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乾隆是幸運的一個皇帝,他接手帝位之時,他的祖父康熙和他的父親雍正已經給他打理好了堅基的基礎,讓他盡享太平盛世之福。

    乾隆也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在位最長的皇帝,他活了89歲,在位達長63歲。同時,乾隆也是寫詩最多的人。引用乾隆自己的話說就是:“五集篇成四萬奇,自嫌點筆過多詞”。乾隆在自嘲的背後當然是自傲。

    因為處於太平盛世,乾隆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一些無關治理國家的事情上面,比如說六下江南遊山玩水、沒事就給名家大師的作品蓋幾個章,又或者寫寫詩以展現自己的“文化造詣”。

    應該說乾隆帝作詩的頻率其實可以和雍正帝勤勉持政的程度相比。雍正帝為了國庫充裕百姓安康,自從登上帝位之後,幾乎一天只睡上兩三個小時,平均一天下來就要批閱1000多份奏摺。在而乾隆帝平均一天就要寫兩首詩, ,一生共寫了41800首詩,全部收錄《樂善堂全集》。可以說在位期間平均每天就要寫2首詩,一人產量趕上整個唐朝,令人駭然。

    當然,乾隆皇帝的詩詞雖然多 但“水份”也多。詩評家趙翼曾在他的《簷曝雜記》中寫道,乾隆“或作詩,或作畫,而詩尤為常課,日必數首”。古人十年磨一劍,乾隆則是一日磨數劍,貴多不貴精,因而流傳度並不廣。

    儘管如此,其中還是不乏有經典之作。比如說他悼念愛妻富察氏的詩就令人感動。

    可以說富察氏17歲時就嫁綁住了還是當太子的乾隆皇帝,她除了漂亮之外,還善解人意,性格和善。是乾隆最寵愛的女人。

    有事例為證。剛當皇帝的乾隆皇帝有一次去避暑山莊打獵,在富察氏閒聊滿洲軍隊驕奢淫逸,沒有戰鬥力時,不由嘆聲連連。

    富察氏當時好心安慰,回到京城後,特意讓人用鹿尾毛做了一個荷包給乾隆,以此警戒滿族人不能丟掉騎射,令乾隆很是感動。

    還有一次,乾隆身體上張了個癤子。富察氏不放心宮女的照顧,每天陪伴在乾隆秦宮裡面,給乾隆換藥,直到乾隆完全康復,同樣令乾隆感動不已。

    然而,1748年2月,不到30歲的富察氏突然病死了。這令乾隆傷心不已,悲痛欲絕。之後,乾隆乾隆皇帝為富察氏寫了一百多首悼念詩。

    比如這首: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岸旅邊。聖慈深憶孝,宮壼盡欽賢。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絃。

    詩在寫作技巧方面雖然沒有什麼突破,但其真情卻感染著每一個人。

    無獨有偶,乾隆皇帝還有一些經典作品,比如說就有一首詩詞入選了小學的語文課本,乾隆可謂為對學生作出了貢獻。

    這首《飛雪》的詩很特別,全文如下: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此詩看似簡單,但是卻頗有雅趣。雪與蘆花融為一體,將雪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相傳,有一次乾隆冬日裡和大臣們同遊西湖,天空中雪花片片飄落分外應景,詩興大發的乾隆馬上靈光一閃,張口就做起詩來:一片一片又一片, 三片四片五六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唸到這兒他突然“卡殼”停住了,眾大臣面面相覷氣氛略顯尷尬。就在這時,大學士沈德潛急忙上前接上畫龍點睛的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解救了困在尷尬氣氛中的乾隆皇帝。

    當然,也有人說乾隆這首詩的最後的點睛之筆是劉墉所補,更有人說是紀曉嵐所補,只是這已無從得知。

    其實乾隆皇帝除了這首吟《飛雪》的詩外,還有一首《畫中游》的詩,被郭德綱經常在他的相聲中吟詠:

    金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飛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遠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畫中游。

    這首詩的畫中游是頤和園萬壽山一片建築群落,包括畫中游、澄輝閣、借秋樓、愛山樓、湖山真意等,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遍江南南美景,每到一個地方都把自己喜歡的江南景色畫下來,回到北京後就讓人依照江南的園林地貌重現江南美景。

    有感而發,乾隆帝就寫了這首詩。

  • 2 # BM大嘴

    最愛寫詩的帝王為何無法寫出經典!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愛寫詩的皇帝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多產的詩人,乾隆爺的一生大概寫了四萬多首(有的野史也說乾隆寫了十萬多首詩,但多不可信)。但是遺憾的是乾隆皇帝雖然高產,寫詩數量較多,但到最後能夠廣為流傳的卻相當的少,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為什麼乾隆皇帝的詩無法廣為流傳呢?乾隆皇帝雖然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但是乾隆皇帝卻有一大缺點那就是喜歡賣弄學問,乾隆皇帝有時為了韻腳的和諧押韻,甚至不惜造字,這就使得乾隆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許就是乾隆為什麼作詩非常的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吧!

