越來越痛苦,絕望,輕生,的念頭,不要在一棵樹吊死,只有不停換醫生,重新調換藥物,先讓自己舒服才是王道,然後在看一些森田療法的書籍。 隱藏得最深的是抑鬱症的軀體症狀,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的痛苦,但是卻常得不到家屬朋友和同事們理解,光靠自己鼓勁是無用的,由於民間對抑鬱症的認知極其缺乏誤解,無知和偏見,他們總是會說:思想和心態有題,心病還得心藥醫、還被嘲笑和禺弄,不要試途去安慰患者、因為抑鬱患者有明確判斷能力,對抑鬱特別敏感,這無形中讓我們更加壓抑和痛苦,等於,雪上加霜。 親人朋友,同事、他們總是會說:放開點,想開點,不斷激勵患者要努力,改變自己,努力和抑鬱做鬥爭,或者透過運動,旅遊等方法替換心情,結果徒勞無益。 被抑鬱纏上後,身處抑鬱時的那種無法,忍受痛苦無助和絕望,我想只有經歷的人,才能夠深刻體會。 在治療抑鬱症極其的難受過程、症狀呈現時、對患者的幹攏是不可能由患者自己把握和掌控的,對反覆的狀態,藥物反應,如果能夠忍受住痛苦,就有生的慾望,挺柱,耐心(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黑夜過去曙光就一定會來臨一樣,治療期那種難以言狀的痛苦,難受體驗只有經離的人才有體驗讓我經歷過風兩後,我會更加珍惜彩虹,更加感覺到Sunny的燦爛。我現在好多了,患友們加油吧

  • 8 # 思維陷阱A

    怎樣才能走出抑鬱症?

    我是一個有著20年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史的康復者,現在完全走出來了,我的認知從此發生了改變。

    我以一個有著20年抑鬱症史的康復者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是最有說服力的!

    抑鬱症作為世界上自殺率第一死亡率第二的疑難雜症由來已久,死亡率僅僅比癌症死亡率低一點,但自殺率卻遠高於癌症患者,這是因為抑鬱症患者自殺的突然性和不確定性決定的。

    由於抑鬱症患者自殺的突然性和不確定性給死者及死者家屬根本沒有周旋的時間,這是造成抑鬱症患者自殺率奇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作為過來人這個我是深有體會的。

    作為一個資深抑鬱症患者,自從走出抑鬱症徹底好了以後,我就對自己的人生路進行了反思。

    我很想弄明白抑鬱症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會這麼折磨人,為什麼能讓人痛不欲生,甚至嚴重的時候只有一死才能解決問題!

    其實最開始我也不是一下子就這麼嚴重的,開始僅僅是失眠睡不著,去醫院看看,醫生說是神經衰弱給開了谷維素、維生素b還有什麼藥等等,也記不清了。

    醫生說不要想那麼多,吃吃藥很快就會好的,我心裡也抱有極大的信心和決心,可第一個療程的藥已經吃完了,失眠的症狀卻一點沒有減輕。

    於是又去開了第二個療程的藥,結果不但沒有好,反而加重了,並且加重的速度之快,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現在想想才知道,由於繼續處在那個讓自己擔心受怕的工作環境裡,自卑感極強的我和負能量爆棚的工作單位才是自己迅速生病的根本原因。

    因為我在單位裡被欺負了、被侮辱了,從此以後我看到單位就像看到地獄一樣難受和害怕,這次被欺負就是真正生病的導火索,我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

    在抑鬱中的20年間,我幾乎與外界是隔絕的,由於看見什麼都害怕,特別是怕見熟人,最絕望的時候多次想過自殺,所以在家幾乎是不出門的。

    那時候就幻想著有朝一日住到深山老林裡,過著與世隔絕與世無爭悠閒自得像神仙一樣的生活。

    後來妹妹看我整天不出門,什麼也不做,天天就躺床上跟死了差不多,為了不讓我死在家裡,才想辦法讓我離開了家,我徹底好了以後,我就再想為什麼我會得抑鬱症,後來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實際上抑鬱症就是患者自己想出來的心病,主要原因是小時候由於家庭教育出現了認知問題,造成患者自卑感強、多疑多慮、膽小怕事、擔心害怕的性格引起的。

    表現出來最標準症狀就是失眠早醒,並伴隨有頭疼、頭暈、噁心、厭食、吃不下飯、心塞、氣堵、胸悶、胸疼無緣無故難受,大便不成型(有的表現是便秘乾結)去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來任何問題等等。

    頭上像是戴了個永遠也去不掉的破氈帽,顱壓高頭像裝滿炸藥快要爆炸的炸彈,整天心情低落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性慾減退甚至是陽痿早洩,手淫加劇罪惡感,抑鬱症患者的天空整天都是灰濛濛的像個永無晴日的霧霾天等等!

    而對外表現出來的卻是自己最堅強的一面,給人的印象是積極向上,踏實肯幹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做到了極致!

    在外人眼裡幾乎看不出任何毛病,但是真正得過抑鬱症好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變化了,就算沒有得過抑鬱症的人,如果能用心觀察還是能看到很多變化。

    比如情緒低落,總說想死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等等,只要用心還是很容易識別的。

    抑鬱症病友只要能夠拋棄固有思維模式、改變錯誤認知,不斷增加自己正能量,到那時候所有的症狀都會煙消雲散了,那麼抑鬱症也就徹底好了!

    這裡談到的抑鬱症只是為了寫作方便,實際上抑鬱症是指包括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躁狂症,偏執型人格障礙、雙相情感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所有的心理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管理會計是什麼?跟普通會計師有啥區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