  • 3 # 光說道

    時也命也。有的皇帝說的話一句頂一萬句,寫的詩一首頂一萬首。

    比如有個皇帝一輩子只寫了一首詩,成為千古絕唱。漢高祖劉邦創作的這首僅有23字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4 # 小二郎說故事
    1、《讀《貞觀政要》》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2、《雜詩》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無魚非水德,無徒勢雲孤。魚豈離於水,潛淵轉江湖,人豈離於世,適將他有圖。

    3、《觀採茶作歌》

    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今日採茶我愛觀,吳民生計勤自然。雲棲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備清蹕處

    4、《雪》

    夜報塞天同起雲,凌晨玉葉遂翩紛。無林不作銀花影,有嶂皆成冰綺紋。酒店旗飄近方見,僧房鐘響遠猶聞。

    5、《《日下舊聞考》題辭》

    重考彝尊書以成,七言權當序而行。名因日下荀鳴鶴,跡逮春明孫北平。罣漏豈無補所闕,淆訛時有校從精。

    6、《《日下舊聞考》題辭》

    曾賦皇都與帝都,若茲形勝古今無。金遷元復其久矣,明築清修滋盛乎。御園法宮誠富此,返淳還樸益殷吾。

    7、《紀實》

    失腳落溪癸卯年,衣衫末溼即登船。因艱步履蓋老耳,弗慎起居為恧然。問類馮河答子路,事殊賞節駭忠賢。

    8、《盧溝曉月》

    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

    9、《避暑山莊》

    軒墀敞御園,草樹靜高原,遊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孫。橋山將酹爵,玉館此停轅,罨畫山容在,修蛇電影奔。禽言...

    10、《雨花臺》

    據阜高臺俯井閭,講經因以得名諸?維摩已是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餘。

    11、《檢近稿偶志》

    少小學為文,韓蘇有卓型,別裁及詩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見道羌孰能,自讀宋儒書,始知朱與程。詔我...

    12、《讀項羽紀》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故鄉...

    13、《採蓮曲》

    薰風拂池塘,明霞映洲渚,盪漾木蘭船,採蓮不知暑。蓮花如錦葉如蓋,芳香自送搖清籟,疑有天孫為弄梭,不然...

    14、《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羲之稱書聖,諸體無不有。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機暇...

    15、《范寬秋林蕭寺圖》

    禪有南宗及北宗,畫家筆法與之同。限於地氣因殊風,北之巨擘華原翁。秋山叢樾凡幾重,林凹蕭寺隱其中。流泉...

    16、《賜大學士張廷玉》

    喉舌專司歷有年,兩朝望重志愈堅,魏公令德光閭里,山甫柔嘉耀簡編。調鼎念常周庶務,勞謙事每效前賢。古今...

    17、《擬古意》

    中庭一樹碧桃花,東西飛落鄰人家。東鄰阿嬌貯金屋,畫眉夫婿金張族。退朝綺宴花拂筵,歡為簪花回曼睩。西鄰...

    18、《高其佩指頭畫虎》

    鐵嶺老人閻李流,畫不用筆用指頭,縱橫揮灑饒奇趣,晚年手法彌警遒。為吾染指畫蒼虎,氣橫幽壑寒颼颼,落墨...

    19、《海東青行》

    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摩空健翮上層霄,千里下擊才一瞥。當其脫韝始縱時,風力未會遲飛掣,群燕緣撲或墜...

    20、《姜女祠》

    悽風禿樹吼斜陽,尚作悲聲配國殤。千古無心誇節義,一身有死為綱常。由來此日稱姜女,盡道當年哭杞梁。長見...

    21、《三月初八日幸圓明園》

    秉時御氣暮春初,靈沼靈臺豔裔舒。似毯綠茵承步輦,含胎紅杏倚玫除。下空回雁無憂弋,畫水文鱗底用漁。滿眼...

    22、《閱古樓》

    寶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壽貞珉。樓飛四面開屏障,神聚千秋作主賓。不雜嬴劉誇博廣,略存魏晉要精真。遊絲...

    23、《柳條邊》

    西接長城東屬海,柳條結邊畫內外,不關阨塞守藩籬,更匪舂築勞民憊。取之不盡山木多,植援因以限人過,盛京...

    24、《菜花》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25、《紅葉》

    迭嶂青雲放曉晴,乍看紅葉一枝橫。徘徊體物難成句,幾點玫瑰襯綠瓊。

    26、《新正重華宮侍皇太后宴》

    元正大禮賀慈寧,翌日重華鳳輦停。左右承顏娛永晝,曾元繞膝樂家庭。盆中茂樹萬年柏,階際才舒兩葉蓂。小部...

    27、《東園觀麥》

    邇日雨實佳,今朝晴更好。麥苗即菁菁,麥穗亦矯矯。颺風披離離,邀露灩(白白白)(白白白)。十分縱未定,...

    28、《梁武帝》

    乘其危竊其祚,蕭衍道成視劉裕。宮城圍吳興拒,徒稱馬袁仍厚遇。本失正末奚數,定律興樂曾何助。特佞佛奉象...

    29、《戒得堂》

    戒得早成堂,荏苒廿歲徙,每來必有詩,憶祖兼敕己。今當歸政後,吟詠可罷爾,然有不可罷,孜孜在訓子。楚南...

    30、《冬至齋居偶閱舊稿志懷》

    靜聽迢迢宮漏長,齋居暫屏萬機忙。那無詩句娛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案積陳編閒檢點,志期舊學重商量。灰飛...

    31、《紫光閣閱武舉射》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養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32、《中元觀河燈》

    太液澄波鏡面平,無邊佳景此宵生。滿湖星斗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逐浪驚鷗光影眩,隨風貼葦往來輕。泛舟...

    33、《閱馬》

    平原草色著霜初,試閱天閒萬乘餘。鳳耳臨風多(馬兔)(馬錄),龍鬐耀日有驔魚。漫誇唐牧張千錦,何用周王...

    34、《題唐岱山水便面》

    嘗聞名山有旦評,可覽不如可遊妙,可遊復不如可民,繪林想亦同茲道。唐岱筆法老尤健,雲煙淡染秋山照,縛茅...

    35、《過廣寧望醫巫閭山恭依皇祖聖祖仁皇帝元韻》

    海旭凝螺黛,罡風削玉蓉,靈奇經覽乍,聖蹟躡尋重。過客群停轡,仙人迥矗峰,徒思山側徑,未撫寺前松。萬古...

    36、《塞上山》

    層峰高矗覺天低,蔚綠縈丹霽景(雨夷)。樹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亂錦點霜蹊。經時幾欲忘龍塞,佳處還教遲馬蹄...

    37、《古別離》

    古別離。乃有天上牽牛織女星分歧。至今八萬六幹會,後會滔滔無止期。可憐一會才一日,其餘無央數日何以消愁...

    38、《科爾沁》

    世篤姻盟擬晉秦,宮中教養喜成人。詩書大義能明要,媯汭叢祥遂降嬪。此日真堪呼半子,當年欲笑議和親。同來...

    39、《詠煎鹽者》

    一歷篷蘆廠,載觀鹽灶民。樵山已遙遠,釜海亦艱辛。火候知應熟,滷漿配欲勻。可憐終歲苦,享利是他人。

    40、《趁涼》

    誰雲廣廈不知暑,偶陟高臺亦趁涼。竹解納風還蔽日,心存無逸卻非忙。收來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雛才下樑。

    41、《荷露烹茶》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學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李相... 42、《免除宿遷縣等地部分正賦》 憶我三番曾過此,滿目民艱恫瘝視。蠲租加賑不少靳,究亦無能瘡痏起。壬午之歲博諮訪,略覺其中悉源委。因為... 43、《讀杜牧集》 茂學本工文,清辭每出群。雖稱有奇節,未覺副高聞。錦字常懸壁,朱樓喜夢雲。所輸老杜者,一飯不忘君。 44、《清涼山》 聳翠層巒接碧空,清涼襟袖拂天風。石頭城一西臨望,千古興亡慨嘆中。 45、《寄題千山》 千山勝景久薌哉,三度徒教寄詠回。本異唐宗曾駐輦,空傳丁令有遺臺。底須石洞花巖到,原匪探奇問景來。卻笑... 46、《煙雨樓對荷作》 花盛原因開以遲,樓陰一片綺紈披。屈為信理固宜是,淡弗華高乃在茲。鹿苑不妨恣遊奕,鴛湖豈必較參差。設如... 47、《除夕》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古今難得者,天地錫恩然。父母敢言謝,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說,雲十幸能全。 48、《清涼山》 雪蹊歷歷度橋蹤,白玉層梯認碧松。春月景殊秋月景,下方鍾和上方鍾。得教觸目清裁別,間復翹心□韻重。只有... 49、《駐蹕吉林境望叩長白山》 吉林真吉林,長白鬱嶔岑。作鎮曾聞古,鍾樣亦匪今。邠岐經處遠,雲霧望中深。天作心常憶,明禋志倍欽。 50、《西師底定伊犁捷音至詩以述事》 乘時命將定條枝,天佑人歸捷報馳。無戰有徵安絕域,壺漿簞食迎王師。兩朝締構敢石繼,百世寧綏有所思。好雨... 51、《秦淮歌》 祖龍東巡壓王氣,通淮鑿斷方山埭。痴心慮後五百年,詎知亡秦在二世。長源因此名秦淮,縈紆建業達水隈。時塞... 52、《桃花寺行宮即目》 地近青蓮迥絕塵,朅來興會又從新。窗含遠景正無盡,筆點諸峰自有神。綠野潤霑三月雨,繡巖芳鬥一天春。花源... 53、《再游龍井作》 清蹕重聽龍井泉,明將歸轡啟華旃。問山得路宜晴後,汲水烹茶正雨前。入目光景真迅爾,向人花木似依然。斯誠... 54、《法喇——漢語為扒犁即拖床也》 服牛乘馬取諸隨,利器殊方未可移。似榻似車行以便,曰冰曰雪用皆宜。孤篷雖遜風帆疾,峻坂無愁銜橛危。太液... 55、《回思一律》 踐阼回思廿五歲,朝班較我歲都多。匆匆卌八春秋閱,忽忽康雍文武磨。幾個老臣用由我,其餘在列長於他。驀然... 56、《盛京舊宮再依皇祖元韻》 枚枚青瑣與銀鋪,一例都京制度符。體從帝王御宮殿,心惟黎庶奠寰區。酌斟奢儉臨中國,環衛旗民壯遠圖。敬仰... 57、《登鳳凰樓再依李白鳳凰臺韻》 謫仙當日事狂遊,槌碎黃鶴誇風流。有無較版則且置,格高興逸吞山邱。故宮登樓名偶似,遠眺欲見蓬瀛洲。陡思... 58、《題張宗蒼惠山圖》 每值南巡春仲月,輕舟必先溯梁溪。無端一展石渠卷,陡憶群瞻蹕路蹊。過去江鄉已渺渺,看來春靄尚悽悽。宗蒼... 59、《再題石鼓》 石鼓韓歌掘臼科,弗知其意所云何?茲因考古十之質,爰命圖真一有窠。慨嘆曾充舂杵用,傷形已閱歲年多。言行... 60、《仇英碧梧翠竹圖》 石泉窈以清,梧竹復修翠。誅茅為小楹,延得青山致。幽人兀然坐,開卷默而識。彷彿沂水風,吾與點也意。 61、《望長城作》 金墉迤邐倚山尖,想象當時守備嚴。但擬天驕祛冒頓,那知民怨萃蒙恬。千秋形勝因循覽,萬古興亡取次覘。自是... 62、《過蒙古諸部落》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泉。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 63、《過蒙古諸部落》 小兒五歲會騎駝,乳餅為糧樂則那。忽落輕莎翻得意,揶揄學父舞天魔。 64、《過蒙古諸部落》 獵罷歸來父子圍,露沾秋草鹿初肥,折楊共炙傾渾脫,醉趁孤鴻馬上飛。 65、《尚書蔣溥奏進所刻御製詩集書此志懷》 伊餘有結習,對時耽屬詠。賦詩何必多,杜老言誠正,況乎居九五,所貴行實政。享帚虞舛缺,綜錄予所命,殺青... 66、《平湖秋月》 春水初生綠似油,新蛾瀉影鏡光柔。待予重命行秋棹,飽弄金波萬里流。 67、《蕭山道中作》 溪窄綠塍闊,水肥烏榜輕。開篷畫芃蒨,掛席剪澄明。南國春方麗.越天雲復晴。山陰指明日,已是鏡中行。 68、《泛月》 泛月宜何處,山莊景最新。夏宵含颯爽,塞水漾明淪。鶴唳孤松頂,鹿尋曲澗濱。錘峰玉臺迥,溫嶠早痴人。 69、《山店》 山店誅茅亦易成,居民火種復刀耕。孳豚處處牢堆石,防虎家家柵樹荊。粗糲聊安衣食計,逍遙且免市廛徵。前驅... 70、《雨後昆明湖泛舟騁望》 半夜嘉霖曉快晴,敕機暇偶泛昆明。穩同天上坐春水,爽學秋風動石鯨。出綠柳蔭知岸遠,入紅蓮路盪舟輕。玉峰... 71、《畫舫齋》 畫舫予所喜,雲舟不是舟。雅宜風澹盪,那共水沉浮。荷淨初過雨,竹涼颯似秋。分明太液上,借與米家遊。 72、《哈薩克陪臣到因攜觀廣陵風景》 哈薩朝正貢馬頻,路遙遲到值南巡。因教馳驛來江國,便挈行春閱綺闉。昔歲觀光稱使者,今番優賚實陪臣。廣陵... 73、《唐寅桃花庵圖》 吳中愛看吳人畫,況是吳人畫最高。世上只期為散木,庵前疑復綻新桃。松風寒處安茶銚,石凍春深試酒槽。七字... 74、《題宋院本金陵圖》 瓊窗綺榭簇勾欄,蜜意酣情各締歡。官妓遺風自唐宋,政鹹何體汙衣冠。 75、《題宋院本金陵圖》 幾經富庶幾離亂,富庶歡娛離亂愁。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無意照千秋。 76、《拈題》 信手拈題信口哦,樹頭葉少樹根多。秋山四壁明無障,野水平湖凍不波,雉避風藏深草谷,鹿知寒下向陽坡。授衣... 77、《時世裝,儆戎也》 城中好高髻,鄉間一尺長。元和亦有時世裝,因之流行遍四方,不為怡容為戚態,望而可知非兆祥。所以少傅作詩... 78、《古希》 古希希聖未從心,負扆遑雲久蒞臨。惟是惕乾勵朝夕,戒其玩愒度光陰。龍乘不息法一健,象譯由來通六音。愛樂... 79、《賜蔡新》 年老君臣似老朋,歸來前席喜誠應。九齡風度於今罕,彥國精神較昔增。兒輩重瞻絳紗帳,時流都凝玉壺冰。殷勤... 80、《碧雲寺》 隔嶺別為區,精藍靜以俱。每參相與好,難論有和無。法雨真優渥,碧雲任卷鋪。設云云那碧,迭樹豈非乎?

  • 5 # 西嶽頑石

    謝邀。乾隆是個正兒八經的文藝青年,一生熱衷於吟詩作賦,據說不需要抬頭仰望星空,便可以作出華美的詩章來。有人統計過,乾隆一生作了四萬多首詩,相當於一部《全唐詩》,除卻童年時光,平均日產一篇。如此高產的創作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那麼這個在詩詞殿堂裡如風一般的男子,他的創作水平究竟如何?我認為,空有數量沒有質量,大概比那個“狗肉將軍”張昌宗略強一些。

    順便附一首張昌宗的《混蛋詩》,供君賞析:

    你叫我去這樣幹,

    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大混蛋,

    全都混你媽的蛋。

    怎麼樣,個性狂飆,裝逼感十足吧?

    我們再來看看有關乾隆的一則小故事:且說那年冬天,彤雲密佈,朔風緊起,卻早紛紛揚揚的捲起一場漫天大雪來。乾隆帶著一眾大臣正在西湖賞雪,面對此情此景,詩興大發,不禁想要吟詩一首。只聽他脫口作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三片四片五六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

    哎呀,今天朕狀態不好,卡頓了,最後一句該怎麼接?氣氛有些尷尬,如同點了一個啞炮,等了好久,就是不響。這時大臣沈德潛趕緊出來救場:“皇上您真是文思如泉湧,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請容臣狗尾續貂,接最後一句——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大喜,若不是沈德潛解圍,朕恐怕要當眾出醜了,愛卿真是深知朕意,朕心甚慰。

    這首詩比張宗昌的強不到哪去,二三年級的小學生水準。當然這件事正史中沒有記載,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世人對乾隆的詩的確不敢恭維,大有調侃諷刺之意。乾隆的詩氾濫成災,天文地理、風花雪月、雞毛蒜皮等等均有涉獵,大多根據自己的感情隨心所欲的拼湊成五律或七言,不管文理通不通,詞句美不美,搞得作品半今半古,不倫不類,文字堆積後便大功告成,立馬引來臺下的滿堂喝彩,久而久之,乾隆開始飄飄然了,認為自己的詩真的可以和李杜媲美。下面看看這首詩,名為《新娘》,乾隆的作品。

    樓下鑼鼓響叮咚,新娘羞坐花轎中。

    今日洞房花燭夜,玉簪剔破海棠紅。

    俗不可耐,很黃很垃圾,真不知道作此詩的意義何在?難道只是為了濫竽充數??堂堂一國之君,竟然作出如此下流的小黃詩,活該後人笑話。

    再來一首《詠煎鹽者》:

    一歷篷蘆廠,載觀鹽灶民。

    樵山已遙遠,釜海亦艱辛。

    火候知應熟,滷漿配欲勻。

    可憐終歲苦,享利是他人。

    這首詩似乎是乾隆向他的偶像白居易致敬,菩薩低眉,慈悲心氾濫,表達了乾隆大帝對勞苦大眾深深的同情。但想象一下從四處瀟灑,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嘴裡說出來,立馬變了味,怎麼看都像惺惺作態,另外還班門弄斧。

    再選一首比較出名的《戲題聽鸝館》:

    清和漸覺綠陰稠,初聽林間黃慄留。

    笑我本非高逸者,雙柑何必襲風流。

    不就是黃鸝嘛,非要引用王安石的“山下飛鳴黃慄留,溪邊飲啄白浮鷗”,在乾隆看來,立馬高大上了。“雙柑”是什麼鬼?原來出自唐朝馮贄《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戴顒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不是不可以引經據典,你像李商隱引用典故,寫出了“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的千古名句。

    可乾隆卻根本不分文理意境,強行插入典故,故作高深,讓人在似懂非懂之間感受他的金玉聲振,文采風流,不僅裝逼,還TM蛋疼。就像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酸腐秀才,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一兩個不為人知的生僻典故,就立馬覺得自己狗屁不通的文章上了一個檔次,甚至可以媲美《醉翁亭記》。

    不是那塊料,怎麼粉飾都沒用。人家漢高祖劉邦,一介文盲,卻依然可以作出《大風歌》這樣大氣磅礴,名垂千古的作品來,意境和能量儲備到位了。反觀乾隆,一輩子吟詩作賦,附庸風雅,卻沒人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 6 # 漢水秦川

    清朝自入關以後,歷代皇帝都瞭解:要統治眾多的漢人,不能單靠武力。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到順治、康熙以迄雍正,都推行崇儒尊孔的國策,都舉辦科舉考試來籠絡漢族讀書人。乾隆當然知道這一國策的重要,因此他在即位之後,遵循其先祖的做法,提倡並用以加強對人民統治的。先是推崇儒家學說,“以儒學為宗主,接堯舜為心傳”。後來乾隆自己要提升皇權,強化專制統治,於是理學的地位逐漸下滑,而漢學慢慢地成了顯學。

    乾隆對文化活動的提倡確是不遺餘力的,而他個人的躬親參與則更能造成風氣。他強調實學,教大臣們“以實心行實政”,他自己也是整日辛苦,處理軍國大事。他也雅愛文學,他幾乎每天寫詩,有時還寫作好幾首,一輩子寫成四萬多首詩。歷經289年的唐朝一共出現了兩千多名詩人,他們的作品加在一起的《全唐詩》,也就48000餘首,乾隆僅以一人之力便追平古人,可謂古今最勤奮、高產的詩人。但要說有名的,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確真找不出來一首。下面五首是個人認為寫的不錯的,供大家欣賞。

    讀項羽紀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塞上山

    層峰高矗覺天低,蔚綠縈丹霽景(雨夷)。 樹列周崖成鹿柴,花披亂錦點霜蹊。 經時幾欲忘龍塞,佳處還教遲馬蹄。 自古詩人多未到,獨留生面待誰題。

    《讀《貞觀政要》》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 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 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清閒口號》

    人言難得是清閒,我略清閒輒赧顏。 設使樂斯更何慮,滿招憂亦在其間。

    菜花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閒花野草流。

  • 7 # 胡來說史

    2014年,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清理出來一批乾隆皇帝的詩作文稿,一共兩大箱,點了一下足足約2.8萬首,加上此前已經收集儲存的1.7萬首,總計約在4.5萬首十次,這個數字與文學界的估算大概是一致的。

    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我們知道《全唐詩》收錄的詩作總共也就4.8萬餘首,也就是說乾隆皇帝一個人打敗了整個王朝。皇帝享年87歲,就算他10歲左右開始創作,70餘年間皇帝每天的日均產量應該在2首。

    皇帝的詩作都是啥話題

    對於乾隆詩作記憶最深的什麼

    說實話,乾隆皇帝留下來的詩詞真的沒有給人有多少深刻的印象,我對它最大的感受就是皇帝喜歡在各個地方留下自己的筆跡。他喜歡把文字留在文物上,寫在名勝古蹟上,寫滿大街小巷。

    乾隆不僅是一個段子手,能夠在閒暇的時間瘋狂的發段子,同時還是一個點贊達人。他會在自己喜歡的文物、名勝古蹟上面題各種詞,寫各種詩,比如為了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中留下一點心情筆跡,皇帝專門帶著畫去了一趟富春山,每到一個與畫中相符的地方就留下一首小詩,蓋上一顆大印。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境遇更“慘,5.5米長的作品上,王羲之的字跡只是佔了不到0.15米,剩下的空間都被乾隆的字和印章霸佔了,這還不過癮,他還在副頁間隙與天頭貼了一塊塊補丁。他在49年間提了73次,這一副書跡如果不仔細看根本找不到“主角”王羲之寫的內容。

  • 8 # 隨手談詩

    為什麼老是黑我十全老人啊?

    廣為流傳的實在是沒有!一首也沒有啊!

    最常被拿來說事的“一片兩片三四片”這種段子級別的詩,最後一句點睛之筆都不是十全老人自己寫的,而且,這首詩到底是不是乾隆老太爺作的,還有爭議,有人說是唐伯虎瞎寫的。

    一題兩題三四題,五題六題七八題。

    九題十題十一題,今晚收益有幾釐。

    這簡直胡鬧嘛。

    一人壓全唐,一人壓兩宋

    皇阿瑪一生作詩四萬餘,可以說是高產界的扛把子了。

    據說拉個屎都能拉出幾首詩,跟愛妃在龍床上雲雨的時候,都能抽空吟兩句詩。

    詩詞文化全盛的唐宋兩朝,也只有合力才能拿下皇阿瑪一人,單獨領出來,都是秒殺。

    當然了,這裡要為唐宋說兩句公道話——

    那個時代,詩詞的傳播和流傳受條件限制,很多文學作品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下來的僅僅是一部分。

    皇阿瑪就不一樣了,他身處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皇權集中的巔峰,可以動用舉國之力儲存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動用舉國之力毀掉其他人的作品。

    可謂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乾隆爺廣為流傳的詩作

    不存在的。

  • 9 # 強哥新語

    中國作為一個詩歌的國度,從古至今無數能人將士流傳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就連皇帝也不外如是。在清朝皇帝中,乾隆絕對是數一數二愛作詩的皇帝,別人靠質量取勝,他則是以數量出名,一生寫出了四萬首爛詩,比李白杜甫要多得多了。只是,乾隆的詩卻多被嘲諷,獨獨有一首值得流傳千古。

    乾隆之所以作詩會被別人嘲笑,原因在於三點。其一,乾隆作詩水平不高,卻愛自創典故,經常讓讀者讀得一頭霧水。就好比,在《讀項羽記》中,他自創了一個蛙聲紫色的典故,任是別人想了半天都不知道是從哪來的,還以為自己學識太少,沒有讀到相關的典故。只是,皇帝畢竟萬人之上,就算文官再怎麼不服他的作品,為了保住烏紗帽,無人敢跟皇帝提意見。

    其二,乾隆作詩為顯學識,總愛用生僻字。他曾寫過一首詩,詩中鸂鶒雙飛鷺拳獨這一句,幾近無人知道前兩個字怎麼讀,除非專門去查查字典。而乾隆不僅沒有改進,反而以之為榮,在生僻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後半生遠到一定程度,都不知在哪條路上深造了。

    其三,乾隆愛作詩也就罷了,偏偏還在詩中自我吹噓,容易引發別人的反感。曾在《秦淮歌》中,乾隆自喻為秦始皇,表示自己功勳赫赫,乃千古一帝。有了這些詩的存在,乾隆在去世後會遭到萬千嘲諷,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而在這四萬首詩中,偏偏還有一首好詩,名為《西師底定伊犁捷音至詩以述事》,足以流傳千古。

    在此詩名中有這麼一句話“西師底定伊犁”,看似稀鬆平常,實則飽含了三代皇帝的辛酸苦楚。為了平定新疆的叛亂,清朝三代皇帝耗盡心力,花費七十年時間,這才收復了伊犁。儘管詩句的質量跟平常比高不了多少,卻記錄了清朝收復失地這一珍貴感動的瞬間,值得人們反覆回味。因此,獨獨這一首詩,後世給予了好評,值得人們爭相吟誦。

  • 10 # 大愛中國書畫

    乾隆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不是陸游

    當下,質量幾乎是最熱的詞,人們有事沒事都會拿質量說事。其實,在文化領域,質和量有時是矛盾的,甚至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以李白來說,他若是重視量而不重視質,看到一個瀑布,就立即拿起筆墨抒情一番,等他站到廬山瀑布面前的時候,他可能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浪漫了。

    所以,有時候才氣就是一個蓄水池,你得省著點開啟水龍頭。若是,閥門一不小心擰大了,把水都放沒了,你的文學造詣,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現實中,不乏這樣的例子。比如,某些小說家,第一部作品堪稱驚豔。但之後呢?日更萬字,像是記流水賬,內容不堪入目。

    這就是看重量不重視質的結果!

    今天,我們要說的詩人,就是典型的重量不重質,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

    說到這,很多人都會問,一生中寫4萬首詩,這說的不是陸游麼?

    沒錯,陸游確實是古代比較高產的作者,他一生共寫下9000首詩。

    但他留下很多的千古名篇,比如反映軍旅生涯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一句“鐵馬冰河入夢來”,簡直是跨越時空,仿若在眼前浮現。

    再比如,那首滿滿家國情懷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即使在當下,讀後有多少人對著那淺淺的海峽,留下“一吟雙淚流”。

    可見,陸游雖然是詩作數量不菲,但是質量也不低,本文所說的並不是陸游!

    那麼,一生作詩4萬首的是誰呢?他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自稱是十全老人,千古一帝,他的地位在詩人中,肯定是最尊貴、最霸氣的了。

    在乾隆朝,華人口大幅增長,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中國歷史上人口首次破億,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更是突破3億。

    乾隆還平定準噶爾叛亂,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歷史地位上,乾隆在諸多詩人中確實是最尊貴的!

    咱們重點說一說,乾隆詩歌的數量。據記載乾隆皇帝一生89歲做詩42250多首,從數量上看作詩世界古今第一。

    對此鄭鶴聲所著的《中國文獻學概要》寫道,乾隆“御製詩至十餘萬首,所作之多,為陸放翁(即陸游)所不及。”

    乾隆詩作在數量上,完爆陸游,但在質量上呢?卻被陸游甩下至少10條街。

    陸游張口就是一句“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真是情懷滿滿。乾隆呢?只能寫道“前日採茶我不喜,率緣供覽官經理。”這哪裡有什麼情懷?簡直是在記亂賬!

    同樣是寫菊花,陸游一抬手,就是一個名篇:“菊花如志士,過時有餘香。眷言東籬下,數柣弄秋光。”

    乾隆呢?“菊蕊溼滋滋,落帽孟嘉尋篛笠。”兩相對比,即使是外行也高下立判。

    乾隆寫了這麼多詩,難道就沒有一首讓人看得上眼的?也不是!他有一首詩,幾乎所有人都聽過,而且還上了小學課本,被認為是最好背的古詩。

    《飛雪》清·乾隆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這首詩幾乎所有的華人都會背,而他的難度,只能是呵呵!

    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名篇。

    而且,乾隆皇帝還為日後小學生的減負,做了孜孜不倦的貢獻。這幾乎是最容易背誦的古詩!

    平心而論,乾隆的詩,並非那麼不堪,不論是對仗,還是平仄押韻,都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是,還是那句話,寫得太多了,平均每天都寫1.3首詩,這個創作速度,能保證質量麼?難!

    要知道,唐朝是中國詩歌發展最輝煌的時期,但窮唐朝幾百年的時間,《全唐詩》才僅僅收錄兩千多位詩人,共四萬八千多首詩。這裡面當然有不少名篇失傳了,但乾隆一個人創作數量頂得上全唐詩,也是極為誇張的事情。

    量太多,質難保!

    乾隆為何寫這麼多的詩?

    乾隆好大喜功,自稱是十全老人,當然想在詩歌上有點小成就,想要在詩歌、才情上成為千古一帝,所以創作起來不加節制。

    而且,據傳乾隆的不少詩歌,是找人捉刀的結果。這只是傳言,沒有具體證據!

  • 11 # 徒手劈榴蓮皮

    文人是喜歡寫詩歌的,但是皇帝這麼忙也喜歡寫詩,很多人都不相信,其實乾隆皇帝就是一個非常喜歡寫詩的人。他雖然寫的詩不怎麼樣,但是還是喜歡寫,他這一生寫的詩有4萬多首,所以他一直沉浸在自己寫的詩中不能自拔。這樣的一個皇帝,搞得當時朝廷上下很多官員都緯了附和他,也都學習寫實,看著好像帶動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一樣。

      但是不得不說乾隆其實對有文化的人還是非常看重的,他自己的詩的質量不怎麼樣,但是他對於能作詩的,作詩比較好的文化人他也是非常欣賞的。乾隆皇帝曾經寫過“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蘆花皆不見。”這樣的詩歌,前面的幾句是乾隆作詩的,聽說是乾隆出遊太夜湖光一時興起隨口唸了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把“超級月亮”拍得又大又好看?